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端平诗隽卷二

宋 周弼 撰

五言律

金坛观

金坛深僻观钟磬少人闻山果猿偷堕庭莎鹿卧分木髙犹带雪石冷不生云正爇黄连炷相从拜老君

晚登黄鹤楼

戚戚登临地凄凄欲暮天相看数株柳不听一声蝉山冷云生絮江空月上无缘舍尘事闲对白鸥眠

施潭

归程风强阻春色有如无上水千帆健中流一矴孤雨冲寻屋燕云背立樯乌尽説明朝顺江行旧有图

山行

尽日羣山里知行第几重竹深春寺磬滩急午溪舂残旭犹双塔晴云只半峯岂无仙隐者恨不少从容

野桥

日暮野桥边都归醉客船数竿沙际日一片水中天影落冲烟鸟声移带雨蝉殆非人境得江月又初圆

送姚希声令弟归剡中

客程何太急岁月半涂分想暂归天姥还来伴使君晓吟千嶂雪春思一江云若再经过此囊诗可得闻

秋屏

好山多变态排列在檐楹平熨澄江练横铺列嶂屏石烟寒绕寺山雨暗离汀有意携溪枕眠看直到醒

同李雪林饮山村

本来无饮兴偶此到溪滩屋角悬双瓠船头系一竿塔髙风便响桥峻雨随干莫怕城门闭行归亦不难

送惟徳上人还鼋溪

为爱林间寺幽闲少是非因抛荜门业来着稻田衣石蕨冲云细山蔬腻雨肥禅居安稳后更莫启柴扉

甲申岁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

近凭笻竹杖处处作生涯独采傍溪药自看临水花爱云因北望对日任西斜惟有双蝴蝶相随直到家

送惠嵩上人住西山兰若

孤云无定迹又入乱山居旣息禅机稳从教世网疎晓香嵓屋像寒呪石潭鱼待我寻诗境看君坐隐庐

石塘

水陆尽经过地暄晴更和鸟声临水近人影向桥多细雪倾残橘轻冰脆立荷少为盐米计听彻竹枝歌

病起幽园检校

病起无情绪池边日几回虫声低覆草螺殻细生苔暑退芦将变秋残蓼续开久消环绕迹全若未尝来

双林寺

杳杳双林路林深不易登寺幽怜宿鸟地僻喜闲僧静彻垂梁板寒销背壁灯水边人忽笑猿落过溪藤

送僧归旧隐

自言归去后只在故山边纱帽临溪盥铜瓶傍水禅昼闲松塔雨春尽草堂烟何故相抛舍沉浮逐世缘

冰清堂偶成

数杯恬淡酒相就等闲倾得失徒多感行藏任独清昼闲风有味春尽雨无声但惜新栽柳相呼欠一莺

酬李达可

归心终自遂何必恋虚声转觉青衫恶谁怜白髪生扫花山石瘦洗药野泉清应有忘机者时来伴我行

寄杜北山

一曲小湖滨幽居不厌贫坐容禅子憩家就麯生邻檐竹侵灯众篱花落灶频几时吟得句寄与豫章人

寄鹤林智福上人

深山髙顶寺黄鹤旧曾留鹤去无踪迹山僧几白头鸟闲斋鼓静猿啸佛灯幽宿约何时践题诗向瀑流

幽居漫成

便入空山住休佣汉省书薄云翻药畚斜日送柴车逺业松花腻生涯薤叶疎抱琴谁共听一尾石间鱼

乍归无定业萧索带村居神树当中巧人家着外疎藻痕千漂絮花影一牀书何必为真隐相安便有余

鹿苑寺

分半作民栖犹藏一曲溪鹊窥莲叶座僧占菜花畦白蠧鱼销粉青干兽剥泥幸留唐刻在相伴峻廊题

马要寺

水国何年寺萧条野渡边僧驱田雀倦神抱海犀眠细网垂秋屋残灯泊暝船数家枯柳下犹有旧人烟

野赛

客心怀避忌地险自多神枫叶藏山魅松根抱石人鹘翻苍黑翅鱼曝赤斑鳞未必知风候惟闻酹酒频

题逸人壁

深僻人稀到天然野意成荷冲崩岸出草入废泉生曝术充山货抽茶当地征未须寻伴侣时有自来莺

送蒋云启之湘中

出门岐路分愿往不辞勤萤影侵湘月蝉声隔楚云频烧霜后箨多饭雨中蕡若过黄陵庙椒浆奠小君

送僧妙通游平江万寿寺

故乡离几日何处蹑秋陵梵叶牀头树唐衣壁面僧雨花粘旧锡风箨扫寒簦新偈期相寄呵弹破小乘

酬杜八同宿西山兰若

西山龙井路俱有旧行踪待得城中暇重期石上逢冷霜粘破屐落月带残钟拟践相邻约烦君买一峯

菩提废寺

野寺孤僧住当春亦掩扉晓钟三板去昬杵一盂归古屋垂山榧幽窗养石韦未容行客憩荒树雨鸠飞

