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楚辞集注卷第五

远游第五【离骚二十三】

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旣放,悲叹之余,眇观宇宙,陋世俗之卑狭,悼年寿之不长,于是作为此篇。思欲制炼形魂,排空御气,浮游八极,后天而终,以尽反复无穷之世变。虽曰寓言,然其所设王子之词,苟能充之,实长生久视之要诀也。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阨,音厄,一音隘【一】。因,一作由。乘,时证反。】遭沈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浊下而,一作之。语,鱼据反。耿,一作炯,并古茗反。营,一作焭。〇耿耿,犹儆儆,不寐貌也。营营,犹曰荧荧,亦耿耿之意也。】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勤,渠云反。吾不,一作余弗。〇此章四言,乃此篇所以作之本意也。夫神仙度世之说,无是理而不可期也审矣!屈子于此,乃独眷眷而不忘者,何哉?正以往者之不可及,来者之不得闻,而欲久生以俟之耳。然往者之不可及,则已末如之何矣,独来者之不得闻,则夫世之惠迪而未吉、从逆而未凶者,吾皆不得以须其反复熟烂,而睹夫天定胜人之所极,是则安能使人不为没世无涯之悲恨?此屈子所以愿少须臾无死,而侥幸万一于神仙度世之不可期也!呜呼远矣,是岂易舆俗人言哉!】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永怀。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凄而增悲。【怊,音超。惝,昌两反。怳,吁往反。永,一作乖,非是。怀,叶胡成反。荒,呼广反。凄,一作凄。〇凄,痛也。】神鯈忽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鯈,一作倐。反,一作返。操,七刀、七到二反。由,一作繇。〇知愁叹之无益而有损,乃能反自循省,而求其本初也。】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列仙传:「赤松子,神农时为雨师,服冰玉,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至昆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张良欲从赤松子游即此也。】贵眞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与化去而不见兮,名声着而日延。【眞,一作至。德,一作听,非是。美,一作羡。仙,一作僊【二】。着,一作章。〇身隐而不可见,独有名字可闻耳。】奇傅说之托辰星兮,羡韩众之得一。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羣而遁逸。【羡,似面反;一作美。众,一作终。〇傅说,武丁之相。辰星,东方苍龙之体,心、尾、箕之星,所谓大辰也。庄子曰:「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音义云「今尾上有傅说星」是也。羡,念慕也。韩终,亦见列仙传。形逢远,即上文与化去之意。】因气变而遂曾举兮,忽神奔而鬼怪。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曾,音增。皎皎,一作皦皦。以,一作而。来,叶音赉。〇此亦上文化去形远之意。髣髴,见不諟也。丹经所谓「服食三载,轻举远游,入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长乐无忧」者,此也。】超氛埃而淑邮兮,终不反其故都。免众患而不惧兮,世莫知其所如。【超,一作絶。邮,一作尤。其,一作乎。都,一作乡,非是。〇氛,昏浊之气。淑尤,言其淑善而絶尤也。此以上,言所羡仙去之乐也。】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聊仿佯而逍遥兮,永历年而无成。谁可与玩斯遗芳兮,长乡风而舒情?髙阳邈以远兮,余将焉所程?【晔,音馌。蘦,今作零。仿,音旁。佯,音羊。而,一作以。与,一作以,非是。斯遗芳,一作此芳草。长,一作晨。乡,一作向。以,一作已。焉,一作安。〇耀灵,日也。晔,闪光貌,言行之速也。沦,沈也。零,落也。此一节,自叹其将老,而恐其学之不及也。】重曰: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留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飡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清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重,直用反。娱,一作游。戏,音嬉,叶音虚。二字一作戏娱,非是。飡,七安反。沆,胡朗反。瀣,音械。霞,叶音胡。麤,七胡反。〇轩辕,黄帝名。王乔,周灵王大子晋也。列仙传曰:「好吹笙,作风鸣,遇浮丘公,接之仙去。」六气者,陵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霞,日始欲出赤黄气也。秋食沦阴,日没以后赤黄气也。冬饮沆瀣,北方夜半气也。夏食正阳,南方日中气也。并天地玄黄之气,是为六气也。」又曰:「日入为飞泉。」麤,物不精也。】顺凯风以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南风曰凯风。南巢,旧说以为南方风乌之巢,非汤放桀之居巢也。宿,与肃通。审,究问也。】曰: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虚以待之兮,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受,一作爱,非是。一无而字。垠,叶鱼坚反。毋滑,一作无淈,并音骨。一滑上别有淈字。存,叶才缘反。门,叶谟连反。〇曰者,王子之言也。受,心受也。传,言传也。小无内,大无垠,言无所不在也。滑,乱也。而,汝也。壹,专也。孔,甚也。此言道妙如此,人能无滑乱其魂,则身心自然,而气之甚神者,当申夜虚静之时,自存于己而不相离矣。如此,则于应世之务,皆虚以待之于无为之先,而庶类自成,万化自出。盖广成子之告黄帝不过如此,实神仙之要诀也。】闻至贵而遂徂兮,忽乎吾将行。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行,叶户郎反。〇至贵,谓至妙之言,其贵无敌也。仍,因就也。羽人,飞仙也。丹丘,画夜常明之处也。不死之乡,仙灵之所宅也。】朝濯髪于汤谷兮,夕晞余身兮九阳。吸飞泉之微液兮,怀琬琰之华英。【汤,音阳。琬,音宛。琰,音剡。英,叶于姜反。〇汤谷,见天问。九阳,旧说谓度上有扶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亦寓言耳。飞泉,己见上。琬琰,玉名。】玉色頩以脕颜兮,精醇粹而始壮。质销铄以汋约兮,神要眇以淫放。【頩,普茗、普经二反。脕,音晚,又音万;一作艳,一作曼。壮,叶音庄。汋,音绰。眇,与妙同。放,叶音方。〇頩,美貌;一曰敛容貌。脕,泽也。醇,厚也。粹,不杂也。质销铄,所谓形解销化也。汋约,柔弱貌。庄子曰:「藐姑射山有神人焉,汋约若处子。」要眇,深远貌。淫,纵也。】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山萧条而无兽兮,野

