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

万历八年二月辛未朔日食

○升四川副使周大烈为甘肃行太仆寺卿广东副使孙錝为山东右参政河南开封府知府薛纶为狭西副使

○复除刘汉儒为山西右参政赵岩为江西佥事

○降广东副使王乾章辽东行太仆寺少卿刘凤朝俱为佥事乾章福建凤朝狭西

○升四川松藩东路游击吴鲸为左参将

○调原任山海关参将王通为游击统领蓟镇天津秋班官军○癸酉大学士张居正夺情用事复历三年吏部以秩满宜加恩请  上命查例从厚开拟

○升礼部郎中刘应麒为广东副使提督学较

○甲戌升吏部验封司郎中徐元太为山东左参政

○以北虏俺答西牧回剿恪遵约束议奖赉诸臣抚御功升宣大总督郜光先甘肃巡抚侯东莱俸一级又宁夏巡抚罗凤翔西宁参将李汶等各赉银币有差

○狭西矿盗劫掠徽州西和县等地方失事兵备等官李日强等各议罚治降调

○乙亥升狭西苑马寺少卿甲维岱为副使

○工科给事中尹瑾踏勘河工完将筑堰建闸入海处绘图以进因附奏黄淮之形势实关国家之命脉如知其为  祖陵之密迩则思培护之当严知其为京师之通津则思<婠勶-釒>浚之当豫知漕运关乎国用则思河务之当修知壤地切乎民生则思保障之当急知堰堤之绵亘则思上流之当防知坝闸之布列则思下流之当洩观今日之顺轨当思昔日之横流观上功之钜艰当思保守之不易择人以重其寄久任以责其成岁修以缉其工综核以稽其实言俱切至  上留览之

○丙子礼部议筑塞  山陵径路责成提督守备等官多植树以资蔽障禁樵采以绝蹊径调夜军以严防守加盘诘以惩奸细其山后西水峪至川草花顶一带并桃树庵张家口大小红山柳沟等处仍通行宣镇申严防守  上从之

○兵部题称俺答并套虏诸酋还巢纳款似可无虞但部落结聚性难尽驯边地安宁人易习玩宜申饬文武将吏悉心协谋外结犬羊之心内壮虎豹之势在宣大山西则当依期互市调停抚赏杜其无已之求时加哨探严设按伏防其未然之变在延绥则当思套虏众多边城辽阔防御尤须严密抚处亦宜通融在宁夏甘肃则当饬兵守险宣恩布信修我内治图保万全  上可其议

○旌表孝子一人永寿王府奉国将军秉樍孝事母夫人沈氏母目失明秉债奉侍汤药日夜祈天数年母忽目明如旧人谓诚孝所感旌其门曰孝行节妇五人汝阳王府镇国中尉睦梃妻恭人路氏江西建昌府南城县生员夏训妻郑氏乐平县生员吴公治妻程氏福建莆田县民刘环未婚妻陈氏江西新喻县举人廖輗妻陈氏俱年未二十守节至老烈妇一人江西临川县民陈仁未婚妻傅氏仁死傅氏往事姑二十余年极尽孝养姑免傅氏殡葬如礼归母家不食死各旌其门曰节烈

○丁丑今大学士张四维祭先师孔子

○升户科右给事中姚学闵礼科右给事中刘中立刑科右给事中齐世臣为左给事中兵科给事中李廷仪工科给事中周邦杰尹瑾为右给事中学闵礼科中立邦杰兵科世臣刑科廷仪吏科瑾本科

○升江西左参议吴与言为四川副使刑部郎中赵萃为贵州左参议  升狭西佥事王君赏为苑马寺少卿

○应天巡抚胡执礼以原任侍郎王锡爵省亲逾期奏请简用  上以违例荐举夺其俸三月

○升井大游击朱家将为龙固二关右参将

○起原任辽东宁远参将黑云龙以原衔管沈阳游击事○升兴都留守司佥书戴寅为四川松潘东路游击

○改蓟镇德州领班游击孙甫于庄凉

○戊寅  上亲祀  太社稷

○大学士张居正<婠勶-釒>辞考满其略云前年先臣不禄臣沥血陈情惟乞一去乃奉  圣谕恳留至于三四臣不得已为在京守制之请仰荷  圣慈俯从既允归葬旋即召还免其朝参停止支俸令以素服办事臣出则综理国事尽在公之义入则守其苴绖执居丧之礼身虽属于公家事实殊于见任查前代典礼与本朝律令凡夺情起复者皆居官食禄与见任不殊故先年大学士杨溥李贤等皆从服中升官考满今  皇上原未夺臣之情臣亦未尝于制中起复事体原自不同况前年  大婚礼成叙录内阁诸臣晋秩荫子独臣以服制未满特敕该部俟制满而后题请是  皇上亦谅臣在服制之中不可加恩夫既不可以升官独可以考满乎<婠勶-釒>入  上温谕允之