天申宫苏文忠画像

大泽沾荒裔灵山识老臣微茫云外迹衰病瘴中身湿草寒碑夕晴花午殿春髙檐风雨断犹避六丁神

誓节渡

髣髴经行地还寻古渡边山禽多白练溪药间黄连漠漠将晴雨迢迢欲暝烟恍然惊梦醒二十有三年

白羊

路隔一重溪山深客易危驿亭惟有额官堠尽无碑竹挂黄身虺林香白面狸得船争欲渡先奔槿花篱

送人游边

平世絶边筹怜君古塞游谁听蒯缑劒虚弊黑貂裘宵柝鸣荒戍寒烽起废楼到应先吊古恸哭岘山头

春暮登黄鹤楼

欲尽残春酒登临事已违听残怀旧笛添尽御寒衣鸟向青山没人来赤壁稀最怜城侧树无可作花飞

为僧昙芳赋草堂

把诗从我者多是剡中僧结屋何山坞当门几树藤地寒常带雪溪峻不留冰赠尔新吟去归题木叶层

江臯送别

把酒对汀洲相看发去舟迎风一分手惊浪几翻头烛暗花消泪枫寒叶弄愁恐犹回首望终夕凭髙楼

送胡宗原还台山

故里杉松表归程笋薤初杯多常失饭囊罄只留书海墨收秦弃山粮拾禹余古来仙隐者多在赤城居

千金寺

十载他乡别春归逐浪层晚晴沙市鼓夜雨石桥灯帆仄摧干苇衣寒脆薄缯旧时来往寺惆怅不逢僧

留别唐栖云泉上人

水宿唐栖寺何缘更浃旬千山今日路三岁异乡人小殿眠身佛空廊折臂神归时重作礼又拂一番尘

天章寺前小楼

客怀依古寺曲水茂林边俯听磵鸣石静看山出烟傍花清晚潄对竹冷春眠深羡溪僧乐幽居动岁年

野望

春日晚荒荒平沙极渺茫楼欹三面水城卧数条冈白草吴京甸黄桑楚战场长江俱不问一片泻斜阳

枫桥寒山寺

江枫吟咏工幽寺冷遗踪不改前朝路犹闻半夜钟地凉汀月皎村迥水烟浓试问谁曾见惟应独有松

送黄同甫

人生各有安出易欲归难古道春泥重孤城暮雪寒酒锋精似将诗业逺于官野谷如堪饱从君借鹖冠

应潭

村崦递相遮分居两岸沙地征兼橘柚土物半桑麻水白来如虹山黄去若蛇往年曾泊此丛竹数人家

招郑服之

归心同一路况复在新年梦着登山屐闲随渡水船宿蒿迷旧陇春葑起闲田醉卧天池上知君在我先

灵竺寺

不因纯孝者古寺若为安壁彩蜗游遍炉香鼠踏残钟声嘶破梃旛影飐危竿尚恐冬生笋时来竹外看

齐安早眺

昔日干戈地凄凉古塞情军同民杂戍州与县分城野旷孤鸿絶沙寒一骑行十年生息后人尚怯论兵

其二

隂隂城垒静极望不飞尘草色横江暮莺声出塞春清时应洗甲来岁又逢辛惆怅经过处都非往昔人

村市

细簇人家住中分破石崖竹门开店屋草市夹桥街水别东流汉山横北过淮并船频借问同买出江柴

赠僧仲宝月溪

幽栖深絶地静夜独宜僧上下两轮玉中间一片冰影收悬罟索光息过船灯独坐观心了无由更小乘

题夏肯父晓山图

旦旦自天成中全一炁清渐分平与峻俄转晦为明竹闭铺沙影松涵出谷声机心都不动稳看日初生

孙季蕃故居

笑语失诙谐人谁不怆怀梦残秋雨寺魂散夕阳街缺灶粘煎药干炉积燎柴风流何必葬便拥菊花埋

赵东麓归自房陵

一年辛苦后收聚若为丰摄职全无吏携家仅有童乳舂花下管漆溜叶间筒自此嬉游地应须且浙中

猜你喜欢
  赵汝愚·唐圭璋
  蒋氏女·唐圭璋
  论阴阳第六·王骥德
  第五出 神引·李渔
  第二十章 夫人得信·屠隆
  第一齣~第十齣·杨柔胜
  藏春集卷四·刘秉忠
  提要·曹伯启
  小引·卢若腾
  卷一百三十一·徐世昌
  卷514 ·佚名
  稻棚·刘半农
  卷一百十一·曹学佺
  岳州守岁·张说
  蔡挺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王实甫

    (净扮郑恒上,开,云)自家姓郑名恒,字伯常。先人拜礼部尚书,不幸早丧。后数年,又丧母。先人在时曾定下俺姑娘的女孩儿莺莺为妻;不想姑夫亡化,莺莺孝服未满。不曾成亲。俺姑娘将着这灵榇,引着莺莺,回博陵下葬,为因路阻。不能得去。

