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三章 尼僧说法

【挂眞儿】〔旦上〕寂寂云堂今几载。趺坐裏金磬飘来。〔贴小旦〕瓶水初澄。炉香正袅。〔合〕檐角风篁淸籁。

〔重叠令〕〔旦〕地无人迹精蓝静。频伽鸟下花枝定。〔贴小旦〕旭日散松阴。凉飔浣竹林。〔旦〕函经金字好。宝轴霞光遶。〔贴小旦〕谁为演三车。身堪与散花。〔旦〕倩香。凌波。我和你三人在此庵中焚修。不觉三载。礼佛持斋。且喜禅心稍寂。翻经阅藏。争奈妙理未诠。此间绝无来往。便有高僧讲师。不敢延见。我和你们且精修戒律。以俟机缘。〔贴小旦〕太夫人所见极是。〔灵照上〕难难难。十石油麻树上摊。易易易。百草边头祖师意。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贫道襄阳庞公之女灵照是也。从吾父学禅。同证道果。莲花上品。已见如来。贝叶眞诠。颇通了义。在西方净土中。照见太原木淸泰之妻卫氏。及其二姬。礼佛一庵。参禅三载。奉斋持戒。虽能收摄身心。屏迹孤栖。无从参请佛法。我嘉其有志。扮作云水尼僧。特来相访。稍稍开示他法门大略。开门开门。〔旦〕何人叩门。凌波去一看。〔相见科照〕贫道云水尼僧。求见太夫人。〔小旦〕禀太夫人。门外有一云水尼僧。求见太夫人。〔旦〕适言佛法无处参求。旣是尼僧。不妨相见。或者他知道些法门。〔请见科照〕太夫人稽首。〔旦〕师父稽首。〔贴小旦相见科旦〕师父云水浮踪。远蒙垂顾。必有见教。弟子请问佛法。〔照〕贫道颇知佛法一二。但不知太夫人尊意要从何处说起。〔旦〕请问何为十法界。〔照〕十法界者。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上四界乘有大小。总入圣位。名为四圣。下六界趣有苦乐。不离凡情。名为六凡。众生只一心。分为十法界。一心若自了。十界一齐忘。佛界亦不立。九界又何有。〔旦〕讲得好。多谢师父。再问何为十善十恶。〔照〕十恶者。贪嗔痴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戒去十恶。便是十善。十善还有止作二义。旣止其恶。还行其善。如止贪行布施。止杀行放生之类。上善生天。中善生人。十恶三途。极恶地狱。〔旦〕何为止观。〔照〕止者。外除杂念。观者。内照灵心。心要灵悟。须止非心。止若不成。须用觉照。止而不观。恐有昏愦。观而不止。恐致纷飞。〔旦〕何为定慧。〔照〕定从戒得。外邪不染。内境自宁。慧从定生。定水不波。心珠自现。用止观工夫。纔到定慧境界。所以道止观是因。定慧是果。〔旦〕请问如何便罢了心。〔照〕了心之法。不是无心。不是有心。寂寂不动。何得言有。惺惺常照。何得云无。有无双冥。心又何了。〔旦同贴小旦拜谢科〕多谢师父指教。使弟子辈心地豁然。〔旦〕请留师父淸斋。〔照〕贫道不用斋的。就此吿别。偶尔来阎浮。顷刻还净土。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下众惊介〕呀。忽然就不见了。这师父原来不是凡人。圣贤可怜我们在此淸苦。下来指教我们。不免望空拜谢。〔同拜科〕

