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陶诗鉴赏

生平简介

陈陶(约812— 888 前)唐诗人。字嵩伯,自号 三教布衣,岭南(今两广一带)人,一作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又作剑浦(今福建南平)人。早年游学长安,研究天文学 ,于诗也颇有造诣 。举进士不第,遂耽情于山水之间 ,曾漫游江西 、福建、江苏、浙江、河南、四川、广东等地。宣宗大中(847—860)

年间,隐住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学仙,不知所终 。陈陶终身处士,广有诗名 。其诗多为旅途题咏或隐居学仙之词,消极出世思想较浓,但也有部分投赠权贵、干谒求荐之作。《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陇西行(其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诗鉴赏

《陇西行》是陈陶的传世名篇 ,共四首 ,这里所选为其二 。诗中通过对爱国将士在前方勇敢战斗、 为国捐躯的感人形象的描写,表现了他们英勇为国殉身的精神和征人思妇的情怀。

首句“誓扫匈奴不顾身 ”,是写征人的内心世界 和战斗表现,成功地揭示出戍边将士不怕牺牲、英勇战斗、敢于消灭来犯之敌的坚强信念和气冲霄汉的爱国豪情。次句“五千貂锦丧胡尘 ”,则描绘出了爱国将士慷慨激昂 、英勇悲壮 、以身殉国的壮阔悲剧画面 ,从这幅悲剧画面中 ,我们可以看到战斗的激烈、残酷,想象到将士视死如归的情态。三、四句“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是用通感的方法写 这些爱国将士虽然血染沙场,抛尸边疆,其家属却并不知道他们的死讯,他们的复活也仅仅是在其年轻遗妻的睡梦中。

这首诗虽然仅有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其容量却远非一般短诗所能比拟。从这首诗中,我们既可以触摸到爱国将士那勇于为国捐躯、泼泼跃动的赤心,又可以感受到征人思妇的痛苦之甚;既可以体味到人民对边境不宁、战乱经年不息的怨艾,也可以倾听到诗人渴望和平,盼望征人团聚以安居乐业的呼声..

诗歌的容量大小与否,除受诗人思想境界的制约外,与诗人所采用的艺术表现技巧也大有关系。善于巧妙地措置时、空观,当是这首诗得以扩大容量的重要手法。从时间的角度讲,战争发生于昔日,而白骨却是现存的,其间时距久远;从空间的角度看,征人在边庭 ,“春闺”在故乡,其空间跨度迢遥;从人物 心灵“ 空间 ”来考察,将士是“誓扫匈奴不顾身”,“春闺”少妇则是梦里犹思做古人。正由于诗人在有限的笔墨中能够纵横捭阖,结想神思,所以诗中就能容进无限的内涵。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五·彭定求
  游稚仙·唐圭璋
  林正大·唐圭璋
  汪相如·唐圭璋
  ●跋·杨香池
  第十三回 小孙郎展读兰英书·佚名
  第五折·刘唐卿
  昨夜入梦 四·胡也频
  卷第五·陈与义
  南宋襍事诗卷二·佚名
  卷二百九十·曹学佺
  松陵集巻九·陆龟蒙
  卷六百三十一·佚名
  卷三百十·佚名
  第五十出 小七递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六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二金沙花类五言絶句池上荼防架金沙花盛开  【宋】王安石故作荼防架金沙祗漫栽似矜顔色好飞度雪前开次王荆公韵       【宋】苏 轼甲第非真有闲花亦偶栽聊为清净供

  • 卷二十三·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苏诗补注> 钦定四库全书 苏诗补注卷二十三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四首【元丰甲子四月离黄州五月至筠七月过金陵作】别黄州 病疮老马不任鞿犹向君王得敝帏桑下岂无三宿恋尊前

  • 志第一 天象一之一·魏收

    夫在天成象,圣人是观,日月五星,象之着者,变常舛度,征咎随焉。然则明晦晕蚀,疾余犯守,飞流欻起,彗孛不恆,或皇灵降临,示谴以戒下,或王化有亏,感达于天路。《易》称“天垂象,见吉凶”,“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书》曰“历象日月星辰,敬授

