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三出 擒嚭

【哭相思】〔小末外末扮阴灵上小末〕千载吴宫皆禾黍。叹故国已无主。〔外〕看来往游魂无定所。〔末〕阳山路怎归去。

〔相见介〕〔忆秦娥〕〔小末〕云垂幕。阴风惨淡天花落。天花落。想生前环佩。梦回鸾鹤。〔末〕旌旗片片穿林薄。游魂渺渺增离索。增离索。〔外〕叹太湖烟水。馆娃楼阁。〔小末〕老相国公孙先生。自从我三人杀身之后。越已破吴。我父亲奔在阳山。不知下落。闻满朝文武。只有一个王孙大夫相随。伯嚭那老贼。受了国家许多厚恩。不知他走在那裏去了。〔外〕昨遣阴兵打听。这厮收拾家私。投奔越国。今夜将渡钱塘。我今领兵守住江口。待他渡时。擒拿这厮便了。〔末〕想那老贼尙在太湖之间。趁此雪天。不如领兵迎将上去。那裏待他。〔小末外〕正是。正是阴风卷征斾。朔雪渡关河。〔下丑上〕当年行乐遍湖山。牢落方知行路难。半世功名走江外。一生奸佞误人间。自古道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我伯嚭为何道此两句。我平日怀害人肚肠。具杀人手段。便与孔夫子同列。背后也起干戈。就与鲁周公并肩。当而必然排挤。数年之间。把吴王一个国家弄得干干净净了。不道暗地损人。轮到我逆风点火自烧身。苏台烧了。吴宫破了。主公走了。西施原同范蠡来了。秋鸿春燕原让文种去了。好笑一座冰山。今作半杯雪水。我今带了许多金银宝贝。领了妻儿老小。前往越国。指望再讨个官做。谁知到半路裏。被这些乱军把我金银抢去分了。夫人背去用了。剩得单单一身。遇着今夜雪又大。风又紧。只得前往钱塘。渡江过去。寻范文二大夫。再做道理。〔内鸣锣呐喊介〕赶上去。赶上去。〔丑〕你看金鼓连天。杀声震地。又不知是吴王遣兵寻我。又不知是越军战胜回来。我虽与越王相好。倘或他众军不认得我是有恩的伯嚭老爷。被他杀了。如何是好。只得向前躱避。再作区处。

【香柳娘】値寒天道途。値寒天道途。欲投前路。奈漫空风雪飘零舞。念羁身命孤。念羁身命孤。前去觅相知。相知在何所。想当初风花雪月。我此时已醉了。今日受这等苦楚。想当日在吴。想当日在吴。红妆醉扶。今成逃虏。

〔下小末外末带阴兵上外〕伯嚭走到那裏去。我伍胥在此等候多时了。呀。却纔见伯嚭慌慌忙忙。奔走江上。如今又往那裏去了。想只在前面树林中躱避。众军士。不免再赶上去。〔下丑上〕不好了。不好了。后面军兵声声伍胥要捉伯嚭。不免趱行。速渡江去。〔做跌介〕

【前腔】听声声子胥。听声声子胥。要拿伯嚭。阴兵四野投何处。〔拜介〕伍相国老爷。前日赐剑一节。都是主公自家的意思。与伯嚭无干。拜伍胥大夫拜伍胥大夫。非干系区区。君王自做主。〔又跪介〕念幽幽此躯。念幽幽此躯。无路投天。何门入地。

〔小末外末带阴兵上拿住丑介外〕伯嚭老贼。你包藏祸心。彰露凶恶。以百口百舌之谗谄。蔽两耳两目之聪明。枉害忠良。诬陷正直。已挤沟壑。犹下石而不休。旣困蒺藜。尙挽弓而相射。唯知独权一国。止望受用百年。谁知也有今日。〔丑〕只求速死。〔小末〕伯嚭。你那欺君误国的老贼。你那贪财好色的老贼。叫左右的拶起来。〔众应拶介小末〕

