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七出 庵遇

〖谒金门〗(小旦上)人中了,只等香车来到。(净)想是灵鹊寻人寻未着,为甚不听檐外噪?

(小旦)奴家来到庵中,得了两番喜信:妒妇已经病死,才郎又捷春闱。只是一件,如今接我的人也该来了,为甚么不见一毫信息?

(净)只在一二日间,定然到了。

〖前腔换头〗(老旦)亏得恩官甚好,肯把佳音传报。(旦上)他虽假递书为介绍,此情原可表。

(老旦)我儿,昨日蒙太爷分付,叫我们住在城中,好等华官人相会,又许代传书信,这种意思好不过了,我们都要依他。闻得乐善庵中最是幽静,故此特地寻来。此间已是,待我敲门便了。(敲门介)

(小旦惊喜介)外面有人敲门,一定是接我的人役到了。师父去开,待我坐在这边,好待他们见礼。

(净开门介)呀!是两位女菩萨,因何到此?

(老旦)我们是娘儿两个,来到宝庵借住的。

(净)这等请进。

(小旦、旦相遇,各惊介)呀!原来是婶娘与妹子,你二位避入深山,为何忽然到此?好奇怪也。

〖哭相思〗此地相逢殊不料,悲共喜,都难保。(旦)姐姐,你从良已久,该在侯家享福,为甚么倒先在庵中,真不解也。你先我从良遭遇好,因甚事,皈三宝?

(老旦)妇人家走入空门,料想不是得已之事。且把我们的情由,先说一遍,然后问他。

(对小旦介)自从华官人去后,我们避到乡间,正住得好,不想被两个魔贼黑夜撬进门来,把家私搬得罄尽,后来没奈何,只得去寻财主,借几两银子度活。谁想银子便借了来,却是一宗孽债。只为那财主欺心,假造一张文契,要占你妹子做小,被我们写下状词,首他谋反。昨日蒙太爷审过,把三名贼犯都问成斩罪,我们才得脱身。昨日这般时候,还叫做在官人犯哩。

(小旦)既然如此,是极恭喜的事了,为甚么又走进庵来?

(旦)其中有故,听妹子讲:

〖五供养〗忧多变乐,听得儿夫,身上云霄。(小旦)华郎与侯生一齐中了鼎甲,那殿试题名录是我见过的。(旦)又经悬武帜,不止夺文标。非迟即早,经此地可图欢笑。因此上寻一所宽闲地,待旌旄,少不得文君司马定相遭!

(老旦)我们的话讲完了。请问邓家姐姐,你为甚么也来到这边?

(小旦)侄女之来,比不得二位,心事还略好些,没有甚么不得已处。只因妒妇不贤,终日与我争闹。侯郎去不放心,所以送在庵中暂住几月。他如今中了,少不得早晚之间就有人来迎接。只怕这庵中窄狭,容不得两处的车马,还该另寻一所空房,做个退步才是。

〖园林好〗旧同林原该合巢,当不得他并雄飞群多树小。我是一接便去的。你与他呵,图燕尔还须宽绰,不比我多庆事少良宵,多庆事少良宵!

(旦)你的人役来得快,我的车马到得迟;就是他到了,也不过相会一面,料想不与我同行。我的佳期,原约在十年之后,如今才得一年,还有九年未过,正好没有佳期。何劳你恁般忧患!

〖嘉庆子〗你只因自己的人可料,竟忘却他人账未消。我时刻将来筹较,才过去百来宵,还欠下数千朝。

(老旦)请问师父,我娘儿两个到这里,你还是留与不留?

(净)既然远来,岂有不留之理。但不知要用几间房舍?

〖尹令〗(老旦)外求一圈篱落,内求数椽遮冒,旁求半间厨灶。(净)房儿便有,只怕低小不堪。(老旦)只要我头儿勾抬,管甚么月槛风檐矮共高。

〖品令〗(净)茅庵窄小,有客不堪招。似这等慈悲信善,不至也该邀。况有个同心女伴,比你还来早。又怎忍强分厚薄,故把言词推调去声!你若是不怪拘挛,我扫榻移薪敢惮劳。

——今夜晚了,卧房收拾不迭,这位老人家同我暂宿一宵,你两个后生也相伴睡过一晚。到明日打扫空房就好各自去睡了。

(老旦)如此多谢。我儿,昨日蒙本府太爷,当面许了寄书,你今晚就写起来,好待我明日送去。

(旦)孩儿就写。

(老旦)连宵不寐忧官法,今夜安眠仗佛慈。(随净下)

(旦)姐姐,你的笔砚借我一用。

(小旦付笔砚,旦写介)

(小旦自言自语,作坐不定介)接我的人役为甚么不到??难道路途之间有甚么阻滞不成?