【一江风】〔旦〕奉香斋。还受优婆戒。淡饭黄虀菜。感如来特降云軿。远自淸凉界。妙义宝莲开。天花落讲台。剖眞诠顿使生深解。

【前腔】〔贴小旦〕掩蒿莱。静室闻淸呗。云外飘幢盖。是如来现比丘尼。说法垂玄诲。不用拂尘埃。菩提种自栽。驾慈航一路超香海。

【不是路】〔生上〕径满苍苔。尽日无人户不开。旧形骸。别来面目使人猜。畅奇哉。前度刘郞此日回。羡他淸净女裙钗。持斋戒。只愁相见泪盈腮。情缘犹在。

萧索秋江木叶干。铁鞋踏破褐衣单。前村依旧无梅信。赢得孤身彻骨寒。自家木淸泰。云游三年。回家一看。此处就是莲花庵了。开门开门。〔旦〕门外又有人叩门。快去一看。〔贴开门惊科〕太夫人。老爷回来了。〔旦〕有这等事。快请进来。〔旦贴小旦相见各悲喜科旦〕别来三载。云水飘零。无时不念。且喜回来。〔生〕夫人听禀。不才因一时为风狂僧道所误。草草章门。万里山川。孤身流落。高人不遇。大道无成。受尽饥寒。一身褴褛。只得归来。

【好姐姐】云水无端三载。走天涯踏破芒鞋。海中何处有蓬莱。无聊赖。西方佛国今安在。只落得形容瘦似柴。

【醉扶归】〔旦〕自君行不复匀眉黛。两裙钗也自抛罗带。琐窗裏璧月掩房栊。佛龛前金磬和淸籁。仙踪今日喜归来。朱门依旧生光彩。

【油葫芦】〔贴小旦〕人归日门庭未改。径荒凉菊松犹在。辽阳何必经千载。好相守佛日香台。

〔生〕夫人。我想章家艰苦。仙佛渺茫。黑发未衰。朱门无恙。不如依旧享爵土之封。谐夫妇之好。无空流落他乡。身死草野。〔旦正色白〕相公差矣。相公英雄本色。可无章世修行。旣已修行。岂可半途退转。不惟仙佛之大道无成。抑且一生之人品亦坏。进退何凭。万口之嘲怎免。戒行毁破。三涂之业难逃。况孩儿已受侯封。甫勤王事。朝廷赐号圆照。钦挹高风。一旦堕落。将若之何。贱妾旣别相公。业托身于三宝。二姬亦守苦志。共焚修于六时。不惟相公当爱蕉沫之体。妾亦岂肯再污莲花之身。君是贤豪。岂不亮此。

【解三酲】美津津云生金界。白泠泠月浸瑶阶。飘然一往靑天外。怎生般堕落尘埃。你香消薝卜眞堪诫。我泥污莲花事可哀。君须爱。君须爱。怕难逃五浊。自取三灾。

【前腔】〔生〕我只道乐邦可待。又谁知苦事难捱。穷途受尽凄凉态。不由人意冷心灰。莫思量银海三千界。且受用金尊十二钗。重相会。重相会。恁关情惨淡。顾影徘徊。

夫人适纔言语。甚是有理。但我云游无遇。以穷来归。夫人安得无伉俪之情。难道复教我逐飘零之迹。〔旦〕相公回来。妾不胜欢喜。何谓无情。但当念彼无常。破戒可惧。又当裁以大义。物论须防。今日劝相公勿复云游。在家修道。相公请别开静室。贱妾则仍守此庵。一宅分居。各修净业。庶几可耳。〔贴小旦〕老爷。夫人之言甚是。相公只宜如此。

【前腔】旣然是萍踪无赖。又何苦浪荡天涯。傍家好把茆庵盖。一样的淸梵香斋。办翘勤各向三尊拜。傥异日同登九品台。眞无赛。眞无赛。鎭双修双证。永脱轮回。

〔生〕罢罢。夫人旣不相容。我亦何颜恋此。依然浪游去也。妻孥不相容。依旧寻云水。成道他乡仙。不成他乡鬼。〔下旦贴小旦悲科旦〕相公。相公。非我无情。直以大义有所不可耳。三年远别。一旦归来。旣无好眼看他。又以峻辞唐突。相公匆匆忿气而去。相见之间。勉为正色。章门之后。能不伤心。〔贴小旦〕老爷之行。又不知何往。多是不好消息了。

