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八折 忠臣被逮

【越调忆莺儿】[众]【忆多娇】[外官服,丑、贴扮校尉携锁随上]神不识,鬼不识,平地一声大霹雳,丞相传言拿活的。【黄莺儿】须潜行屏息,防他走失。[外]还防他使个拖刀计,要机密,我单人独马,只做访相知。你每权且退后。我只做相访,待他出来,听我呼唤,你每上前拿住便了。[众]如此甚好,瓮中捉鳖,手到擒来。[下][外]下官杨存中是也,奉旨来拿岳氏父子。他与我同时为将,结为兄弟。他如今被奸臣诬陷,我怎忍他受那般极刑?只得将众校尉哄退,我独自到他家,与他说知,待他自裁,却不是好?来此已是门上,有人幺?[杂上]侯门深似海,不许外人敲。是那个?[外]是我。特来访你老爷。[杂]老爷有请。[生上]【越调引桃柳争春】奸谋已知,只须独信精忠,由他冤陷不悔。[杂禀][生、外相见介][生笑介]【越调绵搭絮】十哥何故迤逦到柴扉?[外]特来相访。[生]定有跷蹊。[外]没甚事。[生]更何须详问伊,我已明知。[外叹介][生]若没甚事呵,你长叹何为?我两人心下,有甚嫌疑,只恁吞吐含糊?[外悲介][生]悲哽难堪欲语迟。十哥,我看你来的意思不好。[下][外]他便抽身进去了,不免将堂牒送与他看。[向杂介]送与你老爷看。[杂应下][贴扮小鬟捧酒上]酒逢知已饮,诗向会家吟。[向外介]我家老爷着我送酒与杨老爷。[外沉吟介]嗄,拿来,[贴递酒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下]

【其二】[外]小鬟只手草草捧金杯,那里是管待筵席?料难当狱吏威,不去赴圜扉,教我共他同死,这酒有微机。我便为朋友捐生,有甚踌躇还待疑?[饮酒介][生青衣上]平生仗忠义,今日任风波。[外]我已饮药,你怎幺还不引决?[生笑介]此酒无药,今日方见你是真兄弟了。[外]昨见张宪拿到枢密院,张俊那厮预为狱以待之。属吏王应求禀称本院无推勘故事,他也不听,亲自鞫炼,备极楚毒。[悲介]你怎幺受得那般极刑,还是引决的是。[生]昨晚已有人来,将秦桧奸谋对我说,使我自裁。我想皇天有眼,必不使忠臣冤陷,万一不幸,亦何所逃?我怎肯自家轻死!此行倘得生还,尚要与国家报效。[外悲介]既你主意已决,只得唤侄儿来开读便了。[生]岳云那里?[小生青衣上]不教飞将追强敌,且戴南冠学楚囚。[见介][外]众校尉何在?[众上]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识李将军。[外]圣旨已到,跪听宣读。[生、小生跪介][介]奉圣旨:

【越调亭前柳】张宪太无知,兵柄敢营为!通同谋不轨,事已不须疑。岳飞,共彼相朋比,并子岳云,罪莫赦速拘提。拿下![众喊,拿锁介][外]我到前面等候,你们在此候岳爷起身。[众应介][外]情到不堪回首处,一齐分付与东风。[下][老旦、旦上]【越调引霜蕉叶】【霜天晓角】[老旦]萧墙祸起,使我心惊悸。[见二生抱哭介]【金蕉叶】恁样飞灾到你,天那,任好人胡行妄为!

【越调小桃红】[生]半途事业已灰飞,又坐我弥天罪也。后土皇天,鉴我渊微,[小生]何事遇凶危?[老旦]自不合仗兵威,解重围,建奇功,违权贵也,今日怨着谁来?[旦]他为朝廷怨着谁?【下山虎】[老旦]堕他奸计,[旦]他把国势倾欹,故把忠良忌。[老旦向二生哭介]你怎吃这亏?[生]不必伤悲。[众]好起身去矣。[老旦]他恶狠狠将人只恁催,[向生低唱]你也分付家人辈,倩谁人搭救伊?[生]那见男儿汉和你一般见识。[老旦哭介]怎便束手无谋生别离?

