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三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一切法行义品第十五之余

  我今复说善人相貌持诵修行。于真言行得成就义上中下品法。若复有人族望尊高。种姓清净身相殊异。色如真金头如伞盖。发色绀青面如满月。额相广平眉不杂乱。眼长而红睫不交杂。鼻如截筒唇色赤好。舌如莲叶牙齿齐白。髭相青密颏圆腭深。顶发右旋耳相垂下。有精神复勇猛爱语无嗔。少贪离欲常好清净。乐著妙衣好食上味。净行自居所言诚谛。归重三宝供养贤圣。孝顺父母悲愍有情。智慧高深复长寿命。修行决志精进不退。乐求菩萨摩诃萨位乃至无上正等觉位。斯等之人决定成就上品之法。必能了解一切仪轨甚深之义。又复有人或刹帝利。及婆罗门诸清净种族。人相具足身紫色或白色。胸臆圆满乳相高起。毛毫右旋大腹深脐。其腰广阔两肩平满。两腋两肋如师子王。手臂佣长筋脉不现。上下相称不矬不长。具勇猛心好秘密行。乐于持戒复好布施。言行真实悲愍一切。学法无畏恒乐世间出世间智。发菩提心常供养三宝。亦具大福德勤行精进修持不退。此之相人于中品法决定成就。又复有人种姓清净。身肢具足无缺无减。或紫色或白色。光泽肥好不大肥瘦。偏顺下分而有殊特。腰身广阔腿相圆满。胫膝上下不曲不戾。如鹿王踹。二隐密相具足圆满。足掌之内红色滋润。有吉祥轮相幢相门楼相。鱼相幡相优钵罗花相。如是诸相悉皆严好。又复好乐清净不杂恶人少贪嗔痴。有大福德常行慈愍。好行布施供养三宝。亦复供养三十三天。于世出世法精进修习。斯等相人于第三品法决定成就。又复有人发菩提心修菩提行。总具如上三品妙相。又具种种功德慈悲喜舍。勇猛精进修习大明大陀罗尼。志行不退无怖无畏。决定超越诸修行人。获得最上第一成就之法。

