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八回 琴堂上屈打成招 穗帐中佯悲洒泪

却说谢氏唤住丈夫,问道:“你往那里去?”

毛显说:“姑娘叫我往上米仓去接姑爷。”

说着又要走。谢氏着忙,赶至面前。

伸手一把忙拉住,低声巧语唤夫君:“不必胡言支吾我,我方才窗外留神听的真。淫恶的如花定巧计,叫你下药害男人。若然是奴仆该听主人话,似这等恶作胡行不可遵。你要助恶将人害,到只怕天理循环报应临。一朝事犯干连上,王法难逃刀碎身。不义之财休贪恋,快快的送回毒物与纹银。要害叫他自去害,咱们何苦坏良心。行恶之人终恶报,天道原来福善人。”

谢氏之言还未尽,毛显那时满面嗔。说:“老天不管这些事,不过是刮风下雨或晴阴。你说有神又有鬼,请下瞧瞧我就信真。你说作恶无好报,听我说说几个人:南庄里有个名叫王铁腿,杀人放火似凶神,今年活了七十二,并无灾病把他侵。北庄里有个张反叛,大秤小斗苦良民,轰轰烈烈人侍奉,良田肥马守黄金。城里头有个无二鬼,终朝吃的醉醺醺,打街骂巷欺良善,明取暗算又黑心。又有儿来又有女,丰衣足食不求人。就是咱本庄住的钱老大,打僧骂道你常闻,杀牛宰马屠猪狗,横行霸道过光阴,这而今年将八旬登上寿,孙男弟女打成群。那点不是恶的好,这而今鬼神不佑良善人。鬼神若还有报应,这些人十分强旺主何因?”

谢氏说:“报应也须有迟早,远在儿女近在身。”

毛显大笑说:“扯臊,不必多说你放心。这些事,冤有头来债有主,与我何干腿上筋?”

说罢用手只一扯,谢氏跌倒在尘埃。扒将起来赶不上,只见他两腿如飞去似云。

那毛显不听妻子之言,摔手扬长而去。到了上米仓码头船上,进了前舱,只见伏生吃晚膳,劳勤站在船头,主仆二人饮的正好。毛显向前说道:“见了姑太太,只说买卖十分得意,带了许多土物回来,姑爷叫我来取车装载。姑太太甚喜,说车被费举人借去了,明日一早叫长工赶了来。我怕姑爷惦着,急急先来送信。”

伏生闻言,心中大喜,说:“好哇,到底是你,过来喝锺酒罢。”

遂斟一大杯递与毛显。毛显接过来,站在对面,三人说说笑笑,痛饮了一回,这才用饭。毛显瞅个冷儿,把毒物下在饭内。伏生吃了半碗,问:“毛显你不吃饭么?”

毛显说:“我方才在北庄上吃了饭来的,不吃了。”

毛显伏生就把手中的饭碗递与劳勤。劳勤泡上肉汁就吃。毛显一见,暗暗替他叫苦,不好相拦,躲去舱外。

他主仆二人吃饭之后,约有半盏茶时,只觉腹中作疼,躺在床上,说:“劳勤,你来与我捶捶,我肚子疼。”

劳勤皱着眉,走至面前,说道:“我的肚子也怪疼的。”

伏生喊道:“你这狗才,专管吊嘴!我的肚子疼,你也肚子疼!”

一言未尽,只觉一阵紧似一阵。

这宗毒物非小可,入口烧心快又急。起先扎挣挨的住,次后来好似蛇虫把肺精吃。二人一齐声唤起,失头打滚眼都直。腹中阵阵如刀搅,只疼的热汗如珠往下滴。毛显明知药性发,故意的向前问虚实。两个船家跑来看,一齐开口问怎的。只见他二人倒在船板上,眼似銮铃双手撕。扒起跌倒番番滚,滚掉头巾发乱披。连声怪叫如牛吼,一声慢喘一声急。船家害怕把哥哥叫:“快须上岸请良医。”

见他俩大叫几声身不动,七窍内鲜血直撺往下滴。咬牙瞪眼实难看,气断身亡挺了尸。可怜少年门客,好色贪花错娶妻。迷而不悟伤天理,始爱终仇死的不值。前舱中吵嚷如麻乱,惊动了后舱避难女花枝。

