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四章 蓬莱传信

〔末道士上〕绛纱彷佛隔纤尘。环佩珊珊若有人。海上少君能召鬼。汉皇只念李夫人。贫道淸虚道士是也。上皇日夜思量贵妃。哭泣无已。闻军人收得罗袜一只。取入宫看了愈加悲切。又闻贫道有李少君之术。召见便殿。必欲贫道寻访妃子游魂下落。上天下地。四处跟寻。杳无踪迹。有神人报说在蓬莱山上。贫道思量贵妃原是彼处仙子谪降。一入唐宫。作过不小。应已堕落。岂得仍住蓬莱。心中不信。又别无访处。只得章神往彼一访。呼吸之间。已到蓬莱山畔。不免径入则个。〔外扮金甲神上〕道士何来。辄敢至此仙都境界。〔末〕贫道奉唐天子勑命。访杨妃游魂所在。闻在蓬莱。故敢冒昧至此。乞神将为贫道一通报。〔外〕杨妃果在此间应否相见。小将不敢自专。须替你禀过此间仙主。〔末〕多谢。〔外下复上〕我已替你禀过仙主。许容相见。妃子章来也。〔小旦扮杨妃素髻粗衣憔悴持箒上〕

【祝英台近】黛痕销。啼颊损。往事不堪省。憔悴云鬟。羞践淸都境。那更旧爱犹牵。新愁未遣关情处翠华西幸。

胡尘满天地。至尊乃西窜。三巴辇路危。六军中道变。含啼别君王。咫尺不得见。至今巫山梦。犹在华淸殿。贱妾贵妃杨氏是也。胡奴驾妾以为兵端。将士遂指妾以为戎首。雨惨云愁。仓皇鸟道。香残粉散。绝命马嵬。生前旣已作过六宫。死后犹得返魂三岛。蓬莱仙主。责妾荒淫嫉妬。迷却夙根。酿乱召灾。自作罪业。罚作仙都下使。扫地汲水。好生辛苦。罪业应尔。不敢怨尤。闻人间世有一道士。奉上皇命寻访妾身消息。仙主许我相见。不免章见道士。一问上皇起居。〔见介末〕贵妃稽首。〔小旦〕师父稽首。请问师父从何处来。〔末〕上皇自西蜀回銮。日夜思念贵妃。命贫道到此相访。〔小旦悲介〕上皇别来无恙么。〔末〕别来无恙。〔小旦〕妾之思念上皇。不减上皇之念妾。仙凡路隔。通信为难。上皇旣遣汝来。有何凭据。〔末〕贫道将行时。上皇赐一钿合金钗。云持此以见贵妃为信。〔小旦见哭介〕此物乃七月七夕。楼上凭栏私语时所见。宫娥无一人知者。妾今见之。不胜覩物之感。师父。你听我道来。

【步步娇】钿合秋光钗痕冷。金屋蒙恩幸。银河指二星。并蒂花开。合欢衾整。璧月照深盟。芙蓉香傍鸳鸯暝。

【五更转】自入宫。临鸾镜。荷君王。宿世情。三千粉黛。粉黛悲孤影。多少纨扇歌长信怀金井。最可怜夜阁雕栏凭。名花宿酒。宿酒人初醒。斜倚七宝床边。犹忆沈香风景。

师父。妾身记得沈香亭上。牡丹盛开。上皇云。对妃子。赏名花。不用旧乐章。急宣翰林供奉李太白至。乘醉立草淸平调三首。淸新雅丽。天子大赏。以为仙才。贱妾不合听高力士谗言。屡阻其大用。谁想李太白是这裏仙官。后面如何相见。借问李君近来起居如何。〔末〕太白漂泊流离。身经多难。〔小旦悲介〕此君多难。皆贱妾为之也。追悔何及。

