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折

(长老领行者上,云)贫僧显孝寺长老是也。谁想香积厨下吃酒肉的那个和尚,原来是个真僧,今日升堂说法。众僧响动法器,请师父出来。(正末上,偈云)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大丈夫具决烈志气,慷慨英灵,踏破化城,归家稳坐。上不见有贤圣,下不见有凡愚;外不见有是非,内不见有自己。净裸裸,赤泼泼,一念不生。桶底则脱,岂不是心空也。且问大众,到这里还有人我是非么?到这里还有玄妙理性么?直如红炉上一点雪相似,岂不是选佛场也。虽然如是,又说阶梯,再不说阶梯一句,作怎么道千圣会中无影迹,万人丛里夺高标。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抽丁拔楔。(行者叫云)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钱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长老云)上告我师和尚,贫僧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长老云)甚的明来明如日?甚的暗来暗似漆?甚的苦来苦似柏?甚的甜来甜似蜜?(正末云)你一句家问将来。(长老云)甚的明来明如日?(正末云)佛性本来明如日。(长老云)甚的暗来暗似漆?(正末云)众生迷却暗如漆。(长老云)甚的苦来苦似柏?(正末云)噤声!若是阿鼻地狱门。(长老云)甚的甜来甜似蜜?(正末云)甜是般若波罗蜜。(长老云)且归林下去,来日再参禅。(下)(行者云)上告我师和尚,行者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行者云)瓦片将来水上撇,有如步步踏青波。(正末云)有力之人登彼岸,无力之人落奈何。(行者云)为甚和尚快吃酪?(正末云)饶你嘴尖舌头快,依然跟我墨路来。(行者云)无眼和尚往南走,(正末云)合眼静坐到西方。(行者云)和尚从来好吃茶,终朝每日采茶芽。(正末云)采的茶芽识滋味,善能结子共开花。(行者云)后韵不来,且归林下。(下)(旦儿柳翠上,云)上告我师和尚,柳翠特来问禅。(正末云)速道。(旦儿云)师父,弟子借这扇子为题。(偈云)柔柔软软一团娇,曾伴行人宿几宵。(正末云)柳翠,你道是柔柔软软一团娇,曾伴行人宿几宵,你那彻骨清凉谁不爱?若不是我呵,敢着这人摇了那人摇。(唱)

【双调】【新水令】赵州原不下禅床,空闲了散花方丈,法门老比丘,公案不寻常,撇下皮囊,有相是无相。

(旦儿云)长老,师父问我时,说我化瓦粮去了也。(下)(长老云)则要你疾去早来。(正未唱)

【驻马听】一世飘扬,不离红尘大道傍,受了半生魔障。则你这杨花端的为谁忙,织成新恨柳丝长,唤回午梦是那禅钟响。柳翠也来合掌,(带云)若来迟了呵,(唱)脚跟上好打三千棒。

(云)柳翠那里去了?(长老云)柳翠化瓦粮去了。(正末云)我等不的他,我下法座去也。等柳翠来时,击响云板,唱两句道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其间返照回光,同登大道。(长老云)理会的。(正末唱)

【殿前欢】他刬的为春忙,这其间谁家池馆甚家墙。听一声枯木岩前唱,那其间返照回光。任东风上下狂,无挂碍无遮障。我如今撒手先行上,莫等待晓风残月,酒醒后知足何方?

(正末做睡科)(旦儿上,云)自家柳翠,化瓦粮回来。长老,师父那里去了?(长老云)师父下法座去了,着你回来,击响云板,唱两句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时节师父返照回光,和你同登大道。(旦儿唱云)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正末做醒科,唱)

