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仓海先生丘公逢甲年谱

前志

公初讳逢甲,以逢甲子年生也。字仙根,号蛰仙,又号仲阏。以诗文常署仓海君,及民国成立,思去旧更新,即以仓海为名。故学者称仓海先生。诗文又别署南武山人。

先世由河南迁福建上杭。宋季,二世祖创兆公参文信国公军事,始奉父梦龙公迁居广东梅州之员山,即今蕉岭之文福乡也。

十八传至曾祖仕俊公,以郑氏辟台,始由粤侨居台湾彰化县,曾起义佐平林爽文之乱。

祖学祥公乡居锄强扶弱,有任侠风。

父龙章公字诰臣,学者称潜斋先生。清咸丰初年补台湾府学生员。嗣补廪贡生。德行纯厚,讲学卜居之处皆化。戴万生之乱,与学祥公冒万险、弃家财、救粤壮丁二千人于刀斧之下而不自襮也。

母陈氏,龙章公之继配,精明仁厚,有古贤妇风。

公兄弟十人,姊妹四人,成人者九人,公行二。长兄先甲,字达甫,曾佐兴台湾义军,后公六年殁。三弟树甲,字崧甫,台湾廪生,有文武才,乙未抗倭有功,先公殁。四弟瑞甲,字辑甫,镇平廪生;五弟兆甲,字时甫;皆入民国有所建树方未艾者也。

公之实历如次

黄帝纪元四千五百六十一年,清同治三年,甲子一岁六月洪秀全殁于金陵,太平天国亡。

是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公诞生于台湾府苗栗县铜锣湾李氏家塾潜斋公设教处也。

清同治四年、乙丑二岁

是年,美国统一,林肯殁。

清同治五年、丙寅三岁

五月,新疆回乱。是年,普奥战。

清同治六年、丁卯四岁

是岁,公即就塾,由潜斋公自教读,聪顈异常,有神童之目。

清同治七年、戊辰五岁

六月,捻匪悉平。是年,日本明治即位,锐意维新。

清同治八年、己巳六岁

公能属对、吟诗。

清同治九年、庚午七岁

十一月,陕甘回乱平。是年,普法战争。

公能属文。

清同治十年、辛未八岁

十月,俄占我伊犁。十一月,台湾牡丹社番杀琉球难民。是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清同治十一年、壬申九岁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三月,贵州苗乱平。

学祥公捐馆。公随潜斋公回彰化县东势角奔丧。是年,潜斋公在彰化县三庄魏家设教,公亦随往是处读书。

清同治十二年、癸酉十岁

正月,云南回乱平。二月,台湾牡丹社番杀日本难民。五月,日本大使来抗议台番杀难民事,清廷以化外答之。

清同治十三年、甲戌十一岁

日本为牡丹社番事,三月出兵侵台湾不利,八月索清赔款而退。

黄帝纪元四千五百七十二年、清光绪元年、乙亥十二岁德宗冲龄立,慈禧太后训政。秋,琉球王受日迫,来告急,清廷不理。是年,法国复位共和。潜斋公在新伯公刘氏家塾设教,公仍随读。

清光绪二年、丙子十三岁

公仍随潜斋公读书于新伯公刘家,间佐课童蒙。

清光绪三年、丁丑十四岁

是年与西班牙订古巴华工条约。

是年,应童子试,受知于台抚兼学使丁日昌,补弟子员。赴试时,沿途尚须潜斋公背负。试古学,全台第一。以公年最幼,送卷最早,丁中丞特命作全台竹枝词百首。日未晚,已成,惊为才子,甚期许,赠“东宁才子”印一方。

