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九

朱批李元英奏摺

陕西平庆道【臣】李元英谨

奏为遵

旨奏闻仰邀

睿鉴事窃【臣】至愚极陋蒙

皇上隆恩擢用平庆道

召至养心殿面奉

训旨敎诫谆谆又奉

谕旨令【臣】将所知地方事务具摺交本王转奏钦此【臣】抵平庆道任奉督【臣】岳锺琪行委会同宁夏道董新策查勘宁夏新筑八旗城工衙署营房有无浮冒果否坚固【臣】一路查访颇有怨声俱云从前估计城工原未详细而经理督修者又皆冒昧从事假公济私所用木石砖瓦铁钉等项件件累民以

致窰户陈万言等怨恨沸腾宁夏三卫赔累难堪寃抑莫诉及【臣】至宁夏查勘城垣外面用砖包砌里面与城顶惟用土堆筑虚松不坚再查勘各衙署槪用木钉间架窄狭而营房更为不堪木植旣属细小止用草帘一顶遮盖上铺薄土搭盖平棚而已所以上漏下湿不蔽风雨每多坍塌如此紧要城工而被估计督修承修各官王景灏杨廷相赵世朗严世杰等彼此回护推卸不肯实心料理营私贻悞【臣】不敢不据实奏

闻伏候

皇上乾断至粮草一项最为紧要宁夏一岁所收之粮止可供宁鎭兵丁之需今添此三千满洲官兵旣未定隣近之拨运又地方所出有限目前最为急务【臣】已禀抚【臣】石文焯听其作何筹计拨运矣至将军衙门并各衙门之经制书役及心红纸张各役工食等项俱未议定章程从前始事之官亦难免草率之咎谨缮摺奏

闻伏祈

皇上睿鉴谨

已用尔为按察使矣将摺内所奏各情由备悉详明该督抚看伊等作何料理奏闻朕自有裁酌此奏甚属可嘉向後莫移此志诸凡勉力秉公为之

陕西兰州按察使【臣】李元英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赋性庸愚材质驽钝蒙我

皇上格外天恩以知州而擢用监司越陞数等到任未

及三月复蒙

皇上特授臬司

隆恩异数至矣极矣兹接【臣】胞兄佛保家信奉

旨特授湖广鎭筸总兵官又【臣】子侍京继与佛保为子

者荷蒙

皇上特放佐领是【臣】父子兄弟一门均沐

皇恩浩荡犬马尚且知恩【臣】具有人性能不感泣思奋惟有交相劝勉必思整顿岩疆安辑地方必思屏絶私情正已率属始终如一不违初志庶几上报

皇上殊恩於万一所有感激血忱实难遏抑用敢缮摺

恭谢

天恩谨

朕如此加恩心非木石宁不知感何待奏陈但恐思路一邪而感激之忱随化为乌有耳每观福量浅薄不能承受之徒往往如此自御极以来蒙朕特恩擢用者颇不乏人朕原期其感恩图报庶几利济於

社稷苍生设或徇欲昧理因私害公而冀朕袒护姑息不可得也尔等汉军及满洲大小臣工於利之一字勘破者少殊不悟因些微小利致断送身家丧失名节为失计之大也总之服官第一以操守为要勉之勉之最难

