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0.陈子昂:感遇诗(中)

第二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第二十三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洲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以上感遇诗二首,既没有引用历史事实,並不针对时事,有所感慨。只是借芳草珍禽作比喻,抒写自已的遭遇。我把它们作为咏怀式的例子。

上一首用芳草来作比喻。“兰若生春阳”,原是一句古诗,陈子昂改了一字借用了。兰是兰花,春天生于幽谷。若是杜若,草本药用植物,花很香,夏初生于水滨。这两种芳草香花,生长在空寂无人的树林中,上面是红花,下面是紫茎,表现出幽独的丽色。可是,慢慢地白昼尽了,秋风渐渐吹起,这些花草也随着年华而零落。她们的芬芳的意图毕竟有何成就呢?

第三句“幽独空林色”,唐汝询解作:“虽居幽独,而其花茎之美,足使群葩失色。”这样就把“空”字作动词用,意思是“使林中群花丽色为之一空”。吴昌祺解作“言幽独自高而显空林之色”。这个注解却很含糊。我现在解作“空林中幽独的丽色”。与吴解相近,而较为明白。“空林”是人迹不到之处,所以空林中的芳草香花是幽独的。“朱蕤”即“红花”,兰和杜若都不是红花,这个“朱”字只表示鲜艳的意思。

下一首用翡翠作比喻。翡翠是生长于南方的珍贵禽鸟。毛羽翠绿色,有光泽,古代妇女用来做装饰品,价钱很贵。全诗说翡翠雌雄双栖于南方的树林中,本来生活很安全,岂知有许多贵家妇女,却爱上它们的羽毛,与黄金同价。于是这些珍禽便被猎人所杀死,拔取羽毛,卖到贵家后堂,或者作首饰,或者用来装饰锦被。这些翠鸟生长在南海,岂不很遥运。可是避免不了猎人罗网追寻,可见它们是由于多“材”,以致逢到杀身之祸。对于这种珍禽的遭遇,使作者不胜慨叹。

美丽的羽毛是翠鸟之材,因有此材,而累及生命。以翡翠的“多材为累”比喻多才的人,亦不免于人世间的罗网。

“劳意竟何成”,是前一首诗的主题。空山幽林中的芳草香花,无人赏识,虚度了春夏,就被秋风所摇落。“多材为累"是后一首诗的主题。尽管生长在蛮荒遐远的地方,还是逃不过猎人的搜索。我们讲这两首诗,只能讲到这里为止。作者当时在什么具体的情况下发生这样的感慨,我们就无从知道。读者对这两首诗有何反应,也要由读者各人的生活经验,个人体会来决定,我们也无从知道。

朱熹说:“比,以彼物比此物也。”(《诗集传》)我在前文曾解释道:“比是利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朱熹的所谓物,是包括事在内的,为了明确起见,我加了一个“事”字。兰若和翡翠,都是物,这是以物来作比喻:“乐羊食子”、“西巴放麂”,“穆天子见西王母”,这些都是事,这是以事来作比喻。早期的诗,都以物作比喻,例如《诗经》里的诗。楚辞才开始用事作比喻,但多数还是用物喻。汉魏诗也是用物作比,晋代左思作《咏史》,阮籍作《咏怀》,才用历史事实作比兴手法。到了唐代,陈子昂恢复了这条旧路,用历史故事作比兴,逐渐盛行起来。冯班《钝吟杂录》云:“古人比兴都用物,至汉犹然。后人比兴都用事,至唐而盛。”这是有深知灼见的经验之谈。用物作比兴,明白易晓,用事作比兴,较为难懂。因为读者必须先了解诗人所用的史事,然后才能懂得所比的意义。唐宋以后的诗人,以用物作比为肤浅,用事为高深渊博,于是用事的手法愈来愈复杂,有明用的,有暗用的;有正用的,有反用的,一般称为“使事”,亦曰“用典”。诗本来是抒情言志的文学作品,用了典故,就等于给读者设置了语文障碍,不能一读即懂。今天我们读汉魏诗,反而比读某些唐宋诗容易了解,大多是由于汉魏诗不用典故,而唐宋人爱用典故。

