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八

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目録 总集类

卷首上

帝藻【附郊庙乐章一百五十一首】

世宗【一首 补】

显宗【二首】

章宗【一首 补六首】

海陵王【五首 补】

公族

密国公璹【四十一首 补二首】

完顔匡【一首 补】

完顔奉国【一首 补】

李宸妃【二句 附】

三金源

珠赫防【三首 补】

乌凌阿爽【二首 补】

温特赫某【一首 补】

卷首下

乐歌【一百五十一章 补】

卷一

诸相上

张郓王通古【一首 补】

刘曹王豫【七首 补二首】

杜丞相充一【首】

虞令公仲文【一首】

张丞相孝纯【一首】

张左相汝霖【一首】

刘右相长言【一首】

右相耶律履【一首】

张平章万公【一首】

卷二

孙太师铎【一首】

董右丞师中【一首】

梁参政【一首】

贾左丞益谦【一首】

丞相夀国公高汝砺【一首】

胥鼎【一首】

张左丞行中【一首】

杨户部慥【二首】

卷三

状元

郑内翰子聃【一首】

孟内翰宗献【六首】

赵内翰摅【一首】

赵文学承元【一首】

张太保行简【三首】

张内翰檝【四首】

阎治中长言【八首】

李治中着【一首】

卷四

宋耆旧

宇文太学虚中【五十首】

吴学士激【二十五首】

卷五

张秘书斛【一十八首】

蔡丞相松年【五十九首】

卷六

高内翰士谈【三十首】

马御史定国【三十一首】

卷七

祝太常简【一十二首】

张子羽【三首】

朱谏议之才【一十七首】

刘内翰着【二十四首】

施内翰宜生【四首 补三首】

卷八

大家二人

承防党懐英【六十五首 补二首】

卷九

礼部闲闲赵秉文一【五百九十八首】

卷十

赵秉文二

卷十一

赵秉文三

卷十二

赵秉文四

卷十三

赵秉文五

卷十四

赵秉文六

卷十五

名家十二人

蔡太常珪【四十六首】

刘龙山仲尹【二十八首】

卷十六

黄华山主王庭筠【二十八首 补十三首】

屏山李纯甫【二十九首】

卷十七

刘记室迎【七十六首】

卷十八

礼部杨云翼【二十一首 补一首】

卷十九

王内翰若虚【三十八首 补二首】

麻征君九畴【三十一首】

卷二十

刘御史从益【三十三首 补二首】

雷御史渊【二十九首 补四首】

卷二十一

常山周昻【一百首 补二首】

黄山赵沨【三十首 补一首】

卷二十二

诸家

朱葭州自牧【二十首】

孙内翰九鼎【一首】

刘修撰彧【二首】

赵内翰可【三首 补二首】

刘西岩汲【十一首 补二首】

刘内翰瞻【三首】

郝内翰俣【二十二首】

卷二十三

张郾城公药【三首】

任南麓询【九首】

冯临海子翼【七首】

史明府旭【三首】

邉内翰元鼎【四十二首】

卷二十四

李承防晏【七首 补五首】

王都运寂【七首】

莲峰真逸乔扆【一首 补二首】

刘左司昻【一十一首 补一首】

魏内翰抟霄【三首】

卷二十五

许内翰安仁【六首 补二首】

王隠君磵【一十三首】

刘治中涛【六首】

刘左司中【二首】

路司谏铎【二十六首】

卷二十六

师拓一【十二首】

郦著作权【一十六首】

史御史肃【三十首】

卷二十七

史内翰公奕【一首】

萧尚书贡【三十二首】

厐都运铸【二十首】

卷二十八

许司谏古【四首】

王防御良臣【一十首 补一首】

高治中廷玉【四首】

李治中遹【六首】

陈司谏规【二首】

冯内翰延登【一十七首】

卷二十九

刘邓州祖谦【三首】

高博州宪【八首】

王监使特起【七首】

李经【五首】

梁太常持胜【一首】

愚轩居士赵元【三十三首 补一首】

卷三十

冯内翰璧【一十五首】

宋内翰九嘉【一十一首 补一首】

李右司献能【二十首】

卷三十一

王右司渥【一十一首 补一首】

冀都事禹锡【二首 补一首】

兰泉张建【二十三首】

张瓒【一首】

毛宫教麾【七首】

朱宫教澜【三首】

卷三十二

姑汾漫士王琢【六首】

吕中孚九首

王元节【三首】

李端甫【一首】

杨泽州庭秀【二首 补一首】

孙省元镇【一首】

张着【二首】

景覃【一首】

段继昌【五首】

岳行甫【二首】

迂斋周驰【二首】