【江儿水】才子登金殿。酕醄带宿酲。彩毫光与名花映。昭阳飞燕新妆并。玻璃酌酒聊相命。何物含沙射影。一章神京。展转飘零萍梗。

师父。上皇自西蜀回銮。圣躬安否。〔末〕上皇回銮。圣躬且喜康健。只是日夜思念贵妃。音乐厌听。飮食尽减。〔小旦悲介〕上皇信人。眷念不肖之心。始终无间。教妾如何不感他。烦师父为我传言。善保圣体。衰年勿苦苦以不肖为念。

【玉交枝】弦歌厌听久相思。君王至诚。岂无粉黛娱衰景。料不忘海誓山盟。玉京仙馆虽注名金屛旧约还重订。藕丝牵。今生正萦。葛藤纒。来生不定。〔末〕

太上皇命寻访贵妃消息。幸得相见仙山。不知贵妃别后起居如何。须对贫道一言。好回复太上。〔小旦〕师父一言难尽。

【玉山颓】胡尘乍警。整大驾仓皇章城。噪军声白羽争喧。掩啼痕红袖俄倾。香残玉碎。罗袜飘沈。峻岭古道风烟冷。草花平。啼鹃夜夜月华明。

〔末〕妃子物故之后。一灵何以得到此仙山。在此间安否。

【解三酲】〔小旦〕谪人间原从仙境。谢尘寰复返瑶京。上淸嗔我行多眚。罚敎来给使蓬瀛。提罂松下■〈奭斗〉丹井。操箒花前扫落英。堪悲省。这是我尘心不断。灵骨难成。

〔末〕如今要回复上皇。不知贵妃这裏有何物。可令贫道持归作信。〔小旦〕我有玉环一枚。原是上皇赐我的小名。今与师父将去示信。〔与环介〕

【三学士】这玉环是吾小名。君将去堪为信凭。佩环曾说留交甫。条脱应知赠许卿。好与情人宽晚景。莫为我长泪倾。

【园林好】想君王年来鬓星。在人间无多暮龄。受何限风流欢庆。好回首办前程。好回首办前程。

还有一句要紧说话。替我拜上上皇。

【侥侥令】爱河波万顷。欲海浪千层。似你我相思天地永。怎能勾断因缘。章死生。断因缘。章死生。

【尾声】叹双星佳期有定。岁岁年年绊此情。只亏煞姮娥无伴。万古凄淸。

〔下末〕贵妃已进去了。不免回复上皇去也。

仙姬住蓬岛。犹复忆人间。

一别指归路。苍茫海上山。

猜你喜欢
  徐积·唐圭璋
  第十二章 湘娥思忆·屠隆
  ◆编修乃贤(金台集)·顾嗣立
  ●附录·况周颐
  ●卷四·李调元
  夕阳下·戴望舒
  提要·曾慥
  东海渔歌卷六·顾太清
  跋 蒋溥·乾隆
  卷三百五十九·陈思
  卷八十七·陈思
  ●雌木兰·沈泰
  吴激词作鉴赏·佚名
  张元幹词作鉴赏·佚名
  野趣有声画原序·杨公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孙浩然·唐圭璋

      孙浩然,不详其人。王诜曾画其离亭燕词意,作江山秋晚图(见攻媿集卷七十)。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景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橘树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天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

  • 《词综》(卷十八)·朱彝尊

    宋词六十二首杏花天汪莘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怅江南日暮。白洲畔花无数,还忆潇湘风度。 幸自是断肠无处,怎强作莺声燕语?东风占断秦筝柱,也逐落花归去。好事近汪莘夹岸隘桃花,花下苍苔如积。蓦地轻寒一阵,上桃花颜色。 东邻西

  • 卷一百五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二十七 苏轼 别岁 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东邻酒初熟西舍彘亦肥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冬十月丙子朔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奏蕃伪兵马犯承楚州上谓辅臣曰朕为二圣在远生灵久罹涂炭屈已请和而金复肆侵陵朕当亲总六军往临大江决于一战赵鼎曰累年退避敌情益骄今亲征出于圣断将士可奋决可成功

