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古诗安履山房赠舅氏启孙二首黄鹄恣冥翮,寒松挺贞干。纵尔寡谐合,允为明哲叹。舅氏甘隐沦,幽栖抱璀璨。冒枕白云多,隐几青山乱。岩扉暮霭浮,风树空音散。流坎任所止,豕鹿聊为伴。不苦扬雄吃,而爱长卿慢。原阡竭心力,愚谷安
○元载 王昂 李少良 郇谟附 王缙 杨炎 黎干 刘忠翼附庾准 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父景昇,任员外官,不理产业,常居岐州。载母携载适景昇,冒姓元氏。载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尤学道书。家贫,徒步随乡赋,累上
起神宗熙寧五年正月盡其月 春正月辛巳朔,御大慶殿受朝。 己丑,廢內物料庫入御廚,從編修三司敕孫亶請也。 詔鄜延路經略使趙卨詢問降羌如有願歸夏國者,先以名聞。諸路準此。仍牒宥州令于逐路界首交割。
话说刘邦字季,乃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即汉高祖是也。父名执嘉,时人呼为太公。母王氏,名含始,时人称为刘媪,家世以耕田为生。刘媪自嫁太公,生有二子,长子名伯,次子名喜,字仲。此时刘邦尚未出世。刘媪一日因事出门,行至半途,觉得辛苦,便
弘治八年四月甲寅朔孟夏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寿王出府○太常寺卿齐章卒章字廷璧□安县人成化二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升礼科都给事中转鸿胪寺丞进少卿太常寺卿卒赐祭葬如例章虽家于都邑能以俭约自持不随时习靡尝
【臣】等谨案涉史随笔一卷宋葛洪撰洪字容甫自号蟠室老人婺州东阳人淳熙十一年进士嘉定间官至参知政事观文殿学士卒諡端简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前有自序大畧谓防官洎布衣求进谒于庙堂者自匄进乞怜外往往讫无他説是直相与
李子雄,渤海艹..县人。 祖父李伯贲,魏国谏议大夫,父亲李桃枝,东平太守,与同乡人高仲密一起归顺北周,官至冀州刺史。 李子雄少小时,慷慨有大志。 成人后随北周武帝平定北齐,因战功授为帅都督。 隋高祖为北周丞相,李子雄随韦孝宽
丙、其它(上)德安桥--新兴坑仔底桥碑记(乾隆十二年)兴修濑道功德碑记(乾隆十四年)重修府县两学碑记(乾隆十六年)海防分府傅大老爷荣升碑(乾隆二十三年)佛祖碑记(乾隆二十五年)重建烽火馆碑记(乾隆三十年)功德碑记(乾隆三十三年)重修楠梓
周纪五 周赧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 [1]楚以左徒黄歇侍太子完为质于秦。 [1]楚国派左徒黄歇侍奉在秦国做人质的太子芈完。 [2]秦置南阳郡。 [2]秦国设置南阳郡。 [3]秦、魏、楚共伐燕。 [3]秦国、魏国、楚国共同进
君陈君陈,是臣名。周公既没,成王命君陈代周公治殷顽民。史录其策命之词,以君陈名篇。【原文】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兹东郊,敬哉!【直解】令,是善。尹,是治。东郊,指洛邑下都说,下都
释初品中十喻【经】解了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揵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论】是十喻,为解空法故。问曰:若一切诸法空如幻,何以故诸法有可见、可闻、可嗅、可尝、可触、可识者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六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师子吼品之三起卷。第三明缚解。众生虽有佛性。为惑所覆不能得见。须修万行解生惑尽。佛性理彰故明缚解。文有五番问答。初问答中初问为二。先领旨唱
序癸亥五月。渡湖。访祥符湖公和尚。留宿藏云旧室。时公有编修僧史之愿。即事漫成二诗。其一曰。破浪乘风得得来。湖山高卧许追陪。旷怀欲发古人秘。薄俗每令中念灰。鼓吹词坛嗟末学。栋梁法苑望奇材。他年僧史编成后
《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卷1《斋坛安镇经目》著录《洞玄灵宝宿命因缘明经》,当出于六朝。太上道君述三皇五帝之后,世道转恶,又述七丑、五恶、六不祥,劝人行六事、五善、五德,以积善因善缘。
元代杂剧史料的重要著作。元钟嗣成撰。成书于至顺元年(1330)。今存最古刻本为明孟称舜编《酹江集》附本,明崇祯刊,今残存9页;天一阁旧藏明写本;清曹寅校辑《栋亭藏书十二种》本,近人王国维校注本等。1959年中国戏剧出版
余家金陵,地当都会,为士大夫渊薮。风俗习尚,华而不侈。佳时令节,人家祭祀宴乐,及里巷间往来酬酢之礼,故多鄙俚,足资谐笑,然亦往往而近于古。盖先民敬爱亲乐之意,恒于是乎寄焉。语曰:“百姓足而后知礼义。”
本书由清代史玉涵先生所辑,系中华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经典,为后人广为传诵。本书经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校订后,成为中心师生必修之德育教材。书中以翔实的历史故事,从孝顺、和睦、慈教、宽下、劝化、救济、交财、奢俭
亦称《佛史经》。南传佛教经典。收入巴利三藏《小部》之中。共二十八品。第一品“宝珠经行处品”,为全经的序言,讲诸天和比丘聚集佛处,看佛陀把宝珠化向空中作经行处,众人赞叹佛的功德。第二至二十五品,叙述释迦牟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