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二十四

姚合【陕州人】

寄杨茂卿校书

去年别君时同宿黎阳城黄河冻欲合船入冰罅行君为使滑州我来西入京丈夫不泣别傍人叹无情到京就省试落籍先有名还家岂无路羞为路人轻决心住城中百败望一成腐草衆所弃犹能化为萤岂我愚暗身终久不发明所悲道路长亲爱难合并安得如白日远见君仪形

寄主客张郎中

年长方慕道金丹事参差故园归未得秋风思难持蹇拙公府弃朴静高人知以我齐杖履昏旭讵相离吟诗红叶寺对酒黄菊篱所赏未及毕後游良有期粲粲华省步屑屑旅客姿未同山中去固当殊路岐

寄秋拾遗时为魏州从事

少在兵马间长还系戎职鸡飞不得远岂要生羽翼三年城中游与君最相识应知我中肠不苟念衣食主人树勲名欲灭天下贼愚虽乏智谋愿陈一人力人生须气健饥寒困不得寐当一席寛觉乃千里穿古人不惧死所惧死无益至交不可合一合难离坼君尝相劝勉苦语毒胸臆百年心共闻谁限河南北

秋中寄崔道士

贫居雀喧噪况乃静巷陌夜眠睡不成空庭闻露滳傍有一杯酒欢然如对客月光久逾明照见室中白平生志舒豁难可似兹夕四肢得自便虽劳不为役故人山中住善治身心策五谷口不尝比僧更闲寂我今暂得安目谓脱幽戚君身长逍遥日月争老得

寄贾岛浪仙

悄悄掩门扉穷窘自维絷世途已昧履生计复乖缉踈我非常性端峭尔孤立往还纵云久贫蹇岂自习所居率荒野宁似在京邑院落夕弥空虫声雁相及衣巾半僧施蔬药常自拾凛凛寝席单翳翳竈烟湿颓篱里人度败壁邻灯入晓思已暂舒暮愁还更集风凄林叶萎苔糁行径澁海峤誓同归橡栗充朝给

所居秋夕寄李廓

覉滞多共趣屡屡同室眠稍暇更访诣宁惟候招延愧君备蔬药识我性所便罢吏童仆去洒扫或自专古巷人易息踈迥自江边幸当中秋夕复此无云天月华更漏清露叶光彩鲜四邻亦悄悄中怀益纒绵兹境罕能致居闲得弥偏数盃罢复饮共想山中年

庄居野行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啇贾官家不税商税农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壠亩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犂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上天不雨粟何由活蒸黎

