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37.杜甫:无家别

“三别”与“三吏”都是三篇一组的新乐府诗。它们是姊妹篇,都是记录乾元二年春杜甫从洛阳回华州时路上的所见所闻。“三别”是记兵灾后人民生活困苦之状。第一篇《新婚别》,写一个女人,结婚后第二天,便送丈夫应征入伍的景象。第二篇《垂老别》,写一个子孙均已战死的老人,生活无依,只好投杖出门去从军的景象。第三篇《无家别》写一个战败归家的农民,正要在荒寂无人的乡里中,重新种田过活,却还是被县吏召去服本地的徭役。情况各各不同,一律反映了唐代府兵制度对人民的迫害。

这里,我们研读《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馀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此诗第一段六句。用一个战败归家的农民的自述,描写天宝十五载以后,陕、洛一带人民的田园庐舍都已毁灭,只剩一望无际的蓬蒿藜藿。我的乡里原有一百多家,因为避乱,各自东西逃难,至今活着的人既无消息,死者已化为尘泥。

第二段也是八句。接着说:我因为相州战败,脱身归来,寻找旧时的道路。走了好久,才找到自家的巷子,可是已经空空洞洞,没有人迹了。这时,太阳也灰白无光,天气非常凄惨。所见到的只有狐狸,竖起尾巴对我凶恶地嗥叫。再访问一下四邻,只见到一二老寡妇。“贱子”是自称的谦词,女曰“贱妾”,男曰“贱子”,汉魏乐府民歌中已有了的。

第三段四句。叙述自己回到荒芜的家乡之后,好比鸟雀留恋住惯了的树枝,不愿到别处去栖宿,因此,对于这样穷苦的老家,也不欲辞去。气候正是春天,就独自负着锄头去垦地,傍晚还得在菜地里浇水。

以下十四句为第四段。县吏知道我回家了,就来命我去参加军事训练。虽然这是在本地服役,不比远征,可是反正家里已没有人需要告别了,如果服役就在近地,也只是个光身。如果要我到远处去,终于也不过流落在异乡。家乡既已毁灭精光,无论要我到什么地方去,从理论上说起来,都是一样的。“内顾”本意是“向屋里看”,“携”字作“分离”解。向屋里看,也没有人可以分别。意思是说:我已经是个没有妻室的鳏夫,随处都可安身。还有一件悲痛的事,是长病的母亲,躺了五年,终于死亡。生了我这个儿子,不能得到我的养生送死,这是我终身辛酸痛哭的事。“两酸嘶”指妻去母亡两件事。最后说,人生到了无家可别的境地,还凭什么来做老百姓呢?这是说:无家之人,只是一个流民而已。“蒸黎”是将“蒸民”与“黎民”二词合用,是“人民”的代词。“蒸”字误,应当是“烝”字。“蒸藜”另有典故。与此不相干。此处是“黎”字,不是“藜”字。

此诗一韵到底,每二句一韵,不转韵,也不用排句、对句。这是五言古诗的正规格式。这些韵脚,今天也同属于上平声八齐韵,可知这些韵脚的读音从唐代以来没有改变。

明代诗人李于鳞说:作五言古诗要象说话一样。杜甫此诗,和他的许多五言古诗,都可为例证。这些诗都是直接继承了汉代的《古诗十九首》的传统,语言文字,全是平铺直叙,写景、抒情、叙事,随着思想感情的过程,一路倾吐出来,使读者仿佛在听那个农民的喃喃诉苦,这就容易感动人了。施补华在《岘傭说诗》中说:“五言古诗,以简质浑厚为正宗。”又说:“古诗贵浑厚,乐府尚铺张。凡譬喻多方,形容尽致之作,皆乐府遗派也,混入古诗者谬。”杜甫此诗,从诗题看,应该是乐府诗,但他写得正是简质浑厚,不作乐府的铺张,不作比兴,所以在风格上,也是五言古诗的正格。