猜你喜欢
  卷七百四十二·彭定求
  王琪·唐圭璋
  三·钱仲联
  第三出 议赘·李渔
  第二十五出 选优·孔尚任
  第四十八回 琴堂上屈打成招 穗帐中佯悲洒泪·萧晶玉
  第三十出·李开先
  卷四·杜甫
  谷城山馆集卷七·于慎行
  卷一百二十·王奕清
  卷264 ·佚名
  卷七十·曹学佺
  卷一百十四·佚名
  七集 三卷·钱德苍
  子渊诗集卷六·张仲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歳时杂咏巻七·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上元【古诗】宴光璧殿咏遥山灯陈后主照耀浮辉明飘飖落烬轻枝多含树影烟上带玲生杂桂还如月依柳更疑星园中鹤采丽池上鳬飞惊三善殿夕山灯重岫多风烟华灯此岫边涸浦如珠露雕树似花钿依楼杂渡月带石影开莲

  • 38.杜甫:悲陈陶悲青坂·施蜇存

    天宝十五载(公元七五六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即皇帝位于灵武,改元为至德。九月,左相韦见素,文部尚书房琯,门下侍郎崔涣等奉玄宗逊位诏书、皇帝册书及传国玺等自蜀郡至灵武完成禅让大典。十月,房琯自请为兵马大元帅,收复两京。肃

  • 载记第二十九 沮渠蒙逊·房玄龄

    沮渠蒙逊,临松卢水胡人也。其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氏焉。蒙逊博涉群史,颇晓天文,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权变,梁熙、吕光皆奇而惮之,故常游饮自晦。会伯父罗仇、麹粥从吕光征河南,光前军大败,麹粥言于兄罗仇曰:“主上荒耄骄纵,诸

  • 宋史全文卷三·佚名

    宋太宗一丁丑太平兴国二年春正月丙寅,命礼部员外郎贾黄中、左补阙程能、左赞善大夫冯瓒分掌左藏三库。先是,货泉与金帛通掌,岁久储蓄盈羡,始命分之。黄中寻出知升州,尝案行府廨,见一室扃鐍甚固。命发钥视之,得金宝数十匱,计其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弘治十一年十一月癸巳朔钦天监进弘治十二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给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本监官复诣文华殿进历于 皇太子群臣行礼如仪○礼科给事中屈伸言两京通政司通政参议大理寺少卿寺丞太常太仆光禄寺少卿及顺天应天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三十·佚名