事也莫作等闲看其间义利之分公私之辨几微不审後悔何及可惜朕恩卽付之流水矣愼之愼之

陕西兰州按察使【臣】李元英谨

奏为恭缴

朱批事窃【臣】前奏恭谢

天恩一摺实由感切寸心不能遏抑冒昧陈

奏仰蒙

皇上朱批训谕词严义切敎诫周详【臣】跪读之下感激涕零惟有敬志於心朝夕默诵时时警惕以为终身之戒庶不负我

皇上训勉之洪恩於万一耳所有奉到

朱批理合恭缴谨

近日尔之声名虽无甚不好处较前志操则大为不如甚不敷朕所望勉之愼之

陕西兰州按察使【臣】李元英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沐

皇上天高地厚之恩凡关系通省事件无论所管与非所管均当时刻留心细加体察谨以时下所闻并臆见所及不揣冒昧备悉陈

奏一估拨之例宜为画一也查甘省估拨定例於九十月间将本年额徵粮石估拨次年兵食先为报部次年照数支散又因甘省营驿岁需粮五十六万余石而每年额徵粮止有四十九万余石每於本色之外约估折色此例行之已久惟是州县营汛多寡远近总无一定章程以致胥吏作奸上下其手竟成锢习每於估拨之时州县营汛纷纷营谋以求各遂其私【臣】查雍正二年间曾奉部文令将兵粮秉公拨定画一造册报部永为定例嗣经前任布政使傅德以甘省非他省可比?混咨覆至今舞弊如故以【臣】愚见仍请将州县额徵之多寡与营汛之远近逐一计算定为某州县应拨某营汛若干俱为画一以定章程永远遵守每年奏销不得增减改易如此则积弊可除似於仓谷兵民均有裨益矣一均丁之法宜加详议也【臣】见甘肃奉行均丁之法有与他省似同而实异者盖他省则以本州本县之额丁均入本州本县之地亩原额仍无增损小民自乐输将今甘省均丁则不按地亩止按通省额徵银粮通计合算每银九钱零每粮九斗零摊入一丁额徵多则摊丁亦多额徵少则摊丁亦少以致各州县有比原额多增至二三千两不等者毋怪乎纷纷具呈以为均丁之不公也推原其故因甘省州县中有粮少丁多者若就本州县均摊诚恐粮额少而载丁过重是以泥於通融之说不复详议但查甘肃州县其粮少丁多之处有产有丁现在完纳者已居其六七无产有丁艰於完纳者止居其二三若以二三分之穷丁归入六七分之粮户仍无过多之处况查甘省地多粮少如有余剩穷丁卽就本地近报开垦犹未陞科并所有熟地未经报粮之户均摊则有地者不蹈隐粮之咎而无粮者免受空丁之累一举而两得矣以上拨粮均丁二事原非【臣】之职任然所闻如此敢不据实奏

闻伏候

圣主睿鉴谨

旣知成法滋弊善政失宜何不言之於早今见锺保如此因而弄巧舞智以表已长殊负朕恩总之於朕前逞一毫机巧作用皆属自害之道若不能真实克已奉公而惟欲假公以济私祸一及身追悔莫及虽前车覆辙历历可鉴而内外臣工竟不省悟悛改朕实不解也愼之愼之

陕西兰州按察使【臣】李元英谨

奏为奏

闻事窃本年十月初十日布政使锺保革职奉抚【臣】石文焯委【臣】暂为代理随於十月二十八日锺保送到交代册籍【臣】逐一查核除现存库银九十八万余两照数查收外尚有借支银六百万余两其中疑项混杂种种不清虽非锺保之侵蚀而实系锺保朦混接受於前又为遮饰於後以致库项无着与侵盗钱粮者何异【臣】若再因循怠玩漫不稽查不特上负

圣主天恩卽【臣】犬马本心亦觉自负今【臣】按欵清查每遇一事必详究其根底两月以来亦不过仅得十分之三四其余未清之项甚多尚须逐一清查谨先将查出各欵情弊及其中备细缘由另具清单恭呈

御览谨

刑名旣不能秉公料理钱粮何能彻底清查所具清单朕总未览一字

陕西兰州按察使【臣】李元英谨

奏为恭缴

朱批事窃【臣】质本庸愚才复驽钝荷蒙我

皇上天恩遇事敎诫虽以【臣】犬马无知亦觉深自省悟【臣】前奏拨估兵粮并人丁归并二事复蒙

圣训谆切【臣】跪读再三仰邀

天地之恩愈切悚惶之念自今以後惟有益励初心奋

勉办事断不敢始勤终怠有负

高厚洪恩所有奉到

朱批理合恭缴谨

恩已负矣何云不敢有负此皆积隂功卖法徇私之报应不知尔将如何底止也

朱批谕旨卷七十九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四·毕沅
  卷二百五十五 熙寧七年(甲寅,1074)·李焘
  自序·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六十五·徐乾学
  原文·陈琳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一·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试院现形·李定夷
  卷十一·胡一桂
  南唐书卷三·马令
  监国纪·查继佐
  虞允文传·脱脱
  卷二百·佚名
  仓库例·佚名
  卷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534 ·佚名

    郑獬 晚闷 晚闷牢难破,秋怀勇未降。 何人归楚国,竟日忆涢江。 鼠迹排书簏,虫丝网酒缸。 江都章未报,枕手卧南窗。 郑獬 晚晴 人间久厌雨,最快是初晴。 骤见碧林影,喜闻归雁声。 乾坤一

  • 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范晔

    皇甫规 张奂 段颎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祖父棱,度辽将军。父旗,扶风都尉。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民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

  • 卷四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上 【起乙酉汉景帝元年尽庚午汉武帝元鼎六年】凡四十六年 【乙酉】孝景皇帝元年冬十月尊高皇帝为太祖孝文皇帝为太宗令