【挂玉钩】我则听的檀板轻敲绕画梁,将我这慧眼忙开放,却原来一曲莺声啭绿杨,越引的魂飘荡。这的是弟子歌,又不是猱儿唱,饶他便铁石般怪心,也则索寸断柔肠。

(云)柳翠,你的魔头至也。疾!(牛员外上,云)柳翠在法座下,我着两句言语嘲拨他,看他说甚么?(偈云)昔年曾到柳门傍,几度欢娱几断肠。借问佳人情意允,还如织女嫁牛郎。(旦儿云)牛员外,你听者。(偈云)曾向章台舞细腰,行人几度折柔条。自从落在禅僧手,一任东风再不摇。(牛员外云)呀,那婆娘坚意的要出家了,我自回去也。(下)(正末云)柳翠,你听者。(偈云)暑往寒来春复秋,从知天地一虚舟。虽然堕落风尘里,莫忘西方在那头。花上露,水中沤,人生能得几沉浮?去来影里光阴速,生死乡中得自由。(唱)

【雁儿落】你可便罢追陪百二行,年纪到三十上。何不去步瑶台十二层,离苦海三千丈?

【得胜令】柳也,这不是大树大阴凉,我则怕甘做了老孤桩柳也,早逢着玉殿骖鸾客,再休想那章台走马郎。度你到西方,饱看取明月清风况,世脱下皮囊,一任教黄莺紫燕忙。

(旦儿云)我柳翌且归林下,明日再来问禅。(下)(长老云)上告我师和尚,柳翠在东廊下坐化了也。(正末云)老僧引着柳翠,驾起祥云,见俺世尊去来。(下)(行者做惊科,云)好是奇怪,难道这香积厨下风魔和尚倒是个活佛不成?我如今不吃斋了,也学他吃酒吃肉、寻个柳翠来度他去。(长老云)谁想圣僧罗汉,度脱柳翌归空去了。(偈云)真僧出世下人天,指引迷人度有缘。眼看一片祥云里,知是天花堕那边。(下)(观音领善才上,云)我南海观世音菩萨,着月明尊者度脱柳翠去,这早晚敢待来也。(正末同旦儿上,云)菩萨,我月明尊者度脱的柳翠来了也。(观音云)柳翌,因为你枝叶触污微尘,罚往人世,填还宿债,今日月明尊者引度你归空了么?(旦儿云)菩萨稽首。弟子省悟了也。(正末云)柳也,听我佛的偈。(偈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唱)

【鸳鸯煞】撇下这人相我相众生相,出离了生况死况别离况。驾一片祥云,放五色毫光,唱道是佛在四天,月临上方,才得你一缕阴凉,和桂影长相向,伴着这宝盖香幢,再不许春日游人到来赏。

(观音云)柳也,你听者。(偈云)出人寰脱离灾障,拜辞了风流情况。三十年堕落尘缘,忙追遣月明和尚。再休题舞依依袅娜轻盈,翠巍巍娇柔模样。毕罢了爱欲贪嗔,同共到灵山会上。(同下)

题目 显孝寺主诵金经

正名 月明和尚度柳翠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三十八·彭定求
  荣樵仲·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十二·吴景旭
  序·李渔
  ◆曲江老人钱惟善(江月松风集)·顾嗣立
  第二折·金仁杰
  卷二十九·唐圭璋
  卷六·王奕清
  卷398 ·佚名
  古诗镜卷十五·陆时雍
  卷八十七·朱彝尊
  秋崖小藁钞·吴之振
  御选明诗卷九十一·康熙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四·黄庭坚
  第八回 旷野逢仙·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柴望·唐圭璋

      望字仲山,号秋堂,又号归田,衢之江山人。嘉定五年(1212)生。嘉熙中,为太学上舍。淳祐丙午元旦日蚀,诏求直言,及撰丙丁龟鉴十一卷上之,忤贾似道,诏下府狱。大尹赵与疏救放归。景炎二年(1277),以布衣特旨授迪功郎,史馆编校。宋亡,自

  • 第三折·关汉卿

    (正末扮关公领关平、关兴、周仓上,云)某姓关,名羽,字云长。蒲州解良人也。见随刘玄德,为其上将。自天下三分,形如鼎足:曹操占了中原;孙策占了江东;我哥哥玄德公占了西蜀。着某镇守荆州,久镇无虞。我想当初楚汉争锋,我汉皇仁义用三

  • 卷四百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二元稹梦游春七十韵昔岁【一作君】梦游春梦游何所遇梦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清泠浅漫流【一作溪】画舫兰篙渡过尽万株桃盘旋竹林路长廊抱小楼门牖相回互楼下杂花丛丛边绕鸳鹭池光漾霞影

