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凤洲杂编三

王世贞 

文臣谥 

武臣谥犹不详今志十之一二 

谥及三代 

父子得谥 

赐夷王谥 

○文臣谥 

太祖时文臣无谥如刘基王袆皆后代加者 太宗时亦少 仁庙追录旧功臣遂有金襄荣等数十人弘正以还益滥矣爰摭碑志故牒所记得十之五六俟后续焉 

文贞 

太师杨士奇 

文正 

太师李东阳太傅谢迁 

文忠 

太傅曹鼐太师张孚敬 

文成 

太师刘基 

文靖 

太子宾客王璲少保金幼孜尚书魏骥太师徐溥太师刘徤太保贾咏 

文庄 

吏部侍郎叶盛太傅丘浚太子少保王鸿儒太子少保谢一夔太子少保邵宝太子太保罗钦顺太子少保欧阳德 

文敏 

太师杨荣太子少保邹济少保姚夔太子太保李廷相太子太保张璧吏部侍郎徐缙礼部尚书崔铣太子太保霍韬 

文定 

太师杨溥太子太保吴宽太子太保张邦奇礼部尚书王瓒 

文宪 

学士承旨宋濂太师彭时太师费宏 

文清 

礼部尚书薛瑄 

文毅 

侍郎李时勉 【 初谥】 太傅商辂少保倪岳尚书黄孔昭 

文恪 

祭酒宋讷太保耿裕太傅王鏊祭酒鲁铎南京礼部尚书杨廉 

文肃 

礼部侍郎陈敬宗太常卿岳正礼部尚书谢铎太子少傅何乔新太保刘忠太子太保王??与礼部尚书罗玘 

文端 

太保王直太子太保周经太子太保吴一鹏 

文介 

礼部侍郎刘俨 

文懿 

礼部侍郎吕原礼部尚书杨守陈太子少保章懋礼部尚书储瓘 

文安 

礼部尚书王英太子少师郑赐太子太保周谟礼部尚书刘定之太子太保李杰太子太保林瀚 

文恭 

左侍郎刘铉 

文襄 

工部尚书周忱太傅曹鼐 【 初谥】 太傅席书太傅桂蕚太保方献夫太保杨一清少保唐龙 

文义 

太保高谷 

文裕 

太子太保白钺温仁和礼部侍郎陆深 

文简 

少傅马京太子太保仪智太保黄淮少保毛澄太子太保刘春太保毛纪礼部侍郎穆孔晖 

文达 

李贤 

文通 

太子少保钱溥太子太保王一宁少保费寀 

文穆 

少师胡广太师刘吉太子太保傅瀚太子太保傅珪 

文和 

太保刘珝少保尹直 

文节 

学士王祎 【 初谥】 

文渊 

少詹事徐善述 

文昭 

太子少保江澜 

文康 

尚书苗衷太师万安太师梁储太保顾鼎臣太傅李时 

文僖 

学士张益太子少保倪谦太子少保董越太傅靳贵太子太傅张升 

文隐 

太保石珤太子太保张治 

忠文 

学士王祎侍郎李时勉 

忠定 

太师蹇义尚书朱复太傅韩文 

忠靖 

太师夏原吉 

忠肃 

太保王翱 

忠宣 

太保王福太保刘大夏 

忠敬 

兴济侯杨善 

忠毅 

靖远侯王骥光禄少卿邓颙 

忠襄 

汤阴伯郭资太师仪铭 

忠节 

刑部尚书吴云礼部尚书许逵知州何忠 

忠烈 

礼部尚书孙燧 

忠愍 

太子少保邝埜翰林学士刘球 

忠安 

太子太保胡濙 

忠简 

太子少保王佐 

恭定 

户部尚书年富 

恭靖 

少师姚广孝太医院使蒋用文少保李敏 

恭敏 

刑部左侍郎廖庄少傅白圭太保李燧 

恭毅 

礼部尚书章纶太子少保王槩 

恭襄 

少保马昂少保王琼礼部左侍郎孙贤太 保张瓒 

恭肃 

太子太保周用 

恭简 

太保尹旻太子少保戴珊太子太保李钺工部尚书欧阳铎礼部右侍郎魏校 

恭惠 

副都御史范镛 

恭愍 

大理寺丞锺同光禄寺卿陈选 

恭顺 

兵部尚书卢渊 

恭僖 

大学士张景明尚书韩邦问 

贞襄 

太子少保徐琦 

端肃 

太师马文升 

端毅 

太师王恕 

端敏 

少保胡世宁太保秦金 

襄毅 