○以会试天下贡士命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申时行詹事府掌府事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余有丁为考试官

○狭西三边总督郜光先为延绥至兵饷银不敷奏请加部覆谓该镇所需粮料七十八万八千八百七十余两而旧额合民屯盐引粮草等项及京运只七十一万四千九百有奇节年借用客兵饷银大约七万两今宜即以此数加给为主兵年例定额客兵饷银合盐引京运共一十万九千七百五十两今虏款已久不烦调兵节年所用多不过三万少止二万宜每岁以五万两为客兵年例定额即有非时虏警而每年尚剩二万余两亦足支用  上从之

○庚辰  孝贞纯皇后忌辰遣清平伯吴国乾致祭于  茂陵

○升南京国子监祭酒许国为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

○升山东副使艾可久为江西左参政

○辛巳升右春坊右谕德掌南京翰林院印信戴洵为南京国子监祭酒

○升大宁都司佥事署都指挥佥事路登云为井大游击

○改神机三营游击陈汝忠统领蓟镇德州春班官军

○福建漳泉灾巡抚耿定向请将各仓库见贮应赈银谷便宜支济户部覆请  上允之  上御经筵如常期

○赐原任太子太保南京吏部尚书王用宾祭葬用宾狭西西安府咸宁县人中正德十六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除编修升修撰充经筵历官礼部左右侍郎改吏部寻晋礼部尚书以勘吏部尚书李默被赵文华诬奏事忤旨改南京吏部九年秩满加太子太保因病乞归万历七年七月卒于家礼部题本官学识纯正行履端方历官四十六年士林瞻望其风采家居一十三载乡人薰炙其仪型易名赐谥似亦相应得旨准照例与祭葬

○复除河南佥事丁维宁于狭西

○乙酉调山西副使蹇达于山东提督学政

○准南京太常寺卿徐浚致仕以御史王廷稷劾奏之也

○复除狭西道监察御史刘天衢于浙江道

○丁亥赐淮王载坮谥曰恭予以册文

○裁革苏松管粮参政先是吏部拟补前官大学士张居正谓此职系添设冗员不必推补  上乃命查议以闻吏部因奏近年内外官员视国初旧额已增数倍不顾民艰动滋烦扰如此非一  上是其言因命各省直兵备守巡及参游等官凡添设者俱一一查议具奏裁革以称省事尚实之意

○升山东济南府知府宋应昌为山西副使

○改宁夏领兵入卫游击吕豸于神枢三营

○狭西抚按臣以西安等府所属州县驿递疲救民不堪命乃酌议裁省列为八款一曰酌冲疲一曰裁支应一曰减夫车一曰酌派徵一曰处公用一曰明铺陈一曰预徵解一曰议南马兵部覆请皆从之

○戊子  上亲祀  先农坛毕行耕耤礼命定国公徐文璧彰武伯杨炳大学士张居正充三公大学士张四维兵部尚书方逢时吏部尚书王国光户部尚书汪宗伊礼部尚书潘晟戎政兵部尚书杨兆刑部尚书严清都御史陈炌吴兑充九卿各行伍推九推礼事竣赐陪祀执事官宴  上将奉  两宫皇太后率  后妃谒  山陵行春祭礼敕照嘉靖十五年例行礼臣谓  世庙初继大统故遍诣  诸陵  穆宗只诣  长陵  永陵其  各陵俱遣官行礼今次宜遵照隆庆二年例  皇上先诣  长陵祭毕恭奉  两宫皇太后率  后妃行谒拜礼次谒  永陵  昭陵俱如  长陵仪其  诸陵各遣官一员致祭

○己丑耕耤礼成赐定国公徐文璧彰武伯杨炳大学士张居正张四维尚书方逢时王国光汪宗伊潘晟杨兆严清都御史陈炌侍郎吴兑以表里叚币及执事官员人等银布各有差

○恭仁康定景皇帝忌辰遣靖远伯王学礼祭  陵寝

○庚寅  上以谒陵应用银两内库缺乏着光禄寺将节省膳馐余积进十万两户科郝维乔等奏言岁时豊歉难料区区余积尚恐不支何堪取用乞仍酌量内库取充诸费以光俭德  上令从前旨

○辛卯吏部以直隶保安州管州事同知嵇巅历俸最久乞休以闻  上准其致仕因谕前旨各守令官贤能者不拘资格推用乃近来举贡出身在任稍久即便引疾显是上官泥于旧格不能综核奖拔以致悃愊之吏上进无阶自行引退今后该部凡行取推升务遵明旨力祛旧习惟贤是用以称朕审官安民之意