作诗用典,忽然盛于唐代,自有其客观原因。律诗产生以后,诗的语言离散文愈远。诗句既要调声,又要协韵,还要对偶,接近散文的五言古诗句法不适用了。有些思想感情,如果用散文来表达,需要一二十字,现在要纳入五、七言律诗的一联一句,便很困难。因此不得不借用典故作比喻,以少数字表达多数字,同时容易协韵,容易找对子。从此以后,使用典故,成为一种作诗的艺术手法。初唐、盛唐诗人,用典故者还不多;到中、晚唐时,韩愈、李商隐、温庭筠这些诗人,几乎每首诗都用典故了。

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八日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六·彭定求
  第六出 微行·李渔
  ◆聂侍郎古柏(侍郎集)·顾嗣立
  楔子·贾仲明
  在哀克刹脱教堂前(Excter)·徐志摩
  巻七·皇甫冉
  卷五十四·陆游
  卷二十三·梅鼎祚
  卷六十九·朱彝尊
  卷十四·沈德潜
  卷二百三十七上·曹学佺
  台阳杂咏·佚名
  外集卷五·陈元龙
  外集卷七·陈元龙
  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九十二·彭定求

        卷492_1 【吴宫】殷尧藩   吴王爱歌舞,夜夜醉婵娟。见日吹红烛,和尘扫翠钿。   徒令勾践霸,不信子胥贤。莫问长洲草,荒凉无限年。   卷492_2 【久雨】殷尧藩   云影蔽遥空,无端淡复浓。两旬绵密雨,二月似

  • 赵顼·唐圭璋

      顼即宋神宗,英宗长子。庆历八年(1048)生。治平四年(1067)嗣位。任王安石,行新法。在位十八年,元丰八年(1085)卒,年三十八。纪元三:熙宁、元丰。   瑶台第一层   西母池边宴罢,赠南枝、步玉霄。绪风和扇,冰华发秀,雪质孤高。

  • 卷八十一·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八十一    宋 陈起 编戴复古石屏续集 楼上观山 九陌黄尘没马头人来人去几时休谁家有酒身无事长对青山不下楼 林下得月以木隂蔽遮为恨 夏日思栽千树林月明恨不扫繁隂眼前物物皆如此世事

  • 李羣玉诗后集巻一·李群玉

    仙明洲口号长爱沙洲水竹居暮江春树緑隂初浪翻新月金波浅风损轻云玉叶疎半浦夜歌闻荡桨一星幽火照义鱼二年此处寻佳句景物常输楚客书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蓬山才子即萧郎彩服青春卜鳯凰玉佩定催红粉色锦衾应惹翠芸香

  • 卷三 盛唐·佚名

    全唐诗续补遗卷三 盛唐李隆基 【玄宗 明皇】丹霄驿诗刻驿前南面架危桥,久欲登临畏路遥。今日偶然寻得到,直从平地上丹霄。 【《舆地纪胜》一○七《昭州》】幸蜀回居南内梦中见妃子于蓬山太真院作诗遗之使焚于马嵬山下

  • 江东集钞·吴之振

    题张以道上舍寒绿轩菊芽伏土糁青粟,杞笋傍根埋紫玉。雷声一夜雨一朝,森然送出如蕨苗。先生饥肠诗作梗,小摘珍芳汲水井。风炉蟹眼候松声,笊篱亲捞微带生。烂炊凋胡淅青精,芼以天随寒绿萌。饥时作齑仍作羹,饱后龙凤空炰烹。大