那郁氏莲英听见声息不好,遂命杏花到前舱去看。杏花看了,惊慌无措,跑回来告诉了郁氏。郁氏大惊失色,痛惜不已。

当下毛显哭了一会,知会了地方,看守着活人、死尸,又把船上的东西搬了多一半寄放在上米仓铺中,行李中还有几包银子,也揣起了几包。到了次日,回合和堡来,见毛氏交令报功。毛氏大悦,叫监生写了状子;遂更换了衣妆,带着家丁、仆妇,坐上车子,到了上米仓船上。见了伏生的尸首,抢向前去,双关子抱住,嚎啕痛哭。海棠、杏花向前拜见,诉说伏生怎样仗义,怎样恩德,挥泪不止。毛氏善言安慰,一面察点舱中之物,命人搬运回家。遂向郁氏说道:“先夫既许周全娘子,不幸暴亡,妾身愿继其志,全始全终,照应到底。我今先回家去安排安排,既便打车来接你,且在舍下与我作伴,等殡葬了亡夫,再作道理。”

郁氏闻言,感谢不尽。

当下毛氏带领毛昆,一直竟到渔阳城内,挝鼓喊冤。知县狄老爷既便升堂,命青衣带进毛氏,接上状来。见是侍妾鸩杀亲夫之事,不由大怒。又细问毛氏,毛氏哭哭啼啼,诉了一回。狄老爷一面出签锁拿郁氏、杏花与两个船家赴堂昕审,一面亲带仵作到上米仓验看伏生、劳勤的尸首。俱系中毒身亡。知县甚恼,回来坐了大堂,命青衣带进原、被告来。毛氏、毛显跪在左边,海棠、杏花与两个船家跪在右边。知县问道:“因何毒死秀才伏准?从实招来,免受拷打之苦!”

海棠口呼老爷:“那伏秀才乃仁人君子,有恩于贱妾,正思报答无由,那有谋害之理?再者彼时妾身被王婆谎哄出门,空身上船,手中那有毒物?而且一路行来,妾等自居后舱,并未与伏生共处,何由得以下毒?”

刚说至此,毛氏向前叩头,大哭道:“老爷青天,莫信他的花言巧语,且听小妇人细禀:我夫主索来贪花好色,妾所深知。这郁氏乃青楼妓女,既然一路同行几月,那有守身贞洁之事?这俱是一派胡言!原因我夫买他之时,许为正室,他信以为真,欣然从嫁;及至到了家门,我夫瞒不住,只得以实相告,他恼我夫谎哄他,不肯甘心作妾,所以下了这般毒手,意图害死儿夫,以便改嫁他人。也曾碰头舍命威吓我夫,老爷不信,现有毛显、船家可证。”

老爷问两个船家:“伏生中毒与郁氏碰头之日时,你二人可知道么?”

张大、李二齐叩头叫老爷:“老爷,那郁氏碰头破了,我们可到听见说来,就是不知他为什么;我们不过赚他几吊脚钱,谁敢管他的闲事?”

狄公把惊堂一拍,断喝道:“你这厮满口支吾,莫非这毒是你们下的?速速招来!”

两个船家吓的连连叩首道:“老爷这可屈死小人们了!老爷试想:我们与伏生无冤无仇,小人就是溵光溜镇的子民,又不是害人的贼船;即便是害人的贼船,大江大浪为何不害,单等到家门口儿才害,那有这样傻人?老爷想吗!”

狄老爷听毕,又问毛显。那毛显是在家与毛如花商定的主意,依然照前回复上去。

这才是知县那时心好恼,手拍惊堂喝上声:“细听苦主船家话,明是郁氏下绝情。再不实招胡抵赖,本县如今要动刑!”

海棠听毕黄了脸,心下着忙惊又惊。向前磕头尊县主:“望老爷高悬秦镜照分明。伏生义重恩如海,慷慨疏财又至诚。我这里感念大德无可报,怎么肯昧心反倒害恩公?人命关天非小可,那里有毒物随身这现成?”

郁氏说着连叩首,毛氏如花大放声。悲声惨切把老爷叫:可叹儿夫死不明。还有书童同遇害,人命双双着不住将头叩,两泪千行甚惨情。滔滔不断言语紧,毛显一旁用话跟。郁海棠浑身是口难分辨,遍体排牙说不清。毛氏主仆纷纷讲,杏花姐妹不能哼。狄公一见心中恼,只当那海棠理短是真情。吩咐青衣拶郁氏,左右答应唤一声。向前揪住青丝发,枯木无情套玉葱。两个青衣分左右,一扣一收背住绳。杏花一见魂不在,肝胆连心一阵疼。“我姐姐待我恩情深似海,知疼着热似亲生。九死一生情不舍,携带奴家出火坑。今朝不幸重遭难,袖手旁观畜类同。何不舍死将他救,补报多年相爱情。”

杏花主意安排定,跑向前抱住佳人手不松。眼望堂上双膝跪,冤枉冤哉不住声:“老爷暂请停刑具,小婢实招有下情。”

狄公坐上一摆手,吩咐青衣住了刑。

青衣停刑,手拉着绳头,打着千儿,望上看着老爷。老爷问道:“侍妾有何隐情,细细诉来!”

