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五○四 谕内阁原办《通鉴辑览》总裁等姑念成书已久免其交部议处

一五○四 谕内阁原办《通鉴辑览》总裁等姑念成书已久免其交部议处

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初十日

乾隆五十九年七月初十日内阁奉上谕:

朕披阅《通鉴辑览》,内「唐开元五年九月令史官随宰相入侍,羣臣对仗奏事」条下,引「贞观旧制,诸司皆正邪奏事」,又注称「唐大明宫、含元殿为正邪,亦谓之南邪」等语,心疑笔误。因查诸旧史,乃知俱将「牙」字误作「邪」字。更检阅字书,「牙」与「衙」字本属通用。至「邪」字,从无与「牙」字相通之义。甚为舛错。【真按:清高宗之读书.难得一皇帝真是万机之暇,犹能读书,且乃用心读书,不用心焉能看出错误耶?反而所谓办书纂校者,其所谓之校读者,又何相去之远哉。于所有档案看不出有特别趱纂的地方--尤其是覆校时,何故尚谬陋如此!学生抄袭作假,愚尚不愿轻易放过,相较于高宗如此,则真乃宽仁忠厚之至矣。○又据前明明系军机大臣代查而归作朕自己查,亦可知其原委矣.然而若非万机,则为太过信任人矣.信任大臣固有好处,亦有弊端.至于治学,则愈为难矣.虽然,若万机无暇,又焉能事事躬亲耶.】所有原办《通鉴辑览》之总裁、纂修、校对等官,现经军机大臣查明原书首卷开列衔名内,现存各员如阿桂、孙士毅、纪昀、彭元瑞、毕沅、吴省钦等,本应交部议处,姑念成书已久,事隔多年,阿桂等及其余纂修、校对各官,俱着一体加恩,免其交部。【真按:修书的奖惩原则.】至武英殿刊本及四库全书缮本俱着查明改正外,所有颁行各直省刻本并盛京、江浙省文溯、文宗、文汇,文澜四阁存贮缮本,亦着各该督抚府尹一律改正。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猜你喜欢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司马迁
  志第五 礼仪五·刘昫
  志第二 礼乐二·欧阳修
  志第三 礼乐三·欧阳修
  第十一回 悬绘像计杀敌臣 造浮梁功成采石·蔡东藩
  尚史卷三十八·李锴
  ◎洪宪皇子之真迹·李定夷
  殷钧传·姚思廉
  李谔传·魏徵
  卷一百二十二·佚名
  卷一百十·雍正
  卷第十·佚名
  卷一百七十八·佚名
  第十章 后汉衰乱·吕思勉
  李锡之·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杨维桢·隋树森

    杨维桢(一二九六——一三七O),字廉夫,因筑楼铁崖山中,居楼读书五年不下,遂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因善吹铁笛又自称铁笛道人,晚年号抱遗老人等。绍兴诸暨(今属浙江省)人。泰定四年(一三二七)进士,授天台县尹,改绍兴

  • 卷70 ·佚名

    董嗣杲 富池客中 舍舟遵陆几程来,家事身谋两未谐。 九地渺茫怜骨肉。四方轩豁畅襟怀。 雨翻茶崦春离岳,风飐监旗晓渡淮。 短景不延愁思远,只堪长醉向茅柴。 董嗣杲 富池客中寄范药庄 客子惊

  • 陈东甫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陈东甫」生平不详。与谭宣子、乐雷发交友赠答。见《阳春白雪》卷六谭宣子《摸鱼儿》题序及乐雷发《雪矶丛稿》。存词三首。 ●长相思 陈东甫 花深深。柳阴阴。 度柳穿花觅信音。 君心负妾心。 怨鸣琴。恨

  • 元稹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省洛阳一带)人。幼年丧父,家境比较贫困。十五岁参加科举考试,明经及第。唐宪宗元和初,应制策第一,任左拾遗,历监察御史等职。曾因劾奏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等人的不法行为,得罪权贵,被贬

  • 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六十七·酷吏·脱脱

        ◎酷吏   ○高闾山 蒲察合住    太史公有言:“法家严而少恩。”信哉斯言也。金法严密,律文虽因前代而增损之,大抵多准重典。熙宗迭兴大狱,海陵翦灭宗室,钩棘傅会,告奸上变者赏以不次。于是中外风俗一变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七十八·佚名

