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师中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李师中(1013-1078)字诚之,楚丘(今山东曹县)人,徙居郓(今山东郓城)。年十五,即上书议论时政,由是知名。后中进士。累官提点广西刑狱,摄帅事。熙宁初,历河东转运使,知秦州、舒州、瀛州。后为吕惠卿所排,贬和州团练副使安置。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六。《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词存《菩萨蛮》一首。

●菩萨蛮

李师中

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李师中词作鉴赏

此词作于词人岭南卸任之时。全词景色清丽,感情深挚,意境深远。

词为“题别”而作,通篇围绕一个“别”字做文章。上片起句写临别前情景。词人将要离开广西了,黎明之前子规鸟就不住地啼呜,把他从梦中唤醒。他举头看看窗外,一弯残月高挂西天,好象是被子规啼破了似的。这一句写出了早起之景、临别之时第、归去之思和离别之情。乍看上去,出语自然;细细吟味,含意无穷。第二句写词人乘着华丽的官船将要出发,虽为写实,但实中带虚,所谓“晓载笙歌”者,乃是以“笙歌”兼指吹奏笙歌的乐妓,用语甚美,耐人寻味。三、四两句尤为入妙。画船清澈的江中从容而行,只见两岸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烟雨,笼罩万家。这完全是画境,同时也是诗境,读之令人陶醉。

过片二句写别情。佳人,谓画船中乐妓。这里不仅补足“笙歌”一词之意,而且进一步发抒离思。一位清正的地方官将要离任了,佳人也无法挽留,与词人相对而泣,滚滚热泪,湿透罗衣。这里让佳人把惜别的泪水倾泻出来,虽不够含蓄,但热烈真诚。

结尾二句,系预想别后情景,对不可能继续通信表示耽心。“岭南无雁飞”,据陆佃《埤雅》云,雁飞不过衡阳,因南地极燠。广西岭南,故鸿雁更难飞到。此处运用鸿雁传书的典故,符合当地特点,显得十分妥贴。

此词妙选词炼字、首句“子规啼破城楼月”中的“破”字便是范例。子规、城楼、月,本是三个互不相干的概念,然着一“破”字,遂连成一体,形成浑一的境界。

猜你喜欢
  卷七百七十二·彭定求
  蒋元龙·唐圭璋
  沧浪诗话全文·严羽
  ●卷九·金元·王奕清
  第十八折 戮义·李玉
  第二十二出 廷献·叶宪祖
  李云英风送梧桐叶·臧懋循
  第二折·马致远
  槎翁诗集卷六·刘崧
  静思集巻四·郭钰
  卷七十五·陈思
  提要·王士祯
  卷三·纪容舒
  御选宋诗卷四十八·康熙
  20.早朝大明宫唱和诗四首·施蜇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冯琦

    钦定四库全书 海岱会集卷六 五言律诗 人日           黄 卿 人占逢七日春立已三朝岸柳催晨发河澌并夜消山犹含白雪云自缀青霄笑向闾阎说熙雍赖圣朝 春雨           陈 经 南亩迟灵雨东风酿

  • 卷六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六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乐圃余稿【二】少章过吴门宠示淳夫子赡唱和并惠山寄少游之什俾余继作輙次二公韵以寄之懐友对华月身如匏系何遥聆金玉音怅望江湖波忧来诵三篇调饥饷嘉禾

  • 御选明诗卷六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六十五言律诗十一李元昭送周虚岩归吴门返棹嵗将晏离亭酒亦深岛云寒没影江日冻生隂莫惜飘蓬迹应伤折栁心丘中谁共调徒自理鸣琴过吴判官村居残红明逺浦片雨洗平畴户敞従云度阶空任水流醉因花影劝

  • 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四十·宋濂

        刘敏   刘敏,字有功,宣德青鲁里人。岁壬申,太祖师次山西,敏时年十二,从父母避地德兴禅房山。兵至,父母弃敏走,大将怜而收养之。一日,帝宴诸将于行营,敏随之入,帝见其貌伟,异之,召问所自,俾留宿卫。习国语,阅二岁,能

  • ●卷十九·李攸

      升降州县二   ○荆湖南路   潭州,淳化四年,以衡州衡山县、岳州湘阴县来属。熙宁六年,以益阳县地置安化县。太平兴国七年,析长沙县置宁乡县。   衡州,乾德三年,以安仁场置安仁县,析衡阳、衡山二县地入焉。   道州