杏花说:“这毒物是小婢下的,药死他主仆二人,我姐姐连影儿也不知道。求老爷饶了我姐姐,小婢子情愿认罪,与他二人偿命。”

郁氏见说,明知他是一点感恩重义之心,屈认这宗人命,要救我脱祸,不觉恸泪交流,暗道:“这是我命该如此,何必带累这无辜的幼女死于非命?”

遂向前说道:“老爷莫信他的胡言,他是喝昏迷了,信口乱道。待我招了罢。是我下毒害死二人,罪在郁氏,不与杏花相干,求老爷开恩放了他罢。”

杏花大哭道:“我下毒的时候,你还睡觉呢!我害人我偿命,与你何干?好老爷,放了我姐姐,杀了我罢!”

郁氏也哭道:“原是我不愿作妾,害死伏生,你何苦搅此烦恼?”

杏花说:“我也是不愿与人作妾,才下了毒物。”

两个人你争我吵,哀哭不已。

狄公见此光景,叹惜非常,吩咐松刑。青衣退后,老爷问道:“杏花,用何毒物?那里得来?”

海棠刚要抢说,狄老爷喝道:“不用你多言!”

左右青衣一声唤堂,郁氏不敢开口。杏花才要说,只听一阵銮铃振耳,马蹄乱响,一骑跑上堂。马上那人手执火牌令箭、朱批公文,勒马喝道:“渔阳县令听真:今有北番王兵困雁门关;江南民变杀官,勾连腰带山贼作乱,圣上开科取士,兵部奉旨传谕各州县官,火急操演马步兵丁,以备新元帅调用,不得有误!”

狄公连忙出堂接过谕文、令箭,报马如飞去了。狄老爷不敢怠慢,吩咐苦主暂且领尸,回家埋葬。传禁子江泰把海棠、杏花收监,两个船家押入班房,随即散堂。知会合城文武操演人马,收拾器械,把词讼暂且停停。

且说毛氏领尸回家,买棺成殓,少不得差人往镇国府送信。把个伏夫人只疼了个肝肠寸断,哭了个死去活来,遂坐轿飞奔到合和堡中。看见侄儿横死的尸首,又哭了个天昏地暗。毛氏此时少不得作出一番亲热伤感之态款待。夫人事毕回家。可叹痴爱一场,落了个竹篮打水。最可惜者,伏夫人的生性并不是强悍恶妇,也不是奸狠阴毒,只因偏僻些儿,就到此一步地位。为妇女者往往十中有六受此偏僻之害,终身不悟。这样妇女在家作女之时,也知孝顺父母,也知和睦兄嫂,也知疼爱子侄,柔顺谦和,却是个贤良样子;及至到了婆家,也不知孝敬公婆,也不知敬重伯叔,也不知和睦妯娌,也不知疼爱子侄,单单就知道一个丈夫是可亲可敬之人,这就叫作偏僻,只晓私恩、不明大理。却不知妇人以夫为主,丈夫的父母却是自己之爹娘,丈夫之兄弟姐妹便是自己的手足,丈夫的侄男便是自己的儿女,夫家一脉都是自己亲人,自己无子就是远房的侄男也是祖遗骨血,生则名正言顺,死则一坟祭享,方是妇女从夫的大道理。若把娘家的人认作骨肉,婆家的人视为陌路,这也谓之偏僻。似这伏夫人就是吃了这偏僻之苦。论他资性柔和,本可学好,若无坏人引诱,却是个忠正好人。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遇着滑氏那样嫂子,又有任婆、蜂儿两个奸人,七言八语,搅乱的这一个忠正好人送了他个有始无终,岂不可惜?这一来,形单影只,财散人离,渐渐成了平等人家。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七·彭定求
  卷二百八十五·彭定求
  ◆张助教天英(石渠居士集)·顾嗣立
  杨舜臣·隋树森
  词苑丛谈卷七·徐釚
  讽谕三新乐府凡二十首·白居易
  蓝山集卷五·蓝仁
  卷一·王琦
  卷六十二·朱彝尊
  卷一百三十·陈廷敬
  卷五百四十六·佚名
  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张说
  卷十·文珦
  山谷内集诗注卷七·黄庭坚
  西鄙人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文谟·唐圭璋

      文谟,官郡守,有爱姬为史弥远夺去。   念奴娇   棋声特地,把十年心事,恍然惊觉。杨柳楼头歌舞地,长记一枝纤弱。破镜重圆,玉环犹在,鹦鹉言如昨。秦筝别后,知他几换弦索。   谁念顾曲周郎,樽前重见,千种愁难著。犹胜玄