  我前已说。持诵行人以宿福故具诸妙相。而于修行决定成就。又复有吉祥星宿吉祥时分。于一刹那一瞬息间。轮转天际临顾世间。所有众生于此时分生时遇者。有大吉祥获大福德。修诸大法决定成就若有众生无宿善根多恶业故。即于生时遇恶星宿。决定无福诸根缺减人相不具。所修大法决定不能得成就故。若复生时在于晨朝遇于鬼宿奎宿。张宿星宿。亢宿房宿。角宿毕宿昴宿等。及日初出同时临顾。此人所作所修皆得成就。又于晨朝及日中时兼在白月。遇金星木星水星。此等宿曜有大力势。临顾世间一切众生。于此之时人若生者。所修善业及修行持诵大明大陀罗尼。一切事业决定成就。又复此金星木星水星。随有一星与日与月。同居方所临顾生者。此人生后必大富贵寿命长远。得大自在一切见重。又复有人于日中后日没时生。而彼生者于此时分。多遇恶星临顾方所。恶星者所谓土星火星。罗睺星计都星。多啰星及黑暗哩瑟吒等星。如是等星亦非实恶。若是上上品人宿善根力。福慧具足生时遇者。于大福德转增威势。若是中品于善恶事各减其半。若是下品善根微劣及有宿业。如是之人生时遇者。无有福德兼无智慧。不修善业多贪嗔痴。又于此时遇天晦瞑。风雨暴恶电闪晃耀。雷霆大震雨雹俱下。于中云色或变红赤。斯皆大恶。若于生时遇著此者。其人诸根缺减颜貌丑陋。受身屈曲疮癞庄严。无主无依贫穷微贱。或受戒律违犯不守。圣贤悲愍伤其坠堕。如是之人于恶增上于善转退。一切吉祥全无少分。于诸修习真言行业。如盲聋人不见不闻。设遇闻见不能生信。如是之事说不可尽。又复如是众生以少福故。或被一切部多及摩多啰等诸恶鬼神。住于身中而作恼乱。复有众生归向三宝奉重贤圣。乃至于佛十地菩萨辟支声闻等处曾种善本。以贪嗔重故不得解脱。虽复有得生于天上。乃至得生无色界天尽三界际。未免轮回还复堕落。阎浮生聚亦复受身或愚或痴。又被部多及摩多啰等诸恶鬼神。住于身中而作恼乱。诸有智者及彼圣人。见此事已广说行相令彼持诵行人一一解了。彼持诵人以常诵大陀罗尼大明力故。诸鬼神等不能障碍。彼持诵人心不昏迷威德具足于陀罗尼得大自在。于此大地所有部多及哆啰等。住人身中作恼乱者。皆能呼召使来集现。各各令其如实自说。以陀罗尼力离彼人身。又复与彼说深妙法令其调伏。彼部多等去离人已。恒病之人而得解脱。以陀罗尼力调伏恶者增益善者。于善于恶而得自在。又前说阴阳风三种界。合贪嗔痴三种法。由贪嗔痴法不息灭故。令阴阳风而有增盛。又合地为四大。地与水合火与风合。又有虚空而为第五。于上之数人所恒知。彼医病人于四大界心生疑惑。身虽四大病从何生。若不从生病自谁有。于生不生起二种疑。为四大外别有所作。此人天人乃至非人。及诸有情所有增损。唯除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正遍知觉。皆同所说无二无别。如是善恶随因得果。种种苦恼皆自业作。此下品人无福无依。诸非人类乃得其便。若是上品之人善力殊胜生合吉星。唯有奇特祥瑞之应。诸非人类及诸恶事悉皆远离。恒善寂静得大安乐。彼有所求大明大陀罗尼。最上仪轨速得成就。至于过去现在未来诸正遍知。于经法中说于世间最上第一无我之法。真如解脱最寂静句无上句。真言大陀罗尼一切仪轨成就之法。使诸行人得一切智智。我释迦牟尼佛所说。如是大仪轨法诸仪轨中王。若有情等依法修行。当得无病无尽句恒寂静句。无烦恼句菩提涅槃句。乃至一切真言句义三种菩提。一切智智所得因业诸仪轨中不能见闻。乃是佛菩萨等。为利益一切世间诸有情故所说所传。佛说如是广大真言王仪轨时。于三界中所有诸真言王无不降伏。若复牟尼月没世间空时佛教灭尽。此仪轨王乃住不行。妙吉祥童子此大力真言王仪轨佛所宣说。若有众生后时闻已。虔心信重志愿求者。于世间出世间诸所有法皆得成就。诸佛所说无虚妄说。若有行人于真言王。恒持诵者及乐护摩法者。彼同三世一切智智之所传授。安住真言王仪轨法中无疑。所有世间一切众生无有智慧。于善恶事非善恶事吉不吉事。于如是事生疑惑者。当为此等说于如来应正等觉。世出世间最上一切解脱之法。令作种种世间所重真言王法。为于一切众生之聚。妙吉祥童子汝所求。我说彼世间善恶之事及诸法要。但为利益一切众生。过去诸佛亦同所说。可使未来佛种不断。若持诵者于此所说一切智力。深生信重精进无疑。所行之行同一切智智。若持诵人于过去世。曾作诸恶业障未尽。而于今生所作事业不成就者。当依诸佛所说悔法志心忏悔。必得业障除灭。复更依法修行速得成就。或是愚迷之人。轮回业重不能依法忏悔修行。所作所求不能成就。于诸有情无由利乐。又复诸持诵人须修定业。若不修定不能趣入解脱之门。若能修定与法为缘。决定解脱速证菩提。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法义品第十六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佛。复观察净光天。告妙吉祥童子言。汝妙吉祥谛听。彼夜叉王金刚手菩萨。于大众中问我画像法广大事业。我已先说又复问我一切真言行人所得之梦是善是恶。我为持诵之者说此一切梦应之时。彼夜叉王金刚手菩萨心喜合掌。以彼头顶礼我足已白言世尊。佛今所说利益世间及为于我。利益众生使得快乐。彼持诵者所得之梦。善恶行相所得功德。众生求作若有恒行。最上行业所得因果。并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善恶及一切智。乃至所得无相无著无碍清净。最上真言相应善寂净句。及佛一切威力。及说行人持真言法行。禀上品形相与梦符契种种之事。彼夜叉王复言。最上师子释迦牟尼。于贤劫中第四成佛。坐树降魔现大威力。具大精进显大智慧。示大福德为世所尊。彼夜叉王金刚手菩萨。以如是言伸赞叹已。顶礼佛足还复本座默然而住。