  • 七国考卷一·董说

    ○秦职官【封君后妃附】相国策卫鞅亡入秦孝公以为相史记惠文王十年张仪相秦更元七年乐池相秦按礼诸侯有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诸侯之大夫不世爵禄公孤国一人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

  • 通鉴答问卷三·王应麟

    宋 王应麟 撰汉髙帝樊哙諌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或问樊哙之諌此兴亡之大机也沛公待张良之言而后聴何欤曰哙非谋臣也是以沛公忽而不聴防良之言几于失天下矣汤始征葛四海之内皆曰非冨天下也为匹夫匹妇复雠也民望之若大旱之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八·佚名

    通謚節愍諸臣(下)霍邱知縣左相申,彝陵人;崇禎十五年城陷,率兵巷戰,力屈死(見明史及輯覽)。靈璧知縣唐良銳,全州人;崇禎十六年,流賊至,率民固守,力竭城陷,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太湖知縣楊春芳,靖州人;崇禎十五年,獻賊至,城陷,赴水死(見明史

  • 卷三·杨甲

    <经部,五经总义类,六经图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三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毛诗正变指南图诗篇名周南十一篇关雎后妃之德 葛覃后妃之本 卷耳后妃之志樛木后妃逮下 螽斯后妃子孙众多 桃夭后妃之所致 兔

  • 卷三 论语·钱时

    卷三 论语公冶长第五子谓公冶长:&ldquo;可妻[去声下同]也。虽在缧[力追切]绁[息列切]之中,非其罪也。&rdquo;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ldquo;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rdquo;以其兄之子妻之。(公冶长,孔子弟子。妻者,嫁之也。缧

  • 饰邪·韩非

    凿龟数策,兆曰"大吉",而以攻燕者,赵也。凿龟数筴,兆曰"大吉",而以攻赵者,燕也。剧辛之事燕,无功而社稷危;邹衍之事燕,无功而国道绝。赵代先得意于燕,后得意于齐,国乱节高。自以为与秦提衡,非赵龟神而燕龟欺也。赵又尝凿龟数筴而北

  • 卷八十二(曹魏三藏法师康僧铠译)·佚名

    △郁伽长者会第十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穷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五千人。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断正道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如是等而为上首。尔时世尊,与於无量百千大众

  • 威德自在菩萨·佚名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ldquo;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分别如是随顺觉性,令诸菩萨觉心光明,承佛圆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

  • 卷第二·如卺

    禅宗正脉卷第二 南岳 【标】南岳怀让禅师 【颂】谒嵩山安和尚。安启发之。乃直指诣曹溪参六祖。祖问。甚么处来。曰嵩山来。祖曰。甚么物恁么来。师无语。遂经八载。忽然有省。乃白祖曰。某甲有个会处。祖曰作么生。

  • 第二品 不断品·佚名

    第一一一 不断经如是我闻。&mdash;&mdash;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时,世尊对诸比丘曰:&ldquo;诸比丘!&rdquo;诸比丘应诺世尊曰:&ldquo;世尊!&rdquo;世尊乃如是言:&ldquo;诸比丘!舍利弗是贤者,诸比丘!舍利弗是大慧者

  • 次柳氏旧闻·李德裕

    或称《柳氏旧闻》、《明皇十七事》。笔记。唐李德裕(787—849)撰。一卷。德裕有《李文饶文集》已著录。该书系作者笔录传闻而成。首传自史臣柳芳,曾亲与内侍高力士谈及玄宗及其太子(肃宗)时宫廷旧闻十七事,或撰成书而佚

  • 扬州十日记·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是明末王秀楚所写关于清兵在扬州屠城的一本约八千字左右的史书。明弘光元年四月(清顺治二年,1645年(乙酉年)),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的人民展开了惨无人道的

  • 阿吒薄呴付嘱咒·佚名

    一卷。失译。

  • 一百五十赞佛颂·佚名

    梵名S/ata -pan~ca^s/atakastotra 。全一卷。摩咥里利制吒造,唐代义净译。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书中以一百四十八颂赞叹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