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诗源卷九

○晋诗

  陶潜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怀。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不必看作设言愈妙。结言厚道,少陵受人一饭,终身不忘,俱古人不可及处。】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移居二首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鸟弄欢新节,冷风送余善。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常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昔人问《诗经》何句最佳,或答曰:“‘杨柳依依。’此一时兴到之言,然亦实是名句。”倘有人问陶公何句最佳,愚答云:“‘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亦一时兴到也。”】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移居》诗曰:“衣食终须纪,力耕不吾欺。”此云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又云贫居依稼穑,自勉勉人。每在耕稼,陶公异于晋人如此。】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音巽。】

  贫居依稼穑,戳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扬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饮酒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伯夷传大旨,已尽于此,末二句,马迁所地云亦各从其志也。】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胸有元气,自然流出,稍著痕迹便失之。】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遗我远世情,陶集作远我遗世情,从陶集为妥。】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禀气寡所谐,吾驾不可回,说得斩绝。】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余。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己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超超名理。】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弥缝”二字,该尽孔子一生。“为事诚殷勤”五字,道尽汉儒训诂。末段忽然接入饮酒,此正是古人神化处。晋人诗,旷达者征引老庄,繁缛者征引班扬,而陶公专用《论语》。汉人以下,宋儒以前,可推圣门弟子者,渊明也。康乐亦善用经语,而逊其无痕。】

  有会而作

  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裁通。旬日已来,始念饥乏。岁云夕矣,慨焉咏怀。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常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斯滥岂彼志,固穷夙所归。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拟古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先醉,不在接杯酒。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辞家夙严驾,当往志无终。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闻有田子春,节义为士雄。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田子春名畴,刘虞之臣,虞尽忠汉室,为公孙瓒所害。畴扫地而盟,誓欲复仇。后瓒已灭,乌桓已破,曹操欲加以封爵,畴不受,至欲自刎以明志。】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从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辛苦无此比,常有好容颜。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青松夹路生,白云宿檐端。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愿留就君住,从今至岁寒。【辛苦而有好容,所谓身困道亨也。】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首阳易水,托意显然。】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欲言难言,陶公诗根本节目,全在此种。】

  杂诗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岂期过满腹,便愿饱粳粮。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咏贫士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敝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赐也徒能辩,乃不见吾心。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刍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所惧非饥寒,所乐非穷通”,二语可书座右。】

  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此士胡独然,实由罕所同。介焉安其业,所乐非穷通。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刘龚,刘向之孙。不惧饥寒,达天安命,陶公人品,不在季次原宪下,而概以晋人视之,何耶。所乐非穷通,本庄子。】

  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聊。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英气勃发,情见乎词。】

  读山海经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抚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观物观我,纯乎元气。】

  拟挽歌词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即所谓“万岁更相送,圣贤莫能度”也。音调弥响,哀思弥深。】

  谢混

  游西池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无为牵所思,南荣戒其多。【《韩诗》云:伐木废,朋友之道缺。劳者歌其事,诗人伐木,自苦其事,故以为文。《庄子》:“庚桑楚谓南荣曰:‘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吴隐之

  酌贪泉诗

  《晋书》:“隐之为广州刺史。未至州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隐之酌而饮之,因赋此诗。及在州,清操愈厉。”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庐山诸道人

  游石门诗

  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迹绝,径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咸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涂竞进,虽乘危履石,并以所悦为安。既至,则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回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觞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彩,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开辟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乃其将登,则翔禽拂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虽仿佛犹闻,而神以之畅;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退而寻之,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闲邃笃其情耶?并三复其谈,犹昧然未尽。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于是徘徊崇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细,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风迹虽存,应深悟远,慨然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耳。

  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驰步乘长岩,不觉质有轻。矫首登云阙,眇若凌太清。端居运虚轮,转彼玄中经。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一序奇情深理,发而为文,无禅习气,亦无文士气,诗复清洒不滓。】

  惠远

  庐山东林杂诗

  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有客独冥游,径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扃,感至理弗隔。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翮。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高僧诗,自有一种清奥之气。唐时诗僧以引用内典为长,便染成习气,不可响迩矣。】

  帛道猷

  陵峰采药触兴为诗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

  谢道韫

  登山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气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赵整

  谏歌

  秦王坚与慕容垂夫人同辇游后庭,宦官赵整歌云云。坚改容谢之,命夫人下辇。

  不见雀来入燕室,但见浮云蔽白日。

  无名氏短兵篇

  剑为短兵,其势险危。疾逾飞电,回旋应规。武节齐声,或合或离。电发星骛,若景若差。兵法攸众,军容是仪。

  独漉篇

  独漉独漉,水深泥浊。泥浊尚可,水深杀我。雍雍双雁,游戏田畔。我欲射雁,念子孤散。翩翩浮萍,得风摇轻。我心何合,与之同并。空床低帷,谁知无人。夜长锦绣,谁别伪真。刀鸣箾中,倚床无施。父冤不报,欲活何为。猛虎斑斑,游戏山间。虎欲杀人,不避豪贤。【英爽直追汉人。】

