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儿歌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四·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四 魏观 建惪溪涨大作 久雨逢戊晴戊日雨不止羽气凄乘宫土德沦不纪晻晻隂晦凝四野连蓄水絶壁洄冲波玄林渺中沚下上鸥鹭驯沈浮蜃蛟喜田庐聚岑阿渔艇系

  • 卷一百二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阁类五言古登州中新阁      【北周】庾 信跨虚凌倒景连云距少阳璇极龙鳞上雕甍鹏翅张千寻文杏照十里木兰香开窓对高掌平坐望河梁歌响闻长乐钟声彻建章赋用王延夀书须

  • 御选元诗卷六十七·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六十七五言絶句二宋无墙头杏花红杏西邻树过墙无数花相烦问春色端的属谁家萍风波长不定浪迹在天涯莫怨身轻薄前生是栁花渊明心寄羲皇上生逢晋宋时风流千古意只有杜防知苏堤汉苑花何处唐陵柏已空

  • 李玉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玉」生平不详。《花庵词选》录其词一首。 ●虞美人·春情 李玉 篆缕销金鼎。 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 芳草王孙知何处? 惟有杨花糁径。 渐玉枕、腾腾春醒。 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 云鬓

  • 高祖纪四·薛居正

    天福四年春正月癸卯,帝御崇元殿受朝贺,仗卫如式。丙午,召太子太师致仕范延光宴于便殿。以延光归命之后,虑怀疑惧,故休假之内,锡以款密。帝谓之曰:“无忿疾以伤厥神,无忧思以劳厥衷。朕方示信于四方,岂食言于汝也。”延光俯伏拜

  • 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六十·柯劭忞

      李忽兰古 郑鼎 甫 昂霄 制宜 阿儿思兰 李进 石抹按只 不老 郑温 釭 铨 石抹乞儿 狗狗   李忽兰吉,一名庭玉,陇西人。父节,仕金,自巩昌石门山从汪世显以城降。   忽兰吉隶皇子阔端为质子,从征西川,以功擢管军总领,

  • 寇俊传·令狐德棻

    寇俊字祖俊,上谷昌平人。祖父寇赞,曾任魏国雍州刺史。父亲寇臻,曾任安远将军、呈阝州刺史。寇俊为人宽和文雅,自幼就有器量见识,好学善记。兄长祖训、祖礼也都和寇俊一样,具有志向和操守。妯娌们和睦相处,同居到老。父亲虽然

  • 高季兴传·薛居正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本名季昌,到后唐庄宗李存勖即位后,为回避庄宗的庙讳“庄”而改“昌”名为“兴”。小时在汴州商人李七郎家中做事,梁太祖以李七郎为养子,赐李七郎姓朱,名友让。梁太祖曾经看见高季兴寄身于仆隶之中

  • 葛从周传·欧阳修

    葛从周字通美,濮州甄城县人。年少时跟随黄巢,失败后降梁。跟随太祖进攻蔡州,太祖坠落马下,从周扶太祖上马,自己与敌步斗伤了面部,身上数处受伤,偏将张延寿从旁边出击,从周与太祖才都走脱。太祖贬黜诸将,独升从周、延寿为大将。

  • 10.奴隶倒戈·林汉达

    周文王死了以后,他儿子姬发即位,就是周武王。周武王拜太公望为师,并且要他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shì)作他的助手,继续整顿内政,扩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第二年,周武王把军队开到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地方,举行一次检阅,有八百多个

  • 羊祜·苏辙

    善为国者,必度其君可与共患难、可与同安乐而后者为,故功成而无后忧。晋厉公与楚共王争郑,晋人知楚有可乘之隙,栾武子为政,欲出兵击之,曰:“不可以当吾世而失诸侯”。范文子不欲,请释楚以为外惧。武子不能用。夫文子非苟自安者

  • 卷第二十·道宣

      法义篇第四之三   上大法颂梁皇太子纲上太子玄圃讲颂梁晋安王纲涅槃经疏序梁武帝法宝联璧序梁湘东王绎成实论序梁简文帝内典碑铭集林序梁元帝禅林妙记集序唐释玄则奉诏撰法苑珠林序司元大夫李俨撰上大法颂表皇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一切法行义品第十五之余  我今复说善人相貌持诵修行。于真言行得成就义上中下品法。若复有人族望尊高。种姓清净身相殊异。色如真金头如伞盖。发色绀青

  • 从容录重刻四家语录序·行秀

    自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虽云默露宗风。殊觉浑沦透漏。更逢后来好事儿孙。不知重惜家宝。各各拚身失命。平地生尘。澄波动浪。乱散空华。欺摇捏目。讹传众口。公案多端。天童雪窦残唾。既苦不收。圜悟万松梦语。又多不

  • 卷之九·牧云通门

    嘉兴大藏经 牧云和尚懒斋别集牧云和尚懒斋别集卷之九东吴 毛晋子晋 编阅鄂州 记室智时 较订诗(甲之一)铜井时杪冬还山口占还山正及是残冬乘兴门前一拄筇欲望琴川呼艇处寒云已隔最高峰招鹤兄西山看梅(八首)山楼

  • 孙宗伯集·孙继皋

    诗文集。 明孙继皋(1550—1610)撰。十卷。继皋字以德,号柏潭,江苏无锡人。万历进士第一。官礼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论救诸谴谪言官,无所避讳。陈太后梓宫发引,神宗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灾,遂致

  • 唐律疏义·长孙无忌

    唐朝一部重要的法律文献。唐长孙无忌等奉敕撰。成书于唐高宗永徽年间。全书共分为十二篇,三十卷,五百条(现存《唐律疏义》为五百零二条)。分为律文和疏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唐律的律文。后一部分是律疏,即对法典原文

  • 荀子·荀况

    又名《孙卿子》、《荀卿子》。战国时荀况所撰的先秦理论散文作品。战国末期儒家重要著作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为33篇,但西汉刘向《荀卿新书叙录》中载其整理后得32篇。今传本是唐杨倞的译本,以文字繁多,分为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