  尔时大智妙吉祥童子而发问言。释迦牟尼佛及过去佛。善哉世尊应正等觉。彼广大事智乃至众多有情。生处星宿善恶行相事智因果。及修行所求增益事业。彼持诵人心有所疑得成不成。乃至求世间福最尊最高自在快乐。求一切圣位乃至一切智智。惟愿世尊略而解说。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佛。闻此说已为彼佛子。发清净梵音大精进法鼓之音。又如迦陵频伽微妙之音。告彼童子妙吉祥言。童子若有行人。为于世间利益一切求成就者。当须诚谛专注慈心悲愍。发大誓愿清净之心。如是之人为利他故决定成就。妙吉祥童子若彼行人。于最上大明大陀罗尼恒乐受持。彼人是转法轮降伏魔罗。得最上适悦。若复众生耳闻目睹心生爱乐。决定获得殊胜快乐。妙吉祥童子白佛言。如来威力及最上智无能知者。而彼佛子亦复如是。佛言妙吉祥。彼佛子若行此行得相应成就。至于一切世间最上之人。不能知其威德智力。乃至欲界天及色界无色界天。及彼天主亦不能知其威德智力。乃至初地至于十地亦皆不知。妙吉祥唯佛如来能了知故。汝妙吉祥最上仪轨。过去未来及彼现在一切诸佛皆同名故。若有闻者清净修行。无诸异缘摄心不乱。彼之行人得寂静住。得最上善趣所作上法无诸障碍。修真言行速得成就。求成佛道得大圆满。于菩提树若行若坐。为诸众生转于法轮。而此功德诸佛所说。妙吉祥汝之名号若有念者。佛说功德不可思议恒现威力。所有过去一切佛无数真言仪轨无能说者。汝清净妙吉祥童子。能说一切诸佛真言之行。童子汝以佛智教于一切。此净光天一切大众。皆随汝教无敢违者。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随业因果品第十七

  尔时释迦牟尼佛。入一切如来神通变化三摩地。而于眉间放大光明。作青黄红白颇璃色等。照于十方诸佛刹土一切世界。于诸世界光明普照。于须臾间普召一切天诸宿曜。彼诸宿曜随召而至。到众会已礼敬而住。佛之光明威盖众会普遍照已还从世尊眉间而入。彼诸宿曜及其眷属。见佛世尊眉光入时。各各合掌战惧归命。须臾之间迷闷倒地。承佛慈力还自稣息。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佛。告一切宿曜并诸眷属言。汝等勿怖诚心谛听。诸星宿天汝圣天众。我念众生愚痴无智不识我意。我欲如是诸众生等。于诸世间。起种种心修种种行利益自他。趣求如来第一金刚坚固之身。以迷倒故乐求人天阿修罗等。复入轮回旷野种种诸趣。随彼所作善恶之业。受于世间种种之身。所受之身无有主宰。若复所作最上为人天主。除随业缘余无所有。彼之业缘要假因生。彼因所生要从缘立。如是因缘互相和合。是生四大四大生蕴。趣无边行行趣他界。是故分别无量出生。后复命终以无智火。业风作故性皆烧燃。盖为不行平等三乘无碍之行。大乘长时作随因缘。中乘辟支佛行自为智不利他故。小乘声闻乐住断见。执心不回无别求趣。又复愚痴迷惑之时作种种业。住于世间求世间成就。若复于此寂静无病句无烦恼句。八正清净无碍之道。于如是法当勤修习。离于不善诸恶之业。彼自得住无碍三乘之行。又复告星宿天。彼息灾者有三种法。持诵行人修三种业得三种果。于此三种当须了知。又彼二种颠倒之业。亦得见三种族。彼复得见八种族。又复见一种族。一切真言住佛清净心寂静涅槃族。如是所说因业皆是真言之相。彼阴阳亦然。说为世间成就。彼如是所作之业所得因果。由如种谷见苗当知结实。彼成就法亦复如是。若得祥瑞定知成就。譬如白色说为最上。阴阳亦然。若吉祥合为诸具足。一切诸法皆是方便。唯以一业而为最上。彼若无业身无所住何得祥瑞。若具如是祥瑞行相及以生族。方知彼得种种善业若于相于业无所有者。而于中间无能知者。又如病人气力羸少。颜容瘦悴方知是患。又复见众生业得如是身。是善是恶果报祥瑞。说为生相星宿天。我先已说一切众生所生时节。及彼吉日随业所感合吉祥星。又见飞禽种种之相。复闻语言微妙之声。及于梦中得吉祥相。如是祥瑞因缘行相。彼持诵人于诸真言法中求成就者。当须了知是成就相。又须知一切障难诸不吉相。及恶梦寐诸星宿天。往昔过去娑陵捺啰王佛正遍知者。于菩提道场说大真言王破一切障难。及诸恶梦不祥等事皆得消灭。令得菩提一切智智。时彼魔王常兴恶心作诸障难。现彼种种大恶之相。令彼见者生大怖畏。于诸修行而令退屈。彼魔福力久时而住。彼持诵者以真言王。具佛威德大进精力大神通力于须臾间彼诸障难。消灭一切恶梦恶相及恶众生种种之事。星宿天汝当谛听。彼过去娑陵捺啰王如来。为调伏诸恶星宿及恶天魔。一切部多等并诸眷属。乃至地居二足四足。无足多足诸恶之类种种众生。以大真言王调伏教化令生善心。于他有情不生恼乱。汝当听说真言王曰。