题宣义池亭

春入池亭好风光暖更鲜寻芳行不极逐胜坐还迁细草乱如髪幽禽鸣似弦苔文翻古篆石色学秋天花落能漂酒萍开解避船暂来还差疾久住合成仙迸笋搘堦起垂藤压树偏此生应借看自计买无钱

送裴中丞赴华州

我梦何曾应看君渡滻川自无仙掌分非是圣心偏径草多生药庭花半落泉人间有此郡况在凤城边

送宋慎言

童稚便知闻如今祗有君百篇诗尽和一盏酒须分驿路多连水州城半在云离情同落叶向晩更纷纷

送右司薛员外赴处州

怀中天子书腰下使君鱼瀑布和云落仙都与世踈远程兼水陆半载在舟车相送难为别南风入夏初

送殷尧藩侍御游山南

诗境西南胜秋深昼夜蛩人家连水影驿路在山峰地静云生石天寒雪覆松我为公府系不得此相逢

送潘传秀才归宣州

李白坟三尺嵯峨万古名因君还故里为我吊先生晴日移虹影空山聚鹤声老郎闲未得无计此中行

送韦瑶校书赴越

寄家临禹穴乘传出秦关霜落橘满地潮来帆近山相门宾益贵水国事多闲晨省高堂後余欢盃酒间

送清静闍黎归浙西

大地无生理吴中岂是归自翻贝叶偈人施福田衣夏尽滩声出潮来日色微郡斋师去後寂寞夜吟稀

送马戴下第客游

昨来送君处亦是九衢中此日殷勤别前时寂寞同鸟啼寒食雨花落暮春风向晩离人起筵收盏未空

寄陆浑县尉李景先

薄俸还同请惟君独自闲地偏无驿路药贱管仙山月色生松里泉声在石间吟诗复饮酒何事更相关

郡中书事寄默然上人

郡中饶野兴过客亦淹留看月江楼晓寻山石径秋竟归何处老谁免此生愁长爱东林子安禅百事休

寄李频

闭门常不出惟觉长庭莎朋友来看少诗书卧读多命随才共薄愁与醉相和郑重君名字新登甲乙科

寄贾岛

寂寞荒原下南山祗隔篱家贫惟我竝诗好复谁知草色无穷处虫声少歇时朝昏鼓不到闲卧益相宜

寄无可上人

十二门中寺诗僧寺独幽多年松色别後夜磬声秋见世虑皆尽来生事更修终须执瓶鉢相逐入牛头

寄友人

日暮掩重扉抽簪复解衣漏声林下静萤色月中微秋霁露华结夜深人语稀殷勤故山路谁与我同归

赠常州院僧

一住毗陵寺师应祗信缘院贫人施食?静鸟窥禅古磬声难尽秋灯色更鲜仍闻开讲日湖上少鱼船

武功县中作二首

日出方能起庭前看种莎吏来山鸟散酒熟野人过岐路荒城少烟霞远县多同官数相引下马上西坡朝朝眉不展多病怕逢迎引水远通涧垒山高过城秋灯照树色寒雨落池声好是吟诗夜披衣坐到明

闲居

不自识踈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

扬州春词二首

广陵寒食天无露复无烟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园林多是宅车马少於船莫唤游人住游人困不眠满郭是春光街衢上亦香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谷鸟鸣还艶山夫到亦狂可怜游赏地焬帝国倾亡

题李频新居

赁居求胜处深僻任人嫌盖地花如绣当门竹胜帘劝僧尝药酒教仆办书签庭际山宜小休令着石添

过天津桥晴望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晩深自从王在镐天宝至如今

暮春书事

穷巷少芳菲苍苔一径微酒醒闻客别年长送春归宿愿眠云峤浮名系鏁闱未因丞相庇难得脱朝衣

九日忆砚山旧居

帝里闲人少谁同把酒杯砚山篱下菊今日几枝开晓角惊眠起秋风送病来长年归思切更値雁声催

除夜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吟诗台

幽岛藓层层诗人日日登坐危石是榻吟冷唾成冰静对惟秋水同来只老僧竹枝题寄处小篆复谁能

竹里径

一径婵娟里惟闻静者知迹深苔长处步狭笋生时高是连幽树穷应到曲池纱巾灵寿杖行乐复相宜

游终南山

策杖度溪桥云深步数劳青猿吟岭际白鹤坐松梢天外浮烟远山根野水交自缘名利系好此结蓬茆

早夏郡楼宴集

官散有闲情登楼步稍轻牕云带雨气林鸟杂人声晓日襟前度微风酒上生城中会难得扫壁各书名

郡中西园

西园春欲尽芳草径难分静语惟幽鸟闲眠独使君密林生雨气古石带潮文虽去清秋远朝朝见白云

酬李廓精舍南台望月见寄

看月空门里诗家境有余露寒僧梵出林静鸟巢踈远色当秋半清光胜夜初独无台上思寂寞守吾庐

喜贾岛雨中访宿

雨里难逢客闲吟不复眠虫声秋并起林色夜相连爱酒此生里趋朝未老前终须携手去沧海棹鱼船

送友人游蜀

送君一壶酒相别野庭边马上过秋色舟中到锦川峡猿啼夜雨蜀鸟噪晨烟莫便不回首风光从几年

寄永乐长官殷尧藩

故人为吏隐高卧簿书间遶院惟栽药逢僧只说山此宵欢不接穷岁信空还何计相寻去严风雪满关

寄蔡州蒋亭兼简田使君

几岁乱军里蒋亭名不销无人知旧径有药长新苖树宿山禽静池通野水遥何因同此醉永望思萧条

山居寄友生

独在山阿里朝朝遂性情晓泉和雨落秋草上墙生因客始沽酒借书方到城诗情聊自遣不是趂声名

武功县中作

县去帝城远为官与隐齐马随山鹿放鸡杂野禽栖遶舍惟藤架侵堦是药畦更师嵇叔夜不拟作书题守拙天然性为官是事踈惟寻向山路不寄入城书因病多收药缘溪学钓鱼养身成好事此外更空虚微官如马足祗是在泥尘到处贫随我终年老趂人簿书销眼力盃酒耗心神早作归休计深幽乐此身客至皆相笑诗书满卧牀爱闲求病暇因醉与官妨鬂髪寒惟短衣衫瘦渐长自嫌多简束不似旧来狂邻里皆相爱门开数见过秋凉送客远夜静咏诗多就架题书目寻栏记药窠到官无别事种得满庭莎穷逹天应与人间事莫论微官从似客远县岂胜村竟日多无食连宵不闭门斋心调笔砚惟写五千言作吏荒城里穷愁欲不胜病多惟识药年老渐亲僧梦觉空堂月诗成满砚冰故人多得路寂寞不相称