    嘉靖六年七月丙子朔时享 太庙 世庙○吏科都给事中王俊民等言顷有旨令科道官互相纠劾 皇上此举诚欲综核名实以重言路今六科已去四人十三道十三道已去十人比之诸曹不为不严使有遗漏安敢缄默但耳目之官职司甚重惟 皇

  • 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杨士奇

    宣德二年五月戊子朔○辛卯升府军前卫指挥同知李聪为本卫指挥使○壬辰端午节赐文武群臣扇○沂州卫军李添住妻陈氏一产三男命行在礼部如例给赐○夜有流星大如鸡弹色黄白尾迹有光出败爪东行至云中○癸巳广西忠州土官知州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年五月壬戌朔大学士朱赓捐俸一年助大工优诏报闻○广西道御史温如璋<锍-釒>言近日虎贲左卫指挥鲁登科代奏输银奉 圣旨奏内两淮运司盐商余元俊等愿捐已资盐利银五十万两助治河工具见忠义准着原奏指挥鲁登科

  • 卷之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六 杜威的思想·胡适

    杜威先生的哲学的基本观念是:“经验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应付环境”,但是应付环境有高下的程度不同。许多蛆在粪窖里滚去滚来,滚上滚下;滚到墙壁,也会转湾子。这也是对付环境。一个蜜蜂飞进屋里打几个回旋,嗤的一声直

  • 附录一 各本序跋·颜之推

    宋本序跋颜氏家训序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学优才赡,山高海深。常雌黄朝廷,品藻人物,为书七卷,式范千叶,号曰颜氏家训。虽非子史同波,抑是王言盖代。其中破疑遣惑,在广雅之右;镜贤烛愚,出世说之左。唯较量佛事一篇,穷理尽性也。余曾

  • 三十、即心即佛·慧开

      马祖因大梅问:“如何是佛?”   祖云:“即心是佛。”   无门曰:若能直下领略得去,着佛衣,吃佛饭,说佛话,行佛行,即是佛也。然虽如是,大梅引多少人,错认定盘星。争知道说个佛字三日漱口。若是个汉,见说即心是佛,掩耳便走。

  • 论佛法普及当设平易近人情之方便·太虚

    予读《海潮音》十一二期王实居士函所云:‘如烦恼障,实以为有生来之要求所不易禁者。若必抑之,则愈见其炽,愈增烦恼。以其事实论之,恐生死之大事,不能易其生来之要求心耳;虽有能者,奈多数人何?此当现在固不能不改张者也。然则此

  •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二·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先世勤相应品第二  尔时世尊。复告喜王菩萨摩诃萨言。喜王。又复菩萨应觉诸法不依。应觉诸法不出不灭不作不生。远离轻虚自空不牢不取不舍。应觉诸法无常苦无我寂静。应觉诸法空无相无愿。

  • 宗镜录卷第五十六·延寿

    夫三能变中。已论八识。今依经论。更有多门。舒则无边。卷唯一道。经中又明。有九种识。以兼识性故。或以第八染净别开。故言九识。非是依他体有九。亦非体类别有九识。九识者。以第八染净。别开为二。以有漏为染。无

  • 金文靖集·金幼孜

    十卷。明金幼孜(1368—1431)撰。金幼孜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 (今属江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永乐初,累迁谕德兼侍讲,帝重其学,北征时,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有旨据鞍起草立就。洪熙元年(1425)

  • 赤松子章历·佚名

    作者不详。假托赤松子之名的道教经书,今人考其约产生于南北朝。全书六卷,主要内容是天师道上章科仪。卷一述太上下降鹤鸣山授张天师正一盟威符箓一百二十阶及千二百官仪、三百大章法文秘要,救治人物,天师遂迁二十四治

  • 阿育王经·佚名

    十卷。梁扶南三藏僧伽跋罗译。僧伽跋罗于梁初至京师止正观寺,受命梁武帝在止正观和寿光殿占云馆译出《大育王经解》由释宝唱、昙允等笔受。据《大唐内典录》卷四引宝唱录载:此《阿育王经》是第二译出,天监十一年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