  • 胡铨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胡铨(1102—1180)字邦衡,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建炎二年(1132)进士。绍兴七年(1137)以吕祉荐,充枢密院编修官。秦桧主和,铨上封事请斩桧等,初议编管昭州,后改监广州盐仓,明年改威武军判官。十二年又除名,编管新州。十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三·汪楫

      崇禎三年四月   ○崇禎三年四月   三年庚午四月庚戌朔孟夏親享太廟免朝   類敘三年捕獲功鄭其心陞左都督仍賚銀十五兩王文烈加右都督樂應祥實授都督僉事仍各賚銀十兩張承祿等十員各陞一級賚銀六兩周洪謨

  • 一二五九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祝德麟奏请准详校三分全书各员携归私宅校勘折·佚名

    一二五九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祝德麟奏请准详校三分全书各员携归私宅校勘折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日掌湖广遗监察御史臣祝德麟跪奏,为奏明续校书籍情形,叩恳圣慈,仰祈睿鉴事。恭照江浙三分四库全书,奉旨着原派之大臣官员详校

  • 卷七十八·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七十八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

  • 第71章 用种种诡计阴谋拉美国人下水的蒋介石·冯玉祥

    连年以来,蒋介石为了自己,时时刻刻存心要打内战。他自己带过的军队用种种方法扩充起来了,不是他嫡系的军队,就用各种方法来消灭,直到胜利之后,他这个打算不但没有取消,反更加强了。抗战以来,所有美国给他的军火,他都留着打内仗

  • 卷六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六十二乐略【一】【臣】等谨案虞书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故郑樵志乐谓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其所列四门皆系以声而辄以声歌湮没风雅不分为言盖必有声律身度之圣人斯能推阐精微折衷美善以昭盛

  • 墨子目錄一卷·孙诒让

    道藏本及明鈔本刻本並無目錄,此畢氏所定,依意林為第十六卷,今從隋志,別為一卷。

  • 论语精义卷五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五下 宋 朱子 撰 乡党第十 伊川曰孔子之道发而为行如乡党之所载者自诚而明也由乡党之所载而学之以至於孔子者自明而诚也及其至焉一也 又曰论语为书传道立言深得圣人之学者矣如乡党形容圣

  • 隰有长楚·佚名

    ——摆脱不了的思想痛苦【原文】隰有苌楚(1),猗傩其枝(2)。天之沃沃③,乐子之元知(4)。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注释】(1)苌楚:植物名,即猕猴桃。(2)猗傩(e

  • 解深密经卷第二·佚名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一切法相品第四  尔时德本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于诸法相善巧菩萨。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者。齐何名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如来齐何施设彼。为于诸法相善巧菩萨。说是语已。  

  • 孙真人摄养论·孙思邈

    孙真人摄养论。又名《孙真人摄生论》。唐·孙思邈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依12个月与五脏、五味相应,述人养生诸禁忌。

  • 豹隐纪谈·周遵道

    宋周遵道撰。一卷。遵道生平不详。全书内容以诗话居多,词话略有收录。且重民间俗语。事涉历代文豪、两宋学士,既有补于史传,又多笑料娱人。记吴兴水晶宫,讥情节礼节,化遗骸疏诸条,有移风易俗之议。刺县尉下乡扰民,所

  • 方广大庄严经·佚名

    亦称《大庄严经》、《神通游戏经》。佛教经典。唐地婆诃罗译。十二卷。共二十七品。主要宣说佛降生、出家、成道、转法轮等八相。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普曜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佛在祇洹,中夜入佛庄严三

  • 顿悟入道要门论·大珠慧海

    一卷。唐代大珠慧海撰。此书主要阐述顿悟入道的要旨。本书与后世语录不同,是慧海亲自执笔的论书。相传慧海在江西马祖道一门下,历经六年修行而大悟。本书即依其本身体验而简述顿悟入道要旨。全书笔法平易,首以“问欲修何

  • 金刚药叉嗔怒王息灾大威神验念诵仪轨·佚名

    一卷,唐金刚智译,说金刚药叉之念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