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散花庵词

作者黄升(生卒年不详)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建安(今属福建建瓯)人。不事科举,性喜吟咏。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与魏庆之相酬唱。著有《散花庵词》,编有《绝妙词选》二十卷,分上下两部份,上部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下部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附词大小传及评语,为宋人词选之善本。后人统称《花庵词选》。

淳佑九年(1249)胡德芳序云:“玉林早弃科举,雅意读书,间以吟咏自适。阁学受斋游公(九功)尝称其诗为晴空冰柱。闽帅秋房楼公闻其与魏菊庄(庆之)为友,并以泉石清士目之”。《中兴以来绝妙词选》末附自作三十八首。其《木兰花慢。乙巳病中》词云“念少日书癖,中年酒病,晚岁诗愁。”乙巳为淳佑五年(1245),据此,其寿当逾六十以外。《四库总目提要》谓其词“上逼少游,近摹白石,九功赠诗所云‘晴空见冰柱’者,庶几似之”。冯煦《蒿庵论词》则谓其词“专尚细腻”。 

【黄升】散花庵词

贺新郎

(题双溪冯熙之交游风月之楼)

倦整摩天翼。笑归来、点画亭台,按行泉石。落落元龙湖海气,更著高楼百尺。收揽尽、水光山色。曾驾飙车蟾宫去,几回批、借月支风敕。斯二者,惯相识。

玲珑窗户青红湿。夜深时、寒光爽气,洗清肝膈。似此交游真酒落,判与升堂入室。有万象、来为宾客。不用笙歌轻点涴,看仙翁手搦虹霓笔。吟思远,两峰碧楼对两峰甚奇。

贺新郎

(乙巳正月十月,双溪携酒遗蜕亭,桃花方开,主人浩歌酌客,欢甚,即席作此)风送行春步。渐行行、山回路转,入云深处。问讯花梢春几许,半在诗人杖屐。点点是、祥烟膏露。中有瑶池千岁种,整岩妆、来作巢仙侣。相妩媚,试凝伫。

风流座上挥谈尘。更多情,多才多调,缓歌金缕。趁取芳时同宴赏,莫惜清樽缓举。有明月、随人归去。从此一春须一到,愿东君、长与花为主。泉共石,闻斯语。

贺新郎(菊)

莫恨黄花瘦。正千林、风霜摇落,暮秋时候。晚节相看元不恶,采采东篱独秀。试揽结、幽香盈手。几劫修来方得到,与渊明、千载为知旧。同冷淡,比兰友。

柴桑心事君知否。把人间、功名富贵,付之尘垢。不肯折腰营口腹,一笑归欤五柳。怅此意、而今安有。若得风流如此老,也何妨、相对无杯酒。诗自可,了重九。

贺新郎(梅)

自扫梅花下。问梢头、冷蕊疏疏,几时开也。间者阔焉今久矣,多少幽怀欲写。有谁是、孤山流亚。香月一联真绝唱,与诗人、千载为嘉话。馀兴味,付来者。

清癯不恋华亭榭。待与君、白发相亲,竹篱茅舍。喜甚今年无酒禁,溜溜小槽压蔗。已准拟、雪天霜夜。自醉自吟仍自笑,任解冠、落珮从嘲骂。书此意,寄同社。

木兰花慢(题冯云月玉连环词后)

自沈香梦断,风雨外、失馀春。怅袍锦淋漓,金銮论奏,四海无人。蛾眉古来见妒,奈昭阳、飞燕亦成尘。惟有空梁落月,至今能为传神。神游八表跨长鲸。谁是再来身。爱云月溪头,玉环一曲,笔力千钧。人间不堪著眼,但香名、百世尚如新。乞我九霞蜚珮,梯空共上秋旻。

木兰花慢(乙巳病中)