  曩莫三满哆没驮(引)喃(引)阿钵啰(二合)底贺哆舍(引)娑曩(引)喃(引)怛汝(切身)他唵(引)佉佉佉呬佉呬吽吽入嚩(二合)啰入嚩(二合)啰钵啰(二合)入嚩(二合)啰钵啰(二合)入嚩(二合)啰底瑟姹(二合)底瑟姹(二合)瑟致哩(二合)颇吒颇吒

  佛言此真言王。名为大佛顶炽盛光。若有常持诵者。能消灭一切诸恶不吉祥事。能降伏一切部多。能破一切障难。能成就八十千种种吉祥之事。若诵持者于持诵时心不散乱。虔诚专注我天中天正等正觉。须臾之间到彼诸星宿天。及一切部多作恶之者所住之处。以大佛顶真言王无等精进力大精进力而降伏之。令彼作恶之者。见此无数大佛顶王怕怖无量。与诸眷属悉皆求入三摩地而为救护。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三

猜你喜欢
  苏曼女十子缘品第四十六·佚名
  铁壁机大师语录序·铁壁慧机
  佛说灌顶伏魔封印大神咒经卷第七·佚名
  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六·圆晖
  卷二·投子义青
  华严经传记卷第二·法藏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六·佚名
  禅行法想经全文·佚名
  俱舍论记 第二十六卷·普光
  卷八·晁迥
  卷三百五十一·佚名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五之三·智旭
  卷之四十一·别庵性统
  卷第一·慧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司马迁

    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睢

  •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五十八·张廷玉

        于谦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

  • 卷第二百四十九·胡三省

    唐纪六十五〔起上章敦牂(庚午),尽屠维单阏(己卯),凡十年。〕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下大中四年〔(庚午、八五〇)〕1春,正月,庚辰朔,赦天下。2二月,以秦州隶凤翔。〔秦州本属陇右节度,是时新复,以属凤翔。〕3

  • 第十四卷 江都 甘泉 仪征·缪荃孙

    江 都经 部春秋国语十卷 晋·孔 衍榖梁传解十四卷 孔 衍左氏训注十三卷 孔 衍公羊集解十四卷 孔 衍春秋后国语十卷 孔 衍博雅十卷广雅音四卷古今字图杂录一卷 隋·曹 宪尔雅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 列传七十·纪昀

    列传唐 【七十】○唐七十李训郑注 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 韩约罗立言李孝本 顾师邕 李贞素 】李训郑注王涯贾餗舒元舆王璠△李训李训字子垂始名仲言字子训故宰相揆族孙质状魁梧敏于辩论多大言自标置擢进士第