  • 第四十回 返老巢白匪毙命 守中立青岛生风·蔡东藩

      却说各部总长,由袁总统酌量任命,外交仍孙宝琦,内务仍朱启钤,财政仍周自齐,陆军仍段祺瑞,海军仍刘冠雄,司法仍章宗祥,农商仍张謇,惟教育总长,改任了汤化龙,交通总长,改任了梁敦彦。大家俯首听命,毫无异言。袁总统又特下一令道: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二·佚名

    万历十五年正月庚寅朔 上御皇极殿受百官朝贺○寅时得风从东北艮方来四方晴明○壬辰发帑金赈宗室充火□于等仍命照数给之先是怀仁王府奉国将军充火□于奏各宗贫窘可悯状 上恻然久之户部因请狭西河南山西山东岁大凶照

  • 一八八 我的工作五·周作人

    我翻译日本的古典文学,第一种是《古事记》。其实我想译《古事记》的意思是早已有了,不过那时所重的还只在神话,所以当初所拟译的只是第一卷即是所谓神代卷部分,其二三卷中虽然也有美妙的传说,如女鸟王和轻太子的两篇于一年

  • 毛胜传·张廷玉

    毛胜,字用钦,初名福寿,元朝右丞相伯卜花之孙。伯父那海,洪武年间归附,后来以参加“靖难”之功升到都指挥同知。他没有儿子,毛胜的父亲安太继承为羽林指挥使,传给儿子济,济没有儿子,毛胜继承他的职位。给济记征北之功时,毛胜进升

  • 卷八·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八宋 赵汝愚 编君道门政体上太宗乞体貌大臣简略细务张观臣凭藉光宠备位风宪每遇百官起居日分立于庭司察不如仪者举奏之因见陛下天慈优容多与近臣论政

  •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左丘明

    僖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夏六月,邢迁于夷仪。齐师、宋师、曹师城邢。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楚人伐郑。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九月,公败邾师于偃

  • 哀公卷二十八(起十一年,尽十四年)·何休

    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夏,陈袁颇出奔郑。(○颇,破多反。)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艾,五盖反。)齐师败绩,获齐国书。(战不言伐,举伐者,鲁与伐而不与战。不从内与伐,使吴为主者,吴主会,故不与夷狄主中国

  • 卷十四·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十四     明 湛若水 撰 敬天下 汉明帝永平三年秋八月壬申晦日有食之诏曰昔楚庄无灾以致戒惧鲁哀祸大天不降谴今天之动变傥尚可救有司勉思厥职以匡无徳 臣若水通曰

  • 支那內學院經版圖書展覽緣起·欧阳竟无

    立國在端始,滅虜以全力。晉始之東也,有聞雞起舞之精神;南朝馴至隋唐,國威振于殊俗。宋始之南也,趙構愚痴,貪位忘讎,寡廉鮮恥,民亦浸浸無氣,遂使大好河山淪于夷狄。明始之東奔西突也,諸王非其君,弘光、永歷之間又無其臣,民亦胥漸泯

  • 致 私 篇·太虚

    ──二年春作──天下亦私而已矣,无所谓公也。陆子曰:宇宙内事,皆己分内事。夫宇宙内事,既皆属己分内事,则宇宙之外,设更有事亦己分内事耳。信如是,则尽法界、虚空界,尽未来际,固莫非己分内事也。尽法界虚空界尽未来际之事,既莫

  • 禁扁·王士点

    宫苑志。元王士点撰。五卷。士点字继志,东平(今属山东)人。早年弃举业,有志著述,官礼部侍郎。著有《秘书监志》。此书于至顺四年(1333)成书,约五万八千字。卷首有欧阳、虞集二序。全书共十五篇,一百一十六目。详载历代宫殿

  • 崇祯长编·汪楫

    记述明代末代皇帝崇祯朝史事的书籍,书为编年体例,作者汪楫。全书共68卷。前66卷叙述从1627年8月到1632年10月史事;后2卷叙述从1643年10月到1644年3月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