问潘郎两鬓,更禁得、几番秋。怅病骨臞々,幽怀渺渺,短发飕飕。云边一声长笛,这风情、多属赵家楼。欹枕困寻药里,薰衣慵讯香篝。

悠悠。老矣复焉求。何止赋三休。念少日书辟,中年酒病,晚岁诗愁。已攀桂花作证,便从今、把笔一齐勾。只有烟霞痼疾,相陪风月交游。

木兰花慢(怀旧)

问春春不语,谩新绿、满芳州。记历历前游,看花南陌,命酒西楼。东风翠红围绕,把功名、一笑付糟丘。醉里了忘身世,吟边自负风流。

风流。莫莫复休休。白发渐盈头。恨十载重来,略无欢意,惟有间愁。多情向人似旧,但小桃、婀娜柳纤柔。望断残霞落日,水天拍拍飞鸥。

南柯子(丁酉清明)

天上传新火,人间试袷衣。定巢新燕觅香泥。不为绣帘朱户、说相思。侧帽吹飞絮,凭栏送落晖。粉痕销淡锦书稀。怕见山南山北、子规啼。

南柯子(丙申重九)

兰佩秋风冷,茱囊晓露新。多情多感怯芳辰。强折黄花来照、碧粼粼。

落帽参军醉,空樽靖节贫。世间那复有斯人。目送归鸿西去、一伤神。

行香子(梅)

寒意方浓。暖信才通。是晴阳、暗拆花封。冰霜作骨,玉雪为容。看体清癯,香淡伫,影朦胧。孤城小驿,断角残钟。

又无边、散与春风。芳心一点,幽恨千重。任雪霏霏,云漠漠,月溶溶。

卖花声(己亥三月一日)

莺蝶太匆匆。恼杀哀翁。牡丹开尽状元红。俯仰之间增感慨,花事成空。

垂柳绿阴中。粉絮蒙蒙。多情多病转疏慵。不是东风孤负我,我负东风。

卖花声(忆旧)

秋色满层霄,剪剪寒飙。一襟残照两无聊。数尽归鸦人不见,落木萧萧。

往事欲魂消。梦想风标。春江绿涨水平桥。侧帽停鞭沽酒处,柳软莺娇。

长相思(秋怀)

天悠悠。水悠悠。月印金枢晓未收。笛声人倚楼。

芦花秋。蓼花秋。催得吴霜点鬓稠。香笺莫寄愁。

长相思(秋夜)

砧声齐。杵声齐。金井栏边败叶飞。夜寒乌不栖。

风凄凄。露凄凄。影转梧桐月已西。花冠窗外啼。

长相思(春晚)

惜春归。爱春归。脱了罗衣著贮衣。绿阴黄鸟啼。

酒醒时。梦醒时。清簟疏帘一局棋。丁东风马儿。

感皇恩(送饶溪嘉游浙)

骑鹤上扬州,腰缠十万。拈起诗人旧公案。看山看水,此去胜游须遍。烦君收拾取,归吟卷。

少日风流,暮年萧散。佳处何妨小留款。沙河塘上,落日绣帘争卷。也须拂拭起,看花眼。

蝶恋花(春感)

百计留春春不住。褪粉吹香,日日催教去。心事欲凭莺语诉。流莺划地无凭据。

绿玉阑干围绮户。一点柔红,应在深深处。想倚翠帘吹柳絮。浅颦惆怅芳期误。

月照梨花(闺怨)

昼景。方永。重帘花影。好梦犹酣,莺声唤醒。门外风絮交飞。送春归。

修蛾画了无人问。几多别恨。泪洗残妆粉。不知郎马何处嘶。烟草萋迷。鹧鸪啼。

摸鱼儿

(为遗蜕山中桃花作,寄冯云月)

问山中、小桃开后,曾经多少晴雨。遥知载酒花边去,唱我旧歌金缕。行乐处。正蝶绕蜂围,锦绣迷无路。风光有主。想倚杖西阡,停杯北望,望断碧云暮。

花知道,应倩蜚鸿寄语。年来老子安否。一春一到成虚约,不道树犹如此。烦说与。但岁岁、东风妆点红云坞。刘郎老去。待有日重来,同君一笑,拈起看花句。

水龙吟(赠丁南邻)