清光绪四年、戊寅十五岁

新疆乱平。

是年,遭祖母罗夫人丧。

清光绪五年、己卯十六岁

日本发舰取琉球,改为冲绳县。

是年,公生母陈夫人遽尔薨逝,公哀痛甚。

清光绪六年、庚辰十七岁

与美订华工条约。

公随潜斋公至彰化县王子社丘氏家塾佐教,兼读书,家亦迁是。

清光绪七年、辛已十八岁

正月,伊犁条约成,收回伊犁。

清光绪八年、壬午十九岁

春,置新疆省。三月,法兵据我属国安南。七月,朝鲜内乱,主排日,我定之,而许日驻兵。本年补廪饩。

清光绪九年、癸未二十岁

八月,我国遣兵安南拒法。

是年,公迎娶夫人廖氏,廖赓芳先生之长女也。

清光绪十年、甲申二十一岁

闰五月,法兵陷台湾之基隆,刘铭传却之。七月,攻福州。八月,又据澎湖。冬十月,朝鲜金玉均联日作乱,我军平之。

自公童年,边警日急。中法事变,台岛直当其冲,尤感国家民族之患。由是,益留心中外事故、西方文化,慨然有维新之志。

清光绪十一年、乙酉二十二岁

春二月,我军败法军于谅山等地。四月,中法媾和,许安南属法。九月,改台湾为行省。秋,公赴福州应试,未售。

清光绪十二年、丙戌二十三岁

春,英并我属国缅甸。

公仍随潜斋公佐教,兼读书。本年廖夫人生女,名顺,旋不育。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清光绪十三年、丁亥二十四岁

是年秋,台湾巡抚唐景崧招公于幕府佐治。公因师事唐中丞,攻举子业。由是晋接海内学子,见闻日广。在台南抚署住至冬至,乃归省。是年,收育螟蛉子琰。

清光绪十四年、戊子二十五岁

西藏与英起衅,我不能止,藏败。

公仍随潜斋公在王子社教读。是年秋,复赴福州应乡试,中式三十一名举人,主考黄体芳、吕佩芬。

廖夫人生女,名淡。

清光绪十五年、己丑二十六岁

二月,慈禧太后归政,英占我属国哲孟雄。

是年正月,公首途赴北京会试。五月,揭榜,中式八十一名进士,殿试胪唱赐二甲进士出身。引见,钦点工部主事虞衡司。公无意仕途,引见后即告假回里省亲。七月,乃抵家。是科总裁为廖寿恒及宗室昆冈。

清光绪十六年、庚寅二十七岁

与英订藏印条约,认哲孟雄为英保护国。

是年,公主讲台中府衡文书院、台南府罗山书院、嘉义县祟文书院,年中往来各书院间。慨括帖之无用,除课应试文艺外,兼讲中外史实,劝阅报章,以广见闻。

兼任全台通志采访师。

是年,迁居台中府台湾县柏庄新宅。廖夫人生子,名斌,旋不育。

清光绪十七年、辛卯二十八岁

北洋海军成立。十一月,俄侵帕米尔,英侵那格尔及坎巨提。我抗争,无结果。是年,俄太子出,至日本被刺。

是年,公娶夫人吕氏。

清光绪十八年、壬辰二十九岁

清光绪十九年、癸已三十岁

英、法共分我属国暹罗权利,许暹独立。

连年,公仍主讲书院,兼采访师。是年,廖夫人生女,名锦。

清光绪二十年、甲午三十一岁

朝鲜东学党作乱。五月,我出兵援之。日本亦进兵。六月,朝鲜乱平,而日兵不撤,且干韩政,虏韩王,袭我军于牙山丰岛。七月一日,中日宣战。八月,我陆军大败于平壤,海军大败于大东沟。朝鲜遂无我军踪迹。十一月,辽东要地全陷于倭。

中倭事起,海氛日恶。我海军溃败,沿海防务无可为力。台湾孤悬海上,为琉球、吕宋、福建管钥,物产丰饶,久为日人所觊觎,欲以战胜之威,倾全力争此土。居民戒严,日夕数惊。公先事预筹,请于台抚唐景崧,愿率士民共同守御。是年八月,奉旨许公督办团练。于是,奔走呼号,以“守土拒倭”号召乡里,捐资招募。兄弟子侄成年者,均命入营。全台编册有一百六十余营。特别编练者三十二营。以诚、信、壮、靖等十六字名营,每字五营,咸晓以大义,动以利害,勤加训练。成军不久,卓著成绩。初称团练,是年十月,改称义军。公益忧勤惕励,不敢稍懈。