【一江风】〔旦悲科〕趁芒鞋。三载天涯外。断影分恩爱。蹔归来正喜相逢。蓦地将他怪。伉俪忍轻开。徘徊转自猜。怕人言又怕犯了如来戒。

【前腔】〔贴小旦〕叹归来。履破衣衫败。落得形骸在。好淹留火宅莲花。消取相思债。踪迹又天涯。凄凉事怎捱。料今生无复重相会。

〔旦〕郭贾二姬。相公怪我不把好言相留。匆匆怀恨去了。如何是好。你二人快去对孩儿说。备些路费衣装。急追往前路送与他。也是你我一点情分。〔小旦〕理会得。

〔旦〕憔悴归来道未成。〔贴小旦〕飘然又去逐浮萍。

〔旦〕高僧说法无凭准。〔合〕阁下昙花也不灵。

〔生又上科〕自家不是木西来。乃木府土地是也。奉菩萨庞灵照法旨。着我化形假作西来。回到莲花庵中。试取木夫人及二姬修行道念如何。谁想那夫人冰淸玉洁。义正辞严。眞是成道之器。不免回覆菩萨去也。〔下〕

猜你喜欢
  程伯春·唐圭璋
  ◎卷中·瞿佑
  参寥子诗集卷四·道潜
  《词综》(卷九)·朱彝尊
  夜半松风·徐志摩
  彊村词原序·朱祖谋
  七言巻十四·洪迈
  卷三十·朱彝尊
  卷十八·沈德潜
  卷四百五十八·曹学佺
  卷七十一·曹学佺
  卷三百十·佚名
  淳熙稿卷三·赵蕃
  崔国辅诗鉴赏·佚名
  雍熈乐府卷十三·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滑稽联话十一·范左青

    《金陵琐事》云:顾东桥巡抚湖广时,衙斋菊开,邀数门生赏之。一狂生拣花之好者摘两三枝,戴于头上。东桥不悦,因出对曰:“赏菊客来,两手擘残彭泽景。”张太岳对云:“卖花人过,一肩挑尽洛阳春。”东桥曰:&ldquo

  • 甲集第五之下·钱谦益

    高太史启《姑苏杂咏一百首【吴趋行】仆本吴乡士,请歌《吴趋行。吴中实豪都,胜丽古所名。五湖汹巨泽,八门洞高城。飞观被山起,游舰沸川横。土物既繁雄,民风亦和平。泰伯德让在,言游文学成。长沙启伯基,异

  • 卷二百二十·毕沅

      ◎元纪三十八 ∷起强圉协洽七月,尽著雍涒滩七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   至正二十七年戊申,一三六八年   秋,七月,关中兵胜负犹未决,库库特穆尔谓孙翥、赵恒曰:“今当何如?”并对曰:“关中四军,独李思齐最强,思齐破,则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六十六·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二十有四年岁次甲戌 金海陵炀王亮贞元二年春正月按是月甲寅朔癸酉初诏郡国同以中秋日试举人旧诸州皆自选日举士故士子或有就数州取解者至是始禁之甲戌大理司直李璟面对乞令诸县将二税畸零之数并折见

  • 第三十八册 天聪五年四月至七月·佚名

    第三十八册 天聪五年四月至七月二十日,致喀喇沁部苏布迪杜棱书云:“汗谕苏布迪杜棱。古水德依捕获之三户人,在杜棱地方时,未被古木德依驱使。其三户人并非古木德依亲自携来者,而由达尔玛迪来时携来之人,仍给还达尔玛

  • 第10章 迁都到洛阳·冯玉祥

    自“一·二八”起,上海十九路军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打得非常激烈,蒋介石的办法是一面破坏十九路军的抗战,一面准备逃难。他决定迁都洛阳,他的附和者提出了一大套洛阳是中国古都的理论,又说如何如何建设洛阳,用这些方法来转

