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贾至诗鉴赏

生平简介

( 718—772 )字幼邻,洛阳(今属河南)人。

初为单父尉。肃宗时为中书舍人,出为汝州刺史,因事贬岳州司马。后官至右散骑常侍。《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春思二首(其一)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贾至诗鉴赏

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认为贾至所写的一些绝句“皆谪居楚中而作”。这首诗大概也是他在贬谪期间所作。

因诗题作《春思》,故诗中句句就春立意。首句“草色青青柳色黄”,直接用嫩绿、鹅黄两色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次句“桃花历乱李花香”,用暗笔为这幅景象添上嫣红、洁白两色,并以传神之笔烘染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图景,使画面上的春光更加艳丽,春意更加喧闹。诗人在这两句里写足了春景,其目的在于为下面抒写深愁苦恨作对照。

后两句诗转入写诗人的愁恨。这种愁恨深深植根于内心深处,是不会因外界春光的美好而消除的。南唐冯延已《鹊踏枝》词中“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两句,就是直接写出了这一事实。但贾至没有这样直写,而是别出奇思,以出人意料的构思,使诗意的表达更有深度,更为曲折。

诗的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却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这在诗意上深了一层、曲了一层,使诗句避免平直。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将恨引长,如此立意显得新奇巧妙。

这首诗因春景而兴愁恨,诗中所表达的愁恨,并非一般的闲愁闲恨,而是诗人被贬荒地后产生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所以,尽管春光明媚,但这愁恨却不减丝毫,反而愈益地难奈难遣。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

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

贾至

枫岸纷纷落叶多,

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

白云明月吊湘娥。

贾至诗鉴赏

贾至“尝以事谪守巴陵(今湖南岳阳),与李白相遇,日酣杯酒”(辛文房《唐才子传》)。在一个深秋的夜晚,他和李白、裴九驾轻舟一起泛游巴陵胜景—— 洞庭湖,扑入眼帘的是一片萧瑟的秋景:“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位于洞庭湖岸边的一枫树,红叶纷纷飘落。澄澈的洞庭湖面,荡漾着粼粼碧波。开头两句,以悠扬的音韵,明丽的色彩,描绘了一幅洞庭晚秋的清幽景象;秋风萧飒,红叶纷飞,波浪滚滚,一望无涯,景色幽深迷人。三位友人泛舟湖上,兴致勃勃,“八百里洞庭”正好纵情游览,让一叶扁舟随水漂流,不论远近,任意东西。“乘兴轻舟无近远”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们放任自然,超逸洒脱的性格。他们乘兴遨游,仰望白云明月,寰宇清朗,不由浮想联翩。浩瀚的洞庭湖和碧绿的湘江,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一个凄婉动人的传说:帝舜南巡不返,葬于苍梧,娥皇女英二妃闻讯赶去,路断洞庭君山,恸哭流涕,投身湘水而死。至今君山仍有二妃墓。二妃对舜无限忠贞之情引起贾至的同情与凭吊,自己忠心耿耿而横遭贬谪,君门路断,这与湘娥的悲剧命运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于是诗人把湘娥引为同调。“白云明月吊湘娥”,诗人遥望满天的白云,皎洁的明月,怀着一腔幽思凭吊湘娥。“白云明月”,象征着诗人冰清玉洁的情操和淡泊坦荡的胸怀。月下凭吊的意境静谧幽远,弥漫着淡淡的感伤与惆怅。使诗多了一层韵味和情致。

诗人歌咏洞庭湖,即景抒情,吊古伤怀,寄托深而寓意长。全诗形象明朗,色彩鲜亮,音韵高亢,声调昂扬,和谐完美地表现了苍凉的情绪,可谓声情并茂。前人评贾至“特工诗,俊逸之气,不减鲍照、庾信,调亦清畅,且多素辞,盖厌于漂流沦落者也”,这首诗即景抒情,寄托遥深,确实流荡着一股俊逸之气。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

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

离恨空随江水长。

贾至诗鉴赏

王八员外被贬长沙,因事谪守巴陵的贾至给他送行。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在政治上都怀才不遇,彼此在巴陵夜别,更增添了缠绵悱恻之情。

诗首先从诗人告别洛阳时写起:“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暮春时节,柳絮纷纷扬扬,诗人怀着被贬的失意心情离开故乡洛阳,在梅花盛开的隆冬时分,来到三湘。这里以物候的变化暗示时间的变换,深得《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的遗韵。开头两句洒脱灵动,情景交融,既点明季节、地点,又渲染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忽、离合无常的感觉。回想当初被贬的情景,诗人不胜感慨,如今友人王八员外也遭逢相同的命运,远谪长沙,临别依依,感慨万端:“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相江水长。”如今,世俗人情已如浮云般消散了,唯有我们两人的友谊长存于地久,遗憾的是,现在我们又要离别了,那满腔的离愁别绪,犹如湘江水般悠长。第三句所说“世情”,可包括人世间的盛衰兴败,悲欢离合,人情的冷暖厚薄..而这一切,诗人和王八员外都遭遇过,并都有过深切的感受。命运相同,相知亦深!世情如浮云,更添离情缱绻缠绵,有如流水之悠长深远。结句比喻形象,“空随”二字似写诗人的心随行舟远去,也仿佛王八员外载满船的离恨而去。一个“空”字,委婉地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而又恋恋不舍的深情。