少年有志封侯,弯弓欲挂扶桑外。一朝敛缩,萧然清兴,了无拘碍。袖里阴符,枕中鸿宝,功名蝉蜕。看舌端霹雳,剧谈玄妙,人间世、疑无对。

阆苑醉乡佳处,想当年、绿阴犹在。君仙寄语,不须点勘,鬼神功罪。碧海千寻,赤城万丈,风高浪快。待踞龟食蛤,相期汗漫,与烟霞会。

西河(已亥秋作)

天似洗。残秋未有寒意。何人短笛弄西风,数声壮伟。倚栏感慨展双眸,离离烟树如荠。

少年事,成梦里。客愁付与流水。笔床荼具老空山,未妨肆志。世间富贵要时贤,深居宜有馀味。

大江东去日西坠。想悠悠千古兴废。此地阅人多矣。且挥弦寄兴、氛埃之外。目送蜚鸿归天际。

清平乐(宫怨)

珠帘寂寂。愁背银缸泣。记得少年初选入。三十六宫第一。当年掌上承恩。而今冷落长门。又是羊车过也,月明花落黄昏。

清平乐(宫词)

深深禁籞。霁日明莺羽。风动槐龙交翠舞。恰恰花阴亭午。一帘暖絮悠飏。金炉旋炷沈香。天子方看谏疏,内人休斗新妆。

酹江月(戏题玉林)

玉林何有,有一弯莲沼,数间茅宇。断堑疏篱聊补苇,那得粉墙朱户。禾黍秋风,鸡豚晓日,活脱田家趣。客来荼罢,自挑野菜同煮。

多少甲第连云,十眉环座,人醉黄金坞。回首邯郸春梦破,雾落珠歌翠舞。得似衰翁,萧然陋巷,长作溪山主。紫芝可采,更寻岩谷深处。

酹江月(夜凉)

西风解事,为人间、洗尽三庚烦暑。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冰雪襟怀,琉璃世界,夜气清如许。刬然长啸,起来秋满庭户。

应笑楚客才高,兰成愁悴,遗恨传千古。作赋吟诗空自好,不直一杯秋露。淡月阑干,微云河汉,耿耿天催曙。此情谁会,梧桐叶上疏雨。

浣沙溪

钟磬冷冷夜未央。梨花庭院月如霜。步虚声里拜瑶章。紫极清都云渺渺,红尘浊世事茫茫。未知谁有返魂香。

鹧鸪天(暮春)

沈水香销梦半醒。斜阳恰照竹间亭,戏临小草书团扇,自拣残花插净瓶。

莺宛转,燕丁宁。晴波不动晚山青。玉人只怨春归去,不道槐云绿满庭。

鹧鸪天(张园作)

雨过芙蕖叶叶凉。摩挲短发照横塘。一行归鹭拖秋色,几树呜蝉饯夕阳。

花侧畔,柳旁相。微云澹月又昏黄。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秦楼月(秋夕)

心如结。西风老尽黄花节。黄花节。寒鸿声断,冷烟凄月。汉朝陵庙唐宫阙。兴衰万变从谁说。从谁说。千年青史,几人华发。

重叠金(壬寅立秋)

西风半夜惊罗扇。蛩声入梦传幽怨。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

清冰凝簟竹。不许双鸳宿。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桐。

重叠金(冬)

南山未解松梢雪。西山已挂梅梢月。说似玉林人。人间无此清。

此身元是客。小住娱今夕。拍手凭阑干。霜风吹鬓寒。

重叠金(除日立春)

银幡彩胜参差剪。东风吹上钗头燕。一笑绕花身。小桃先报春。

新春今日是。明日新年至。擘茧莫探官。人间行路难。

谒金门(初春)