此诗止有“宿鸟恋本枝”一句是比,此外全不用比,也不用兴,甚至也说不上是赋体,因为一点没有夸张采饰。这是一种超于赋比兴以外的诗体。我以为唐宋以后,还应当加一个诗创作手法的名目,称之为“叙”。象这首诗,从其内容来看,简直是一篇记叙文,杜甫以后,止有韩愈能作这样的诗。宋代诗人如梅尧臣、苏东坡,也有过这一风格的诗,此后便渐渐地成为一种没有诚挚感情的道学诗、伦理诗了。

从《哀江头》到《无家别》,我选讲了杜甫的五首乐府诗。它们的题目都是作者依据其题材内容创造的。在古代乐府中,未曾有过。杜甫自己也没有用同一题目再作一篇。而以三字制题,又遵照着古乐府题的传统。这是杜甫在乐府诗方面的艺术特征。李白用乐府古题来写新事物,杜甫则创造了乐府新题。比较起来,李白还是个保守派。

杜甫的诗,要到中唐以后,才发生影响。他这种乐府诗,要等到白居易和元稹等出来继承和发扬,才确定为一种新的诗体。白居易给它们定了一个名称,叫作“新乐府”。

一九七八年九月十八日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一十三·彭定求
  卷二百零四·彭定求
  王子容·唐圭璋
  第十出 嘱婢·李渔
  琵琶记目录·高则诚
  闰二十出 闲话·孔尚任
  ●怀香记目录·陆采
  岛噫诗一·卢若腾
  提要·赵崇祚
  卷八十二·王奕清
  卷二百四十·曹学佺
  玉澜集补钞·管庭芬
  卷一百三·陈元龙
  卷四十八·陈元龙
  魏文帝诗格·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贞懿郑氏允端(肃雝集)·顾嗣立

    允端,字正淑,姓郑氏,宋丞相清之五世孙女也。其大父通判吴郡,徙居焉。饶于赀,有半州之目,世称花桥郑家。允端姿禀秀慧,尤善诗歌。归于同郡施伯仁,儒雅士也,相敬待如宾客。至正丙申,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郁郁致病而卒,年仅三十,窆

  • 类书与诗·闻一多

    检讨的范围是唐代开国后约略五十年,从高祖受禅(618)起,到高宗武后交割政权(660)止。靠近那五十年的尾上,上官仪伏诛,算是强制的把“江左余风”收束了,同时新时代的先驱,四杰及杜审言,刚刚走进创作的年华,沈宋与陈子昂也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一·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九年八月按是月戊申朔己酉复淮南诸州学官员 是日签书枢密院事楼炤自凤翔东归赵甡之遗史云炤倚秦桧之势妄自尊大轻忽士流尤鄙武臣狭西州郡多武臣为守炤悉令庭参而退反请通判幕职官接席议事军民皆骇之

  • 第六十三回 罪仇鸾剖棺正法 劾严嵩拚死留名·蔡东藩

      却说马市既开,由侍郎史道主持市事,俺答驱马至城下,计值取价,起初还不失信用,后来屡把羸马搪塞,硬索厚值,一经边吏挑剔,即哗扰不休。有时大同互市,转寇宣府,宣府互市,转寇大同,甚且朝市暮寇,并所卖的羸马,亦一并掠去。大同巡按

  • 春秋战国异辞卷十九·陈厚耀

    齐景公【上】景公元年初崔杼生子成及彊其母死取东郭女生明东郭女使其前夫子无咎与其弟偃相崔氏成有罪二相急治之立明为太子成请老于崔杼崔杼许之二相弗听曰崔宗邑不可成彊怒告庆封庆封与崔杼有郤欲其败也成彊杀无咎偃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纪昀

    酷吏传(臣)等谨按酷吏传秪唐衵金史有之五代宋辽元诸史中并无其传或亦善善从长恶恶从短之意兹仍其阙唐金○唐索元礼 来俊臣【来子珣 周兴 邱神绩】侯思止 王宏义 郭宏霸姚绍之 周利贞 王 旭吉温【罗希奭】崔器毛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八 列传二百三十八·纪昀