  • 古今列女传卷一·解缙

    明 解缙等 撰虞有虞【舜氏】二妃者帝尧之二女也长娥皇次女英舜父顽母嚚父号瞽【音古】叟弟曰象敖游于嫚【慢同】舜能谐柔之承事瞽叟以孝母憎舜而爱象舜犹内治靡有奸意四岳荐之于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厥内二女承事舜于

  • 卷九十九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九下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王莽传第六十九下 四年五月莽曰保成师友祭酒唐林故谏议祭酒琅邪纪逡【师古曰逡音千旬反字或从彳其音

  • 史记集解卷四十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悳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夏之兴也以涂山而桀之放也以末喜殷之兴也以有娀纣之杀也嬖妲己周之兴也以姜原及大任而幽王之禽也淫于褒姒故易基乾坤诗

  • ●凤洲杂编六·王世贞

    王世贞 古赏格最重复军破城者至黄金千斤彩帛万段我朝规制最为不浮今得而畧志之 太祖破陈友谅降武昌赏常遇春廖永忠田土余有差 吴元年平张士诚赏格 洪武三年赏平中原将士功 征南功 守御功 洪武四年赏平蜀功 洪武三年大

  • 卷一百三十四·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四宋 赵汝愚 编边防门辽夏六上仁宗论元昊请和当令权在我余 靖臣窃闻贼昊差私置官入境相次到阙欲与朝廷通和事伏以息兵减费夷狄顺命国家大臣

  • 二十七年(上)·佚名

    春正月1月1日○朔庚辰,上在貞陵洞行宮。王世子在公州。○上詣南別宮,行望闕禮。○上接見天將千摠邵應忠、司守仁、施汝澤、委官馮夢鵬、馮芳、把摠王祿于時御所。○司諫院啓曰蘆田事。答曰:「似不煩强論,而此啓辭未穩。予

  • 二十五年·佚名

    (己卯)二十五年清康熙三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未,頒復位都監都提調以下賞格,各有差。○以兪命雄爲司諫,金相稷爲正言,崔昌大爲校理,宋徵殷爲修撰,尹趾仁爲吏曹正郞,李世華爲左參贊,李思永爲咸鏡道觀察使。○上下備忘記曰:嗚呼

  • 卷五六·邱濬

    ▲郊祀天地之禮(上) 《虞書》:肆類於上帝。朱熹曰:“類是祭天之名,與旅上帝同,其義不可曉。” 胡宏曰:“夫聖人名必當物,祀上帝而謂之類者,本乎天者鹹在其中也。” 臣按:祀典之載於禮者莫先於《舜典》也,上

  • 孟子集编卷九·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万章章句上【凡九章】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号平声○舜往于田耕歴山时也仁覆闵下谓之旻天号泣于旻天呼天而泣也事见虞书大禹谟篇怒慕怨已之不得于亲而思慕也】万章曰父

  • 卷十六·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新义卷十六    宋 王安石 撰秋官三大行人掌大賔之礼及大客之仪以亲诸侯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时聘以结诸侯

  • 大雲初分正行健度第十八·佚名

    尔时大雲密藏菩萨言:世尊,有十正道法门。惟愿如来。广分别说。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宣说。有深广行法门。健行法门。现力法门健胜法门。一切天人法门。入一切时法门。不染一切时法门。一

  • 佛说出家缘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与大比丘僧俱千二百五十。是时难提优婆塞。与五百优婆塞。出王舍城上耆阇崛山。往诣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叉手问佛。大德。愿闻优婆塞五戒。毁犯正戒有何

  • 卷第九十六·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六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九 【论】第十师子奋迅城慈行童女主灌顶住。 【经】尔时善财童子於善知

  • 梓舟船禅师语录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坛溪梓舟船禅师语录梓舟船禅师语录序余癸卯之四月督运郧襄以备秦豫之师舟次鹿门滩遥望山间隐隐有紫气知其中有至人月夜杖履往觅焉屡跨悬涧迷道而归季夏旋舟于酷暑炎日之下再一往觅虽挥汗成雨足力既穷而

  • 唐叶真人传·张道统

    宋张道统撰。道教传记。一卷。前有宋理宗淳祐时(1241-1252)马光祖序。本书为唐代道士叶法善传记。叶法善为唐玄宗时著名道士 以道术高闻名于世,《旧唐书》有传,《太平广记》卷二十六也载其事迹。唐玄宗曾拜其为鸿胪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