题杭州南亭

旧隐即云林思归日日深如今来此地无复有前心古石生灵草长松栖异禽暮潮檐下过溅浪湿衣襟和裴令公游南庄忆白二十韦七二贤客

四郊初雨歇高树滳犹残池满红莲湿云收绿野寛花开半山晓竹动数村寒闘雀翻衣袂惊鱼触钓竿罇前多野客膝下尽郎官斸石通泉脉移松出药栏关东分务重天下似公难半醉思韦白题诗染彩翰

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

兰烛照重茵飞盃复几分主人寒不寝上客晓离羣骑吏缘青壁旌旗度白云劒铭生藓色巴字叠冰文华省思仙佀疲民爱使君汵汵惟自适郡邸有谁闻

题山寺

千重山崦里楼阁影参差未暇寻僧院先看置寺碑竹深行渐暗石稳坐多时古塔虫蛇善隂廊鸟雀痴云开开上界近泉落下方迟为爱青桐叶题满树诗

送刘禹锡郎中赴苏州

州城全是故吴宫香径难寻古藓中云水计程千里远轩车送别九衢空鹤声高下听无尽潮色晨昏望不同太守吟诗人自理小斋闲卧白苹风

送林使君赴邵州

诏书飞下五云间才子分符不等闲驿路算程多是水州图管地少於山冈头斑竹寻应遍洞里丹砂自采还清净化人人自理终朝无事更相关

送别友人

独向山中覔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时摘花浸酒春愁尽烧竹煎茶夜卧迟泉落林梢多碎滳松生石底足傍枝明朝却欲归城市问我来时总不知

送僧贞实归杭州天竺

石桥庵里最清凉闻说茆庵寄上方林外猿声连院磬月中潮色到禅牀他生念我身何在此世惟师性亦忘九陌相逢千里别青山重叠树苍苍

寄东都白宾客居易

阙下高眠过十旬南宫印绶乞离身诗中得意应千首海内嫌官只一人宾客分司真是隐山泉遶宅岂辞贫竹斋晩起多无事惟到龙门寺里频

杭州官舍偶书

钱塘刺史谩题诗贫褊无恩懦少威春尽酒杯花影在潮回画槛水声微闲吟山际邀僧上暮入林中看鹤归无术理人人自理朝朝渐觉簿书稀

送源中丞赴新罗

赤墀赐对使殊方官重霜台紫绶光玉节在船清海怪金函开诏拜夷王云晴渐觉山川异风便那知道路长谁得似君将雨露海东万里洒扶桑

赏春

闲人祗是爱春光迎得春来喜欲狂买酒怕迟令走马看花嫌远自移牀娇莺语足方离树戏蝶飞高始过墙颠倒醉眠三数日人间百事不思量

秋中夜坐

踈散永无事不眠常夜分月中松露滳风引鹤同闻

老马

卧来扶不起惟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古碑

荒田一片石文字满青苔不是逢闲客何人肯读来太尉李德裕自城外拜辞後归弊居瞻望音徽即书一絶寄上

千骑红旗不可攀水头独立暮方还人家怪我浑如病罇酒休倾笔砚闲

和前吏部韩侍郎夜泛南溪

辞得官来疾渐平世间难有此高情新秋月满南溪里引客乘船处处行

送贾岛及钟浑

日日攻诗亦自强年年供应在名塲春风驿路归何处紫阁山边是草堂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

 

猜你喜欢
  曾寅孙·唐圭璋
  吴蒙庵·唐圭璋
  卷六·何汶
  甲申以前十二首·许南英
  第五十一回 说怀胎遂成话柄·陈端生
  第二场·老舍
  卷六·魏源
  卷一百八十一·曹学佺
  南湖集巻四·张镃
  御选宋诗卷三十七·康熙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菊部丛谭》·张次溪
  舒亶词作鉴赏·佚名
  陈玉兰诗鉴赏·佚名
  贾至诗鉴赏·佚名
  初集 一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二十一 丘濬 古意 千金买宝刀百金买角觽宝刀头有环角觽能解丝殷勤寄远人用以慰所思所思不见察幽独甘自怡 感兴 天际多刚

  • 后集卷四·蔡正孙

    苏东坡乌台诗案《年谱》云:&ldquo;元丰二年己未,先生四十四岁。七月,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何大正、舒亶,谏议大夫李定,言公作为诗文,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无所畏惮。国子博士李宜之状亦上。七月二日奉圣旨送御史台根勘,二十八日