是年,吕夫人生子名琮。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公三十二岁、乙未以前之诗篇,以战乱散失,搜寻难获,无从编次。大概由一岁至五岁为婴儿期,无著作。六岁至十一岁为启蒙期,均学习之作。十二岁至二十六岁为应试期,诗篇多适以应试赴考之作。二十七岁至三十一岁为用世期,意志较能自由表现。凡此诸期之篇什,均无存者。而所作典赡高雅、敏捷丰富、才华风发,为世所周知。

黄帝纪元四千五百九十二年、清光绪二十年、台湾民主国永清元年、乙未三十二岁正月,倭军陷山东威海卫,我北洋海军全灭。二月,牛庄、营口陷,我陆军主力亦全溃。

二月二十七日,倭军占澎湖群岛。

三月二十三日(公历四月十七日),李鸿章、伊藤博文签订中日和约十一款于日本马关,认朝鲜独立,割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赔款二万万两,开长江五口。

四月,俄、德、法向日本索还我辽东,台民力争割台不得,议自主。

五月一日,台湾民主国成立。

五月十五日,倭军陷台北府。七月,陷台中。九月,陷台南府。至是,官军皆溃,转战者惟义军矣。

十月,孙文、陆皓东等倡革命,谋占广州,事败。

清廷不顾民命,割台之议起,公无任愤慨,联合台绅,电吁、电争,终不得挽。公悲怆奋激,乃首唱自主之说,呼号国中。登高一呼,全台皆应。爰集全台人士,倡立台湾民主国,群推公起草宪法。公择法、美之长,制定法度,开议院,立政府,以蓝地黄虎为国旗,永清为年号。以是,亚洲第一共和国成立。总统于五月一日公布就职。当时以台湾巡抚唐景崧易以号召内外,故众举为大总统,统原有官军守台北。总兵刘永福为帮办,统黑旗旧部官军守台南。公为义军大将军,统台民新编义军守台中。时,全台形势在台北,物质精华、政令大权均寄是。唐、刘以有夙嫌,不能协守,而分兵南北,本非上着。公虽力调停,亦不为动,只得在台中亲率义军鼓励训练,巡察防守,故士气甚盛。日军屡来窥,均不得登岸。不幸,台北官军乃骄蹇猜嫌,庞杂无斗志,卒为日军收买汉奸作乡导,偷在三貂角登岸。于是,鸡笼陷,八堵失,台北告急。公急抽调所部,亲往援之,甫至中途,而台北已以淮军变、总统逃、为倭军所占。军资、弹药尽失。日军乘势沿铁路南侵,直达新竹县,义军与遇,极力抵抗,血战二十余昼夜,卒以饷绝弹尽,死伤过重,不支。日人知台湾自主,由公首倡,所部义军又抗战最力,嫉之甚,出重赏严索。时颇有愚懦,以台北已亡,甘为臣妾,不独不协助驱除异族,反起为内应者。公知事不可为,欲率部据山死守,与台共存亡。部将谢道隆谏曰:『台虽亡,能强祖国则可复土雪耻,不如内渡也』。公以为然,即布告各地,自由抗战,不限部勒。痛哭辞故乡,奉父母内渡,由水离港乘舟六日,始抵泉州。东望家山,数百万同胞尽沦夷狄,经年忧劳痛苦,郁结莫伸,故在泉忽呕血数升,几不起。稍痊,再乘舟赴汕头。时,家口幸先后齐会,故部亦有来相随者,即回广东镇平祖籍,以印山村祖宅已坏,乃卜居淡定村焉。至台湾柏庄故宅,则倭军入台后尽为所焚毁矣。抵粤后,以部将吴汤兴、姜绍祖、丘国霖、徐骧等战死甚烈,为具文江督张之洞,请转奏抚恤表彰,不报。是年,吕夫人举一子,名球。

乙未内渡后,诗篇始有存稿,故皆为七月以后之作。其离台诗六首,乃民国十四年始搜获者。乙未、丙申诗篇,多为禾黍新亭、悲凉哀壮之作。

台湾民主国二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三十三岁台湾义军自去夏以来,大小百余战,至本年二月,台北、宜兰暴动之谋失败,义军完全消灭,台湾民主国名实俱亡矣。