  晋白纻舞歌诗

  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鹄翔,宛若龙转乍低昂,凝停善睐容仪光。如推若引留且行,随世而变诚无方。舞以尽神安可忘,晋世方昌乐未央。质如轻云色如银,爱之遗谁赠佳人。制以为袍余作巾,袍以光躯巾拂尘。丽服在御会佳宾。醪醴盈樽美且淳。清歌徐舞降只神,四座欢乐胡可陈。

  阳春白日风花香,趋步明玉舞瑶珰。声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清歌流响绕凤梁,如矜若思凝且翔。转盼遗精艳辉光,将流将引双雁行。欢来何晚意何长,明君御世永歌昌。【极写舞姿,中忽入“晋世方昌乐未央。”“明君御世永歌昌”等句,此乐府体。】

  淫豫

  《国史补》云:“蜀之三峡,最号峻急。四月五月尤险,故行者歌之。”一作“滟豫”,峡中之滩也。

  淫豫大如马,瞿唐不可下。淫豫大如象,瞿唐不可上。

  女儿子

  巴东三峡猿鸣悲,夜鸣三声泪沾衣。【《古今乐录》曰:“女儿子,倚歌也。三峡谓广溪峡、巫峡、西陵峡也。林木高茂,猿鸣至清,行者闻之,莫不怀土。”说猿声之悲始此。我欲上蜀蜀水难,蹋蹀珂头腰环环。】

  三峡谣

  《水经注》曰:“峡中有滩,名曰黄牛。岩石既高,江湍纡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之,故行者谣云。”

  朝见黄牛,暮见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四语中写尽纡回沿溯之苦。】

  陇上歌

  《晋书》:“刘曜围陈安于陇城,安败走。曜使将军平先追之,平斩安于涧曲。安善于抚下,吉凶夷险,与众共之。及死,陇上为之歌。”

  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馬聶〉骢文马铁锻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百骑俱出如云浮。追者千万骑悠悠,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馬聶〉骢窜岩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中极状其勇,一结悠然,余哀不尽。百骑俱出二句,见死于敌兵之多,非战罪也。本词无,《赵书》有,今从增入。】

  来罗

  郁金黄花标,下有同心草。草生已日长,人生日就老。

  作蚕丝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缠绵温厚,不同《子夜》《读曲》等歌。】

  休洗红二章

  休洗红,洗多红色澹。不惜故缝衣,记得初按茜。人寿百年能几何,后来新妇今为婆。

  休洗红,洗多红在水。新红裁作衣,旧红翻作里,回黄转绿无定期,世事返复君所知。【“回黄转绿”,字极生新,要知是善用经语。】

  安东平

  凄凄烈烈,北风为雪。船道不通,步道断绝。

  惠帝元康中京洛童谣

  见《晋书·五行志》。

  南风起兮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南风,贾后字也。白,晋行也。沙门,太子小字也。鲁国,贾谧也。言后与谧为乱,以危太子,而赵王因衅以篡夺也。】

  惠帝时洛阳童谣

  见《晋书》,明年而石勒反。

  邺中女子莫千妖,前至三月抱胡腰。【风俗奢淫过甚,必有兵戈之惨继之。千秋炯戒也。】

  惠帝大安中童谣

  见《晋书·五行志》:“后中原大乱,宗藩多绝,唯琅邪、汝南、西阳、南顿、彭城、同至江东,而元帝嗣统矣。”

  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

  绵州巴歌

  豆子山,打瓦鼓。扬平山,撒白雨。下白雨,取龙女。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一十·彭定求
  仇远·唐圭璋
  易祓妻·唐圭璋
  卷三十八·阮阅
  歴代诗话卷三十八·吴景旭
  卷三·林逋
  第二十六出 女校·李渔
  第二出 游杭·周履靖
  第三折·乔吉
  落叶小唱·徐志摩
  卷510 ·佚名
  卷133 ·佚名
  序·乾隆
  目录·郭元釪
  卷八百六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沈端节

    等谨案克斋词一巻宋沈端节撰端节字约之呉兴人是集见陈振孙书録解题然振孙亦不详其始末毛晋跋语疑其即咏贾耘老苕上水阁沈防宗之同族亦无确证惟湖州府志及溧阳县志均载端节寓居溧阳尝令芜湖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淳熙间官

  • 卷七十八·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八目録兰竹类题宋徽宗画竹【明李本】题徽宗墨竹【明杨旦二首】题金显宗墨竹【元王恽四首】题金显宗墨竹【元柳贯】题金显宗墨竹【元卢亘】金太

