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贞元三书简评上

──三十一年七月在北碚作──

贞元三书,可为这一系成熟的思想,成功的著述,但不必是普遍最善的。以从别种学系上看,尚可有别种胜义。在这一系,便是孔、孟学曾摄取佛学成为宋儒理学的一派,今再摄取希腊到近代欧洲哲学成为新理学。所以、这三部书的总根,只在新理学一书内。新理学十章的第一是哲学的哲学;二至四是自然科学的哲学;五至十是社会科学的哲学,亦可云后二章是宗教哲学。

把程、朱的理,看成抽象的名理,乃从柏拉图氏的“观念论”──理型而来。理与气二元并重,则亚里斯多德为近。然孔子之“天生德于予”,及孟子之“万物皆备于我”等,孔孟之道,都以统一的“宇宙整体精神”为根极,并非以非气之理,与非理之气为二本的。由此,宋、明儒的陆、王心学派,反于孔、孟为较契,而朱被斥支离不是无因的。即朱亦说心具众理而应万事,惟心无对心之理是太极,物物一太极,毋宁说新理学第十章所谓圣人的心即宇宙的心。这种唯心论,反是孔孟的正宗。三书直提及佛语处不多,有许多佛义已为儒、道通用的,尽在儒语、道语内取之,故必要借用及的几句,亦但借用便了。然谓:

道家之圣人,及上章所说宗教所说中之圣人,不能有用于社会。凡人没有能离开社会者,即令遁迹深山,自耕自食,亦不能说是离开社会。和尚之出家,亦只是出“家”,只是离开社会中之一种组织,而不是离开社会。如真无社会,则虽有山而不能入,有地亦不能耕,更亦无庙可住。道家及佛家之圣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又不能有用于社会;如人人俱如此,则即无社会,所以此是行不通亦说不通底。宋明道学家说二氏中人自私,正是就此点说。

这种批评,在人类的、或儒家的观点上,似乎可如此说;但其实是不然的。因为佛、道、或他教,是有“法界众生”、或“道”、或“神”之立场的,所以可“超人类”的;其尚处人间时,当然也与人群相利益,并非自私。及其已达“超人界”时,,则非限人类,或是更公更广的。

照新理学的系统,可作成这样一个图:

          ┌─阳──┬─────成    理─┐     │    │    : │ (宇宙) │    └─────盛    道 ├──物──┼─动物(心)──人──社会    : │     │    “─────衰    气─┘     │    │             └─阴──┴─────毁

    今要用佛法的系统,略为比较批判,合成另一图:

       ┌真如─┬(超人)┌理(假理)─┐(宇宙)        │     法界┤   │道心──┤      └物──动物──人──社会│       └正智 │    └气(实事)  (色)(心)      │        出世…│……世间                    │           │            科学──────────┤           │          汉儒────────────┤           │       新理学──────────────┤           │     程朱─────────────────┤           │   陆王───────────────────┤           │ 老庄─────────────────────┤    佛法─────┴────────────────────────┘

  这是依佛法来衡量“新理学”及诸家学术之高下的,科学只齐色法的物为最低;汉儒齐气与物间;而新理学及希腊柏、亚哲学等正齐理气二元;程、朱又较高至理气二元与道心的心之间;陆、王正齐道心之心,孔、孟之高度亦至于此;老、庄则高齐道心之道。道即混沌,亦即根本无明,故世间以老庄为最高。陆、王、老、庄皆已超人入天,过此则出世佛法矣。佛法通世出世间,世间法或共道儒、哲、科,出世法则不共。

  道是无明缘行,道心是行缘识,理气是识缘名色之名色;故程、朱正在识缘名色间。又道即有为诸行,有为诸行分假理──多数等分位──、实事──心色等法体──,即是理气。以之演生万有,如下图:

        ┌─假理────┐    有为诸行┤   “─色 ├物──生物──动物──人         └─实事┤   │             └─心─┘───────┘

  新理学似未知高于理学二元之道心,故不以程、朱“总理事的心”为然,由此更不信陆、王心学;而错以老、庄的道是与理对立之气,殊不知老、庄的道是理气浑,没有对立而又能为理气对立之本,所以混沌而无明也。卅一、七、十五日,在北碚镇。(见海刊廿三卷八九期合刊)


猜你喜欢
  宗镜录卷第七十三·延寿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九(末)·窥基
  卷第二十一·费隐通容
  卷十四·佚名
  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林野奇禪師語錄卷第二·通奇
  卷第七·行策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缁门警训卷第六·如卺
  第九品 神足分别·佚名
  正法华经卷第四·佚名
  卷五十七·佚名
  卷二·印光
  大乘百福相经全文·佚名
  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目录·密云圆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诗学禁脔 全文·范梈

    颂中有讽格 美中有刺格 先问后答格 感今怀古格 一句造意格 两句立意格 物外寄意格 雅意咏物格 一字贯篇格 起联应照格 一意格 雄伟不常格 想象高唐格 抚景寓叹格 专叙己情格颂中有讽格〈中秋禁直〉  

