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道救世歌

道之大原出于天,谨将天道觉群贤。

天道祸淫惟福善,及早回头著祖鞭。

道统根源惟一正,历代同揆无后先。

享天福,脱俗缘,

莫将一切俗情牵,须将一切妄念捐。

开辟真神惟上帝,无分贵贱拜宜虔。

天父上帝人人共,天下一家自古传。

盘古以下至三代,君民一体敬皇天。

其时狂者崇上帝,诸侯士庶亦皆然。

试辟人间子事父,贤否俱循内则篇。

天人一气理无二,何得君王私自传!

上帝当拜,人人所同,

何分西北,何分南东。

一丝一缕荷上帝,一饮一食赖天公;

分应朝朝而夕拜,理应颂德而歌功。

人而舍此而他拜,拜尽万般总是空。

非为无益且有损,本心瞒昧罪何穷。

人苟本心还不失,自知呼吸赖苍穹。

五行万物天造化,岂有别神宰其中!

即谓上帝须辅助,断非菩萨赞化工,

如果化工赖菩萨,从前未立理难通。

暄以日兮润以雨,动以雷兮散以风,

此皆上帝之灵妙,天恩能报得光荣。

勿拜邪神,须作正人;

不正天所恶,能正天所亲。

第一不正淫为首,人变为妖天最瞋;

淫人自淫同是怪,盍歌麟趾咏振振。

歪俗移人谁挺立,但须改过急自新。

颜回好学不贰过,非礼四勿励精神。

过而能改方无过,古人所以诲谆谆。

自古君师无异任,只将正道觉斯民。

自古善正无异德,只将正道淑其身。

凡有血气心知者,何可乱常而败伦。

凡属顶天立地者,急宜返璞而归真。

鬼心既革,孝经当明。

第二不正忤父母,大犯天条急自更。

羊有跪乳鸦反哺,人不如物忝所生。

历山号泣天为动,鸟为耘织象为耕;

尊为天子富四海,孝德感天夫岂轻。

父兮生我母鞠我,长育劬劳无能名;

恩极昊天难答报,如何孝养竭忠诚。

大孝终身慕父母,视于无形听无声。

孝亲即是孝天帝,培植本根适自荣。

逆亲即是逆天帝,戕伐本根适自倾。

蓼莪诗可读,胞与量宜恢。

第三不正行杀害,自戕同类罪之魁。

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

上帝视之皆赤子,人自相残甚恻哀。

是以先代不嗜杀,德合天心天眼开。

宠绥四方惟克相,故能一统受天培。

夏禹泣罪文献洛,天应人归无可猜。

嗜杀人民为草寇,到底岂能免祸灾。

白起项羽终自刎,黄巢李闯安在哉!

自古杀人杀自己,谁云天眼不恢恢?

自古救人救自己,灵魂超拔在天台。

自古利人利自己,福自己求易为推;

自古害人害自己,孽自己作难挽回。

无言不仇德有报,终身可行恕字该。

忠厚可师,廉耻须知。

第四不正为盗贼,不义不仁非所宜,

聚党横行天不佑,罪恶贯盈祸自随。

君子临财无苟得,杨震昏夜尚难欺。

管宁割席因歆顾,山谷孤踪志不移。

夷齐让国甘饿死,首阳山下姓名垂。

古来善正修天爵,富贵浮云未足奇。

杀一不辜行不义,即得天下亦不为。

人能翼翼畏上帝,乐夫天命复奚疑。

岂认杀越人于货,竟非其有而取之!

营谋珍道义,学习慎规模。

第五不正为巫觋,邪术惑众犯天诛。

死生灾病皆天定,何故诬民妄造符?

作福许妖兼送鬼,修斋建醮尚虚无。

自古死生难自保,岂能代祷保无辜?

自古师巫邪术辈,累世贫穷天不扶。

鬼人送鬼终惹鬼,地狱门开待逆徒,

欲肥己囊增己孽,何不回头早自图!

术艺固须正,品概更宜方。

第六不正为赌博,暗刀杀人心不良。

戒,戒,戒!理不当。

求之有道得有命,勿以诈骗坏心肠,

命果有兮何待赌,命无即赌愿难偿。

总之富贵天排定,从吾所好自徜徉。

孔颜疏水箪瓢乐,知命安贫意气扬。

人生在世三更梦,何思何虑复何望!

小富由勤大富命,自古为人当自强。

嗟尔有众,勿谓无妨。

无所不为因赌起,英雄何苦陷迷乡;

不义之财鸩止渴,士农工商耐久长;

千个赌钱千个贱,请尔宜虑细思量!