〖豆叶黄〗怪来人阻滞,使我心劳。他止剩我一个孤身,又没有别的家小。怕甚么人多难带,资重费挑!到此际不来迎接,到此际不来迎接,多管是伊行,亲自来招!

(旦)书写完了,我和你一同睡罢。

(小旦)我心上有事,怕睡不安稳,还要坐一会儿,你先睡罢。

(旦)主人不睡,做客的人岂有独眠之理?就陪你坐到天明,也是小事。

(小旦)如此甚好。妹子,你当初对我讲过,说男子之中,但凡一见绸缪,就许同偕到老的,定然有始无终,后来没有结果;倒不如淡淡相与的,反有归着。如今把他们两个比并起来,你说还是闹热的好,冷淡的好?

(旦)只怕还是冷淡耐久,闹热的人儿未必十分可恃。

〖月上海棠〗蒲柳交,争如松柏多坚操。但一时难验,似费推敲。(小旦)不必推敲,如今验出来了。华郎是个冷淡的人,侯生是个闹热的人,他两个一齐中了,眼见得闹热的人眼下就来接我,只怕你那冷淡人儿,一时未必到手哩。(旦)我甘心耐着凄凉,并不怕担迟担错。莫怪我言词矫,试看将来,福分谁消!

——我如今陪你不过,要去睡了。

(小旦)妹子,我和你两个同是一样心肠,又处的是一般境界,为甚么你睡得着,我便睡不着?各人讲出一种道理来。

(旦)我这种道理极容易讲,他许我十年之后才得成亲,我终日把“十年”二字放在心头,打点一个长远之局,自然不想欢娱,所以就睡得着了。

(小旦)我这种道理也容易讲,他许我得中之后就来接我,决不耽迟一日。我从他中的日子算起,算到如今,却是再迟不去的时候了,所以刻刻担心,再睡不着。

〖六幺令〗移辰换卯,自得佳音,算到今朝。屈伸一日几千遭,生折断指头腰。再迟定把人愁老,再迟定把人愁老!

(旦伏桌睡介)

(小旦)呸!我对他诉说衷情,他却呼呼的睡了。嗳!我想来接的人役,就到了这边,也没有半夜敲门之理,不如去睡罢。

(内打四更介)好了,如今已是四更时分,再等一会就天明。一到天明,就有望了,我落得耐着心儿再坐一会。

〖玉交枝〗这几日呵,门儿凄悄,要人敲又没人肯敲。不似往常喜静愁喧闹,他故意儿将人哗吵。昨日听见敲门,只道定然是了,谁想却是妹子娘儿两个。天公把人相戏嘲,只怕这一冲愈使青鸾杳!喜同侪慰人寂寥,怪同侪增人郁陶!

(旦作醒介)呀,天明了,也亏你一夜不睡,絮絮聒聒的讲到天明,难道竟是不倦的?

(小旦)那有不倦之理,只因睡不着,所以如此。这叫做无可奈何。

(末上)五更出户非图利,千里捎书止为情。(敲门介)里面有人么?

(小旦惊喜介)这早晚敲门,难道还说不是?我乃官人娘子,不便出去开门,不免叫师父起来。(高声连叫介)

(净上)夜来闻絮聒,早起听欢呼。惊醒思凡梦,离开体尚酥。天还不曾大明,就叫我起来做甚么?

(小旦)接我的人役到了,快些开门。

(净开门介)

(末)有个邓蕙娘住在庵中,我从京里出来,带有家书在此。

(净)他终日在此盼望,你来得正好,待我取了进去。

(末付书介)

(净)恐怕他有话要问,请在佛堂上少坐片时。

(末)使得。万金交过手,一事放宽心。(下)

(净)蕙娘恭喜,你的家书到了。

(小旦)接我的人役呢?

(净)他不说起,想是来在后面。

(小旦)这等,待我谢过天地,然后开函。

(望空拜毕,拆书看介。看毕,大惊,作垂首丧气,长叹不止介)

(旦)呀!为甚么看了家书,不见欢喜,反做出这般模样?