【红衲袄】老贼。你弄得我江山空战图。弄得我宫殿余烟树。弄得我爹爹独奔阳山去。弄得我孤身亲歼在越国衢。你的罪大不容诛。你的恶发不可数。我就送你到地狱千重也。我怨气漫漫尙未苏。

〔外〕伯嚭。你那诛良害善的老贼。你那胁肩谄笑的老贼。叫左右夹起来。〔众应夹丑介外〕

【前腔】我为你君王恩义疎我为你百姓无栖住我为你亲儿送到齐邦去。我为你衰迈诛夷瀚海隅。你是个媚人的九尾雄狐。你是个窃位的阴爻硕鼠。你指望吴邦太宰做千年也。谁知道雪夜钱塘遇伍胥。

〔末〕伯嚭。你那尸位素餐的老贼。你那亡家败国的老贼。叫左右的把脑箍上起来。〔众应上丑箍介末〕

【前腔】你当初弄吴国的兵权似辘轳。用吴国的货财如粪土。戏吴国的君王同掌上的小儿。食吴国的人民若山中饿虎。伯嚭。我伍胥兄弟在吴国。实乃釜中之鱼。你把他来坏了。我不过是山中之鹤。与你何干。你逞凶残已殃及池鱼。谁着你遍溪山又祸延林木。你如今赴酆都千年万载不得人身也。争如我鎭日桂棹兰桡驾太湖。

〔小末〕叫帐下押那老贼赴酆都去。〔众应介丑〕小殿下老相国公孙先生在上。我小人伯嚭。如今再不敢了。若再是这等。就生个大疔疮。〔众绑丑下〕

〔小末〕谁怜家国一时倾。

〔外〕拿得奸臣恨始平。

〔末〕奉劝世人行好事。

〔外〕举头三尺有神明。

猜你喜欢
  傅大询·唐圭璋
  卷三十七·阮阅
  论部色第三十七·王骥德
  第一折·罗贯中
  ●全史宫词卷二十 明·史梦兰
  第四折·范康
  卷一百三十六·徐世昌
  秋风·刘半农
  卷十二 十国二·佚名
  卷五十八·吴之振
  卷四十四·乾隆
  玉山纪游·袁华
  秦湛词作鉴赏·佚名
  13.初唐诗馀话·施蜇存
  竹素山房诗集附録·吾丘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四出 狡脱·李渔

    〖三犯月儿高〗(老旦道妆上)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奴家邹氏,自从那日逃禅之后,且喜俗子另觅婚姻,不来缠扰,终朝打坐参禅,渐觉六根清净。闻得他聘了一位何小姐,也是宦室之女。未曾过门的时节,我替那女子

  • 四集卷七十三·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三古今体七十六首庚【子九】驻跸江宁三叠旧作韵重临白下古名区讵只游观清跸纡因以兴亡吊吴国终当形势逊燕都江河入画神俱秀草木当春意转苏万姓随銮纷左右恫瘝

  • 卷249 ·佚名

    梅尧臣 八月十夜广文直闻永叔内当 闻向蓬莱宿,鳌峰第几层。 秋声暗叶雨,残梦空堂灯。 推枕感孤雁,抽琴弹坏陵。 谁知广文直,桃簟冷於冰。 梅尧臣 白鹇 乔木暗青山,晴川下白鹇。 春云生岭上

  • 卷一百八十九 表二十九·赵尔巽

      ◎部院大臣年表六下   表略

  • 唐临传·刘昫

    唐临,是京都长安人,是北周内史唐瑾的孙子。他的先辈人是从河北迁到关中的。唐临少年时代,与他的兄长唐皎都聪明过人,很是有名。武德年初,隐太子统领军队东征,唐临到军中献策,平定了王世充,因而被隐太子赏识,推荐他代理掌管书坊

