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三十八

 

  卷538_1 【雨后思湖上居(─作雨中忆湖山居)】许浑

  前山风雨凉,歇马坐垂杨。何处芙蓉落,南渠秋水香。

  卷538_2 【闻歌】许浑

  新秋弦管清,时转遏云声。曲尽不知处,月高风满城。

  卷538_3 【思天台】许浑

  赤城云雪深,山客负归心。昨夜西斋宿,月明琪树阴。

  卷538_4 【长安早春怀江南】许浑

  云月有归处,故山清洛南。如何一花发,春梦遍江潭。

  卷538_5 【塞下】许浑

  夜战桑干北,秦兵半不归。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

  卷538_6 【送客南归(一作寓居崇圣寺送客南浦)】许浑

  野寺薜萝晚,官渠杨柳春。归心已无限,更送洞庭人。

  卷538_7 【寄桐江隐者】许浑

  潮去潮来洲渚春,山花如绣草如茵。

  严陵台下桐江水,解钓鲈鱼能几人。

  卷538_8 【送曾主簿归楚州省觐,予亦明日归姑孰】许浑

  帆转清淮极鸟飞,落帆应换老莱衣。

  河亭未醉先惆怅,明日还从此路归。

  卷538_9 【重别(时诸妓同饯,一作重别曾主簿)】许浑

  泪沿红粉湿罗巾,重系兰舟劝酒频。

  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

  卷538_10 【湖上】许浑

  仿佛欲当三五夕,万蝉清杂乱泉纹。

  钓鱼船上一尊酒,月出渡头零落云。

  卷538_11 【夜泊永乐有怀】许浑

  莲渚愁红荡碧波,吴娃齐唱采莲歌。

  横塘一别已千里,芦苇萧萧风雨多。

  卷538_12 【宿水阁】许浑

  野客从来不解愁,等闲乘月海西头。

  未知南陌谁家子,夜半吹笙入水楼。

  卷538_13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卷538_14 【酬李当】许浑

  知有瑶华手自开,巴人虚唱懒封回。

  山阴一夜满溪雪,借问扁舟来不来。

  卷538_15 【蝉】许浑

  噪柳鸣槐晚未休,不知何事爱悲秋。

  朱门大有长吟处,刚傍愁人又送愁。

  卷538_16 【夜过松江渡寄友人】许浑

  清露白云明月天,与君齐棹木兰船。

  南湖风雨一相失,夜泊横塘心渺然。

  卷538_17 【守风淮阴】许浑

  遥见江阴夜渔客,因思京口钓鱼时。

  一潭明月万株柳,自去自来人不知。

  卷538_18 【亡题】许浑

  商岭采芝寻四老,紫阳收朮访三茅。

  欲求不死长生诀,骨里无仙不肯教。

  卷538_19 【送杨发东归】许浑

  红花半落燕于飞,同客长安今独归。

  一纸乡书报兄弟,还家羞著别时衣。

  卷538_20 【寄宋邧(一作寄宋次都,一作寄友人)】许浑

  朱槛烟霜夜坐劳,美人南国旧同袍。

  山长水远无消息,瑶瑟一弹秋月高。

  卷538_21 【题四老庙二首(一作重经四皓庙)】许浑

  峨峨商岭采芝人,雪顶霜髯虎豹茵。

  山酒一卮歌一曲,汉家天子忌功臣。

  避秦安汉出蓝关,松桂花阴满旧山。

  自是无人有归意,白云常在水潺潺。

  卷538_22 【夏日寄江上亲友】许浑

  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嘒嘒落槐花。

  车轮南北已无限,江上故人才到家。

  卷538_23 【下第怀友人】许浑

  独掩衡门花盛时,一封书信缓归期。

  南宗更有潇湘客,夜夜月明闻竹枝。

  卷538_24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许浑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春风第一花。