  • 第二十九卷 仕绩 二 ○·缪荃孙

    镇 江 府 二 明秦从龙秦从龙,字元之,洛阳人。仕元,官江南行台侍御史。兵乱,避居镇江。徐达之攻镇江也,太祖谓之曰:闻有秦元之者,才器老成,汝当询访,致吾欲见意。达下镇江,访得之。太祖命从子文正、甥李文忠,奉金绮造其

  • 元景山传·魏徵

    元景山,字王缶岳,河南洛陽人。 祖父元燮,魏国的安定王。 父亲元琰,魏国的宋安王。 元景山小时即有气度,才能过人。 北周闵帝时,他随大司马贺兰祥进攻吐谷浑,因功拜授为抚军将军。 此后几次跟随大军征讨,累次升迁到仪同三司,赐

  • 陶宗仪传·张廷玉

    陶宗仪,字九成,黄岩人。父名陶煜,元代任福建、江西行枢密院都事。宗仪年少时曾参加过科举考试,但不中即罢,潜心钻研古学,在浙东拜张翥、李孝先、杜本等人为师。其诗文均有造诣,尤其精于篆文书法,一生不肯为官。洪武二十九年(1

  • 卷六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六十八歌颂八【南书房诸臣】万夀无疆诗【有总序】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学士【臣】励廷仪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臣】蒋廷锡日讲官起居注司经局

  • 物理·吕坤

      鸱鸦,其本声也如鹊鸠然,第其声可憎,闻者以为不祥,每弹杀之。夫物之飞鸣,何尝择地哉?集屋鸣屋,集树鸣树。  彼鸣屋者,主人疑之矣,不知其鸣于野树,主何人不祥也?至于犬人行、鼠人言、豕人立,真大异事,然不祥在物,无与于人。即使

  • 第61章·老子

    【原文】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1)。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2)。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3)。故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4)

  • 唯識抉擇談·欧阳竟无

    第一次(民國十一年九月二日) 【將談《成唯識論》之八段十義,先于本宗要義作十抉擇而談。】(引用標以內系直錄演講原稿之文,以下並同此例。注 )將談十抉擇,先明今時佛法之蔽。其蔽為何?略舉五端︰ 一者、自禪宗入中國後,盲修之徒

  • 卷五百二十四·佚名

    △第三分方便善巧品第二十六之二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方便善巧。发趣无上正等觉心已经几时。佛告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发趣无上正等觉心。已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

  • 卷二十七·道世

    △至诚灾第十九(此有八部)▲述意部第一夫至诚所感,无神弗应;大士运心,无机不赴。励己剋意,尽未来际。所以一一弘誓,莫不忍智相应,心心广博,皆在阿惟越致。自非立行重於松筠,起愿逾於金石。殁命护持,深心救济。弘道以报四恩,育德以

  • 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全文·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闻如是,一时众祐。游於华氏国。阿难以人定时。白众祐言:众祐灭讫之後。棺敛尊其礼云何。众祐曰:且自忧身无忧佛也。吾灭度後。当有梵志理家尽礼葬送。阿难言:其云何。众祐曰:如飞行皇帝送丧之仪。重曰:愿

  •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二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二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迦叶菩萨品之二善男子。如是诤讼是佛境界。非诸声闻缘觉所知。若人于是生疑心者。犹能摧坏无量烦恼如须弥山。若于是中生决定者是名执着。迦叶菩萨白佛言。世

  • 南华真经章句音义·陈景元

    道教经籍。北宋陈景元撰。14卷。该书把《庄子》33篇分为255章,按每章大旨命题,称为章句;对每章中所释之句,只为所注字加注音,释义,称为音义。故名。如《逍遥游》分为“顺化逍遥、极变逍遥、无己逍遥、无功逍遥、无名

  • 海游记·佚名

    章回小说。清无名氏著。六卷三十回。全书前七回为故事楔子,记海外归来的 管城子流离失所,目睹人间“善人”逞凶作恶, 祸害无辜,因世不容身,下海去无雷国。后二十 三回叙无雷国“海下奇闻事”。在其所辖紫岩岛 上,乐善好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