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铸

  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百菊集谱。

  瑞鹧鸪

  咏桃花菊

  底事秋英色厌黄。喜行春令借红妆。谢天分付千年品,特地搀先九日香。

  陶令骇观须把酒,崔生瞥见误成章。蜂情蝶思兼迷了,采蕊还如媚景忙。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二十九·彭定求
  卷之一四·魏庆之
  白石道人歌曲卷四·姜夔
  ◆野航老人姚文奂(野航亭稿)·顾嗣立
  楔 子·关汉卿
  远志斋词衷·邹祗谟
  三集卷四十一·乾隆
  卷一百三十七·冯惟讷
  卷六十四·陈思
  巻二十三·袁表
  后村集补钞·吴之振
  卷三·吴之振
  卷四百十四·佚名
  卷三百六十·佚名
  卷二·吴当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五·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十五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云雾窟集【壬申八月】二月杪抵九江即拟作匡庐之游因循至秋仲恒斋为余聚半月粮遂策杖往自化城北登山南下含鄱口循?而归凡十余日得诗七十

  • ●东征集卷二·蓝鼎元

      漳浦蓝鼎元玉霖稿  天长王者辅近颜评  檄查壆甲流民  檄擒旧社红毛寮余孽  檄施恩陈祥谕抚杜君英  檄南路营剿捕百壁寮  檄诸将弁大搜罗汉门诸山  檄北路将弁分搜小石门诸山  檄查大湖崇爻山后余

  • 卷四十二·宋·蒋一葵

    【太祖匡胤】 〔居潜,与太宗及赵普游长安,遇陈抟,抟下骡大笑,左手握太祖,右手挽太宗,相从市饮,抟眦睨普甚久,徐曰:“也得也得。”普脚跛,偶坐席右,抟怒曰:“紫微帝垣一小星,辄据上次,可乎?”斥使居左。建隆庚申

  • 卷二百十四·杨士奇

    永乐十七年秋七月甲辰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丁未○升行在山东道监察御史范宁为鸿胪寺右寺丞奉化县学谕李沾为工科给事中光县学训导张俊为礼科给事中东昌府学训导部琏裕州学训导蒋辅阳城县学训导郑孜济阳县学训导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九·佚名

    嘉靖三十七年五月戊申朔遣给事中魏元吉刘一麟梁梦龙李春芳沈淳张溢罗嘉宾查催各处钱粮既而辽东一镇以饥荒久不报 上特罢之○倭入福建南安县纵火焚谯楼及官民廨舍○己酉○先是有旨命兵部尚书杨博总督宣大事宁还部及右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皇王大纪卷八·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太甲七祀甲寅商书叙曰伊尹作咸有一徳咸有一徳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徳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徳保厥位厥徳靡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徳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啓廸有命眷求一徳俾作神主惟尹

  • 九四三 军机大臣奏文溯阁全书完竣遵旨将总校王燕绪等提奏片·佚名

    九四三 军机大臣奏文溯阁全书完竣遵旨将总校王燕绪等提奏片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本年十月十八日金简告知臣等,于召见时面奉谕旨:俟第二分存贮文溯阁书成,交军机大臣提奏总校王燕绪、朱铃(钤)。【真按:朱钤.】钦此。

  • 卷七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十二宋 宋敏求 编典礼南郊大中元年南郊赦乾符二年南郊赦南郊大中元年南郊赦正月十七日门下执大象者导隂阳之和帝率土者茂生植之化粤自轩昊暨於唐虞侧身皇阶虚已大宝握金镜之明耀致玉烛之

  • 卷三治家·汪辉祖

    统于所尊则整齐一家之中,天合人合,气味不同,刚克柔克,性情亦异,惟受尊长约束,方能画一。不然,妯娌以贫富相耀,姑嫂以疏戚生嫌,俛儳焉不可终日矣。孝以顺为先&ldquo;顺亲&rdquo;二字,见于《中庸》。谚云:&ldquo;孝不如顺&rdquo;。

  • 《尚書古文疏證》卷一·阎若璩

    太原閻若璩百詩撰平陰朱續晫近堂梓○第一《漢書》《儒林傳》:「孔氏有古文《尚書》。孔安國以今文字讀之,因以起其家逸《書》,得十餘篇,蓋《尚書》茲多於是矣。」《藝文志》:「古文《尚書》者,出孔子壁中。武帝末,魯共王壞孔

  • 卷十四·赵汸

    <经部,春秋类,春秋属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十四     元 赵汸 撰因日月以明类第七春秋记事之例有三事以日决者系日以月决者系月逾月则系时此史氏之恒法自鲁公以至定哀之闲官守相因不得有改者也东周王室

  • 卷四·车垓

    钦定四库全书内外服制通释卷四    宋 车垓 撰齐衰杖期正服嫡孙父卒祖在为祖母祖母【祖父存】 父【先祖而卒】  嫡孙身释曰嫡孙既承祖后本为祖母服齐衰三年祖父在则为服齐衰杖期而已降服为嫁母出母母【父卒母

  • 梵网六十二见经全文·佚名

    月支优婆塞支谦译闻如是,一时佛游於俱留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异道人须卑及弟子梵达摩纳。随佛及比丘僧。异道人须卑。谤佛无央数。及谤法比丘僧。弟子梵达摩纳。嵯叹佛及法比丘僧无央数。是师弟子便共诤

  • 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一·神会

    弟子於会和上法席下见和上与崇远法师论诸义,便修。从开元十八,十九,廿年,其论本并不定,为修未成,言论不同。今取廿载一本为定。后有师资血脉传一卷,亦在世流行。归命三宝海,法性真如藏。真身及应身,救世大悲者。宗通与说通,如月

  • 复程天度居士书·太虚

    惠来大作,洵亦梵音,海潮音中之一妙音矣!而来书所问,尤为切要。解先行继,行起解绝,寡欲得佛法之真实受用,勿滞知解,须历修证而致修之!道贵在精确专笃,不应虚务玄远!天台小止观一书,依其十门次第,不稍躐等修习之,最为有效无患。不然,则

  • 古籍序跋集·鲁迅

    鲁迅著。收入《鲁迅全集》第10卷。本书收入1912—1935年间鲁迅为自己辑录或校勘的19种古籍而写的27篇序跋,过去未曾单独结集。鲁迅整理古籍始自辛亥革命之前辑录的古小说佚文集《古小说钩沉》,此后又辑录了史料集《小说

  • 疑仙传·佚名

    三卷。旧本题玉简 (生卒年不详)撰。玉简,一说王简,因玉王字形相似无法确定。据书中所记内容,推知玉简当为宋人,其余不详。据其序称,因不敢以神仙为名,所以才名曰 《疑仙传》。书中记录唐开元以后二十二人之事。其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