〖江儿水〗顷刻眉添锁,须臾面失娇。莫不是相思已甚将魂掉,欢欣太过将神耗,穷通欲变将形造?不用寻医诊疗,少不得福至心开,十倍增添怀抱。

(净)蕙娘,你还是为着甚么?快些讲来。

(小旦)他如今富贵已极,现娶过两位佳人,不用我了。

(净)难道他不用你,就好休了不成?

(小旦)不休待怎的?这就是他的离书,二位请看。(递书与旦,大哭介)

〖川拨棹〗如何了?眼见得兽心多,人面少。便与他真个开交,便与他真个开交,也拚着控阎罗把阴司气淘。(合)这离书不忍瞧,怎由人不怒号。

(旦)看了这等家书,不由你不气。只是一件,这是你自己眼睛不济,看错了人。如今气也没用,你不多一会,还寻出旧话来塞我的口。如今塞住的倒开了,只怕开了的反要塞住,请与那闹热的人儿去讨个下落。

(小旦)你也不要太夸,只怕冷淡的人儿也像他娶下几个,你那里知道?

(旦伸手介)我与你赌个掌儿,且看他娶也不娶?若还娶了人,你也像方才塞我的口。

(净)二位不消争得,捎书人现在佛堂,待我去问他一声,华状元娶妾不娶妾就知道了。

(旦)也讲得是,就去问来。

(净急下)

〖前腔换头〗(旦)我的盟儿订的牢,他的情儿定不浇。谅不似薄幸儿曹,谅不似薄幸儿曹,得身荣将人便抛!(合前)

(净急上)问来了,他说那两位小姐原是要嫁状元的,只为华状元坚辞不就,才嫁了他。这等看起来,果然是他的眼力高你几分。我看你好几夜不睡,才等着这个喜音,如今被你等着了,请去睡一睡罢。

〖尾声〗这佳音不比寻常好,(小旦)自抑郁助人欢笑。(旦)还亏我这蕴藉的声儿笑不高。

猜你喜欢
  杨子咸·唐圭璋
  李洪·唐圭璋
  卷十四·董康
  第五十出 重圆·洪昇
  第四折·关汉卿
  卷三·唐·蒋一葵
  年 关·林徽因
  三集卷十一·乾隆
  卷三十四·梅鼎祚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六十七·陈廷敬
  卷八·陈廷敬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二·张说
  诗女史纂卷之七·田艺蘅
  卷十五·黎民表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断袖·孟称舜

    〔贴上〕日上小姐和申生在庭前密语,今晚间把房里陪伴的都打发到奶奶房内去了,意是怎么?待湘娥姐来,商议了,瞧破他。〔丑笑上〕飞红姐,你道世间罕不罕?一桩怪事几曾见,小小姐儿惯成精,今夜房中学偷汉。〔贴笑介〕你道这奇了,这还

  • 卷一·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一太宗帝姓李氏讳世民高祖第二子高祖起义兵拜右领大都督封炖煌郡公徙封赵国公高祖受禅拜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进封秦王海内渐平乃锐意经籍开文学馆以待四方之士杜如晦等十有八人为学士与之讨

  • 卷三·本纪第三·太祖三·张廷玉

        ◎太祖三   十五年春正月辛巳,宴群臣于谨身殿,始用九奏乐。景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下威楚路。壬午,元曲靖宣慰司及中庆、澄江、武定诸路俱降,云南平。己丑,减大辟囚。乙未,大祀天地于南郊。庚戌,命天下朝觐

  • 卷二百九十二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起神宗元豐元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壬申朔,提舉成都府等路茶場李稷言:「近者,蒲宗閔乞於鳳翔府民間買鹽,限一萬席,運轉錢本入川中市易,遲疾不同,難足此數。乞令本司如商人例,買鹽入川,變易本錢,歲無過萬席。」從之,仍不得令

  • ●卷十四·邵博

      陈叔易言:“王荆公得东坡《表忠观碑》本,顾坐客曰;‘似何人之文?’自又曰:‘似司马迁。’自又曰:‘似迁何等文?’自又曰:‘《三王世家》也。’”予以为不然。司马迁死,其书亡《景帝》、《武帝》二《纪》、《礼书》、《乐书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四年十一月丙午朔中书门下省言近今江浙常平司预借买扑坊场净利钱一界亦恐奉行违戾乞令钤朿州县不得接便骚扰从之先是户部侍郎刘岑言费用不赀而豪右兼并之家累年坐收厚利止令预借一界亦不伤于人情至是

