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一回 杀张虎怒把芙蓉剑

诗曰:夜赴龙潭祷神明偶遇贼寇害兰英回家问及真来历始知萍踪系亲情

俚言敍过,书归前部:却说兰英说他父“假意请孙公子攻书,乘醉着人杀害丫环,诬害公子,将他送至衙门之中。”讲到这里,玉梅一声问道:“将孙公子送至衙门,那老爷怎幺问的?”兰英说:“姑娘洗耳听我说来。”唱:

把公子苦打成招问死罪,立刻的下到南牢一监中,我爹爹一心逼我另改嫁,我岂肯失节重婚惹骂名!因此上绝了父女恩情谊,我与那月姐出门扮男形。起先是清峯山前遇贼寇,那时节几乎一命丧残生,多亏了月姐将我来搭救,才能勾逃出我这活命存。张家店贼人蒙汗将我害,荷蒙我姑娘救命大恩情。我如今算是得了安身处,但不知月姐遇贼吉和凶?赵小姐从头至尾说一遍,王玉梅低头细想把话明。

话说王玉梅听的赵小姐说了一遍,心中暗想:我道是谁,却原来我表姐到了!只得把他认下。唱:

王玉梅又从开言喜气生,叫了声表姐留神你是听:你如今休当我是别人等,我是你表妹玉梅是乳名。王居功本是我的生身父,现如今你舅方才殡尸灵。若非是你对我把父名表,那知道你是我姑女亲生。你母舅往日也曾对我说,曾说俺姊妹二人是同庚。每日里思想姐姐不得见,不料想今日无意忽相逢。不是我替你妗母求神药,怕的是姐姐性命活不成。劝姐姐休怨贼人把你害,送你来走这舅家望亲情。俺把赵兰英寄在王府内,再把那寻找小姐梦月明。

话说梦月自从清峯山伤了四贼,寻找小姐,一日不曾见面。只得到了一个村庄,借宿一晚,到了次日早晨,辞了主人,便上马前行,寻找小姐。心中想道:小姐呀!你往那里去了?唱:

李梦月思想兰英泪珠倾,埋怨声小姐太也心不明。昨一日清峯山前遇贼盗,那强人存心要想下无情。那是我对着贼人把弓放,弹弓下四个贼子命归阴。我姑娘你既逃生脱大难,你也该等我与你一同行。不料你顷刻跑的无踪影,倘若是再遇贼人谁救星?看起来真真是个闺中女,只合在綉楼针刺隐门庭。不言这梦月埋怨赵小姐,单表那兰英坐马路途鸣。

话说梦月找不到小姐,正在埋怨,忽见前面二人骑的那匹马,大声嘶叫。列位:若说马见马叫唤,亦是常事。明公有所不知,原来这就是兰英的坐马。却因张虎害了兰英,自从弃尸潭中,被人惊跑以后,又恐官府知道来拿,他夫妻连夜的逃走,巧遇梦月乘骑正往前走,忽听马叫,抬头一看,认的是小姐坐骑。想道:姑娘必被此人所害!一声叫道:“那马上的容且慢行!”张虎听的有人叫他,止住脚步。梦月见他二人收住马缰,向前说道:“怎二人一马,如何行路?何不再买一匹,将行李分开放着,岂不是便。”张虎道:“我原也要如此,但未有卖的。”梦月说:“我原是往北京投亲,路上盘川短少,正待卖我这匹马哩。”张虎说:“相公既实意要卖马,就明个价钱。”梦月说:“路上不便议价,往前有一松林,一来到那里讲价,二来歇息力去。”张虎听说,遂牵马行走,不多时来在松林,将马拴住。张虎说:“相公这匹马要多少价银?”梦月说:“价银只要五十两,少了也不卖。”张虎说道:“你既不说谎,我也不还价。”遂打开行李,去取银子。梦月认的是自己行李,不由心头火起,照着张虎的脑后,手起剑落,人头遂滚在地下,鲜血迸流。刘氏叱道:“好狂徒!清天白日,竟敢杀死我丈夫。”梦月用顺手牵羊,将刘氏拉倒在地下,一声问道:“你快快说,这个行李邓匹,如何得来?一字说谎,休想活命!”刘氏说:“老爷饶命,听我从实说来。”唱:

刘氏妻哀求饶命把怒息,听我将行李马匹说真情。俺家住原来就在清河镇,我丈夫开座客店做生涯。昨晚时住下少年客一位,天生就人物标致自珍奇。进店来要座小房他居住,我的夫见有金银在行囊,他立刻谋财起了不良意,蒙汗药下到茶内叫他尝。那相公吃了俺的蒙汗药,眼看他二目昏迷倒在床。就将他一条芦席绳三道,捆缚起就往后边潭内扛。不料想夜间还被人撞见,怕官司连夜逃走到他方。这就是行李马匹真情话,但不知相公潭内存与亡。望老爷好歹饶了我的命,可怜我不是男人是女流。愿把这行李马匹全奉送,我还要焚香叩首把你求。

