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邵伯温

  伯温字子文,河南(今洛阳)人。邵雍之子。生嘉祐二年(1057)。以荐入仕,为教授。崇宁元年(1102),入元符上书邪上籍。后官至提点成都路刑狱。绍兴四年(1134)卒,年七十八。

  望江南

  金泉山

  百尺长藤垂到地,千株乔木密参天。只在郡城边。

  调笑

  翻翻绣袖上红茵。舞姬犹是旧精神。坐中莫怪无欢意,我与将军是故人。

猜你喜欢
  寇准·唐圭璋
  蒋捷·唐圭璋
  第三折·张寿卿
  无儿·徐志摩
  卷96 ·佚名
  金渊集卷一·仇远
  卷三百六十六·陈思
  鸣盛集附录·林鸿
  外集卷九·陈元龙
  卷十二·陈邦彦
  卷三百八·陈廷敬
  卷七百六十六·佚名
  卷四百二十六·佚名
  卷七十五·佚名
  卷八·王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宫天挺

    (正末扮范巨卿同冲末扮孔仲山、张元伯、净扮王仲略上,正末云)小生姓范名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这一个秀士,姓张名劭,字元伯,是汝阳人氏。我和元伯,结为死生之交。他有老母在堂,本不乐于远游,只因小生劝道,今日君圣臣贤,正士大

  • 巻十四·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十四眀 胡震亨 撰乐通三琴曲高宗白雪曲【显庆中帝以琴曲失传令有司修习太常丞吕才言琴曲本宜合歌请依琴中旧曲以御制雪诗为白雪歌辞又古今乐府奏正曲后复有送声亦君唱臣和之义请以羣臣长孙无

  • 御制题仇逺金渊集·仇远

    宋末元初鸣以诗早年仇白【珽】已名驰却看排次还面目【仇逺在宋末即以诗名其格髙雅往往颉颃古人世所传惟兴观集山村遗稿及近时歙人项梦昶所辑山村遗集其金渊集则不可复覩兹于永乐大典散萹中裒辑各体编为六巻考逺赠士瞻

  • 卷八十五·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八十五兵部主事陈焯编余 阙【字廷心本唐古氏世居武威以父实喇藏布官合肥遂为合肥人母尹氏梦异人至生阙阙堕地时髪尽白其性澹无嗜欲不知肉味惟甘六艺学若饴蜜与京兆张恒游恒乃吴澄弟子善谈文理

  • 跋·纪昀

    同年纪学士晓岚,自塞上还,予往候。握手叙契阔外,即出所作《乌鲁木齐杂诗》见示。读之声调流美,出入三唐,而叙次风土人物,历历可见。无郁轖愁苦之音,而有舂容浑脱之趣。间又语予尝见哈拉火卓石壁有“古火州”字,甚壮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三十二·焦竑

      南京戶部二(侍郎 郎中 員外郎)   ◆侍郎   通議大夫南京戶部左侍郎全椒馬公諒神道碑(王??與)   通議大夫南京戶部右侍郎黃公琛墓誌銘(倪謙)   南京戶部右侍郎李公和傳   通議大夫南京戶部右侍郎歐溪楊公杲

  • 卷五 内篇五·章学诚

      ○申郑   子长、孟坚氏不作,而专门之史学衰。陈、范而下,或得或失,粗足名家。至唐人开局设监,整齐晋、隋故事,亦名其书为一史;而学者误承流别,不复辨正其体,於是古人著书之旨,晦而不明。至於辞章家舒其文辞,记诵家精其考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六)·陈寅恪

    吾国旧日社会关系,大抵为家族姻戚乡里师弟及科举之座主门生同年等,牧斋卒能脱免于黄案之牵累,自不能离此数端。而于科举一端,即或表面无涉,实则间接亦有关也。茲请参互推论之,虽未必切中肯要,然亦不至甚相远也。前论牧斋热中

  • 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周贤传·张廷玉

    周贤,滁阳人,承袭宣府前卫千户之职。景泰初年,他积功升至都指挥佥事,防守西猫儿峪,协助副总兵孙安驻守石八城。周贤随即充任右参将,代替孙安镇守石八城。兀良哈入侵,总兵官过兴命宣府副将杨信及周贤率军合击。周贤未等杨信到

  • 唐纪四十四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三建中四年(癸亥、783)·司马光

    唐纪四十四唐德宗建中四年(癸亥,公元783年) [1]春,正月,丁亥,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盟于清水。 [1]春季,正月,丁亥(初十),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在清水结盟。 [2]庚寅,李希烈遣其将李克诚袭陷汝州,执别驾李元平。元平,本

  • ●皇朝通典卷二·佚名

    食貨二 ○食貨二 田制二 △田制二 官莊 ·田制【官莊】 國初以近京各州縣無主荒田及前明皇親駙馬貴戚大臣內監歿於寇亂無主荒田並百姓帶地投充之田設立莊屯自王以下及官員兵丁皆授以土田俾世為恒產嗣後生齒日繁凡盛京

  • 卷五十六·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五十六杂记下第二十一之二卒哭而讳王父母兄弟世父叔父姑姊妹子与父同讳母之讳宫中讳妻之讳不举诸其侧与从祖昆弟同名则讳正义郑氏康成曰自卒哭而鬼神

  • 左传折诸卷十三·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十三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成公穆姜出于房元女之贵待傅之贞宋伯姬之在春秋贤女首称也穆姜为之母拜韩奕则嫺于诗筮艮之随则精于易亦贤女之不可及者矣然妇人而

  • 卷一·刘玉汝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一      元 刘玉汝 撰 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

  • 贡高品第二十一·佚名

    佛告阿难。闿士随时各学明度无极随法行之。是时一佛界邪各惊念言:我使闿士中道得应仪。莫使得无上正真弊邪见闿士习行明度深为愁毒四面放火。怖诸闿士念心一转。佛言:邪不身遍行乱。闿士若远离善师。为邪所乱愁毒。以不

  • 卷下·印光

    挽回世道人心标本同治录序挽回世道人心标本同治录序(民国己卯冬作时年七十九)世出世间之理,不外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外因果二字。心性之理微,虽圣人犹有所不知。因果之事显,纵愚夫亦可以略晓。圣人欲天下永太平,人民常

  • 普法义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真谛译之广义法门经同经。与《佛说广义法门经》同,而文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