右都御史韩雍太子太保项忠太子少保程信少保秦纮太子太保许进 

襄敏 

兵部尚书丁铉少保李秉太傅王钺少保王璟太子太保潘鉴户部左侍郎唐泽 

襄惠 

太保屠滽太子太保秦民悦 

襄简 

太子少保高友玑少保王轼 

庄靖 

少保陈文太子少保宋景尚书赵璜 

庄毅 

兵部尚书王竑 

庄敏 

少保林聪少保杨鼎少保崔恭少保许诰 

庄襄 

太子太保俞谏太子少保刘天和 

庄简 

太子少保邹文盛尚书熊绣太子太保李浩 

庄懿 

太子少保周瑄太子太保张蓥 

毅愍 

右都御史马炳然 

肃敏 

太保俞子俊 

肃愍 

太傅于谦 

敏肃 

工部尚书陈寿 

简肃 

太子少保张敷华刑部尚书熊绣尚书胡诏 

清惠 

太子少保耿九畴 

靖简 

太子太保孙需 

节愍 

少保陈洽少傅刘儁按察使周宪 

惠安 

太子少保彭韶 

康懿 

少保陈俊少保林庭木?昂 

康靖 

太子太保邹干 

康惠 

工部尚书周季凤太保杨志学少保李承绩 

康敏 

太保白昂太子太保赵鉴 

康僖 

太保屠勋太子少保陆瑜太子少保王承裕刑部尚书周伦南京吏部尚书黄珣太仆卿邵锐 

康简 

太子少保杨守随工部尚书方良永 

安简 

南京礼部尚书王宗彛 

懿简 

太子大保张门?鸟 

荣襄 

庄平伯吴中少师金忠沐阳伯金濂少保袁宗皐 

荣毅 

少保墨麟 

荣简 

太子太保盛端明 

荣愿 

刑部尚书朱浚 

荣和 

太保汪鋐 

荣靖文康 

少师邵元节 

○武臣谥犹不详今志十之一二 

武宁 

中山王徐达 

武靖 

岐阳王李文忠 

武顺 

宁河王邓愈 

武烈 

东平王朱能 

武毅 

夏国公顾成漳国公王聪宣平王朱永 

武庄 

越国公胡大海泗国公耿再成巢国公华高太保梁震 

武襄 

安远侯蔡迁颖国公杨洪抚宁侯朱谦宁平王朱永 【 初谥】 

武信 

芮国公杨璟 

武桓 

梁国公赵德胜 

武义 

蕲国公康茂才 

武肃 

荥阳伯潘毅汤阴侯高显 

武勇 

裕国公蒋贵 

武闵 

郧国公廖永安 

武愍 

平阴王朱勇 

武僖 

黔国公沐英 

忠武 

开平王常遇春河间王张玉国公薛禄广宁侯刘江定襄侯郭登 

忠烈 

虢国公俞通海定兴王张辅国公徐忠 

忠节 

崇安侯谭渊 

忠靖 

武进侯朱荣 

忠壮 

安国公曹良臣金乡侯王?凉国公吴瑾莒国公李远清源伯冀杰 

忠敬 

定远王沐晟 

忠襄 

乐浪公濮?靖国公陈珪 

忠毅 

漳国公郑亨霍山侯王?威远伯方政潞国公张武安阳伯曹隆莱阳伯周长 

忠勇 

富春侯孙世成武伯陈伍滕国公孟善 

忠愍 

燕山侯孙兴祖蕲国公康铎 

忠僖 

文安侯张輗 

忠敏 

榆次伯张廉 

壮勇 

宣城侯卫颖国公吴管者渠国公吴澄伏羗侯毛忠邵阳伯马聚 

壮毅 

庐江侯赵馘 

勇襄 

裕国公张軏 

襄武 

东瓯王汤和沐昂英山侯于显 

襄毅 

海国公吴祯怀远伯山云 

襄烈 

江国公吴良 

襄靖 

滕国公顾时 

襄简 

许国公王志 

襄敏 

淇国公陈亨 

襄恪 

镇远侯顾溥 

景成 

昌乐侯丘广 

刚毅 

国公李彬 

刚勇 

新泰伯张彬 

敏毅 

凉国公蒋琬 

孝勇 

东海侯陈文 

崇武 

合浦侯陈清 

怀僖 

都督郄永 

庄肃 

昌国公张峦 

庄敏 

黔国公陈豫 

庄简 

恩国公张赫成国公朱仪 

庄襄 

白?宛国公仇成 

恭和 

国公周寿 

恭襄 

平江侯陈瑄 

惠襄 

平西侯沐春 

桓襄 

永国公薛显 

桓毅 

临沂侯王简 

威襄 

营国公郭英咸宁侯仇钺 

