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章议事之秩序并额数

十九节循行之事开场议事,有三件必要之形式:一为唱秩序,二为宣读及认可前会之记录,三为散会。此外更有常务委员之报告,皆可称为循行之事。此等事由全体许可,便可不用动议及表决之形式而施行之。但此等非公式之举动,切不宜施之于此外之事,因虽于循行之事中,亦常容人反对非公式之举动者。当开会之时,会长起立,稍静待,或敲案而后言,曰:“时间已到,请众就秩序而听前会记录之宣读。”乃坐。书记于是起而称主座,然后宣读记录,读毕亦坐。主座再起而言曰:“诸君听悉前会之记录矣,有觉何等错误或遗漏者否?”略待,乃曰:“如其无之,此记录当作认可。今当序开议之事为如此如此”云云。倘有人察觉记录之错误,当起而改正之。发言如下,曰:“主座,我记得所决行某案之事乃如此如此。”倘书记以为所改正者合,而又无人反对,书记当照录之,而主座乃曰:“此记录及修正案,当作认可成案。”倘有异议,或书记执持原案,任人皆可动议,曰“照所拟议以修正记录”,或删去或加入何字。此动议经讨论及表决,而案之修正与否,当从大多数之可决、否决而定之。主座于是曰:“记录如议修正,作为成案。”

二十节议事之公式秩序凡社会或会长宜采用议事之一种秩序,以为集会之标准;但其式可作通常用,非一成不变者也。其式如下:

一请就秩序

二宣读记录及认可之

三宣布要旨

四特务委员之报告

五常务委员之报告

六选举

七前会指定之事

八前会未完之事

九新生事件

十本日计划之事

十一散会

以上秩序,各会可随其利便及方法以变通之。会长每次当定一日录,书明各件于秩序之下,以备开会时按序提出。次及新生事件之时,会长当问曰:“今日有无新生事件?”如其有之,当提出表决之,或临时结束之,然后着手于本日之演说或其他之计划事件。倘本日计划定有一定时间者,到时而诸事尚未完结,除得多数投票表决“继续进行”外,当作默许,立将诸事延搁至下期会议。总之,议事之秩序,一经认可记录之后,便可由动议及表决随时停止或变更之,以议特别事件也。

二十一节额数定义额数乃会议办事之必需人数。在临时集会,则额数问题不发生,无论到会者多少,皆可开会。在委员会,必得过半数乃成额。在长久社会,必当以法定其何数乃成额。如未有规定者,则必以大多数为成额。开会时必得过半数而后乃能办事,不足额则只有散会以待下期而已。

在立法院,其事为公共性质,其人员到会为当然之职务。而法院,又有强迫到会之能力,则额数以多为允当。至于寻常社会,则以少为宜,因其目的在事之能办,所以当定少额,以备开会时必能达足额之数。如社友之数由五十人至百人者,其额数以九人为妙;若更少之会,则五人为额;若数百人以上之社会,亦不过十五人至十七人为额足矣。至于所定人数,又当注意于社会之种类。有种社会其社员非服务者,则人数虽多,而额仍以少为宜也。其要义即在凡会员皆有到会之权利之机会,故无论雨晴皆到者,当然得办事之权利,以偿其劳;而疏忽不到会之会员,当不得更有异议也。

二十二节额数为开会前之必要凡一团体既定有额数,则此额为开会办事之必要条件。到开会之时,会长当数到会者几人,连己能足额否。苟缺一人,则不能唱序开会,须待到足方可。倘待过时尚无足额,众可定散会之时,时到则散。下期之会亦如是,则到会者只能谈论事件,而不能动议,不能表决,而无事在秩序之列,此与不开会等。会员或可催请到来以成额,然不能使之必来也。委员会之开会,亦与此同例。

二十三节开会后缺额之效力以足额而开会,开会后会员逐渐离席,以至于缺额,则事仍照前进行。此其意盖以为既得足额而开会,则开会后仍为足额也。当此情景,所办之事可视为正当,且可进行至散会之时而止。会长无注意于缺额之必要,而可继续进行。但若有人无论主座或会员欲提出缺额问题,则进行立止。主座可曰:“本主座要众注意于缺额之事,而待动议。”或一会员起曰:“主座,我提出缺额之问题。”此时各事当停止,而数在场人数,倘有不足,即行散会。

二十四节数额数之法若额数为少数人,其出席、缺席,由主座及书记一数便明,众人亦容易察悉。若额过大,当由检查员或用唱名而数之,登记在场者之多少,便可立即解决额数问题矣。

立法会之议长(其会之额为大多数之议员,或多数之额数),可否由彼一人数在场之人数,尚属一问题。此专断之法,或为程序所规定之政党团体所必要。但在寻常团体,则用唱名之先例,以定人员出席、缺席为最允当之法。

无论何事,可发生机会致会长有自然之趋势而成其专断之能力者,宁为限制,而不当奖励之也。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七 列传五十四·赵尔巽
  卷二百三 治平元年(甲辰,1064)·李焘
  ●卷四·赵翼
  跋·徐鼒
  卷之四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卷之四百四十九·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三十一·朱国祯
  第六十九册 天命十年·佚名
  卷四十六·班固
  蔡懋德传·张廷玉
  南京条约·佚名
  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刑法六·徐松
  一、亳—商—殷·傅斯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癸丑九十五首·许南英

