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兰臯诗集跋

兰臯吴君元伦以吟编三十首见示予读之如萤光水上下林影月高低箪瓢自钟鼎风月即勲名草色迷幽径禽声出晚山髙峯明落日危石响幽泉此五言之佳也轻薄杨花芳草岸凄凉杜宇夕阳山以咏晚春幽梦长随明月去寸心难逐片云通以和友人见寄清风千载梅花共说着梅花便说君以题林和靖墓此七言之竒也至题友人幽居小槛秋九日与渔父闻莺等作皆全篇有思致以三十首之诗而句妙已如此他可概见已始余每念竹洲先生以文章行义惊动一世岂无有能继家声者近岁逢原以诗名寔先生曽孙今兰臯又先生之孙吴氏世不乏季子矣虽然未说因风翻柳絮须看和月上梅花非先生雪诗乎人家深蔽树野水濶浮空非先生弋阳道中诗乎其在郡城与客夜坐达旦诗曰淡月微云对倚楼无声河汉自西流髙城忽起梅花弄散作晴空万里秋其以乌纱巾饷客诗曰落托乌纱垫角巾已将清泚涤京尘请君便漉渊明酒醉后从他雪满簪词意清新而豪气勃勃不可遏直与坡杜相周旋一洗郊岛之寒瘦真可畏而可仰也敢为兰皋诵之淳祐九年五月望日竹坡吕午书

余尝于何人卷中见左史公称说着梅花定说君之句不知其竹洲后人也意王恺之瑚扶疎二尺美止此矣比吴君过予崖下出其宝则髙三四尺者六七株如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者尚多也子其秘之毋使豆粥韭虀为帐下儿所笑【宋诗纪事作卖】彼恺辈那得与君争长宝祐甲寅十月既望秋崖方岳拜手书兰皋稿多竒句信如秋崖翁所谓瑚三四尺髙者六七株然予尝恨王恺奢华夸一时而为如意所折遂至恍然自失使予为恺当复碎崇所示而出吾谷粟丝麻之富以夸之夫谷粟丝麻竒不如瑚而吾欲以此夸彼何也此适用而彼则玩而已恺能为此论崇又当恍然自失惜恺不足以知此观兰皋压卷拟古深得此意而卷中感慨之作又多匪徒瑚之玩也茍类以是求诗则嘲风防月无补世教虽竒亦末矣君如不信其归而问诸竹洲咸淳改元正月梧冈程鸣凤拜手敬书余尝爱竹洲先生之为伟丈夫也游戯翰墨如戛玉铿金迨慷慨论事顾飘飘然有封狼居胥意葢其胸中义理磅礴郁积举而措之事业且无留连文章特其土苴予来守是邦尝恨老成之不可见而见其孙兰皋人与诗俱清者也特未知视当世事还肯如竹洲先生规模布置否虽然余观兰臯诗集肮脏不遇之意多卞和之璞固未尝献非献而不售也呜呼其珍毖之竹洲之泽未艾也咸淳甲戌仲春华阳宇文十朋从父书于观风驿

以字以句以聨观诗不若以趣观诗字句聨骊黄也趣骊黄外也识诗之趣然后识诗之用涵用于体然后谓之诗山中云出雨太虚此五峯翁所以进紫阳夫子之意读吴君元伦兰皋编体而用者与山居之什虚谷之什闇而章藏而显郁而不积怨而不瘁糅今古惜时日不得已而付人间事于难言使见之用厥用溥矣虽然微吟缓节归来晚一任轻风拂面吹此紫阳后来所造也体自昭然用在何许元伦更参之则紫阳必自攷亭而返君东家云咸淳甲戌季春之朔庐陵罗椅书余年二十余以诗游于竹坡秋崖二先生之间二先生喜称道兰皋吴元伦佳句说着梅花定说君坡喜之人如中酒落花风崖喜之坡今仙去二十余年崖亦十余年而元伦年六十余亦四十七矣细读摘稿如泉幽影照清者余击节喜之幽淡靓深有贾浪仙之风而人世如无夜劳生事更繁亦古人所未道昔者山谷喜宛丘潄井扫花之词诚斋谓后来全集别有天珍恨山谷未见余于元伦亦云葢坡崖所见者元伦中年诗而余所见者又有晚年诗元伦进而余不进则余之老矣可耻哉咸淳九年中秋前一日里人虚谷方囘敬跋

晦翁言诗以三百五篇为根本翁诗为中兴冠冕岂刿目鉥心有意于诗哉本深而末茂实大而华荣竹洲亦然节行事业之外诗文超轶絶尘宜凤毛之世美也竹坡摘兰皋五七言佳句而以竹洲吟咏妙处勉其进审言之有子美余既见之矣荥阳之有东莱岂直以诗鸣而已哉嗣徳有继将不一书咸淳辛未仲秋浚仪王应麟题巻后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二十四·彭定求
  卷二十一·彭定求
  蒋璨·唐圭璋
  第二十九出 叠骇·李渔
  ◆屠山长性(彦德集)·顾嗣立
  第三回 关心刘保信报孙门·佚名
  第三折·佚名
  昼梦·周作人
  方泉诗集巻二·周文璞
  卷一百七十七·徐世昌
  卷528 ·佚名
  总目·陈邦彦
  卷三百三十六·陈廷敬
  卷四百十一·佚名
  《悼亡诗》其二·潘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陈廷敬