  • 八三、逢泽之会乃梁惠王非秦孝公·钱穆

    在梁惠王廿七年非周显王廿七年辨《秦策》:&ldquo;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天子。天下皆从。齐太公(当作威王。)闻之,举兵伐魏。梁王身抱质执璧,请为陈侯臣。天下乃释梁。郢威王闻之,帅天下百姓以与申缚遇于

  • 卷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三十七恩赉七【赏兵二一】镇守宣化府等处地方副将管总兵官事【臣】司九经谨奏为羣兵沐恩深重吁恳代谢事窃【臣】同钦差副都统【臣】王臣閲赏【臣】属兵丁徧历大小城堡逐名给散踰月方完续据

  • 卷五 公冶长第五·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大指明贤人君子仁知刚直,以前篇择仁者之里而居,故得学为君子,即下云“鲁无君子,斯焉取斯”是也,故次《里仁》。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曰:“公冶长,弟子,鲁人也。姓公冶,名

  • 论语集编卷十·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子张第十九【此篇皆记弟子之言而子夏为多子贡次之葢孔门自顔子以下頴悟莫若子贡自曽子以下笃实无若子夏故恃记之详焉凡二十五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致命谓委致其命犹言授

  • 卷八·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八乡射礼第五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州长春秋以礼防民而射于州序之礼谓之乡者州乡之属乡大夫或在焉不改其礼【贾疏此是州长射法周官大司徒职五州为乡是一乡管

  • 提要·毛奇龄

    【臣】等谨案续诗传鸟名卷三卷国朝毛奇龄撰奇龄作毛诗续传以避仇佚之后从隣人吴氏子得卷末鸟名一巻与其门人莫春园张文檒共缉缀之衍为三巻大意在续毛训而正朱每条皆先列集之文于前而一一辨其得失考训释毛诗草木虫

  • 管子轻重十七·马非百

    轻重戊元材案:本篇亦係杂记体,与《揆度》及《轻重甲》、《乙》、《丁》等篇相同。惟本篇言古史传说不仅与《揆度》及《国准》所言大异,而且与《管子封禅篇》及其他古籍所言亦不一致。《封禅篇》言伏羲、神农、炎帝、黄帝

  • 云峰悦禅师·惠洪

    禅师生徐氏。名文悦。南昌人也。七岁剃发于龙兴寺。短小粹美。有精识。年十九杖策遍游江淮。常默坐下板。念耆宿之语。疑之曰。吾闻临济。在黄檗三年。黄檗不识也。陈尊宿者教之。令问佛法大意。三问而三被打。未闻谆

  • 因缘品第一·马鸣

    今粗颁宣法,慈心专听受。佛众经要义,圣师之言辞。传佛之典籍,最利益於世。受者蒙大庆,润及一切生。普一切诸佛,仙圣明王智。慈心称名者,获福不可量。今故演吉祥,忧苦永灭亡。所至之方域,莫不得安隐。捡情专守心,各各静意听。其

  • 大乘位与大乘各宗·太虚

      一 发端  二 曩在“起信唯识释”之发凡  甲 地上宗自证而造论  乙 地前依他教而起言  三 今广其意以判各宗  甲 以论立宗者  乙 以经立宗者  丙 以传立宗者  四 各宗多明“境”或“行果

  • 佛说转法轮经·佚名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波罗奈国鹿野树下坐。时有千比丘诸天神。皆大会侧塞空中。于是有自然法轮。飞来当佛前转。佛以手抚轮曰。止往者吾从无数劫来。为名色转受苦无量。今者痴爱之意已止。漏结之情已

  •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不空

    亦称《金刚顶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简称《金刚顶经义诀》、《金刚顶义诀》等。密教著述。原有三卷,今存卷上。系金刚智所传《金刚顶略出经》的解释书。序中述《金刚顶经》出自南天铁塔之事及东传经过,并释偈颂及经

  • 最胜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义三摩地分·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金刚手菩萨,为愚众生类。请问诸秘密名义?佛为说之,及略说修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