  • 东林列传卷十五·陈鼎

    ○明郭正域传郭正域字美命湖广江夏人万厯十一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才气髙朗博览羣书与寜波沈一贯相左功名遂以坎■〈土禀〉终一贯者正域馆师也正域服阕补原官不复执弟子礼衔之又一贯之戚仝中允为曹给事所纠一贯疑机发

  • 卷一·佚名

    台湾古未隶中国版图。隋开皇中,虎贲陈棱略澎湖三十六岛;元末置澎湖巡司。明永乐时,太监郑和舟下东西洋,至东番,其国人所居名鸡笼山,即台湾地。嘉靖末,遭倭寇焚掠,稍稍避居山后。神宗末,荷兰国红毛番遭飓风,泊舟于此;爱其地,筑城居

  •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温体仁传·张廷玉

    温体仁,字长卿,乌程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中进士,改任庶吉士,授予编修官,累任到礼部侍郎。崇祯初年,升为尚书,协理詹事府事务。他的为人是外表拘谨而内心凶狠,心事藏得极深。崇祯元年(1628)冬,皇上下诏会推阁臣,体仁因为名望轻

  • 第五章·管子之初政·梁启超

    凡大人物之任事也,必先定其目的。三日于菟,其气食牛;江河发源,势已吞海。欲以小成小就而自安,未有不终于失败者也。管子者,以帝国主义为政略者也。虽然,当其初返国也,齐之危乱,岌岌不可终日。既若彼,使魄力稍弱者,以为当此危局,苟

  • 致读者诸君·李宗吾

    成都《华西日报》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二十四年十一月十日,《成都快报》载有窦枕原君所写《读〈厚黑丛话〉与〈厚黑学的基础安在〉后的意见》,说道:“《厚黑丛话》是李先生宗吾宗自己的意见写的。《厚黑学的基础

  • 第十二章 13·辜鸿铭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辜讲有一次,孔子被任命为其故国(鲁国)的法院院长后说:“坐在公堂上,对提交来的案件进行审核的过程中,我不比其他人感觉轻松。但是我一直努力做的,是尽量避免案件的发生。”

  • 曾子寝疾(1)·戴圣

    ——事于小处见精神【原文】曾子寝疾(2),病③,乐正子春坐于床下(4)。曾元、曾申坐于足(5),童子隅坐而执烛(6)。童子曰:“华而睆(7)。大夫之箦与(8)?”卜也!”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9):“呼(10)!”曰:

  • 卷四·陈大章

    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名物集览卷四   庻吉士陈大章撰兽乘乘黄朱乘黄四马皆黄也鲁颂駉传黄骍曰黄陆农师黄亦马之上色列子牝而黄牡而骊马至果天下之马也明堂位周人黄马蕃鬛言吉事乘此诗四黄既驾是也至于戎事则乘騵埤雅

  • 卷二百九十八·佚名

    △初分难闻功德品第三十九之二憍尸迦。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若於真如非住非不住非习非不习。是为住习真如。若於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非住非不住非习非不习。是为

  • 卷九十八·佚名

    △妙慧童女会第三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时王舍城有长者女。名为妙慧。年始八岁。面貌端正容色姝好。诸相具足见者欢喜。曾於过去无量诸佛。亲近供养种诸

  • 高僧傳卷第十三(興福經師導師)·慧皎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   興福第八(十四人)釋慧達一釋慧元二釋慧力三釋慧受四釋僧慧五釋曇翼六釋僧洪七釋僧亮八釋法意九釋慧敬十釋法獻十一釋法獻十二釋僧護十三釋法悅十四   釋慧達。姓劉。本名薩河。并

  • 显扬圣教论 第三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三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事品第一之三通达者。谓七种通达。广说如经。一字通达。谓于三十二字无分别故。所行相义如实觉了。先已于心增上法行善修治故。二字相通达。谓于师子之形诸

  • 赛查·皮罗多盛衰记·巴尔扎克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主人公赛查·皮罗多出身贫寒, 自幼双亲亡故。少年去巴黎谋生,克勤克俭,由徒工升为店员,最后盘下东家铺子,成了花粉铺老板。波旁王朝复辟,赛查当上巴黎第二区副区长,并获荣誉团勋章。踏入

  • 金液大丹口诀·佚名

    金液大丹口诀,原题「冲虚妙静甯真子郑德安序」。约成书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据卷首郑德安序称:从其师白衣道者得授金丹口诀,遂撰此书。其书有内丹口诀《太一含真火符直指》、七言诗《一称金》十七

  • 华严策林·法藏

    佛教著述。唐法藏述。一卷。简述《华严经》的宗旨,分为九个部分:一征普眼、二明理事、三辩正因、四融大小、五结成坏、六通二界、七明隐显、八明因果、九达色空。书中谓《华严经》的宗旨最终可归纳为“因果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