刘太常铎【七首】

卷三十三

李扶风节【二首】

刘勲【一十三首 补一首】

李澥【四首】

秦略【一十三首】

张琚【二首】

马编修天来【一首】

张内翰本【一十首】

申编修万全【二首】

崔遵【三首】

王主簿革【一首】

卫承庆【一首】

卷三十四

刘昻霄【一十三首】

田紫芝【三首】

王万钟【三首】

雷琯【一十九首】

王亳州賔【三首】

李夷【三首】

郭邦彦【六首】

卷三十五

史学【八首】

侯册【五首】

王元粹【三十三首】

邢内翰具瞻【一首】

王太常绘【一首】

杜佺【一首】

邉转运元勲【二首】

李寕州之翰【四首】

三兴居士【一首】

杨兴宗【一首】

赵亮功【一首】

贾泳【一首】

卷三十六

王鬰【一十二首】

王礼部竞【一首】

元日能【一首】

范墀【一首】

王雄州仲通【一首】

韩内翰汝嘉【一首】

王吏部启【一首】

晁洗马防【一首】

王内翰遵古【二首】

王汾州璹【二首 补一首】

李特进献可【二首】

雷溪魏道明【二首】

学易雷思【一首】

王大尹翛【一首】

高工部有邻【一首 补三首】

宋孟州楫【二首】

卷三十七

高转运德裔【一首】

路冀州仲显【一首】

张代州大节【一首】

赵转运慤【三首】

郭秘监长倩【一首】

郭録事用中【一首】

赵太常之杰【三首】

赵转运鼎【一首】

田转运特秀【一首】

赵漕副文昌【一首】

路转运忱【一首】

高宻州公振【一首】

张转运彀【一首】

宗御史端修【一首】

张户部翰【五首】

李好复【二首】

杨秘监邦基【一首】

卷三十八

吕陈州子羽【四首】

赵盐部文昌【一首】

韩内翰玉【二首】

王都运扩【一首】

赵吏部伯成【三首】

梁録事仲新【一首】

卢待制元【一首】

太常卿舒穆噜世勣【一首】

范滑州中【一首】

赵礼部思文【六首】

李坊州芳【一首】

卷三十九

刘鄠县昻【三首】

锦峰王仲元【三首】

卢宜阳洵【一首】

刁泾州白【三首】

刘户部光谦【一首】

毛提举端卿【一首】

康司农锡【一首】

张户部德直【一首】

冯辰【一首】

王世昌【二首】

李宜阳过庭【一首】

田锡【二首】

张介【一首】

厐汉【一首】

宋景萧【二首】

李警院天翼【三首】

刘神童防【一首】

郭宣道【一首】

张仲宣【二首】

胡汲【一首】

王修龄【一首】

卷四十

张防议澄【四首】

白贲【一首】

王内翰枢【一首】

睡轩赵晦【一首】

浚水王世赏【四首】

南湖靖天民【一首】

东臯桑之维【一首】

歩元举【一首】

冯文叔【一首】

张庭玉【一首】

宗道【一首】

鲜于溥【三首】

史士举【二首】

卷四十一

王敏夫【二首】

王利賔【一首】

孙益【一首】

张瓛【一首】

徐好问【一首】

吕大鹏【一首】

高永【一首】

孙邦杰【一首】

曹用之【一首】

赵逹夫【二首】

邢安国【二首】

张温【一首】

马舜卿【一首】

卷四十二

郝天挺【一首 补五首】

溪南诗老辛愿【二十首】

卷四十三

李讲议汾【二十五首 补一首】

李户部献甫【一十三首】

蘧然子赵滋【一首】

元格【四十三首】

元好古【五首】

卷四十四

鹤鸣老人李俊民一【七百九十四首 补】

卷四十五

李俊民二

卷四十六

李俊民三

卷四十七

李俊民四

卷四十八

李俊民五

卷四十九

李俊民六

卷五十

李俊民七

卷五十一

麻秉彛【一首 补】

伊喇霖【二首 补】

梁防【一首 补】

胥持国【一首 补】

王万庆【一首 补】

张瑴【三首 补】

孙锜【一首 补】

白君举【二首 补】

张子权【二首 补】

翟升【一首 补】

李广【一首 补】

张邦直【一首 补】

雷仲泽【二首 补】

杨用道【一首 补】

杨容【一首 补】

石玠【一首 补】

杨鹏【一首 补】

卢庸【一首 补】

孔彦舟 【补】

卷五十二

杜仁杰【二十四首 补】

金全【一首 补】

王术【一首 补】

刘仲游【四首 补】

高逸【二首 补】

陈君可【一首 补】

邬元章【一首 补】

齐希谦【一首 补】

张圣予【一首 补】

梅泽【一首 补】

刘方叔【一首 补】

恵吉【二首 补】

胡光谦【二首 补】

李中立【一首 补】

翟钦甫【一首 补】