  • 卷二百十七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起神宗熙寧三年十一月盡其月   十一月戊子朔,詔:「河北飢民流徙京西【一】,令安撫轉運使、提點刑獄司責州縣官多方賑救存撫,察苛擾、昏耄、弛慢不職者以聞。」   己丑,詔濱州劉蒙、處州管師常、閬州雍之笴【二】賈

  • 路史卷四十三·罗泌

    馀论六孔子生日何惑乎?儒学之衰乎。皆儒者之不自尊,其道之所致也。夫圣人之礼法行乎?天地之间万物赖之,而相生养者也。一日:或息则日月为之孛蚀,隂阳为之错缪,山川企走咸失。其所岂止臣贼,其君子贼,其父而已哉。顾佛何为?而且与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五百七·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十一月。丁巳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申皆如之。外记注  ○外务部奏、代呈四川知县恒芳、辽盐加价条陈。下户部议。摺包  ○盛京将军增祺奏、派员

  • 第二十七册 崇德元年九月·佚名

    第二十七册 崇德元年九月固化额驸鄂齐尔僧格於昌平南,同正红旗蒙古败敌兵一百,获马十七;又於涞水县遇敌兵,合兵败之 获马二十。八旗先锋入长城时,乌拜、鄂莫克图、巴彦率三旗先锋兵及土默特部步军攻取长城,时有敌马步兵三

  • 卷二十·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琊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古今人表第八【师古曰但次古人而不表今人者其书未毕故也】 自书契之作先民可得而闻者经传所称唐虞以上

  • 本传·谈迁

    见海宁县志隐逸谈处士迁,字孺木。性好博综。久不遇,益肆力于子史百家之言。尤谙列朝典故。尝曰:杨文贞贤臣也,而于革除多失实。焦泌阳壬人也,而于正士加厚疵。徒徇爱憎耳,岂有定论乎。于是订正群籍,成一家言。崇祯壬午间,受知

  • 五年·佚名

    甲辰春正月1月1日○甲子朔,憲府停三宮屯庄之啓。1月2日○乙丑,金星晝見。○諫院啓:「以壽進、明禮、於義三宮庄民,請竝依他宮家例施行。平山府使金尙重邑有十二歲良女刼奸罪人,而牽情緩獄,趁不按治。良女之父,不勝冤憤,有所號

  • 卷十二·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巻十二   元 刘因 撰论语八雍也下十七章【人之生也直】或问十七章之説曰程伯子之言约而尽矣盖上生字为始生之生下生字为生存之生虽若不同而义实相足盖曰天之生是人也实理自然初无委曲

  • 卷十六·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十六论语七子罕第九子罕言利章行夫问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曰罕言者不是不言又不可多言特罕言之耳罕言利者盖凡做事只循这道理做去利自在其中矣如利渉大川利用行师圣

  • 卷八·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八安溪李光坡撰○乡师之职各掌其所治乡之教而听其治疏曰聴其治者自乡大夫以下至伍长各自聴断其民今乡师又聴其治者恐乡官有滥失平察之以国比之灋以时稽其夫家

  • 与黄雪峰居士书·太虚

    吾今据以评判古人者,原不外观察古人平生所遗言义行事之萃全,以断其为何如之辈耳。来教既以儒、道属人天乘为是;又云“孔子以儒立教,以人道训世”,则弥见以孔子当属之人乘耳。乃复曰:孔子超乎儒教,非杨、墨、耶、回可同日而语

  •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五(之下)·智俨

    终南山至相寺沙门智俨述自此已下有十知识。此一欢喜地菩萨也。天名婆娑婆陀。入光明普照诸法坏散众生愚痴法门。初辨劝教。二时善财下依入。三尔时夜天告下明入法界。劝教中三如前。加毗罗城国名舍夷。是佛生处。表初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季总彻禅师语录季总彻禅师语录卷第三侍者超祥记录拈古举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后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拈云。

  • 穆天子传·佚名

    历史小说集,先秦无名氏撰。六卷。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冢墓出土,荀勗等校理为五卷,东晋郭璞作注,增《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编为六卷,是为今本。前五卷记周穆王西征,作《周王游行记》或《周王传》,为第一部分。后一卷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