花事浅。方费化工匀染。墙角红梅开未遍。小桃才数点。人在暮寒庭院。闲续茶经香传。酒思如冰诗思懒。雨声帘不卷。

南乡子(夏夜)

多病带围宽。未到衰年已鲜欢。梦破小楼风马响,珊珊。缺月无情转画栏。凉入苎衾单。起探灯花夜欲阑。书册满床空伴睡,慵观。拈得渔樵笛谱看。

南乡子(冬夜)

万籁寂无声。衾铁棱棱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花发沁园春(芍药会上)

晓燕传情,午莺喧梦,起来检梭芳事。荼コ褪雪,杨柳吹绵,迄逦麦秋天气。翻阶傍砌。看芍药、新妆娇媚。正凤紫匀染绡裳,猩红轻透罗袂。

昼暖朱阑困倚。是天姿妖娆,不减姚魏。随蜂惹粉,趁蝶栖香,引动少年情味。花浓酒美。人正在、翠红围里。问谁是、第一风流,折花簪向云髻。

阮郎归(做姜尧章体)

粉香吹暖透单衣。金泥双凤飞。间来花下立多时。春风酒醒迟。

桃叶曲,柳枝词。芳心空自知。湘皋月冷佩声微。雁归人不归。

鹊桥仙(春情)

青林雨歇,珠帘风细,人在绿阴庭院。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

宝钗无据,玉琴难托,合造一襟幽怨。云窗雾阁事茫茫,试与问、可杏双燕。

鹧鸪天

天气清和仅两旬。一旬前是佛生辰。当年来应徐卿梦,此夕遥瞻寿宿明。

拚一笑,对诸贤。山翁何以祝龟龄。蟠桃瓜枣皆虚诞,愿把阴功福后人。

猜你喜欢
  ●卷上·沈德潜
  元诗选初集己集目录·顾嗣立
  第三幕·老舍
  第三十一出·李开先
  韵语阳秋卷七·葛立方
  提要·仇兆鳌
  吴翌凤·龙榆生
  一回 说计进宝·佚名
  卷二十八·孙默
  傅序·曾极
  卷187 ·佚名
  卷34 ·佚名
  卷二十九·方回
  卷十七·施元之
  剰语巻下·艾性夫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章 超度沈迷·屠隆

    〔丑扮陈瑚小外扮汾阳王小贴扮红销花神外末上〕滚滚红尘天外碾。丝丝白发镜中催。〔生〕上床别了鞋和袜。天晓知他来不来。弟子好吿师父。弟子昔日奉肃宗皇帝命。往西蜀奉迎上皇銮驾回京。因与西川节度使严武有八拜之

  • 第二十三出至第三十三出·刘唐卿

    第二十三出求乳 【步步娇】(丑上)传得杜康真绿酉羲真个多奇异,酸的似如醋,臭的是马尿。老妇胆大心粗,卖酒不纳课租。不怕秦王霸王,赊酒留当则去。赛过文君当垆,强如师姑婆婆。老妇忙忙便把店开,挑水烧汤待客来。正是不将辛

  • 补遗卷十·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补遗卷十室宇仁寿堂赋【有序       元】袁 桷合江老人杜【原本阙二字】年八十有二其乡人尊之以仁寿因名其堂子辉卿令今为蜀省椽来京师求赋赋曰合江老人生于三卯嵗之中秀眉疎明鲐背隠

  • 列传第二十 徐陵子俭 份仪弟孝克·姚思廉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祖超之,齐郁林太守,梁员外散骑常侍。父摛,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赠侍中、太子詹事,谥贞子。母臧氏,尝梦五色云化而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陵焉。时宝志上人者,世称其有道,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之,宝志手摩其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五十五·徐乾学

    元纪三【起旃防作噩正月尽彊圉大渊献三月凡二年有竒】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二十二年春正月戊寅发五卫军及新附军濬防村漕渠 庚辰毁宋郊天台僧格言嘉木扬喇勒智云防稽有泰宁寺宋毁之以建宁宗等攒宫钱唐有龙华寺宋