  卷538_25 【陈宫怨二首】许浑

  风暖江城白日迟,昔人遗事后人悲。

  草生宫阙国无主,玉树后庭花为谁。

  地雄山险水悠悠,不信隋兵到石头。

  玉树后庭花一曲,与君同上景阳楼。

  卷538_26 【经故太尉段公庙】许浑

  静想追兵缓翠华,古碑荒庙闭松花。

  纪生不向荥阳死,争有山河属汉家。

  卷538_27 【途经秦始皇墓】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卷538_28 【游楞伽寺】许浑

  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卷538_29 【缑山庙】许浑

  王子吹箫月满台,玉箫清转鹤裴回。

  曲终飞去不知处,山下碧桃春自开。

  卷538_30 【送薛先辈入关】许浑

  一卮春酒送离歌,花落敬亭芳草多。

  欲问归期已深醉,只应孤梦绕关河。

  卷538_31 【鸿沟】许浑

  相持未定各为君,秦政山河此地分。

  力尽乌江千载后,古沟芳草起寒云。

  卷538_32 【韩信庙】许浑

  朝言云梦暮南巡,已为功名少退身。

  尽握兵权犹不得,更将心计托何人。

  卷538_33 【过湘妃庙】许浑

  古木苍山掩翠娥,月明南浦起微波。

  九疑望断几千载,斑竹泪痕今更多。

  卷538_34 【寄云际寺敬上人】许浑

  万山秋雨水萦回,红叶多从紫阁来。

  云冷竹斋禅衲薄,已应飞锡过天台。

  卷538_35 【秋思】许浑

  琪树西风枕簟秋,楚云湘水忆同游。

  高歌一曲掩明镜,昨日少年今白头。

  卷538_36 【送宋处士归山】许浑

  卖药修琴归去迟,山风吹尽桂花枝。

  世间甲子须臾事,逢著仙人莫看棋。

  卷538_37 【听琵琶】许浑

  欲写明妃万里情,紫槽红拨夜丁丁。

  胡沙望尽汉宫远,月落天山闻一声。

  卷538_38 【秦楼曲】许浑

  秦女梦馀仙路遥,月窗风簟夜迢迢。

  潘郎翠凤双飞去,三十六宫闻玉箫。

  卷538_39 【旌儒庙】许浑

  寒陌阴风万古悲,儒冠相枕死秦时。

  庙前亦有商山路,不学老翁歌紫芝。

  卷538_40 【览故人题僧院诗】许浑

  高阁清吟寄远公,四时云月一篇中。

  今来借问独何处,日暮槿花零落风。

  卷538_41 【楚宫怨二首】许浑

  十二山晴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阳台。

  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上来。

  猎骑秋来在内稀,渚宫云雨湿龙衣。

  腾腾战鼓动城阙,江畔射麋殊未归。

  卷538_42 【听唱山鹧鸪(一作听吹鹧鸪)】许浑

  金谷歌传第一流,鹧鸪清怨碧烟愁。

  夜来省得曾闻处,万里月明湘水秋。

  卷538_43 【晨起西楼】许浑

  留情深处驻横波,敛翠凝红一曲歌。

  明月下楼人未散,共愁三径是天河。

  卷538_44 【酬江西卢端公蓝口阻风见寄之什】许浑

  又携刀笔泛膺舟,蓝口风高桂楫留。

  还似郢中歌一曲,夜来春雪照西楼。

  卷538_45 【赠何处士】许浑

  东别茅峰北去秦,梅仙书里说真人。

  白头主印青山下,虽遇唐生不敢亲。

  卷538_46 【鹭鸶】许浑

  西风澹澹水悠悠,雪点丝飘带雨愁。

  何限归心倚前閤,绿蒲红蓼练塘秋。

  卷538_47 【学仙二首】许浑

  汉武迎仙紫禁秋,玉笙瑶瑟祀昆丘。

  年年望断无消息,空闭重城十二楼。

  心期仙诀意无穷,采画云车起寿宫。

  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

  卷538_48 【酬康州韦侍御同年】许浑

  桂楫美人歌木兰,西风袅袅露漙漙。

  夜长曲尽意不尽,月在清湘洲渚寒。

  卷538_49 【紫藤】许浑

  绿蔓秾阴紫袖低,客来留坐小堂西。

  醉中掩瑟无人会,家近江南罨画溪。

  卷538_50 【宿咸宜观】许浑

  羽袖飘飘杳夜风,翠幢归殿玉坛空。

  步虚声尽天未晓,露压桃花月满宫。

  卷538_51 【金谷园】许浑

  三惑沉身是此园,古藤荒草野禽喧。

  二十四友一朝尽,爱妾坠楼何足言。

  卷538_52 【送崔珦入朝】许浑

  书剑功迟白发新,强登萧寺送归秦。

  月斜松桂倚高阁,明夜江南江北人。

  卷538_53 【病中和大夫玩江月】许浑