李梦月一听此言冲冲怒,下回书再来细细说情由。

猜你喜欢
  刘翰·唐圭璋
  第三十一回 曹公子剑斩狂寇 伏秀才改书赖婚·萧晶玉
  陈草庵·隋树森
  ●含中睫巢两集校录·李锴
  ●词辨下卷·沈雄
  领罪·徐志摩
  卷九十五·陈起
  兰臯诗集跋·吴锡畴
  卷七十七·曹学佺
  卷七十八·吴之振
  卷五·佚名
  卷八百二·佚名
  卷四十五·佚名
  卷二十四·佚名
  张旭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赌棋山庄词话卷九·谢章铤

    竹垞论词 竹垞曰:“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此为当时孟浪言词者,发其实,北宋如晏、柳、苏、秦,可谓之不工乎。且竹垞之与李十九论词也,亦曰“慢词宜师南宋,而小令宜师北

  • 甲集第十一·钱谦益

    陶学士安五十六首【送程子厚还新安(子厚精阴阳家,尝教授铅山阴阳学,调太平)】於穆苍灵运,元化无始终。垂象炳躔逡,积闰成岁功。茫茫万古余,坐致理则同。清台窥玉管,缇帷侯律筒。教筵分列郡,设官效儒宫。新

  • 卷六·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六钱塘 王琦 撰乐府三十八首发白马【题始於梁费?其辞曰白马今虽发黄河未结澌云云太白盖拟之乐府诗集通典曰白马春秋时卫国曹邑有黎阳津一曰白马津郦生云守白马之津是也发白马言征戍而发兵

  • 卷四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一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 酬王维春夜行亭赠别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絶巘 梦寻西山准上人

  • 第五回 大王打围·蒲松龄

    众秀才带锁并解子上白只为着递了张呈子,被知县老马使上了一万两银子,着军门绞了两个,其余辽阳充军。冤哉,冤哉!千贰吊,把黑白翻将过来! 解子说列位既有本领告官告吏,就有本事充军。每日家酸酸邦邦的!看前边这座大山里,有一伙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四·佚名

    天启五年十月丙子朔孟冬 上亲享 太庙遣英国公张惟贤驸马侯拱宸分献○是日辰时 皇第三子生容妃任氏出命礼部知之○刑部谳矜疑犯人朱嘉寿等十九名得旨释放及改戍各有差○原任大学士叶向高辞免 陵工加恩得旨卿三朝元

  • 一○○五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一○○五 户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户部为遵旨查议事。陕西司案呈,本年十月二十日准吏部咨称: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和珅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本年春季进过书籍错悞,业经臣

  • 《靖海志》及《海上见闻录》合校记·彭孙贻

    记中《靖海志》简称曰《志》,《海上见闻录》简称曰《录》。录之页行数系据本丛刊第廿四种刊本。《录》一页一四行&ldquo;吏部黄道周》,《志》作&ldquo;礼部尚书黄道周。&rdquo;按《明史》卷二百五十五本传,道周在福王时&

  • 卷三十·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眀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三十积贮雍正元年癸卯六月丁丑上谕户部朕去年亲阅京通各仓虽有积贮但京师人民聚集食指浩繁米粮储备不可不裕查有漕各省惟湖广江西产米最广近年盛京年岁

  • 雍也第六·朱熹

     凡二十八章。  篇内第十四章以前,大意与前篇同。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南面者,人君听治之位。言仲弓宽洪简重,有人君之度也。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子桑伯子,鲁人,胡氏以为疑即庄周所称子桑户者是也。仲

  • 大略篇第二十七·荀况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 论语精义卷六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六下 宋 朱子 撰 顔渊第十二 顔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顔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顔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明道尝

  • 桓公·桓公十年·左丘明

    【经】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秋,公会卫侯于桃丘,弗遇。冬十有二月丙午,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传】十年春,曹桓公卒。虢仲谮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辞,以王师伐虢。夏,虢公出奔虞。秋,秦人纳芮

  • 论语正义卷十九·刘宝楠

    季氏第十六集解凡十四章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注〕孔曰:「颛臾,伏羲之后,风姓之国,本鲁之附庸。当时臣属鲁,季氏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冉有与季路为季氏臣,来告孔子。」】 孔子曰:「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二·法藏

    第十随文解释者。今此三万六千偈经有七处八会。谓人中三处天上四处为七。重会普光为八会。于中有三十四品。初一品是序分。卢舍那品下明正宗。流通有无以四义释。一以众生心微尘下二颂为流通。以结叹劝信故。二为经来

  •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八卷·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八卷尊者世友造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共菩萨提耶舍译千问论品第七之一戒净果通种断如意足念谛戒者。谓优婆塞五戒。问云何五。答谓。优婆塞受尽形寿不杀生。是优婆塞学迹。尽形寿。不偷盗。不

  •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佚名

    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三卷,分17节。不题撰者姓名。卷末有“中瓦子张家印”款一行,张家为宋时临安书铺,故王国维、罗振玉皆以为宋人作。然鲁迅以为“逮于元朝,张家亦或无恙,则此书或为元人

  • 先觉宗乘·圆信

    凡五卷。明代僧语风圆信(1571~1647)校订,郭凝之汇编。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八册。本书收录师承明确之居士一一一人,及无名之居士七十三人,共计一八四人之机缘语要。所列举诸先觉者之一机一境、一语一言足为后世学人之明鉴。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