郑辉【一首 补】

雷发【一首 补】

蔺世一【一首 补】

张旻【二首 补】

刘仲杰【一首 补】

程自修【一首 补】

王浍【二首 补】

国医张子和【三首 补】

王翰林彪【一首 补】

史懐【补】

刘琢【补】

卷五十三

异人

拟栩王中立【六首】

王予可【七首】

照了居士王彧【四首】

无事道人董文甫【八首】

隠德

薛继先【一首 附三首】

卷五十四

河汾诸老

贻溪麻革【三十六首 补】

石泉张宇【二十首 补】

卷五十五

兑斋曹之谦【四十五首 补】

陈参议赓【二十首 补】

陈提举庚【十九首 补】

白云子房皥【三十一首 补】

卷五十六

遯庵段克己上【一百零七首 补】

卷五十七

段克己下

卷五十八

菊轩段成已上【二百零四首 补】

卷五十九

段成已下

卷六十

道释

重阳真人王嚞【四首 补】

卷六十一

长真子谭处端【十六首 补】

离峰老人【一首 补】

秦志安【一首 补】

李志方【一首 补】

无名老人【一首 补】

然逸期【三首 补】

赵抱渊【一首 补】

吕道安【一首 补】

白道【一首 补】

万松老人【二首 补】

重玉【一首 补】

释圆机【二首 补】

木庵【一首 补】

卷六十二

防会

成趣园诗

党懐英【一首 补】

张昌祚【一首 补】

李永安【一首 补】

郦掖【一首 补】

路铎【一首 补】

崔巍【一首 补】

田时秀【一首 补】

郭安民【一首 补】

刘仲杰【一首 补】

崔巍【又一首 补】

李永安【一首 补】

李楫【一首 补】

高延年【一首 补】

初昌绍【一首 补】

海会寺宴集诗

郑辉【一首 补】

杨天衢【二首 补】

杨之休【一首 补】

刘邦彦【一首 补】

名媛仙鬼謡谚无名杂诗

冯氏妇【一首 补】

张秦娥【四首 补】

女冠元氏【一首 补】

无名氏【三首 补】

正隆童謡【补】

贞祐童謡【补】

明昌童謡【补】

兴定童謡【补】

泰和童謡【补】

斜卯爱实【补】

石碣诗【补】

韩魏公祠堂诗【补】

杨真君降笔【补】

诅祝歌【补】

宫婢玊真【二首 补】

浙川木中诗【一首 补】

卷六十三

遗献二人

元好问一【一千三百五十六首 补】

卷六十四

元好问二

卷六十五

元好问三

卷六十六

元好问四

卷六十七

元好问五

卷六十八

元好问六

卷六十九

元好问七

卷七十

元好问八

卷七十一

元好问九

卷七十二

元好问十

神川遯士刘祁【八首 补】

臣等谨案

御订全金诗七十四卷因元好问中州集而増补之康熙五十年取郭元釪所进藁本更加搜缉而成好问原本中州集已别著录其书人系以传详其行履兼评其诗格高下或摘论佳句又或附论他文他事大槩因诗以存人义例特剏颇为论诗家推重而所登未广为卷合乐府仅十有一为人二百四十有奇诗千九百八十首有奇是编所増补者卷六倍之人几三倍之诗倍之一代之作乃苞括无遗矣其间征事论人取诸刘祁归潜志者标曰补兼采金史及诸家文集稗野记载者标曰附网罗羣籍纎悉备载而元釪之説亦具见焉终编即列入元好问刘祁二家题曰遗献部次井然视好问原本不啻大辂椎轮之喻也伏读

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文知是编实经

荟萃排择成书而目录之首犹标臣郭元釪补缉一

条有以仰见

大圣人善与同人一长必录之盛心焉乾隆四十五

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八·彭定求
  梅顺淑·唐圭璋
  李仲光·唐圭璋
  陈汝羲·唐圭璋
  ●卷十八·丁绍仪
  书赤嵌集后·孙元衡
  存家诗稿卷三·杨巍
  卷七·唐圭璋
  卷五十二·梅鼎祚
  嵗时杂咏巻三十·蒲积中
  唐诗拾遗卷八·高棅
  唐四僧诗巻二·佚名
  卷四百六十四·佚名
  卷二百二十八·佚名
  御选明诗卷七十一·康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氏·唐圭璋

      宋史卷一百六十一艺文七:“吴氏符川集一卷(原注:不知名)。”“全”有“吴氏”,及王安石之妻;“全”又有“吴氏”,及妇人:均非此吴氏。此吴氏,为注朱淑真断肠诗集者南宁人郑元佐所引,其生活年代,当在郑元佐之前,具体年代待考。