  江上悬光海上生,仙舟迢递绕军营。

  高歌一曲同筵醉,却是刘桢坐到明。

  卷538_54 【读戾太子传】许浑

  佞臣巫蛊已相疑,身没湖边筑望思。

  今日更归何处是,年年芳草上台基。

  卷538_55 【酬对雪见寄】许浑

  飞度龙山下远空,拂檐萦竹昼濛濛。

  知君吟罢意无限,曾听玉堂歌北风。

  卷538_56 【王可封临终】许浑

  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

  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

  卷538_57 【僧院影堂】许浑

  香销云凝旧僧家,僧刹残灯壁半斜。

  日暮松烟空漠漠,秋风吹破妙莲华。

  卷538_58 【记梦】许浑

  晓入瑶台露气清,座中唯有许飞琼。

  尘心未尽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

  卷538_59 【三十六湾】许浑

  缥缈临风思美人,荻花枫叶带离声。

  夜深吹笛移船去,三十六湾秋月明。

  卷538_60 【越中】许浑

  石城花暖鹧鸪飞,征客春帆秋不归。

  犹自保郎心似石,绫梭夜夜织寒衣。

猜你喜欢
  郭居安·唐圭璋
  何蓑衣道人·唐圭璋
  颜博文·唐圭璋
  春秋诗话卷之五·劳孝舆
  序·王夫之
  白石道人歌曲卷四·姜夔
  ◆屠山长性(彦德集)·顾嗣立
  无题·徐志摩
  卷一百三十七·徐世昌
  五集卷三十·乾隆
  二集卷七十七·乾隆
  卷197 ·佚名
  卷二百三十七下·曹学佺
  卷四十七·乾隆
  卷六·孟郊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六十二·彭定求

        卷862_1 【同沈恭子游虎丘寺有作】清远道士   我本长殷周,遭罹历秦汉。四渎与五岳,名山尽幽窜。   及此寰区中,始有近峰玩。近峰何郁郁,平湖渺瀰漫。   吟俯川之阴,步上山之岸。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乱。  

  • 卷八百二十八·彭定求

        卷828_1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尧铭】贯休   金册昭昭,列圣孤标。仲尼有言,巍巍帝尧。承天眷命,   罔厥矜骄。四德炎炎,阶蓂不凋。永孚于休,垂衣飘飖。   吾皇则之,小心翼翼。秉阳亭毒,不遑暇食。

  • 凡例·唐圭璋

      一  是编旨在汇辑有宋一代词作,供研究工作者参考之资,故网罗散失,虽断句零章,亦加摭拾。全书录入词人一千三百三十馀家,词作一万九千九百馀首,残第五百三十馀首。  二  是编严诗词之辨,凡五七言绝及古诗均不阑入。

  • 卷二百·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角类五言律边城听角        【唐】李咸用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鎗细引云成阵高催鴈着行唤廻邉将梦吹薄晓蟾光未遂终军志何劳思故乡六言絶句冬夕          【元】

  • 李世民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世民(598—649 ),世称唐太宗,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他在文治武功上卓有建树,在诗歌创作上也颇有成就。 过旧宅 李世民 新丰停翠辇, 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新, 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 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

  •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范晔

    卫飒 任延 王景 秦彭 王涣 许荆 孟尝 第五访 刘矩 刘宠 仇览 童恢初,光武长于民间,颇达情伪,见稼穑艰难,百姓病害,至天下已定,务用安静,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郑、卫之音,手不持珠玉之