    癸丑(民国二年、一九一三)癸丑三月任命龙溪县知事,视事日偶成飞来凫舄入清漳,遍地荆榛杂梓桑:私斗共夸民气勇,公田太息上农荒。分门别户吾无党,救弊扶衰国有光。此是紫阳遗教地,问心得过始登场。和福建西路观察使吴芝青留别原

  • 第六出 舟外寻舟·丁耀亢

    (生负舟上)骑驴还觅驴,旁人见了笑。吞舟还得舟,再返来时道。俺何生自与一班异人游海求仙,分明记得泊船海边,上一小舟垂钓。不知如何便落一黑暗之地,几乎闷死。又不知如何又白洞洞的钻将出来。且喜孤舟无损,故我

  • 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八十一·赵尔巽

      ◎忠义八   姚怀祥全福、舒恭受等 韦逢甲长喜等 麦廷章刘大忠等 韦印福钱金玉等 龙汝元乐善、魁霖等 文丰 殷明恒高腾云等 高善继骆佩德等 林永升陈金揆等 李大本于光炘等 黄祖莲   姚怀祥,福建侯官人。嘉庆二

  • 先德类·佚名

    ○范文肃厚德范文肃公文程,为宋忠宣公裔,清初仗剑谒军门,太祖曰:“名臣后,宜厚待之。”遵化四城之役,公守滦州,独得保全阖郡生灵。大兵入关时,公参决帏幄,劝睿忠王秋毫无犯,为明帝发丧,并护送倪文贞公灵柩南归,凡忠义之士皆褒奖之

  •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春。正月。丁亥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昀、遣陪臣李健命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山戊不□贡礼物。

  • 一○三七 军机大臣为临雍一切制度仪注等补入《会典》等书事致武英殿四库馆交片·佚名

    一○三七 军机大臣为临雍一切制度仪注等补入《会典》等书事致武英殿四库馆交片乾隆四十九年七月十六日交武英殿、四库馆:现在奉旨建立辟雍,明岁仲春举行临雍大典,所有一切制度、仪注、乐舞,讲书,俱应详悉补入《会典》、《

  • 二○ 寄谕博卿额等奉天本少著述不必再行访购以免纷扰·佚名

    二○ 寄谕博卿额等奉天本少著述不必再行访购以免纷扰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大学士刘〈统勋〉等字寄府尹博〈卿额〉、府丞吴〈绶诏〉,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九日奉上议:博〔卿〕额等覆奏采访遗书一折,将魏枢等所著书目

  • 刘献之传·魏收

    刘献之,博陵饶陽人。少时失去父母,十分贫困,却十分喜欢《诗经》、《左传》,曾经在渤海程玄那里读书受业,便博览群书。看到名家、法家之言,掩书讥笑说:“假使杨墨之流不写此书,千年之后谁人知道他们是如此之渺小呢?”他曾经对其

  • 第十章 2·辜鸿铭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辜讲在官场上,孔子同低级官员聊天的时候,显得坦诚直率;而同高级官员谈话的时候,显得胸有成竹;同国君在一起的时候,孔子显得谦恭而敬畏,却沉着镇静。

  • 卷七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七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十八文公元年考异足利本注职商臣庶弟也无也字宋板永懐堂同则国事皆用古礼正误古当作吉释文锡呈歴反【二叶】呈作星 见贤遍反下注狐见同【三叶】

  • 卷三十七·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三十七  宋 李樗黄櫄 撰三颂黄曰诗之有颂何也盛德不居成功不有以告天地以报祖宗岂直大其事俊其辞以夸当年耀来世而为是美观哉周之有颂人以为作於成周太和之时而不

  • 卷十二·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十二安溪李光坡撰○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地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坡谓邦礼有五独言掌吉礼者礼有五经莫重于祭举首以该终也建立也保安也正伦理则立笃恩义

  • 佛说九横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者为不应饭为饭。二者为不量饭。三者为不习饭饭。四者为不出生。五者为止熟。六者为不持戒。七者为近恶知识。八者为入里

  • 卷第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十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松江超果禅寺语录 师于顺治丁酉春受请。四月初四日入院。至山门云。不劳弹指。楼阁门开。是汝诸人止可暂时经过。若要到大休歇之场。前头犹有活路在

  • 医理真传·郑钦安

    综合类著作。清郑寿全撰。四卷。寿全字钦安,临邛 (今属四川) 人。学医于刘止唐。认为陈修园医书颇得仲景之微,但间有略而未详者,故撰此以补陈氏之未逮。成书于同治八年(1869)。卷一首载八卦、五运六气内容,并联系人之

  • 红楼梦影·顾太清

    长篇小说。清佚名撰。二十四回。扉页署名“云槎外史”,但每回之前却题“西湖散人撰”,估计当为一人。此书成于咸丰末年,约十三万字。《红楼梦》自乾隆五十六年(1791)刊行以来,各种续书陆续问世,多达三十余种。此编晚

  •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刘君锡

    明代杂剧。简名《来生债》。刘君锡撰。《录鬼簿续编》著录。写襄阳富人庞蕴,知友人李孝光欠己债不能偿还而致病,于是当面烧掉借契,又赠以银子,进而将家中所有券契尽焚毁。一夕过马槽,闻驴马作人语,皆言前世少欠庞债,无力归还

  • 四书纂疏·赵顺孙

    南宋赵顺孙(字格庵)撰。二十八卷。是书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篇首均引有朱子序和朱子语录,以阐明其书之旨意和读《四书》的纲领或方法。认为“子朱子《四书注释》,其意精密,其语简严,浑然犹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