春,俄在朝鲜驱除日军势力,握有韩主权。夏,中俄喀西尼密约成,许俄在东北租地筑路,划势力范围。

夏,公淡定村山居草创,额其庐曰:心泰平草庐。名其堂曰:培远堂。五月,赴广州,图与粤东名流接洽,兼以邑有劣绅土豪,朋比欺凌,不得已上诉奔波也。

广东巡抚许振炜佩公义烈,相遇甚得,约尚书廖寿恒会奏经过,奉旨命回粤归籍海阳。

本年,廖夫人生子名琳。

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三十四岁

十月,德强占胶州湾。十一月,俄强占旅顺口。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公本年为潮州知府李士彬敦请主讲韩山书院,专以新思潮及有用之学课士,被目为异端,遭当道忌。岁终,辞去。是岁,寄寓潮州城。

丁酉、戊戌诸作,怆怀台变,瞻念祖国,于内政外交,感愤期许,寓意深远。

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三十五岁

二月,德讨租胶州湾,九十九年;以山东为势力范围。

三月,俄订租旅顺、大连,三十五年;以辽东半岛为势力范围。

同月,法订租广州湾,九十九年;以两广、云南为势力范围。

又认日以福建为势力范围。

五月,英订租威海卫、二十五年;九龙,九十九年;以扬子江为势力范围。

五月,德宗用康有为、梁启超等,锐意变法维新。

八月,慈禧后囚德宗,复训政,罢新法,杀六君子,追捕康、梁等。

是年,美西交战,西败,美得古巴、吕宋。

本年,公主讲潮阳县东山书院,仍不变其讲学立教之旨。

公自内渡,亟思培本荣枝,效日维新立宪,故对于光绪帝极为期许,对于西太后慈禧之干政极为厌恶。与康、梁维新大同诸说,表同情。是岁,闻变法失败、德宗被囚,甚为伤感。

本年,廖夫人生女,名赓;吕夫人生女,名廉;家仍寄寓潮州城。

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三十六岁

五月,法强占广州湾,始定租约。

十二月,慈禧后立大阿哥,谋废立。

公仍讲学潮阳东山,兼主讲澄海景韩书院。冬,创办东文学堂于潮州,聘日人熊泽为教授,欲使学者窥识维新学术也。

己亥之作,多表扬古代忠义、振起民族精神,怀旧感今,舒写抱负。

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三十七岁

春,列强承认美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之宣言,中国暂免瓜分。

五月,慈禧后信任义和团,在京内外焚教堂、杀外使。是月终,与各国宣战,东南各省宣言自保,不奉诏。

六月,八国联军陷天津。七月,陷北京,慈禧后挟德宗逃西安,闰八月,东三省奉诏排外,各要地全为俄占。

十一月,与十一国公使在北京议和。

是年七月,保皇会唐才常等图在武汉举义,事发,被杀百余人。兴汉会孙文、郑弼臣、史坚如等起兵惠州及谋炸广州,亦败。

是年,公为粤政府派往南洋,调查侨民,兼事联络。历英、法、荷等属,请教说义,人心翕然;并筹款谋在汕头立校教授新学。先托由温慕柳、姚梓芳诸先生招生开讲,定名为岭东同文学堂。此次南行,曾与保皇会、兴汉会诸志士接洽,在港曾与康有为、梁启超、康才常、陈腾凤诸先生合摄持刀并立小照。及南事毕回潮,则鼠疫流行,次男琰、四男球均遭疫夭折。家人已举宅迁回镇平里居。及遄返镇平,则三弟树甲又婴疾而殁。避地归来,谋恢复、谋衣食,方席不暇暖,乃迭遭家变,盖公极伤心时也。

庚子之作,多感慨异邦、哀虑时事、筹思进取、家国为怀。

清光绪二十七年、辛丑三十八岁

三月,复诏筹变法,惟无诚意。

七月,北京媾和条约成,赔款四万万两,毁京、津炮台,许外兵驻要地。

是年,公已成立岭东同文学堂于汕头,为粤东民立学校之嚆矢。公自为监督,而温仲和、何寿朋、温丹铭诸先生分掌教务,以欧西新法教育青年,以革命维新鼓励士气,有志者趋之若骛。辛亥革命,岭东义士多孕育于是。