他若自驱陷阱者,炼食洋烟最颠狂;

如今多少英雄汉,多被烟枪自打伤。

即如好酒亦非正,成家宜戒败家汤;

请观桀纣君天下,铁统江山为酒亡。

更有堪舆相命辈,欺瞒上帝罪无强;

富贵在天生死命,何为惑世顾肥囊。

其馀不正难枚举,在人鉴别于微茫。

细行不矜终累德,坚冰未至慎履霜。

禹稷勤劳忧饥溺,当身而显及后狂。

周文孔丘身能正,陟降灵魂在帝旁。

真言语,不铺张,

予魂曾获升天堂,所言确据无荒唐,

婆心固结不能忘,言之不足故言长。

积善之家有馀庆,积恶之家有馀殃,

顺天者存逆天亡,尊崇上帝得荣光。

猜你喜欢
  卷八百五十八·彭定求
  李太古·唐圭璋
  提要·何汶
  第二十五章 永王设计·屠隆
  序·老舍
  第二幕·老舍
  赵莹·隋树森
  跋·朱熹
  摭遗·段克己
  四集卷五十一·乾隆
  再不见雷峰·徐志摩
  诚斋集补钞·管庭芬
  卷八十七·陈廷敬
  序·黄曾樾
  子渊诗集卷二·张仲深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二十一·彭定求

        卷321_1 【奉和李相公早朝于中书候传点偶书所怀奉呈门…中书相公】权德舆   五更钟漏歇,千门扃钥开。紫宸残月下,黄道晓光来。   辨色趋中禁,分班列上台。祥烟初缭绕,威凤正裴回。   斧藻归全德,轮辕适众材

  • 卷三十二·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三十二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晁冲之具茨集钞晁冲之字叔用初字用道举进士与陵阳喻汝砺为同门生少年豪华自放挟轻肥游帝京狎官妓李师师缠头以千万酒船歌板宾从杂遝声艶一时绍圣

  • 雍陶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雍陶(805—?)。字国钧 ,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人。出身贫寒。文宗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曾任侍御史。大中六年(852),授国子毛诗博士。大中八年(854),出任简州(今四川简阳县)刺史,世称雍简州。一年曾多次穿三峡,越秦岭,在江南、塞

  • 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欧阳修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徵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徵所为,促召之。徵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徵见长史郑颋曰:“魏公虽骤胜,而

  • 皇王大纪卷七十五·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显王仲尼曰神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鑚而无遗策不能避刳肠之患如是则知有所困神有所不及也虽有至知万人谋之鱼不畏网而畏鹈鹕【亦名淘河】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婴儿生无石

  • 卷六十六下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六下上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三下上 文艺 魏 王粲 陈琳 阮瑀 应瑒 刘桢 吴质【邯郸淳 繁钦 荀纬 王象桓威  薛夏 应璩

  • 卷八十三·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八十三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丁丑朔命陞叙辟展办事効力人员上谕军机大臣曰定长奏西安马甲富泰凉州领催巨佛保西安前锋徳克精额石麟领催卓特巴庄浪马甲佟其良等办理台站屯田事务俱属奋勉

  • 五·钱穆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

  • 读中庸章句纲领·赵顺孙

    读中庸章句纲领中庸一篇某以己意分其章句是书岂可以章句求哉然学者之于经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朱子文集】中庸自首章以下多对説将来直是整齐某旧读中庸以为子思做又时复有个子曰字读得熟后方见得是子思参夫

  • 评朱谦之君的虚无主义·太虚

    朱谦之君作了篇虚无主义,自云:‘是唯心的虚无主义,乃取黑格儿绝对唯心论辨证法,叔本华的厌世主义,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某某的唯力论,颉德进化论,克鲁泡金的无治主义,归纳起来才成功的。与俄国很多是唯物见解的虚无主义不同’。所

  • 佛说诸法勇王经·佚名

    宋罽宾三藏昙摩密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先悉是结发梵志。优楼频螺迦叶。优婆提舍憍律陀等。而为上首。一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解脱慧得解脱。

  • 佛语法门经·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毗耶离大林楼阁上。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八万四千诸大菩萨。复有学无学无量人众。围绕说法。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名龙威德上王。从坐而起。整服右肩右膝著地。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七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杂揵度爱敬品中◎云何数灭。云何非数灭。乃至广说。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为止并义者意。如譬喻者说。三种灭无体。为止如是说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七·明佺

    大唐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小乘单译经目(三百二十八部四百二十四卷)&middot;佛本生经一卷右汉明帝代三藏法师竺法兰译。出长房录。&middot;禅经一部二卷右汉桓帝代安世高译。出长房录。&middot;佛为阿支罗迦叶说

  • 林野禪師語錄序·通奇

    自達祖有「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之偈,而後來南嶽下有溈仰、臨濟二宗,青原下有曹洞、雲門、法眼三宗,合為五宗,以應五葉。今見所代傳者,止南嶽臨濟一宗。青原曹洞一宗,則是二葉集菀,三葉集枯。豈達祖之偈,久而不倦哉。埽道人

  • 会稽掇英总集·孔延之

    诗文总集。北宋孔延之编。20卷。延之因会稽(今浙江绍兴)山川文物闻名古今,而前人记录赋咏多所散佚,乃于熙宁四年(1071)知越州时,发动吏卒,自典籍至于碑片及石刻,靡不勤访博采。次年五月书成,收录自汉迄宋铭志歌咏凡805篇,前1

  • 宛署杂记·沈榜

    城镇志。明沈榜辑。二十卷。沈榜字子登,江南临湘(今属湖南)人。万历举人,屡官知县。沈氏知宛平时,摘抄实录、档册、塘报,约当万历二十年(1592)成书, 约三十万字。正文按日、月、光、天、德、 山、 河、壮、帝、居、太

  • 黄帝阴符经注·侯善渊

    一卷。金侯善渊(生卒年不详)撰。侯善渊,金道士,号太玄子,修道于姑射山(今山西临汾西),精通道书。撰有《上清太玄集》、《上清太玄九阳图》、《上清太玄鉴诫论》、《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