  • 列传第五十四 恩幸·沈约

    夫君子小人,类物之称。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屠钓,卑事也;版筑,贱役也,太公起为周师,傅说去为殷相。非论公侯之世,鼎食之资,明扬幽仄,唯才是与。逮于二汉,兹道未革,胡广累世农夫,伯始致位公相;黄宪牛医之子,叔度名重京师。且任

  • 宋史全文卷十五·佚名

    宋钦宗丙午靖康元年春正月,诏求言。监察御史余应求先为校书郎,尝上奏,略曰:『献言者皆曰夷狄外侵而边鄙未宁为可虑;百姓久困而财用日急为可虑;兵革未弥而士马不强为可虑。臣以为选将帅以守边、治险阻以固圉,积粟治兵,实之塞

  • 卷一百三·杨士奇

    永乐八年夏四月○丁酉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抚宁县老人张甫通迁安县老人何彬督运皆至清水源 上闻而嘉之谓兵部尚书方宾曰忠义之心人人有之此两人以白衣随军督运而所领之众如期皆至非抚绥有道岂能得其如此凡有功者

  • 卷之六十六·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十六 传第五十 扎萨克一等台吉额尔德尼衮布列传 额尔德尼衮布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贝勒卓特巴从子父诺木齐号阿海台吉子五长额尔克次即额尔德尼衮布次阿海岱青次罗卜

  • 张兴世传·李延寿

    张兴世字文德,竟陵人。本来是单名世,宋明帝给他增加为兴世。少年的时候家贫,以平民身份随王玄谟讨伐蛮邦。后来随着孝武帝镇守寻陽,补任南中郎参军都护,随从入京讨伐元凶劭。后来南郡王刘义宣反叛,又随从王玄谟前往梁山,立有

  • 姚广孝传·张廷玉

    姚广孝,长洲人,本是医家子弟。十四岁时,他出家为僧,法号道衍,字斯道,奉事道士席应真,获得其阴阳术数之学。道衍曾游历嵩山寺,有一名叫袁珙的相士见到他后说“:这是何等僧人,三角眼,形如病虎,必定嗜杀成性,是刘秉忠之流。”道衍听后

  • 第八章 懿僖无为,唐室衰败·吕思勉

    第一节 骄奢淫逸的懿宗僖宗《旧书•帝纪》赞,谓唐之亡决于懿宗,以其时云南侵寇不息,调兵运饷,骚动甚巨,加以庞勋起义,“徐寇虽殄,河南几空”。《旧书•懿宗纪》。又引起黄巢起义也。然以唐中叶后藩镇之跋扈人民,终必至怯于公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七十四·高晋

    吁俊【臣】等谨按观民设教王者省方之举其义莫偹于易盖必有久于其道之圣人而后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斯吁俊之典隆焉礼记王制详廵狩之典首云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盖徳教之纯风俗之盛棫朴薪槱之化吉人吉士之材胥于玊辂所经

  • 卷四十六·冯复京

    <经部,诗类,六家诗名物疏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四十六 明 冯复京 撰大雅文王之什一文王篇商郑谱曰商者契所封之地孔氏曰汤取契之所封以为代号○皇甫谧云在上洛商县○括地志商州城八十里商洛县本商邑古之商国

  • 卷三·易祓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总义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三     宋 易袚 撰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食饮膳羞虽曰养王及后世子然后世子谓之及者不敢同乎王也且王者备奉何以谓之养曰有养其德者有养其体者

  • 西方合论 第十卷·袁宏道

    西方合论 第十卷第十释异门夫西方大旨。经中自明。净土要门。诸论具释。如天亲。智者海东越溪等。皆抉发幽微。举扬宗趣。近则云栖和尚。所著小本疏钞。条分类析。精宏渊博。真照夜途之长炬。截苦海之轻舟。诸

  • 东斋记事·范镇

    6卷。北宋范镇撰。是书仿唐人著书以述当时之事,使后人有可考证,故追忆馆阁中及在侍从时交游语言、里俗传说而撰。多及北宋故事、典章制度、士人逸事,于蜀地风土人情尤详。书成于元丰间,因写于所居之东斋,因以名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