威毅 

黔国公吴复彰武侯杨信 

荣襄 

郯国公孙继宗 

宣武 

陜国公郭子兴 

宣襄 

杞国公陈德 

僖顺 

忠勇侯蒋信溧阳伯纪广 

○谥及三代 

开平王遇春曾祖四三谥庄简祖重五谥安穆父六二谥靖懿国朝谥及三代者惟有此耳 

○父子得谥 

仪智仪铭邹济邹干王文王宗彛周瑄周经耿九畴耿裕白圭白钺王恕王承裕许进许诰林翰林庭木?昂 

○赐夷王谥 

永乐六年七月赐朝鲜国王李旦谥康献抚民安乐曰康行善可纪曰献八月浡泥国王?惹谥恭顺日本国王源道义谥悼僖中年夭逝曰悼小心畏忌曰僖十五年九月赐苏禄国东王谥恭定敬事共上曰恭纯行不爽曰定十九年四月赐古?剌国王谥康靖抚民安乐曰康柔德教众曰靖 

湖州府后学吴仕旦覆订 

建昌府督刊知事毛祯 

督写检校季士俊 

对读教授徐文渊 

训导陆胜宗 

猜你喜欢
  志第十五 天文三·沈约
  卷第二百八十 後晉紀一·司马光
  卷一百二十四·毕沅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六·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六·李心传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一·王祎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七·佚名
  例言·沈起
  八○七 安徽巡抚农起奏遵旨查办违碍剧本情形折·佚名
  文帝本纪·沈约
  卷八十二·佚名
  卷八十五·佚名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八十七 姚独孤顾韦段吕许薛李·欧阳修

    姚南仲,华州下邽人。乾元初,擢制科,授太子校书。迁累右补阙。大历十年,独孤皇后崩,代宗悼痛,诏近城为陵,以朝夕临望。南仲上疏曰:“臣闻人臣宅于家,帝王宅于国。长安乃祖宗所宅,其可兴凿建陵其侧乎?夫葬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今

  • 卷之一千一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六十四·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四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一 吴臣 陶璜【父基 子威孙绥】 吾彦 滕修【子并】 陶璜字世英丹阳秣陵人也父基交州刺史孙皓时交趾太守孙諝贪暴为百姓患会察

  • 史记集解卷十六·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六秦楚之际月表第四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阼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音善】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

  • 郭崇韬传·薛居正

    郭崇韬,字安时,代州雁门人。父亲郭弘正。郭崇韬多次掌管事务,以廉洁能干著称。李克修死,武皇用郭崇韬为典谒,奉命到凤翔,昭宗很满意,署为教练使。崇韬遇事机警,应对如流,庄宗即位后,尤为器重他。天..十四年(917),任用为中门副使,