唐人抒写迁谪之苦、离别之恨者的诗作很多,可说各抒其情,各尽其妙。这首诗以迁谪之人送迁谪之人,离情倍添愁怅,故沉郁苍凉,情致深幽。

猜你喜欢
  张阁·唐圭璋
  第五卷·佚名
  第二十九出 闻捷·李渔
  卷二丙戌·孙元衡
  ◆玉山主人顾瑛(玉山璞稿)·顾嗣立
  第三折·王实甫
  五集目录五·乾隆
  卷第二十一·陈与义
  卷47 ·佚名
  王安石·朱自清
  卷二十二·吴之振
  卷三十二·乾隆
  御选宋诗卷二十二·康熙
  王安石词作鉴赏·佚名
  第三十一出 李婆催亲·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二·魏庆之

      诗评   诚斋品藻中兴以来诸贤诗   自隆兴以来以诗名:林谦之,范至能,陆务观,尤延之,萧东夫;近时后进,有张镃功父,赵蕃昌父,刘翰武子,黄景说岩老,徐似道渊子,项安世平甫,巩丰仲至,姜夔尧章,徐贺恭仲,汪经仲权。前五人皆有诗集传

  • 卷六·吴雯

    钦定四库全书莲洋诗钞卷六蒲州吴雯撰五絶野渡野渡添秋水危桥一线通临深能自力终不污泥中渡河曲岸鸳鸯稳囬村荻苇秋伤心今昔事不肯付东流宝公拙龙千柱少巧鸠一柴足忽罢滏阳工西山坐茅屋卦山四首【録一首】石路何盘盘老

  • 卷一百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一 明 曹学佺 编 晩唐二十八 王贞白【字有道信州人】 长安道 晓鼓人已行暮鼓人未息梯航万国来争先贡金帛不问贤与愚但论官与职如何贫书生苦献安边策

  • 提要·宋伯仁

    (臣)等谨案西塍集一巻宋宋伯仁撰伯仁字噐之湖州人嘉熈时为盐运司属官其集一名雪岩吟草乃嘉熈戊戌己亥两岁所作因寓居杭州之西马塍故以西塍为名厉鹗宋诗纪事乃分雪岩马塍为二集又误西字为马字均为失实陈起作江湖小集曽収

  • 卷之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九月。乙丑朔。上驻跸得尔吉惠汉地方。  ○丙寅。上驻跸鹫和洛。  ○升詹事府詹事李周望、翰林院侍讲学士李绂、俱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以翰林院侍读陈世倌、提督顺天学政。

  • 卷之二百十六·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夏。四月庚午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上幸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壬申。升刑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舒辂、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升内阁侍读学士舒虎鼐、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

  • 卷之五十九·佚名

    宣统三年。辛亥。七月。辛巳。谕内阁、电寄赵尔丰、据电奏川人因路事久不解决。该会长等、竟敢存心叵测。实行抗粮抗捐。并出有川人自保商搉书。其中条件。隐含独立。尤为狂悖等语。该署督前奏川人抗粮抗捐等情。已

  • 卷四十·苏辙

    <史部,别史类,古史>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四十       宋 苏辙 撰苏秦列传第十七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出游数嵗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

  • 卷七·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七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昭帝纪第七 孝昭皇帝【荀悦曰讳弗之字曰不应劭曰礼諡法圣闻周逹曰昭】武帝少子也母曰赵倢伃【师古曰倢接幸

  • 卷八十一·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八十一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

  • 卷八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九王礼考上尊号徽号宋寜宗宝庆三年十二月诏上皇太后尊号命有司具仪注诏曰皇太后宜上尊号有司详具仪注朕当亲率羣臣诣慈明殿奉上册宝理宗绍定三

  • 卷七·班固

    ○文质王者始立,诸侯皆见何?当受法禀正教也。《尚书》:“辑五瑞,觐四岳。”谓舜始即位,见四方诸侯,合符信。《诗》云:“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言汤王天下,大小国诸侯皆来见,汤能通达以礼义也。《周颂》曰:“烈文辟公

  • 卷五·姜宝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事义全考卷五    明 姜寳 撰僖公【名申庄公子般及闵之庶兄也諡法小心畏忌曰僖】元年春王正月按僖亦以国乱而立不行即位之礼故不书即位説见前齐师【桓】宋师【桓】曹师【昭】次于聂北救邢【聂北

  • 卷九十四·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四士之孝事长顺易随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臣】按疏官为执掌之职官有渝变未离于随是改调而未迁擢也然而官长则非其旧矣故戒以从正则吉随之为义虽主顺从

  • 乾隆休妻·陈莲痕

    话说我们中国向来的习惯,女子犯了七出的罪名,他的丈夫便可把她休掉。其实这种七出的罪名,并不是确实根据尘律而成立的,因为我们中国的风俗,是夫权极重的。女子在这夫权极重的时代,给她丈夫的威权压制着,简直毫无自由可言了。

  • 竹斋诗集·裘万顷

    诗别集。三卷,附录一卷。宋裘万顷撰。万顷在当时不以诗名,宋、元目录书中亦无其诗集著录。南宋诗人合集如《南宋群贤小集》、《南宋六十家集》、《江湖小集》以及四库馆臣采撰而成的《江湖后集》等书中皆不见收录。刘

  • 春秋或问·程端学

    十卷。元程端学撰。程氏撰《春秋本义》后,又历举前人诸说得失,以明《本义》去取之意,成《春秋或问》。可见此书是与《本义》相辅而行的,此书是一部通论性着作,其中掊击诸儒之说,多否少可,尤其力攻张洽《春秋集注》。其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