    万历三十五年二月甲午朔祀三皇于 景惠殿颁馂辅臣○大学士赓以在告日久票拟在于私家既虞疎误亦非政体乞枚卜未下○吏部等衙门紏拾方面四川遵义知府周作乐云南顺义知府余懋学原任狭西布政司参政梅守峻俱不谨闲住广西布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佚名

    万历八年二月辛未朔日食○升四川副使周大烈为甘肃行太仆寺卿广东副使孙錝为山东右参政河南开封府知府薛纶为狭西副使○复除刘汉儒为山西右参政赵岩为江西佥事○降广东副使王乾章辽东行太仆寺少卿刘凤朝俱为佥事乾章福

  •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一三五限缴状光绪十年四月十八日一一三一四-一○·佚名

    三皂站堂役许能等三人,保证税差叶仁限期缴契税具限缴状台下三皂站堂役陈镛、许能、纪永,今当大老爷台前,限得叶仁所欠前宪周契银,至此月终,缴银伍拾元,不敢冒限等情。如有等情,惟能等是问。合具缴限状是

  • 附录一·佚名

    崇祯长编(残本六十六卷)选录天启七年(九月)崇祯元年(正月、二月、三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崇祯二年(二月、闰四月、六月)崇祯三年(正月、二月、三月、五月、九月、十一月、十二月)崇祯四年(正月、二月、五月

  • 一五○四 谕内阁原办《通鉴辑览》总裁等姑念成书已久免其交部议处·佚名

    一五○四 谕内阁原办《通鉴辑览》总裁等姑念成书已久免其交部议处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初十日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朕披阅《通鉴辑览》,内「唐开元五年九月令史官随宰相入侍,羣臣对仗奏事」条下,引「贞观旧制,诸

  • 郑道邕传·李延寿

    郑道邕,字孝穆。少年时谨慎诚实,以清廉节约自居,年龄不满二十,就阅读了大量经史典籍。他的父亲和叔叔四人都很早去世,堂兄弟中,郑道邕为长兄,他抚养训导众多族弟,如同对待亲手足,一家人亲善和顺。魏孝昌初年,他踏上仕途,任为太尉

  • 严砺传·刘昫

    严砺,为严震的宗族人。性格轻率浮躁,善于邪恶谋划,在军中巧言谄媚,历任山南东道节度虞候、兴州刺史,兼任监察御史。贞元十五年(799),严震死,由砺管理府事,震留下的遗表中,推荐砺的才干能胜此任。七月,越级授予兴元尹,兼任御史大

  • 第三章议事之秩序并额数·孙中山

    十九节循行之事开场议事,有三件必要之形式:一为唱秩序,二为宣读及认可前会之记录,三为散会。此外更有常务委员之报告,皆可称为循行之事。此等事由全体许可,便可不用动议及表决之形式而施行之。但此等非公式之举动,切不宜施之

  • 卷之二·佚名

    禅林备用卷之二 庐山东林太平兴龙禅寺住持比丘 壹咸编 辰 坐禅 每日粥了。堂司行者。先覆首座。僧堂众寮前。各挂坐禅牌。报众。令供头僧堂内装香。点琉璃。堂司覆首座鸣众寮前板一下。大众即归被位坐禅。堂司见被

  • 方舟集·李石

    诗文别集。又称《方舟先生集》。二十四卷。宋李石撰。《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著录为正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未著录,知传世不多。《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为一部四册,《箓竹堂书目》卷三同。《国史经籍志》卷

  • 僧宝正续传·祖琇

    凡七卷。宋代僧石室祖琇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三七册。系宋代禅林之名僧传。祖琇辑录罗汉系南、圆通道旻、兜率惠照、黄龙道震、德山木上座、临济金刚王等,计三十人之传及宗乘语要,并于每一传之后附赞语一篇。卷末附录‘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