是年,三女廉殇。十月,吕夫人生子名璟,以嗣树甲公。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辛丑、壬寅、癸卯、甲辰,因一意教务,吟咏自少,所作多感怀时变、期许将来奋进之意。

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三十九岁

慈禧后、德宗由西安回京。

正月,日英同盟共防俄。

三月,俄宣言交还满洲。

公仍任岭东同文学堂监督。

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四十岁

五月,俄不遵约撤满洲兵,日本出而干涉。

十二月,日俄绝交宣战,我宣言局部中立,以辽河以东任人交战。

十一月,英军侵西藏。

革命思潮渐盛。是年有封苏报案。

岭东同文学堂成立以来,岭东门户已见新文化之曙光。是年,虽地方不肖故向学堂捣乱,旋即镇定。公乃告退,谋向省垣发展新教育。至广州接洽奔走,勾留数月。连年并力劝有志青年赴东西洋学。以是,当时岭东留学日本者达数十人。

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四十一岁

正月,朝鲜变为日本保护国。俄军在韩、在满海陆军连败,日军进占辽阳、旅顺各要地。

六月,英军入西藏,达赖逃青海。

十月,兴华会黄兴等谋占长沙失败。

三月,公由粤垣回镇平里居,以内忧外患日急,益积极兴学。在乡设自强社课,以指导族中向学子弟。在城倡办初级师范学堂,旋即开学。冬,在乡筹办员山、城东两家族学堂,以始祖讳创兆名校。

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四十二岁

二月,日俄大战于奉天,俄又败。

四月,日击歼俄波罗的海舰队。

七月,日俄订和约于美国。俄将奉天境内权利让日。我亦订约承认之。同月,诏废科举。

八月,派戴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将出京,为革命党吴樾所炸。

秋,孙文、黄兴组中国革命同盟会于日本,谋排满、民主。

公在乡所办两族学,皆于本年春开学,为粤东族学之先河。复派宗人子弟前往闽之武平、上杭邻之平远、嘉应、兴宁等邑为同宗或异姓筹办族学,皆得先后成立。单以创兆名校之丘氏族学,闽粤之间不下十数。他族踵为之。故今日韩江上游小学教育发达,公与有力焉。

公与留日之保皇会、同盟会诸学子,年来均有联络,但以清廷日觉颟顸颓废,终无振作希望,故自此渐倾向排满革命。本年公之六弟新淼病殁。廖夫人生子名瓒、吕夫人生子名琅,以瓒出嗣六弟。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己乙、丙午、丁未、戊申四年之作,以置身公职,所作虽忧伤而怨愤不露,感怀古今、瞻虑中外,有兴复宗邦、拯济民族之意。其丁未秋怀诗、次覃孝方韵者,有粤台秋唱单行本。戊申送王豹君之蜀诗、次彭刚直韵者,亦有单行本。皆诗友应酬唱和之作,极一时之盛。

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四十三岁

黄兴等起革命军于浏萍。

七月,下诏预备立宪。

公所倡办之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毕业,改办县立中学堂。在邑为乡族提倡种植果木,经营商店,并革除奢侈祭祀诸陋习。又于员山创兆学堂附设师范传习所,专养成闽、赣地方小学教师人材。

夏,受两广总督岑春萱招聘,任两广学务处视学及广州府中学堂监督。

清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四十四岁

是年,革命军迭举义于黄冈、七女湖、防城、镇南关,均败。

五月,且有光复会徐锡麟刺杀皖抚恩铭案。

九月,命各省设咨议局。

是年,仍任学务处视学及广州府中学堂监督。年,暑假则回里省亲,居匝月即复出。自后数年在广州任职时均如此。

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四十五岁

是年,云南河口有黄兴、安徽新军有熊成基举革命,均败。

八月,诏定期九年开国会。

十月,德宗及慈禧太后先后卒。

是年,公被举为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并受聘为两广学务公所议绅,仍兼广州府中学监督。