  • 卷九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九十三郊社考【三】郊乾隆元年正月辛丑祈谷於上帝皇上亲诣行礼先是雍正十三年九月皇上绍登大宝仁孝方笃逾三月後羣臣以祀典上请奉谕旨郊庙大祀朕自不敢因一已孺慕之私情有缺天祖禘尝之钜典

  • 卷八十·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八十宋 赵汝愚 编儒学门贡举上上仁宗乞革科举之法令牧守监司举士富 弼臣伏以取士之道为国家之大务也三代两汉专求行实是以风俗淳厚百职修举隋唐之际

  • 孟子序说·孟子

    史记列传曰:“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子、田忌。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

  • 论语集注考证卷四·金履祥

    述而老彭商大夫【此古註之說然雜書本云彭祖商賢大夫恐古註之說或出於彼】見大戴禮【按大戴禮戴德所編戴聖取其前三十餘篇併他書為禮記其後者為大戴禮記今按虞戴德第七十篇曰公曰善哉子之察敎我也子曰丘於君唯無言言必

  • 卷五·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五宋 陈经 撰益稷【虞书】古书以益稷合于陶谟观此篇之文大槩与陶相连续如陶曰予未有知思日賛賛襄哉帝曰来禹汝亦昌言此文意相接其后乃分为益稷篇因禹有暨稷之事故以名篇帝曰来禹汝亦昌

  • 第八章 戒谈闺阃·佚名

    戒谈闺阃(禁止谈论闺中之事) 《不可不可录》说:“祸从口出。奸淫之事,不可谈论。古代贤人,拒绝女子奔投而不向人言讲,归还所纳姬妾却返赠金银,多么厚道啊~现在的人看到善事怀疑,听到恶言却相信。一听说闺中丑事,也不问是

  • 卷三十三·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传集注卷三十三宋 朱子 撰王朝礼十王制之已【建侯】凡建邦国大司徒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见王制篇其与周礼不同者郑氏已言之矣】土方氏以土地相其宅【相息亮反

  • 第四 抵巇 3·王诩

    【原文】天下分错①,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②,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③;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芽巇罅。圣人见萌芽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尊者童子迦叶在憍萨罗国。游行次第至於尸利沙大城之北尸利沙林鹿野园中止祝是时有王名大正句。都尸利沙城。其王先来不信因果。每作是言:无有来世亦无有人复无化生。常起如是断见尔时尸利沙大城中有大婆罗

  • 宗镜录卷第六十七·延寿

    夫虽说我相起尽根由。皆是外道凡夫粗重情执。如何是内教修行之人。微细法我之见。答。法执难亡。更是微细。以法执为本。人执为末。所以法爱不尽。皆为顶堕之人。圆证涅槃。犹是我见之者。如圆觉经中。净诸业障菩萨白

  • 康熙锦州府志·刘源溥

    地方志。刘源溥等纂。清康熙十八年(1679)始修,二十二年 (1683) 成书,为纂修康熙《盛京通志》而作。有刘、孙等人序、跋,附图五幅。无刊本,《盛京通志》著录。康熙二十一年(1682)抄本。此志始由刘源溥邀请范勋纂修,范

  • 檐醉杂记·何圣生

    世事纷纶,吾人置笔而起,不能更预一事。沧流到地,白日驰梭,奚遣幽忧?惟宜弄墨,有若负剑,所诏绪纟番。所收旧京梦华,或存国典;洼巷丛语,亦荟异闻。掌录备忘,久乃成帙,剔繁纂要,巨细杂综,类皆成于《瓮牖》、《负暄》,不复能权体例。冬日

  • 如意轮菩萨观门义注秘诀·佚名

    简称《如意轮观门义注秘诀》、《如意轮观门义注》。密教著述。作者不详。一卷。属瑜伽密教莲花部注释书,注释如意轮中心真言及布字观想。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