    目  录 二十调六十九体,起五十字至五十二字导 引五体 思越人一体 探春令十三体又名景龙灯 越江吟二体又名宴瑶池、瑶池宴、瑶池宴令 燕归梁四体 雨中花令十二体又名送将归 凤来朝一体

  • 巻十一·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签卷十一明 胡震亨 撰评彚七老杜诗好用自字【如寒城菊自花故园花自发风月自清夜之类不一而足】受字【修竹不受暑吹面受和风轻燕受风斜野航恰受两三人】进字【树湿风凉进山谷进风凉】逗字【如残生

  • 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脱脱

        道宗三   八年春正月癸未,乌古敌烈部详稳耶律巢等奏克北边捷。以战多杀人,饭僧南京、中京。甲申,如鱼儿泺。壬寅,昏雾连日。二月丙辰,北、南枢密院言无事可陈。壬戌,以讨北部功,乌古敌烈部详稳耶律巢知北院

  •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报任安书·司马迁

    支菊生译注【说明】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任安,字少卿,曾任益州刺史、北军使者护军等职,本书卷一百四《田叔列传》中附有褚先生补记的《任安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

  • 卷三百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 刘少岩·佚名

    刘少岩先生小传刘先生名秉义字少岩浙江嘉兴人其尊人蓉岩公为上海著名木商先生幼读书于梵王渡圣约翰大学授文学士学位旋赴汉经营商业武汉人士钦其绩学咸以获交为幸与宋先生伟臣尤为契合以饮料燃料两宗为人生日用之必需

  • 卷七·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七宋 叶梦得 撰桓公周官均人凡均力政以岁上下有丰年有中年有无年春秋有年者中年对无年之辞也大有年者丰年也五谷无不熟之辞也蔡卫陈从王伐郑三国皆称人或曰贬诸侯之不亲行而以大夫从王也或曰以

  • 卷十五·佚名

    △梵行品第八之一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於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众。七知尊卑。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法。善

  • 无得无说分第七·朱棣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僧若讷曰】空生领解佛旨。乃云第一义中。无有定实

  • 十一 见性成佛·正果法师

    见性是禅宗的根本目的,参禅者必须透过的关门,古今参禅人的第一要事。所谓“见性”,即开发自性,彻见自己本来心性,自觉到本来具有的佛性。换句话说,就是离一切对待,一切矛盾,超然独脱,无执著,无绊累,触着普遍法界的无我

  •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二·佚名

    嗣法門入行猷等編住福建興化府曹山上生禪寺語錄師於崇禎壬午年四月初六日入院。三門。我此法門,八字打開,腳下無私,直往直來。且入門一句作麼生道?拽拄杖便入。佛殿靈山一會,儼然未散,直下見得,不隔一線。從他三十二相八十種

  • 增广贤文·周希陶

    清代以后流行的启蒙书。编著者不详。原名《昔时贤文》,又称《古今贤文》,后来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始定今名。清同治年间周希陶按音韵对此书作了重新编排,使之更易诵记。内容大多采自古代典籍和民间谚语,主要是人生和道德格言

  • 蟹略·高似孙

    四卷。宋高似孙(详见《剡录》)撰。是书以傅肱《蟹谱》为基础,广泛搜集资料编辑而成。卷一,为蟹原、蟹象。蟹原,主要引用古代典籍,说明蟹名的由来。蟹象,主要引用古代典籍、名人诗句,述说蟹的形状、习性、味道、药用功效、可

  • 武当福地总真集·刘道明

    元刘道明集。前有自序,撰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述武当山峰岩溪涧、宫观本末、神仙灵迹、仙禽神兽、奇草灵木、真武神历代封号及传记、录善降日、供献仪物、古今明达等。

  • 西楼记·袁于令

    传奇。明末袁晋《剑啸阁传奇》之一。写书生于鹃和穆素徽的爱情故事。主人公“于鹃”二字切音成“袁”,即作者自指,剧中内容据作者个人经历附会。《书隐丛说》等书记载,袁晋年轻时曾因与富豪沈同和争夺妓女穆素徽而打起官

  • 礼记通论辑本·姚际恒

    姚际恒的礼记通论,是他的九经通论之一。清初以来的各家书目、史志及地方志等,皆未见著录。独杭世骏续礼记集说加以著录,云「上中下三帖」,不注卷数。本书原本已亡佚,杭世骏续礼记集说曾引用三十馀万字。礼记通论此书曾引到

  • 摩邓女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为此女说眼鼻口耳声步不净而证果,摩登伽经第一品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