次女淡于本年秋病故,原已许字林震,辛亥革命北伐军勇将、公之门生也。

是年,中国革命同盟会推公为岭东盟主。连年新党如保皇、革命,旧党如袁世凯等均派人极力拉公作幕中主干,惟公重实际作事,不鹜虚声,于各党有利于国家民族之计划则赞助之,而不骤从同其形式。

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六年、清宣统元年、己酉四十六岁六月,日本因安奉铁路案向我下最后通牒,并要求解决各悬案,故与间岛等案一并屈服。

九月,各省咨议局成立。

十月,西藏达赖叛。

三月,公继母杨太夫人卒。丁忧回家,满百日复之广州。

九月,咨议局成立,公被选为议长。

是年,公又受聘为两广总督公署议绅及两广方言学堂监督。惟学务公所职仍旧。

己酉、庚戌、辛亥三年,以职位时势关系,多事描写山川,少写情感;而有所写,则判华夷、倡忠义,多揭民族国家精神之作。

庚戌后罗浮、惠州、西樵,有罗浮游草专刊;所作雅丽飘逸,别具风格。

辛亥南京三诗则为最后绝笔矣。

清宣统二年、庚戌四十七岁

正月,广州新军倪映典受革命党赵声之运动,哗变。

是月,我征藏军入拉萨,达赖逃印度。

三月,汪兆铭谋刺摄政王,被捕。

六月,日俄订协约,认日韩合并及满洲势力范围。

八月,日并朝鲜。

九月,咨政院开院,以各省代表迭次请愿,乃诏允提早宣统五年开国会。清廷于政制虽有更改,而亲贵用事,举措多失人心。

公任职仍如去岁。在咨议局首倡禁赌,以霹雳手段,通过斯案,名震一时,提议为民兴利除弊之案甚多。

秋,得暇罗浮、西樵等地。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近年新军及陆军各校陆续成立,公极注意于其人物之联络及养成,以为兴国革新,有赖于是。

是年,革命同盟会赵声等与公深相结纳。

连年革命排满风潮益急,党人到处暗杀举兵,不择时地,牺牲甚大。其失陷者,公辄以自己政治社会地位力为调护保全。曰:义勇青年,国之元气也。

本年,三女锦、九弟新宏,先后殇。

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八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四十八岁正月,俄强订在蒙回得特殊利益约。

三月初,温生才刺杀广东将军孚琦。

三月二十九日,黄兴等举革命军于广州,败,死七十二人。

四月,成立新内阁,皇族占大半。

六月,外蒙受俄煽,独立称帝。

七月,川民争路事益激,朝命剿办,遂激变。

八月十九日,革命军举事武昌,推黎元洪为都督。

九月,湖南、江西、陕西、山西、云南、江苏、广西、安徽、福建等省相继宣布独立。

九月四日,广东将军凤山被炸。

九月十九日,广东宣布独立。

九月初,清廷起用袁世凯督攻湖北民军大捷,幸十月十二日苏浙联军克南京,革命军之颓势始一振。

十月初,广东组织北伐军,由海道北上。十月中,协政南京。十一月收复江北,直逐清兵至鲁境。

十月二十八日,南北政府代表议和于上海。

十一月十日,十七省代表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于南京,孙文当选为大总统,黎元洪为副。

十三日,孙文至南京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定是日为民国元年元月元日。

十二月初八日,段祺瑞率北方将领四十六人,电迫清帝退位。二十五日,清宣统帝下诏退位。于是,五族共和之势成。二十八日,参议院选袁世凯为第二期临时大总统、黎元洪副之。分页符图标,请勿在代码中对其进行修改,否则可能会造成错误而不能使用!