○直隶巡按林应训<婠勶-釒>言苏松诸郡古称泽国干河支港不下千百大则洩水以入海次则通湖以达江小则引流以灌田年久淤浅洩蕃无禆今将苏松常镇等河如吴淞江白土□卯塘秀州塘蒲汇塘孟渎河舜河青旸港等处俱经设处兴工竣事苏松尚有支河数十处宜用民之半出力以赴工用官之半处费以给食事无中辍利可毕兴  上下其章于所司

○兵部以将谒  山陵请先申饬总督梁梦龙郑雒令于临期带选标兵在宣大总督则移驻居庸关外保护南山蓟镇总兵则移驻黄花镇防护  陵寝昌平总兵官则在山陵紧要关隘往来巡视余各镇巡参游等官各照信地严加防守诏从之

○壬辰铸给分守河西兼理屯田关防一颗

○南直隶丹徒县永生砥柱二洲新涨淤沙生芦渐广应天巡抚胡执礼奏请委官文明开垦先饷南京工部尚书沈应时奏称芦租原供织造充饷非宜户部酌覆请以芦课原额归南京工部余多银两角□羊送巡抚以充军饷诏以洲地盈缩不时又出新淤计亩增税仍充芦课不得争扰

○癸巳赐铅山王弼干谥康禧予以册文

○升南京光禄寺卿陈联芳为南京太常寺卿

○加大同入卫游击王保参将衔管宁夏领军游击事

○甲午升直隶保定府知府贾仁元为山东副使

○临洮知府曹时聘密云游击魏孔与河南都司佥书崔景荣冒禁行驿递为山西抚臣高文荐所纠得旨夺时聘职为民革魏孔与崔景荣任俱下抚按问并行各抚按查朝觐官遣牌驰驿者一体参处之

○乙未命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周子义清理军政贴黄○勒应天府府尹方良曙致仕调南赣巡抚蒙诏外任令河南巡抚周鉴策励供职以南京给事中傅作舟御史林应训等劾其冒滥故也

○荣河县知县郝朝臣以入觐科歛革职为民仍下抚按御史问奏

○升大理寺左少卿贾三近为南京光禄寺卿

○兵部以  圣驾将有事山陵先期条奏扈从守卫事宜  上以其分属欠明先后失序令另开具奏

○丙申升万全都司佥书麻承勋为大同入卫游击

○刑科给事中高尚忠奏称吏治坏于近名人情隳于晚节往见应朝之臣竣事而归也藩臬长贰则为吾事已毕惟望升转利弊兴革绝不置念守令诸臣则谓既以才留便可肆志向之矫廉伪节一切弃之抚按监司谓其尝以贤能注考不复纠举此弊不除吏治何繇而饬乞敕吏部转行各抚按严加督率有頺纵者不时参劾抚按容隐不举该部及科道纠劾之  上是其议