  • 塔察儿传·宋濂

    塔察儿,一名亻奔盏,博尔忽之侄,居于官山。塔察儿骁勇善战,年幼就参加太祖的近卫军。太祖平燕后,燕京盗贼横行,恣意杀人,抢劫财物,官府不能禁。睿宗派塔察儿与耶律楚材去治理,诛首恶十六人,从此大盗再也不敢出来为非作歹。太宗伐

  • 献贼纪事略·佚名

    大盗张献忠者,系陕西榆林卫军。先隶抚军洪承畴标兵,承畴奉敕办寇,献忠随师中牟县。承畴见其剽悍亡命,遂充旗手。历行间多年,鸠凶徒为翼,恃勇逞强,不守兵律。承畴虽每示以法,而不置之以死者,怜其勇也。时有响马绰号「黄虎」者,啸

  • 卷十·朱熹

    大全集拾遗圣人未尝无喜也,「象喜亦喜」;圣人未尝无怒也,「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圣人未尝无哀也,「哀此茕独」;圣人未尝无惧也,「临事而惧」;圣人未尝无爱也,「仁民而爱物」;圣人未尝无欲也,「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中其节,则谓之和

  • 丽泽论説集録卷十·吕祖谦

    门人所记杂説二以立志为先以持敬为本就正身治家上理防最是亲切处人之良心饮食居处之间未尝不在但不能察【只为这个道理无已时】常以昼騐之妻子以观其行之笃与否也夜考之梦寐以卜其志之定与未也须于此等处常常体察唯此

  • 卷五·黄道周

    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五明 黄道周 撰闰月二日郡中试事尚未毕诸友恳至讲坛数辞不已因举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义洪兆云琦黄介俶居祯张蔼士谨张非熊应熊张汉徴堪新下问而孟寳太文明师而逺峻人非昃与莲

  • 成公·成公六年·左丘明

    【经】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二月辛巳,立武宫。取鄟卫孙良夫帅师侵宋。夏六月,邾子来朝。公孙婴齐如晋。壬申,郑伯费卒。秋,仲孙蔑、叔孙侨如帅师侵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冬,季孙行父如晋。晋栾书帅师救郑。【传】六年

  • 卷八·佚名

    △念品第六念喜生忧,念喜生畏。无所念喜,何忧何畏。昔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外道梵志素少子息唯有一子卒便命终昼夜追忆不能饮食脱衣露形在冢啼哭恒忆亡儿行来进止处所。是时梵志出舍卫城到祇洹精舍。至世尊所共

  • 修行观十二因缘第十七·佚名

    已说诸对治及所治。愚痴对治。是应分别。一切诸佛所设缘起。灭除痴冥生如实智。有甚深微妙随顺功德。今当略说。令诸修行功德增益。灭除愚痴观察缘起。远离断常二边诸想。知因缘和合有为法生。亦能降伏迷醉外道牵令随

  •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九·澄观

    第九岚毗尼林神寄善慧地。初二可知。第三彼神答下授已法界。于中四。一显法义。二立法名。三明业用。四辨根本。初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四。一标数叹胜。二征数列名。三依名释义。四结叹胜益。初中生如来家。即正

  • 松乡集·任士林

    又名《松乡先生文集》。诗文集。元任士林(1253—1309)撰。十卷。士林字叔实,号松乡,浙江奉化人。至大初举为安定书院山长。诗文颇有法,得赵孟頫赏识。是集收各类文二百四十余篇,诗七十余首,疏表二十二章。文以墓志居

  • 明月台·徐震

    清代白话长篇神怪小说。十二回。题“烟水散人著”。作者翁桂,字凝香,号烟水散人,江苏苏州洞庭东山人。成书于清咸丰六年(1856)。本书从神话说起,写两个人的经历故事,一反一正,对比鲜明,其用心如书中自序所言:“从忠孝节义

  • 圣箭堂述古·为霖道霈

    全一卷。明代僧为霖道霈(1615~1702)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内容收录行止殊异、履践严明,足为后世学人楷模之古圣先贤事迹,及理致精深、谆谆教诫,足以针砭末法时弊之经传著述,包括僧堂记、大般若经、宏智正觉、云门匡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