  • 第七十三回 背德兴兵周师再败 揽权夺位陈主被迁·蔡东藩

      却说齐主湛检得元蛮书,立即动怒,便欲将蛮加罪。蛮急贿托幸臣,替他求免,还算罢官了事。蛮为百年母元氏父,蛮得免诛,元氏仍居顺成宫,不过伤子枉死,更增一层悲泪罢了。先是周太师宇文护母阎氏,及周主第四姑,并诸戚属等,皆寓居

  • 卷第二百六十八·胡三省

    后梁纪三〔起重光协洽(辛未)三月,尽昭阳作噩(癸酉)十一月,凡二年有奇。〕《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干化元年〔(辛未、九一一)〕1三月,乙酉朔,以天雄留后罗周翰为节度使。2清海、静海节度使兼中书令南平襄王刘隐病亟,〔亟,纪力翻。

  • 卷之三百三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四·赵釴

    林时隐博学多闻,深明象纬,聚书数千卷,皆自校仇。语子孙曰:&ldquo;吾与汝曹获良产矣。&rdquo;昔先正亦云:&ldquo;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rdquo;吾尝笑其言。夫积书所以尚友古人,自广闻见,岂徒遗子孙为功名计耶?若恃是为产

  • 卷二十二·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二十二 纪年 东海郡侯上 东海郡侯名允济世宗第七子也章宗朝封卫王为奉圣军节度使又权参知政事行省事於河北章宗崩无子而世宗之诸子惟允济在章宗所嬖内侍李新喜传遗诏於尚书右丞萨克

  • 列传卷第十一 高丽史九十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金富轼[*(金)敦中*(金)君绥]。○金富轼富佾之弟肃宗时登第补安西大都护府司录 军事考满直翰林院历右司谏中书舍人仁宗卽位李资谦以国舅当国

  • 袁继忠传·脱脱

    袁继忠,他的祖先是振武人,后来迁徙到并州。其父袁进,在后周任阶州防御使。继忠因父亲的官职补任右班殿直。太祖平定泽、潞,讨伐并、汾诸地时,继忠都参加战斗。乾德年间宋军征讨蜀地,他隶属于大将刘廷让军中。攻克蜀地后,任知

  • 卷第廿二·佚名

    續日本紀卷第廿二〈起天平寶字三年正月、盡四年六月。〉右大臣從二位兼行皇太子傅中衛大將臣藤原朝臣繼繩等奉勅撰」廢帝三年春正月戊辰朔。御大極殿受朝。文武百官。及高麗蕃客等。各依儀拜賀。庚午。帝臨軒。高麗使

  • 从化第十三·佚名

    君以民为体,民以君为心。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从之。未见心好而身不从,君欲而民不随也。人之从君,如草之从风,水之从器。故君之德,风之与器也;人之情,草之与水也。草之戴风,风鹜东则东靡,风鹜西则西靡,是随风之东西也。水

  • 卷九·胡广

    <经部,诗类,诗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九     明 胡广等 撰小雅二【大雅説附】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大小之殊而先儒説又各有正变之别【郑氏曰小雅大雅周室居西都之时诗也小雅自鹿鸣至菁莪十六篇大

  • 卷二百五十六·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六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十一丧礼仪礼丧服大功布衰裳牡麻绖无受者【注大功布者其锻治之功麤沽之 疏章次此者以其本服齐衰期为殇死降在大功故在正大功之上义齐衰之下也不云月数者下文有

  • 提要·方苞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官集注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官集注十二卷国朝方苞撰苞字凤九号灵臯亦号望溪桐城人康熙丙戌防试中式举人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后落职修书特赐侍讲衔致仕是

  • 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初分赞般若品第三十二之六世尊,若新学大乘菩萨摩诃萨。不依般若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安忍波罗蜜多。净戒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起如是想。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於色。作大作校於受想行识。亦作大

  • 卷第一·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卷第一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论中分别界品第一一切种智灭诸冥  拔出众生生死泥顶礼大师如理教  对法俱舍我当说释曰。若人欲正造论。当令他知大师不共功德。故说众德为先。后顶礼大师。此

  • 学斋占毕·史绳祖

    四卷。南宋史绳祖(生卒年不详)撰。史绳祖字庆长,眉山 (今属四川)人。早年从学于魏了翁,官至朝清大夫直焕章阁,主管成都府玉局观。勤奋好学,经史百家之书,无所不读。此书卷首自谓:“余少之时,将求多能,蚤夜以孜孜,凡读书有疑,随

  • 巧联珠·刘璋

    清雍正间可语堂刊本《巧联珠》目录书影清雍正间可语堂刊本《巧联珠》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四卷十五回。题“烟霞逸士编次”。序中又称其为“烟霞散人”,或为清初太原刘璋。成书于清雍正年间。现存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