公父潜斋公体本强健,连年因亲属屡有丧亡,至忧伤体弱。本年正月七日,无疾而终。时年七十有九。公适归省在家,悲痛欲绝。潜斋公素以德化感人,故与葬祭者,几及万人。举丧百日后,因时局紧急,当局屡电催促,公以义不容辞,乃于七月节哀晋省,重理各职。

公在台为提倡民主之首领,内渡后则专以兴学作育革新人才,并以政治地位暗护海内志士。至是,声望益隆,忌者益甚。有公然以革命党魁名目列之公牍、登诸报章者。公处之自若。武汉事起,新任广州将军凤山密奏广东革命大绅,以公为首,拟就职后严厉捕治,公亦行为如故。盖早置生死于度外也。乃凤山登岸,即被刺杀,而广东革命势力益固。及九月中旬,公暗事开导,使两广总督张鸣岐、水师提督李准及诸文武赞成独立,兵不血刃而光复广州。及中华民国军政府成立,被举为教育部部长,旋被举为组织中央政府粤代表。于十月初赴南京组织政府,并调护粤北伐军前进江北。及南京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复被举为参议院参议员。

自武汉举义,公以为革命军从此推翻清室、建立共和、贤能在位、诚意振刷,则洗雪国耻、恢复故土,可指日计,故数十年胸中块垒几然若失。

惟公因子月繁剧忧劳,遂得吐血疾。腊月上旬,抑郁南归,将休养。抵厦门,闻闽局未安,以己昔闽籍,对闽当局犹力为策划。抵汕头,则粤垣将领来电促驾,将公推为广东都督。时已病甚,及腊月下旬,抵镇平山居,则言动已难,谵呓时闻。时或清醒,则询大局安危,事未及私。闻清帝退位、南北统一,则色然喜。闻袁就职、孙解职,则曰:『袁之为人、孙之意志,吾知之矣。前途未可乐观也』。其为国情怀,先机识见有如此者。

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中华民国元年、壬子四十九岁正月二十二日(新历三月十日),袁世凯受第二期临时大总统任于北京。

二十三日,参议院议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孙总统宣布。于是,南北统一,民国告成。

是年正月八日(新历二月二十五日)丑时,公在家薨逝,享年仅四十有九耳。民国未固、台湾未复,天不假年,赍志而殁。呜呼!痛哉!

(附注)此年谱乃丘琮于民国二十三年四月所作,以附录于上海商务印书馆发行之仓海先生诗选者。原文有前志、实历、后志三大段;实历本用列表式,及二十六年中山大学三版重刊诗钞时,始改用分年条叙;并将后志完全删去,遗漏宝贵事迹不少也。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三·彭定求
  赵文·唐圭璋
  王云焕·唐圭璋
  洪适·唐圭璋
  卷五·王世贞
  第十一回 华堂客佩紫衣朱·陈端生
  忆·林徽因
  三集卷八十七·乾隆
  卷505 ·佚名
  嵗时杂咏巻三十七·蒲积中
  卷一·佚名
  卷十七·郭元釪
  卷四百七十六·陈廷敬
  卷三百五十四·佚名
  张榘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八十五·彭定求

        卷785_1 【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无名氏   万朵当轩红灼灼,晚阴照水尘不著。西施醉后情不禁,   侍儿扶下蕊珠阁。柔条嫩蕊轻wV鳃,一低一昂合又开。   深红浅绿状不得,日斜池畔香风来。红能柔,绿能软,   浓

  • 吴琚·唐圭璋

      琚字居父,号云壑,汴(今河南省开封)人。宋高宗吴皇后之侄。乾道九年(1173),特授添差临安府通判,历尚书郎,除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寻知邓州,再知庆元。庆元二年(1196),以镇安节度使留守建康,嘉泰二年(1202)迁少保。卒谥忠惠。有云壑

  • ●词洁发凡·先著

    是选惟主录词,不主备调。词工,则有目者可共为击节。调协,则非审音者不辨矣。柳永以乐章名集,其词芜累者十之八,必若美成、尧章,宫调、语句两皆无憾,斯为冠绝。今词不可以付歌伶,则竹素之观也。且含毫运思,求其工美,固当择调而填

  • 卷十五·佚名

    台湾诗钞卷十五释太虚释志圆释太虚太虚和尚,尝住武昌佛法院,曾游台湾。发日本至台湾,寓灵泉寺(丙辰)上极天苍苍,下穷水茫茫;中间何所有?一鸟东南翔。厚积六月息,轩然翼怒张;白兔伴之行,赤乌浴以光。左盼失邓林,右眄辞扶桑;去去瀛台