  • 巻四·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四     明 宋公传 编杂古体此体非骚非乐府其辞激切含规讽意有感人者亦古歌辞之类今凖郭茂倩乐府集杂歌辞例编置长短句之后以别古今体裁之变庶几无沧海遗珠之叹云楚人弓【陆宅之】楚人弓

  • 列传第二十六 陈庆之 兰钦·姚思廉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幼而随从高祖。高祖性好棋,每从夜达旦不辍,等辈皆倦寐,惟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从高祖东下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常思效用。除奉朝请。普通中,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于彭城求入内附,以庆之为武

  • 石匮书后集卷第四十一·张岱

    朱大典列传(附吴邦璿、何武)朱大典,字未孩,浙江金华人;万曆丙辰进士。以章丘知县,行取兵科给事中。历任至兵部右侍郎,总督漕运、凤阳巡抚,加敕督剿流贼。大典饶有才干,而赋性奇贪,多行暴虐。崇祯庚辰,督师庐、凤,守护陵寝;括取财贿

  • 两朝纲目备要卷十三·佚名

    宁宗嘉定四年【辛未】春正月己丑叙州蛮攻陷利店寨马湖夷都蛮攻嘉定府犍为县之利店寨陷之马湖蛮者西防昆眀之别种也其地在梁为南宁州承圣中刺史徐文盛召去有防攅者遂据其地子孙相传后分为东西焉西

  • 王端毅奏议巻五·王恕

    明 王恕 撰巡抚南直地震请停任奏状防直常州府申据武进县申据本县在城里老王宗武等呈于本年五月初十日辰时分本处忽然地震有声间生白毛系是地方灾异等因备申到臣除痛自修省外仰惟陛下以天徳而居天位于兹十有五年

  • 曾子大孝第五十二·戴德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谓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故居处不庄,非孝

  • 提要·谢绛

      《公孫龍子》三卷,周公孫龍撰。案《史記》,趙有公孫龍,為堅白異同之辨。《漢書·藝文志》,龍與毛公等並游平原君之門,亦作趙人。高誘注《呂氏春秋》,謂龍為魏人,不知何據。《列子》釋文,龍字子秉,莊子謂惠子曰,儒、墨

  • 卷十三·陆陇其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十三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乡党孔子于乡党章总防 翼注曰此章只重言不重貌注云言貌者言之貌也 此章重注不同二字在乡党则不言在庙朝则言唯谨尔只带说正见

  • 卷四·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四左庶子叶酉撰庄公下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传宋故也序先宋与伐郳同秋荆伐郑传郑伯自栎入缓告於楚秋楚伐郑不礼故也冬十有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滑伯滕子同盟于幽会

  • 卷二十八·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二十八   元 王天与 撰召诰第十四        周书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作召诰【汉孔氏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欲以为都故成王居焉林氏曰周自后稷始封于邰生民之诗曰即有邰家

  • 原序·胡广

    书传大全原序汉孔安国【先圣十二世孙】曰古者伏羲氏之王【去声】天下也始画八卦【干坎艮震巽离坤兑】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陆氏曰伏羲风姓以木德王【去声】即太皥也书契刻木而书其侧以纪事也易系辞云上古结

  • 卷四十六(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二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复次舍利子,当来之世。法欲灭时复有菩萨摩诃萨。安住大乘。行毗利耶波罗蜜多者,见如是等诸恶众生。诽谤毁灭是正法已,倍增振发勇猛正勤大精进力。於是经典大菩萨藏微妙法

  • 梵网合注卷第六·智旭

    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卷第六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注菩萨比丘温陵道昉订 (庚)第二十一嗔打报讐戒若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不得加报。若国主为他人杀者。亦不得加报

  • 卷第八·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八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一 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南一南岳让嗣) 始匡徒日。南岳遣一僧来探。伺上堂时乃出问曰作么生。祖曰。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曾少盐酱。僧回举似南岳。岳然之。 径山

  • 十四 《心灯录》谈三玄三要·正果法师

    三玄三要,自临济公五代孙汾阳善昭以偈概之曰:&ldquo;三玄三要事难分,得意忘言道易亲,一句明明该万象,重阳九日菊花新。&rdquo;此偈一出,皆云三玄三要,是建化事,无益于道,绝无再谈此事者。唯康熙时上元湛愚老人《心灯录》(卷四)不

  • 佩韦斋辑闻·俞德邻

    四卷。宋末元初俞德邻撰。俞德邻字宗大,号大迂山人,又作太玉山人,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徙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咸淳九年(1273)进士及第。宋亡不仕,隐居以终。隐居期间,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搜集朝野典故遗文,撰成此书。全书以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

    周作人著。1934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初版。著者作《自序》。收《红星佚史序》、《知堂文集序》、《桃园跋》等序跋文5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