  • 第二折·佚名

    (冲末扮杨六郎领卒子上)(杨六郎诗云)雄镇三关二十秋,番兵不敢犯白沟。父兄为国行忠孝,敕赐清风无佞楼。某姓杨名延景。字彦明,祖贯河东人氏。父亲是金刀教手无敌大总管杨令公,母亲佘太君。所生俺弟兄七个,乃是平、定、光、

  • 卷十一·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増补中州集卷十一赵秉文三与厐才卿雨中同游太寜山羣山西来高崔嵬太寜万叠屏风开半天截断参井分夕阳不到吟诗台【寺有吟诗台冯瀛王寓笔研于此】近都形胜甲天下况此万斛藏琼瑰青蛟百道走玉骨下赴

  • 原序·韦应物

    韦苏州集原序韦苏州唐史不载其行事林宝姓纂云周逍遥公夐之後左仆射扶阳公待价生司门郎中令仪令仪生銮銮生应物应物生监察御史河东节度掌书记庆复李肈国史补云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已还各得

  • 卷五十六 景德元年(甲辰,1004)·李焘

      起真宗景德元年正月盡是年七月   春正月丙戌朔,御朝元殿受朝。大赦,改元。   京東西、淮南先點集強壯未配諸軍者,並放歸農。川、峽、廣西路官自今聽攜家之任。   己丑,北面三路都部署王超等請募沿邊丁壯及發精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四·徐乾学

    宋纪【起上章涒滩正月尽闰十二月凡一年】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天禧四年春正月乙丑以华州观察使曹玮为宣徽北院使镇国军留后佥署枢宻院事佥署兼领藩镇自玮始也【以使兼领自彬始】 丙寅开州运河

  • 卷十·张九成

    <经部,四书类,孟子传钦定四库全书孟子传卷十宋 张九成 撰滕文公章句上滕文公爲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

  • 卷之九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九·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二十三建昌:邓思铭新城:杨应和(杨居久)新昌:陈泰来广信:胡梦泰、詹兆恒、周定礽、万文英(唐倜、胡奇伟、汪硕画)抚州:曾亨应(子筠、王秉干、汤仲发、弟和应附、乐平倪大显等附)南昌:揭重熙、傅鼎

  • 卷五十二上·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五十二上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四十九上 吴家人 孙坚吴夫人【弟景】 孙权谢夫人【弟承】 徐夫人【父琨兄矫】 步夫人 王夫人 王夫人 潘后【袁夫人】 孙亮全后

  • 第二十七册 崇德元年九月·佚名

    第二十七册 崇德元年九月固化额驸鄂齐尔僧格於昌平南,同正红旗蒙古败敌兵一百,获马十七;又於涞水县遇敌兵,合兵败之 获马二十。八旗先锋入长城时,乌拜、鄂莫克图、巴彦率三旗先锋兵及土默特部步军攻取长城,时有敌马步兵三

  • 卷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二 【起乙酉唐昭宗龙纪元年 止丁卯唐昭宣帝天佑四年三月】凡十八年有奇表例说 见第六十七及六十八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七十二>

  • 七、孙武辨·钱穆

    《史记 孙吴列传》有孙武为吴将兵。《汉书 艺文志》有《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而本传则称十三篇。然其人与书,盖皆出后人伪托。叶水心《习学记言》辨之云:&ldquo;自周之盛,至春秋,凡将兵者,必预闻国政,未有特将于外者。六国

  • 卷十三下 尽心章句上·孙奭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已说于上篇。)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天下有能若文王者,仁人呼复归之矣

  • 卷六十一·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六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九庄公十一年考异足利本传得儁曰克儁作隽谨按诸本皆尔释文鄑子斯反【一叶】元文斯作斳补遗宋板疏故敢

  • 一切如来大三昧曼罗仪轨分第二十二·佚名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复说诸佛大三昧法弟子灌顶仪轨。凡当欲受诸佛大三昧秘密灌顶法者,先须发起诸佛最上秘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等。同诸佛自性清净阿阇梨先授弟子此最上秘密心明曰:唵(引)萨哩嚩(二合)逾(引)诣哥(引)野嚩(引

  • 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广录下·玄沙师备

    上堂。闻燕子叫。云。深谈实相。善说法要。便下座。僧请益。和尚今日上堂。闻燕子叫。示众道。深谈实相。善说法要。未审尊意如何。师云。会么。僧云。不会。师云。去。谁信你。师指灯笼问僧。我唤者个作灯笼。你唤作

  • 卷第十一·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十一侍者深知编偈阅法华经作偈七首赠 法师眉光普现尘沙界今古全彰顷刻时权挂垢衣来作佛却披珍御复名谁三车出宅群儿喜一色机忘我独知法法从来皆实相何劳更举轹中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