  • 儒林宗派卷四·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魏王珔 国渊【以下郑门人】崔琰王基 公孙平王朗【杨赐门人】王肃【朗子】 孙炎 周生烈董遇 贾洪 薛夏隗禧 邯郸淳蘓林乐祥【谢该门人】杜恕杜寛【恕弟】刘劭 王象 严干刘仲始秦静髙堂隆任嘏 

  • 南唐书卷二·马令

    宋 马令 撰嗣主书第二民靡有定谁其奠之弃师闽楚命委舆尸作嗣主书嗣主讳璟字伯玉初名景通烈祖元子也美容止器宇高迈性寛仁有文学甫十歳吟新竹诗云栖鳯枝梢犹软弱化龙形状已依稀人皆奇之起家为尚书郎吴让皇见之曰吾诸

  • 史万岁传·李延寿

    史万岁,京兆杜陵人。父史静,周朝时任沧州刺史。  史万岁少年时就英俊威武,擅长骑马射箭,骁勇刚健,迅捷如飞。喜爱阅读兵书战略,又精通占卜天气。十五岁时,逢周、齐二国在芒山开战,史万岁跟随父亲在军中,两军对阵,旗鼓相望,还没

  • 陆梦龙传·张廷玉

    陆梦龙,字君启,浙江会稽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任命为刑部主事,晋升员外郎。张差案发,引据法律凡是向宫中射箭、放弹、投掷砖石的等一律处以死刑。官司初审结束,提牢主事官王之肕报告张差的口供十分详细,乞求皇帝下诏

  • 卷二十七·孔毓圻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二十七圣驾幸阙里恭纪翰 林 院 编 修【臣】李孚青百代留元气千秋仰素王龟峯钟秀异麟绂啓遐昌紫贝开阊阖青霄下凤凰文蓍徴瑞产古桧发新芳典则绳虞夏明禋盛汉

  • 论语正义卷五·刘宝楠

    里仁第四集解凡二十六章子曰:&ldquo;里仁爲美。择不处仁,焉得知?&rdquo;【〔注〕郑曰:&ldquo;里者,民之所居。居于仁者之里,是爲美。求居而不处仁者之里,不得爲有知。&rdquo;】○正义曰:《说文》:&ldquo;择,柬选也。&rdquo;《后

  • 八正道经正文·佚名

    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弟子。听我说邪道亦说正道。何等为邪道不谛见不谛念不谛语不谛治不谛求不谛行不谛意不谛定。是为道八邪行何等为道八正行。一者谛见。谛见为何等。信

  • 附从译本里研究古禅法及禅学古史考之后·太虚

    胡适之君,为要作中古的哲学史,遂汛涉到佛书。但是佛学的书籍,实在太多,系统实在太大,且有许多的理论,又极精细!以多忙且先存了成见的胡君,虽已为此担搁了将近十年,但又那里能够弄清楚全个的佛学思想呢?然不弄清楚,则中古的中国哲

  • 卷第二十九·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九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七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第七等随一切众生回

  • 印学管见·冯承辉

    亦称《古铁斋印学管见》。印学论著。清冯承辉撰。一卷。论述治印下笔、结字、运刀、构思的内在矛盾。指出“古朴”与“秀气”、“疏落”与“整齐”、“光洁”与“锋芒”、“直”与“曲”、“虚”与“实”、“出”与“

  • 金刚仙论·世亲

    凡十卷。北魏菩提流(留)支译。又称金刚仙记、仙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册。本书系注解天亲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关于本书之作者,据本书卷末载(大二五·八七四下):‘弥勒世尊但作长行释,论主天亲既从无障碍比丘边学得,复寻此

  •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普贤菩萨之念诵法。

  • 大沙门百一羯磨法·佚名

    一卷,失译。十诵律即萨婆多部之百一羯磨也。附宋录,属十诵。十诵虽云即萨婆多,实与萨婆多不全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