  • 青城山人集巻五 ·王璲

    明 王燧 撰五言长律和徐髙尚同陈胡二文学虎丘游集中呉饶佳游兹山极殊观磅礴踞臯陆防岏轶霄汉灵岩南蔽亏震泽西衍漫岧嶤见城堞参差曕里闬飞甍凌巘出绀宇横林奂余霞皎夕隂初旭缛晴旦宗周昔无象四国争发难阖闾绍遗业傲

  • 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陈寿

    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其先建武中,自陇西东迁。毗随兄评从袁绍。太祖为司空,辟毗,毗不得应命。及袁尚攻兄谭于平原,谭使毗诣太祖求和。英雄记曰:谭、尚战于外门,谭军败奔北。郭图说谭曰:「今将军国小兵少,粮匮势弱,显甫之来

  • 卷第二百二十八·胡三省

    唐纪四十四〔起昭阳大渊献(癸亥)正月,尽十月,不满一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三》建宗四年〔(癸亥、七八三)〕1春、正月、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盟于清水。〔使,疏吏翻。镒,弋质翻。吐从暾入声。清水,汉古县,唐属秦州。九域

  • 宋季三朝政要卷三·佚名

    ○理宗己未开庆元年春正月朔戒中外奉公行实政铸开庆钱三月辛酉雨土修筑江塘赈滁州水灾四月上试进士赐周震炎等及第出身有差时公主方选尚丁大全欲用新进士为驸马因命考官私寘震炎为第一倡太平状元之说以媚上震炎草茅士

  • 卷五·沈德符

      ○公主【公主追谥】本朝公主薨逝,例无谥号。惟仁宗登极,追封第四女为德安公主,谥曰悼简,以为创见。而太祖已先有之矣。洪武元年,太祖登极,皇姊嫁李贞者先薨,册为陇西公主,贞为驸马都尉,寻封恩亲侯,谥公主为孝亲公主,其丧礼还

  •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会奏妥筹善后摺·丁曰健

    奏为妥筹善后,严督水陆官军擒斩洋盗、搜捕内山渠逆洪益等多名惩办;并查明斩获股首严办等同积年台、凤出力未保官绅,胪列清单,遵旨会保,吁恳天恩,仰祈圣监事。窃臣丁曰健于同治四年二月十三日附奏“剿办嘉

  • 王彦威传·刘昫

    王彦威,太原人。世代儒学之家,少小失去父母,家境贫困,他刻苦学习,尤其精通《三礼》。无法自己开通仕途,元和年间出游京师,请求做太常散吏。太常寺卿了解到他是个书生,让他补任检讨官。王彦威在礼部阁搜集隋以来朝廷沿革及五种

  • 李师道传·欧阳修

    李师道,是李师古的异母弟。师古曾说“:即使不能改变民间疾苦,也要使其知道衣食之从何而得。”让他管密州之事。李师古病了,召来亲信高沐、李公度,问他们:“我死了以后,你们准备让谁即位?”两人迟疑未答,李师古说:“难道你们想以

  • 卷之二十四·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二十四义昆弟之义《唐书》:虞世南与兄世基同受学于昊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褥,慕仆射徐陵,陵自以为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文帝知二子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

  • 卷之十七·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十七义君臣之义《 御制文集》:大明谕中原檄曰:自古帝王临御天下,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治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达人志士每有冠履倒置之汉。及其後嗣沈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二·湛然

    三判粗妙中二。先约四教。次约五味。先约四教中二。即三粗一妙。前三为三。初三藏中为四。初明三相。次既是下明教意。三不见下引证。四半字下判决。初又二。初总明三法。次四念下明三法所至。言半字者。大经第五云。

  • 成实论 第十四卷·佚名

    成实论 第十四卷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食厌想品第一百七十六一切苦生皆由贪食。亦以食故助发淫欲。于欲界中所有诸苦皆因饮食淫欲故生。断食贪故应修厌想。又如劫初众生。从天上来化生此间。身有光明飞

  • 法眼禅师十规论目次·文益

    序文  自己心地未明妄为人师第一  党护门风不通议论第二  举令提纲不知血脉第三  对答不观时节兼无宗眼第四  理事相违不分触净第五  不经淘汰臆断古今言句第六  记持露布临时不解妙用第七  不通教典

  • 句道兴搜神记·句道兴

    志怪小说集。《敦煌零拾》本。各卷所存除去重复者,辑得三十五则。题“句道兴撰”,其人生平不详。东晋干宝撰有《搜神记》三十卷,专述神怪灵异故事,保存了不少神话和民间传说,系古代志怪小说之代表作。《搜神记》今通行二十

  • 六经奥论·郑樵

    六卷。旧题宋郑樵撰,清以来学者多不赞同。有人认为此书实吕祖谦撰,明中叶以后有好事者刊其书,题郑樵撰,借重其名以行其书(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有人认为题郑樵与其从兄郑厚合着为近。郑厚字景韦,生卒年月不详

  • 成唯识论了义灯·慧沼

    凡七卷。唐代慧沼撰。略称唯识论义灯、唯识了义灯、了义灯、义灯。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为唯识三疏之一。本书系破斥有关解释成唯识论中之异说者,并阐明原论正义。撰者乃我国法相宗第二祖,书中祖述窥基之说,责难圆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