  • 六六○ 寄谕各省督抚将志乘所载应禁诗文及著者事实书目概行删节·佚名

    六六○ 寄谕各省督抚将志乘所载应禁诗文及著者事实书目概行删节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各省督抚,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奉上谕:据闵鹗元奏各省郡邑志书内,如有登载应销各书名目及悖妄著书人

  • 一一一 往来的路·周作人

    四月十六日以后,我便每天都往北京大学上班,地点是图书馆的单独一室,这图书馆是有名的四公主的梳妆楼,广阔的几间楼房,涂饰得非常华丽,我的办公室乃是孤独对立的小房,样子似乎寺庙的钟鼓楼,不知道是什么用的,原来也很不错,如今被

  • 齐纪一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479)·司马光

    齐纪一 齐高帝建元元年(己未,公元479年) [1]春,正月,甲辰,以江州刺史萧嶷为都督荆·湘等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王延之为江州刺史,安南长史萧子良为督会稽等五郡诸军事、会稽太守。 [1]春季,正月,甲辰(初二),刘宋顺帝任命

  • 为政篇·孔子

      子曰:&ldquo;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rdquo;  子曰:&ldquo;《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lsquo;思无邪&rsquo;。&rdquo;  子曰:&ldquo;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rdquo; 

  • 第三十四卦 大壮 雷天大壮 震上乾下·佚名

    大壮:利贞。彖曰:大壮,大者壮也。 刚以动,故壮。 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勿履。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九二:贞吉。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九三:小人用壮,君子

  • 卷十八 十八之四·孔颖达

    《韩奕》,尹吉甫美宣王也。能锡命诸侯。梁山于韩国之山最高大,为国之镇,祈望祀焉,故美大其貌奕奕然,谓之韩奕也。梁山,今左冯翊夏阳西北。韩,姬姓之国也,后为晋所灭,故大夫韩氏以为邑名焉。幽王九年,王室始骚。郑桓公问于史伯曰

  • 古文孝经孔氏传原序·孔安国

    先王之道莫大于孝仲尼之教莫先于孝自六经而下无非孔氏遗书其有出孝经之右者乎何以言之天下无有无父母之人故也孝经有二本其一河间王所得十八章者谓之今文其一鲁共王坏孔壁所得竹牒科斗文二十二章者孔安国所为作传谓之

  • 修行观阴第十五·佚名

    若修行者,久积功德曾习禅定。少闻开示发其本缘。即能思惟观察五阴。了达深法灭除生死,犹如大风飘散重雲。亦断一切魔所乐法观五阴义。今当说。修行者,内自思惟欲渡烦恼海。起离欲生润泽。自身快乐粗涩四大灭。随顺四大生

  • 佛说八部佛名经全文·佚名

    元魏天竺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维耶离奈女树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千二百五十诸菩萨无央数。尔时有长者子。名曰善作。从城中出诣奈女园。到世尊所稽首足下。右绕三匝卻住一面叉手白佛。欲有所问。大圣

  • 太 虚 宣 言·太虚

    世有流变,方有殊尚,匪唯政制,亦该教仪。今者、远不征五天,近不征各地,专就我中华佛教观之,固非大加整理,不足应时势之所趋,而适机缘之所宜也。然自逊清末叶,辄有僧教育会之设;迨入民国,改组佛教总会,顾皆外缘激成,内无根极,凭虚结构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卷 (序品第一卷上)释如是我闻一时 释拘夷城 释力士生地 释阿利罗跋提河 释娑罗双树 释波罗奢华 释优钵罗华 释拘物头华 释分陀利华 释曼陀罗华 释波利质多树 释憍奢耶衣 释摩词

  • 佛说圣多罗菩萨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香醉山五髻乾闼婆王宫。彼有种种鼓乐弦歌出微妙音。  尔时世尊处大殿中。与诸菩萨摩诃萨众俱。复有诸大圣众皆来集会。所谓有学无

  • 更生斋文甲乙集·洪亮吉

    文别集。清诗文集洪亮吉(1746-1809)撰。八卷。亮吉有《洪北江诗文集》已着录。此集系《洪北江诗文集》中之一部分,约十三万字。甲集四卷,乙集四卷。收文百余篇。皆系贬赴伊犁途中及其后所作,多为论学、论史及舆地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