○丁酉遣定国公徐文璧代祀  大明于朝日坛

○给沿边沿海各巡按御史敕令查盘军需钱粮依期奏报

○戊戌升南京大理寺右寺正刘浑成为浙江副使

○诏蠲两淮盐场自嘉靖二十九年起至隆庆四年止消折盐二十八万七千五百引以宽灶丁

○总督郜光先条上御虏安边八事一重播告以宣威信选差官通遍谕河套松山西海诸虏令其严戒部落依期贡市勿生事求索有不遵者停革抚赏一别市地以便抚防互市合有分地自顺义王俺答西行达虏乘机流住两处射利宜申饬镇抚差的当官通谕各部首领于原市关口领赏不待搀越二优市长以责统约三边市场四所每市酋首一人主事内卜失兔阿不害切近黄台吉宾兔台吉丙兔台吉四酋为长宜给之敕谕量加赏赉仍优以市长名目令其约束本市酋夷一固人心以峻大防延宁取草塞外出入无时兰靖庄红地方人等希窃矿利潜出外境甘镇凉永等处向因虏众往来内地易为勾引兼之将领剥削有司科扰人心涣散反为外附宜行镇抚责成道将等官于各边隘口令守墩军夜严密盘诘敢有无故擅出塞外者即拏审重究沿边住种居民及各营堡军丁有科派苦累者一体参治一祛积累以实训练延宁军马入卫岁时抽选勾补骚然甘肃原无客饷取诸缺军以为节省四镇降夷通丁养赡不足人无固心转复流徙宜转行各镇抚自今延宁入卫兵马回镇即便整理如军缺则清勾户丁丁绝则另行召募马缺则议讨马价买补一切抽取之弊痛加禁革宁夏副总兵免其入卫以重边防甘肃节省之名悉行革除原缺额兵责成各该道逐一清勾召补将扣存还官主饷开报支销真虏降夷分别加给以示优养仍责成各该将将各营堡军丁简选而训练之守巡各道稽察试验期臻实效一甄将材以肃军令严饬大小将领各持廉秉公禁私役止科扰恤饥寒同甘苦威爱并行即为良将当久其任崇其秩其有贪饕乖戾寡恩损威号令不严隳坏军法者即便参究永不叙用一严守歛以资保障四镇城堡墪墙责成各该道将将所辖者画地保守毋致损坏按季一阅如有鹻薄坍塌即便修补遇迁转者比照兵马事例一一支代且款顺以来余丁寓民逐耕牧逼虏邻不惟孳蓄蕃庶致虏垂涎而土重难移收歛未易宜责令各道照节年编派守城之法相度地理编入就近堡所春耕夏作任其便宜秋成移驻堡内有警并力拒守听本堡该管官提调自守城之外毫不许干扰一假便宜以寄阃外先年西镇边患套虏为急故每过秋防总督移驻花马池狭西总兵亦于定边等处跟随今四镇俱有虏住则督臣宜听其便宜巡历以便调度延宁二镇各有总兵则狭西总兵官正宜专任固镇抚防番虏不必远赴摆守狭西三边军务重大与蓟辽宣大相同二镇中军官俱系钦设独该镇于废闲将官中自行选委事权甚轻宜一体钦依升授部覆如议以请报可其免宁夏副总兵人马入卫命与蓟镇督抚更酌以闻

○延宁甘肃贡市告竣兵部叙诸臣供事劳  上命赏总督郜光先延绥巡抚宋可约宁夏巡抚罗凤翔甘肃巡抚侯东莱各银币有差总兵官雷龙等各升赏纪录

○河工告成工部开叙效劳诸臣  上降旨褒赉之加总河潘季驯太子太保升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荫一子升总漕江一麟都察院右都御史兼户部右侍郎各银币同季驯赐敕奖励加漕运总兵灵璧侯汤世隆太子太保先任山东巡抚赵贤户部尚书张学颜工部尚书曾省吾等俱升俸级赏银币有差

○己亥祭历代帝王命定国公徐文璧行礼  命成国公朱应祯武进伯朱世雍承袭祖爵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六终

猜你喜欢
  卷十七 漢紀九·司马光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六(阙)·杨仲良
  卷二十六·唐·蒋一葵
  名山藏卷之四十八·何乔远
  第三十二回 西北边辽金夏不住相争·黄士衡
  首卷四 进实录表·佚名
  卷之九百八十·佚名
  卷之七百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三○九 江西巡抚海成奏进续得应选应毁书籍折·佚名
  韩雍传·张廷玉
  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四·佚名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十六·彭定求

        卷156_1 【赠唐祖二子】王翰   鸿飞遵枉渚,鹿鸣思故群。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   卷156_2 【飞

  • 卷五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十七李峤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儿时梦人遗双笔由是有文辞弱冠擢进士第始调安定尉举制策甲科武后时官凤阁舍人每有大手笔皆特命峤为之累迁鸾台侍郎知政事封赵国公景龙中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

  • 雍熈乐府卷之十·郭勋

    南吕宫一枝花       文明经侍孔墙守道居顔巷芸香熏蠧简萤火映纱嚢学冨才长云路通天象文星焕斗光中髙科月殿攀蟾登甲第天门㸔榜梁州如渭水垂鈎吕望似圯桥进履张良忧民忧国丹心壮设樽爼眼前谈

  • 列传第三十 鲁爽 薛安都 邓琬 宗越 吴喜 黄回·李延寿

    鲁爽小字女生,扶风郿人也。祖宗之字彦仁,仕晋官至南阳太守。义熙元年起义,以功爲雍州刺史。宋武帝讨刘毅,与宗之同会江陵,封南阳郡公。自以非武帝旧隶,屡建大功,有自疑之志。会司马休之见讨猜惧,因与休之北奔,尽室入姚氏,顷之病