  • 卷七 明帝·王夫之

      〖一〗  明帝即位之元年,率百官朝于先帝之陵,上食奏乐,郡国计吏以次占其谷价及民疾苦,遂为定制。迨后灵帝时,蔡邕从驾上陵,见其威仪,察其本意,欢明帝至孝恻隐之不易夺,而古不墓祭之未尽也,邕于是乎知通矣。   夫云古不

  • 第三十五回 异兆·德龄

    这一年的深秋,委实是一个令人永远不能忘记的特殊的季节。当九月过后,日晷渐渐的短了,各种树木上的叶子开始在脱落了;我们这一群久居在皇宫内的人,对于每个季节的更换原是不甚注意的,但这一次却都发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十九 列传二百十九·纪昀

    列传辽 【三】○辽三耶律休格【玛格】 耶律色珍耶律学古【额布勒】 耶律沙萧斡【托果】萧达林 萧观音努 耶律托色耶律辖哩 萧柳和硕鼐耶律斡拉耶律世良 张俭 萧朴 耶律巴格耶律舒噜【乌鲁斯】 王继忠陈扎

  • 曹伯启传·宋濂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二十岁时就学识渊博。至元中,任兰溪主簿,一次县尉捕获盗贼三十人,戴上刑具游街,伯启因无证据不相信。不久抓获了真正的盗贼,因此,降了县尉的职。在升迁为常州路推官后,土豪黄甲,倚仗自己有钱,杀了人后

  • 第一章 农不行大同则不能均产而有饥民·梁启超

      今以农夫言之,中国许人买卖田产,故人各得小区之地,难于用机器以为耕,无论农学未开,不知改良。而田主率非自耕,多为佃户,出租既贵,水旱非时,终岁劳动,胼手胝足,举家兼勤,不足事畜,食薯煮粥,犹不充饥,甚者鬻子以偿租税,菜色褛衣,其

  • 卷十九·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十九衍教所由生之义刑易蒙【卦名】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音脱】桎梏以往吝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胡炳文曰利用刑人痛惩之也用说桎梏暂舍之以视其后也痛惩而不暂舍一于严以往是不知有敬敷五

  • 卷二·佚名

    尔时除盖障菩萨摩诃萨等菩萨众。来诣於此象头之山去山不远。彼诸大士。俱时化现殊妙宝网。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又於空中雨众天华。及天果雲。天宝鬘雲。天涂香雲。天衣服雲。天末香雲。及天上服宝盖幢幡诸供具雲。广大

  • 卷第二十五·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二十五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六门第三子摄颂曰。勇健与宝器  妙光兰若中因能活开医  不度损众者佛在广严城猕猴池侧高阁堂中。时有众多婆罗门长者等。在大集处共为议论咸作是语。沙

  • 沙弥律仪毗尼日用合参卷中·祩宏

      菩萨戒弟子云栖寺沙门 袾宏 辑集  云居山真如寺晦山沙门 戒显 订阅  寓黄山慈光寺石树沙门 济岳 汇笺威仪门【笺】威仪门者。正显上篇戒律门之文也。威者。威以德见。非匹夫匹妇卤莽之威。及作威做势之

  • 青纱帐·王统照

    王统照撰。收入散文集《青纱帐》(上海生活书店1936.10)。作品围绕极富魅力的“青纱帐”何以变成了乡村间所恐怖的“魔帐”而展开层层深入的描叙议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青纱帐曾经给人以慷慨的

  •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刘良壁

    地方志。纂辑刘良壁,字省斋,湖南衡阳人。1737年(乾隆二年)任台湾府知府。1740年升分巡台湾道。同年10月开始重修府志,至翌年五月书成。除卷首圣谟一卷外,凡二十卷。依次为:星野、建置沿革、山川、疆域、城池、风俗、田赋、

  • 古事记·太安万侣

    现存日本最古的史书。系太安麻侣编撰。周作人译。综合日本古代神话、英雄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和帝王家谱的书,也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官修史书。作者太安万侣,又名安麻吕或安满。日本奈良前期史官。711年奉元明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