    列传金 【十六】○金十六承晖穆延尽忠 布萨端李英富珠哩德裕乌库哩庆寿布萨安贞田琢 完颜 弼蒙古纲 必喇阿噜岱承晖穆延尽忠布萨端李英富珠哩德裕乌库哩庆寿布萨安贞田琢完颜弼蒙古网必喇阿噜岱△承晖承挥字维明本

  • 梅之焕传·张廷玉

    梅之焕,字彬父,湖广麻城人,是侍郎梅国桢的侄子。十四岁时成为生员。御史到部中检阅武备,梅之焕骑着马冲进教场。御史发火了,命令他跟材官比试射箭。梅之焕九发九中,长揖上马扬长而去。万历三十二年(1604)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

  • 卷六·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六 论语【上之三】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 此一章书是孔子自叙其立言之有本也孔子曰凡前人所己言已行而於我传之谓之述前人所未言未行

  • 卷三十九·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三十九诸儒一周子【名惇頥字茂叔号濂溪】山谷黄氏曰茂叔人品甚高胷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好读书雅意林初不为人窘束短于取名而惠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

  • 答刘笠青问(四则)·太虚

    问一:各教下手工夫,俱重持戒,其义云何?  问二:自修之士,对于人事一切烦恼,如何屏除?  问三:入道之始,志愿若何,方可成就?  问四: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正信欤?抑迷信欤?答一:戒者、去其染业而不使之复染也。孔子戒色、斗、得,释

  • 宏智禅师广录 第二卷·正觉

    宏智禅师广录 第二卷长芦觉和尚颂古拈古集序夫至理超名象之阶。真智出思议之外。佛佛祖祖。相印以心。叶叶花花。妙严于本。门庭峻高。而棱棱壁立。各绍其宗。枝派衍远。而浩浩岐流。终归于海。付区分于杖拂。

  • 卷第四十八(禽畜生部中虫畜生部下)·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四十八(禽畜生部中虫畜生部下)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金翅一(二事) &middot;千秋二(一事) &middot;雁三(三事)&middot;鹤四(一事)  &middot;鸽五(二事) &middot;雉六(一事) &middot;乌七(

  •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四·法云

    增数譬喻篇第五十三太虚水月。并喻体空。兔角龟毛皆况名假。因动背定。比舟行而岸移。由妄迷真。譬云驶而月运。六道生死。若朽故之火宅。诸佛涅槃譬清凉之宝渚。今欲开解遂集譬喻。俾闻法人见月亡指。冀修行者。到岸

  • 佛说斋法清净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竹林精舍。与二百五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八部鬼神菩萨摩诃萨。一时集会。是大目揵连从坐而起。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我昔日时入城乞食。道逢见有数千万人。头如太山。腹如须弥

  •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一·通奇

    住華亭船子法忍寺嗣法門人行謐等編住浙江台州府天台山通玄禪寺語錄師於崇禎癸未四月四日就本寺,受請開堂。拈疏示眾,云:「此是姚江諸護法於毫端上吐出底一道寶光,彌布法筵,光輝泉石。諸人還見麼?若也見得,不復者也。周繇其或

  • 夏尔尼伯爵夫人·大仲马

    全书以巴士底狱陷落后,路易十六和王后被押送回巴黎,在企图与共和派的米拉波妥协失败后,驾车出逃妄图勾结国外反动势力扑灭革命,在比利时边界被捉拿的史实为主线;以忠君的夏尔尼伯爵与妻子安德烈感情的复杂纠葛为副线。在大

  • 素娥篇·邺华生

    明万历刊本《素娥篇》序书影明万历刊本《素娥篇》正文书影明代文言短篇艳情小说。一卷不分回。不题撰人。据序知邺华生著,其人无考。约成书于明万历末年。现仅存明万历刊本,藏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金赛研究所。1997年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