  • 卷七百八十九·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八十九联句皇甫曾建元寺昼公与崔秀才见过联句与郑奉礼说同作【以下二首又见皎然集】曾 昼 郑说【太常寺奉礼郎】 崔子向人闲宜岁晩道者访幽期独与寒山别行当

  • 列传第四十二·魏徵

    ○隐逸 自肇有书契,绵历百王,虽时有盛衰,未尝无隐逸之士。故《易》称“遁世无闷”,又曰“不事王侯”;《诗》云“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礼》云“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语曰“举逸民,天下之人归心焉”。虽出处殊途,语默异

  • 列传第一百一·刘昫

    ○高崇文 子承简 伊慎 硃忠亮 刘昌裔 范希朝 王锷 子稷阎巨源 孟元阳 赵昌 高崇文,其先渤海人。崇文生幽州,朴厚寡言,少从平卢军。贞元中,随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五年夏,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甲士三千救之,战于

  • ●卷四十一·徐梦莘

      靖康中帙十六。   起靖康元年二月二十二日戊午,尽二十六日壬戌。   二十二日戊午太学生沈长卿上书言伏阙并李邦彦等。   《书》曰:靖康元年二月二十二日太学生沈长卿谨昧死再拜献书於皇帝陛下臣观自古天下国

  • 卷之三百五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五十一·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三月。甲寅。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张鸣岐等、据电奏审明戕杀前署将军孚琦之凶犯温生才。请旨即行正法等语。温生才着即行正法。以昭炯戒。电寄  ○实授张鸣岐为两广总督。现月  ○以留办防疫出力

  • 金佗续编卷三十·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三十宋 岳珂 撰百氏昭忠録卷十四南劒州布衣上皇帝书    范澄之臣尝谓天下之人无愚与智皆能指之而为高者天也无远与近皆能指之而为明者日也夫天与日无愚智远近皆知其为高且明者以其临照之

  • 卷二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六十一象纬考【六】极度偏度【臣】等谨按西法谓地居天中其体浑圆与天度相应即浑天家卵黄之说也天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日出地上为昼入地下为夜此终古不易者也人居赤道北者北极见南极隐居赤

  • 春秋大全卷二十八·胡广

    明 胡广等 撰襄公下【己灵王二卯十六年】二十有七年【晋平十二齐景二衞献三十一蔡景四十六郑简二十曹武九陈哀二十三文四宋平三十秦景三十一楚康十四吴余祭二】春附録【左传春胥梁带使诸丧邑者具车徒以受地必周使乌

  • 卷五十四·康熙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日讲礼记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曰讲礼记解义卷五十四仲尼燕居此与孔子闲居俱取篇首四字为名家语合燕居闲居为一篇篇名谓之论礼其词小有异同陆氏佃曰退朝曰燕退燕曰闲言礼燕居之事也言诗闲居之事也仲尼

  • 管子轻重二·马非百

    乘马数元材案:篇中言&ldquo;此筴乘马之数亡也&rdquo;。又曰:&ldquo;筴乘马之数尽于此乎?&rdquo;又曰:&ldquo;此之谓筴乘马之数。&rdquo;可知&ldquo;乘马数&rdquo;即&ldquo;筴乘马之数&rdquo;。提要:本篇共分四段。第一段,从

  • 抱朴子內篇卷之十九   遐覽·王明

    或曰:「鄙人面牆〔一〕,拘繫儒教,獨知有五經三史百氏之言〔二〕,及浮華之詩賦,無益之短文,盡思守此,既有年矣。既生值多難之運,亂靡有定,干戈戚揚,藝文不貴,徒消工夫,苦意極思,攻微索隱,竟不能祿在其中〔三〕,免此壟畝;又有損於精思,無

  • 佛说月光童子经·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千人俱。圣通无碍悉皆应真。漏结已解生死已断。秽冥已索慧明独存。菩萨二万神通圣达。统都三界总摄诸法权慧无方。逮佛神德住无所住。尔时世尊。游于王

  • 斋戒箓·佚名

    《云笈七签》卷37录引。吉冈义丰《三洞奉道科诫仪范の成立について》认为本箓出自中唐。述诸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