  • 梁本纪第一·欧阳修

    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姓硃氏,宋州砀山午沟里人也。其父诚,以《五经》教授乡里,生三子,曰全昱、存、温。诚卒,三子贫,不能为生,与其母佣食萧县人刘崇家。全昱无他材能,然为人颇长者。存、温勇有力,而温尤凶悍。唐僖宗乾符四年,黄巢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汪楫

      崇禎三年正月   ○崇禎三年正月   崇禎三年庚午正月辛巳朔帝以近畿被兵不御殿百官免賀仍放假五日遣官祭諸陵是日大風霾晝晦   大學士韓爌等以舊例正月上旬日講請擇吉開講一日事平舉行從之   除夕前一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九·张岱

    丙戌殉难列传(有总论)自古中兴之主,难于开创:开创之主利用缓,中与之主利用急;开创之主利用仁,中兴之主利用义;开创之主利用冷,中兴之主利用热。盖国步方改,祖宗恩泽及故主悲思,离黍关情、铜驼在念,止争俄顷。故中兴之主,全在急起收

  • 第三九六佥禀同治十一年四月初三日一二二一二--五·佚名

    生员、廪生、贡生、监生及庄耆等,禀举李逢年为铜锣湾总理(不准)具佥禀治下竹南二保铜锣湾等庄总理彭继生、隘首金树福、廪生刘廷珍,暨垦户、绅耆等,为联庄有〔效〕□地咸宜,佥恳给发谕戳,以专责成,弭盗安

  • 卷四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四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治道宋徽宗即位礼部侍郎陆佃上疏曰人君践阼要在正始正始之道本於朝廷近时学士大夫相倾竞进以善求事为精神以能讦人为风采

  • 卷三十一·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三十一宋 宋敏求 编皇太子纳妃纳苏亶女为皇太子妃诏开元十九年皇太子纳妃制开元二十一年皇太子纳妃勅令两京选皇太子妃勅册妃嫔册皇太子苏妃文册皇太子韦妃文册章怀太子张良姊文退让降太子

  • 宇文融·苏辙

    开元之初,天下始脱中、睿之乱。玄宗厉精政事,姚崇、宋璟弥缝其阙,而损其过,庶几贞观之治矣。在《易》:“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开元之初,无妄之世也。无妄之为言,无一不正之谓也。君子之处此也,亦全其大正,而略其小不正而已。盖

  • 劝学篇第一·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

  • 商頌·毛公

      那.祀成湯也.微子至于戴公.其間禮樂廢壞.有正考甫者.得商頌十二篇於周之大師.以那為首.   猗與那與.置我鞀鼓.奏鼓簡簡.衎我烈祖.湯孫奏假.綏我思成.鞀鼓淵淵.嘒嘒管聲.既和且平.依我磬聲.於赫湯孫.穆穆厥聲.庸鼓有斁.萬舞有奕.我有

  • 第二十章 因果·佚名

    高忠宪家训曰。自妻妾而外。皆为非己之色。淫人妻女。妻女人淫。夭寿折福。殃留子孙。皆有明验显报。少年当竭力保守。视身如白玉。一失脚即粉碎。视此事如鸩毒。一入口即立死。须臾坚忍。终身受用。一念之差。万劫莫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摩贺曩摩说此偈已。即往北门高声问言。此有何人不睡守护。甘露饭王言。我于此处不睡守护。摩贺曩摩言。若不睡守护无诸过失。而说偈言。  怖睡如山险 

  • 卷第六·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六 示众 勘辨 棒喝 示众 南泉示众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鼓山珪颂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青山白云。落花芳草。若是灵利阿师。终不回头转脑。 开善谦云。太平时节岁丰盈。旅不赍粮户不扃。宫路

  • 东堂集·毛滂

    十卷。宋毛滂 (1055左右—1120左右)撰。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 (今浙江江山县)人。官至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因其曾知武康县,县有东堂,因此以其为集名。元祐中,苏轼守杭州,滂为法曹,官期满,至富阳,苏轼闻有人歌其《惜分飞》词,大赏

  • 兰亭续考·俞松

    二卷。宋俞松撰。俞松,字寿翁,钱塘 (今属浙江省)人。仕履无考,惟高宗临本跋内,有“承议郎臣松”之语。此书后有自跋,跋中称甲辰书于景欧堂,可推断此书成于宋淳祐四年 (1244)。此书是继桑世昌《兰亭考》后而作,故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