  • 第二十出 窃发·李渔

    〖步蟾宫〗(副净引众上)行兵自愧无长算,轻失去貔貅一半。仗谋臣、设尽计多般,要把前羞尽浣。俺山大王前次出兵,只为单尚勇力,不用机谋,被他伏下火攻,烧坏我许多猛兽。只得逃入深山藏锋敛锐,休息了半年,才觉得精还力复。如今得了

  • 第十九出 牝贼·汤显祖

    【北点绛唇】〔净扮李全引众上〕世扰膻风,家传杂种。刀兵动,这贼英雄, 比不的穿墙洞。野马千蹄合一群,眼看江海尽风尘。汉儿学得胡儿语,又替胡儿 骂汉人。”自

  • 卷十八·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十八明 梅鼎祚 编相和歌辞【清调曲】清调曲【二】塘上行【五解邺都故亊曰魏文帝甄皇后中山无极人袁绍据邺与中子熙娶后为妻後太祖破绍文帝时为太子遂以后为夫人后为郭皇后所譛赐死临终为诗乐府

  • 卷三十五·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三十五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晓发公安数月憩自此县【赵云此篇盖吴体矣】北城撃柝复欲罢【易重门撃柝子子抱闗击柝哀七年传鲁击柝闻于邾】东方明星亦不迟【晋传云时东方大明星光影射千里诗

  • 卷一百七十八·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八 ∷起旃蒙赤奋若正月,尽著雍执徐九月,凡三年有奇。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讳禥,太祖十一世孙,父嗣荣王与芮,理宗母弟也,嘉熙四年四月九日,生于绍兴府荣邸。初,荣文恭王夫人全氏梦神言:“帝命汝

  • 卷之九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九·李天根

    江阴云墟散人李本天根氏着己丑(一六四九)、大清顺治六年(永明王永历三年、鲁王监国四年)春正月庚申朔大风,雨雹。永明王在肇庆,诏群臣免朝贺。鲁王次沙埕。初二月(辛酉)南昌故吏科都给事中刘斯■〈土来〉贺正不遵「大清时宪历

  • 卷八十四 列女传第七十四·范晔

    (鲍宣妻、王霸妻、姜诗妻、周郁妻、曹世叔妻、乐羊子妻、程文矩妻、孝女曹娥、吴许升妻、袁隗妻、庞淯母、刘长卿妻、皇甫规妻、陰瑜妻、盛道妻、孝女叔先雄、董祀妻)《诗经》《尚书》论述妇女品德由来已久了。至于贤惠

  • 周尚文传·张廷玉

    周尚文,字彦草,西安后卫人。幼年读书,就粗略通晓大义。多谋略,精通骑射之术。十六岁时,承袭指挥同知。屡次出塞作战有功,晋升为指挥使。安化王蜫钅番造反,周尚文遏止黄河渡口,俘虏叛贼丁广等人,被推举掌管卫事。关内回贼四起,倚

  • 第十八章·王夫之

    所云“无忧者其唯文王”,亦但以统论周家一代之事,前自太王、王季而开王业,后至武王、周公而成王道,以见积数世圣贤之功德以建治统,而文王适际夫俟命之时也。初非上下古今帝王,而但谓文王为无忧。则海陵、云峰之说

  • 洪范明义卷上之上·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访箕章第一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殷曰祀周曰年逸周书大匡篇亦曰十有三祀则是周未改年也武王承文王之统致辟于殷释箕子于囚因而访道易言箕子之明夷明禹汤之道在于箕子也道在箕子则武王必就学于箕子古称

  • 卷九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九襄公二十九年考异足利本注今楚欲遣使之比遣上有依字永怀堂同 郏敖康王子熊麋也麋作麇宋板正嘉同谨按作麇为是 义取寄寓之微陋劝公归也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九·圆悟克勤

    小参二夹山寺入院小参。师云。收光摄彩信天真。事事圆成物物新。内既无心外无相。更于何处觅通津。还有透得赵州关底么。试出众相。见问承师有言逶得赵州关。如何是夹山关。师云。退身三百步。进云。恁么则九天云静鹤

  •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六卷·马鸣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六卷马鸣菩萨造真谛三藏译无尽无穷尘尘数量道路大决择分第十一如是已说大龙王重重广海无尽大藏大决择分。次当说无尽无穷尘尘数量道路大决择分。其相云何。偈曰尘尘道路中  如前所说量亦有

  • 大乘义章 第八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八卷远法师撰染法聚苦报义有十四门(一二种生死义 二四生义 三四有义 四四识住义 五四食义 六五阴义 七六道义 八七识住义 九八难义 十九众生居义 十一十二入义 十二十八界义 十三二十五

  • 净土圣贤录续编卷三·胡珽

    往生居士第四之二裴永度裴永度。江南泰州人。世居曲塘镇。耕稼为业。性恬淡无所好。而见善必为。幼即笃信佛法。长斋课佛名无间。既而归依高旻古光和尚。受满分优婆塞戒。行持严洁。未尝缺漏。其妻亦信向念佛法门。受

  • 采石矶·郁达夫

    短篇小说。郁达夫著。初 载于1923年2月1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这是一篇以清代诗人黄仲则的生活为题材的历史小说。作品描写黄仲则在学生时代爱上了一个纯洁的少女,但后来少女逼于家庭压力而“嫁作商人妇”,留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