【蛮牌令】[众]难道不分离?[老旦牵二生衣哭介][生]何用强牵衣。[众催介][小生向老旦、旦向生哭拜介]孩儿离父母,会无期,兀的不教人痛悲!何时得冤洗生归?[众]丞相分付,把他家书札尽行搜去,恐有私书在内。[俱下][搜书札上][老旦、旦、小生]家俱破,人已危,[老旦]是你每忠义,落的便宜。【尾声】[老旦、旦]堪怜父子同遭系,恨杀那奸臣秦桧,[生、小生]怕只怕国事从今不可为。忠臣被谤信招疑,地暗天昏共惨凄。世上万般哀苦事,无过死别与生离。

连奉旨捕岳飞的都同情岳飞,甚至愿为他而死,表明斗争的复杂性和岳飞的深得人心。

张宪受到严刑拷打,第二十折有详细描写,此处简略交代,是精炼处。唱词把握了人物的不同性格,声口各别。

原评:“到底只以国事为念。”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三十七·彭定求
  黄子行·唐圭璋
  游次公·唐圭璋
  唐诗三百首卷八五言绝句·蘅塘退士
  卷二十四·馀编二·冯金伯
  第二折·关汉卿
  十五、元南戏之文章·王国维
  五集目录三·乾隆
  卷491 ·佚名
  卷139 ·佚名
  古诗镜卷四·陆时雍
  第十八歌 手捏橹索三条弯·刘半农
  卷四十五·曹学佺
  沈佺期诗鉴赏·佚名
  第三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七·彭定求

        卷387_1 【月蚀诗】卢仝   新天子即位五年,岁次庚寅,斗柄插子,律调黄钟。   森森万木夜僵立,寒气赑屃顽无风。烂银盘从海底出,   出来照我草屋东。天色绀滑凝不流,冰光交贯寒曈曨。   初疑白莲花,浮出龙王

  • 卷四十一·董康

      ○奪崑崙   作者未詳。記狄靑奪崑崙關。靑。汾州人。從軍累立戰功。官至樞密副使。廣源川蠻儂智高以其衆叛。乘南方無備。連破邕賓等七州至廣州。所至殺吏縱掠。東南大駭。朝廷遣驍將張忠、蔣偕馳驛討之。甫至

  • 卷三百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二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二十二 王佐 应制赐宋承旨马 圣明天子齐唐虞四方混一同车书大宛西域总臣附万马入贡皆名驹天闲十二森成列牝牡骊黄色俱别罗帕轻笼锦作鞯丝缰稳鞚金为勒玉

  •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八·王祎

    晋中宗孝元皇帝大兴元年【赵帝刘矅光初元年成武皇帝玉衡八年凉张寔建兴六年】春三月丙辰晋王睿即皇帝位改元解题曰周嵩上疏曰古之王者应天顺时义全而后取让成而后得是以享世长久重光万载今议者以殿下化流江汉泽被六州

  • 卷五·王晫

    品藻宋既庭与宗弟畴三俱以孝廉知名,时称大宋小宋。或问汪钝翁:大宋何如人?汪言:阮思旷都不及,真长逸少,而能撮有诸人之胜[畴三名德宏,江南长洲人,辛卯孝廉]或问计甫草:侯二宋三可方古何人?计戏为题目曰:研德如张子布,畴三如鲁子敬

  • 第三卷 运河上·缪荃孙

    明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开塌场口,入于泗以通运。五年二月,命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移通泰等州批验所于仪真县,仍疏浚运河以便商旅。九年,令扬州修高邮、宝应湖堤六十余里,以捍风涛。十四年十一月,浚扬州府官河,自扬子桥至黄泥滩,凡九

  • 平阳公主传·刘昫

    平阳公主是高祖李渊的第三个女儿,母亲是太穆皇后窦氏。高祖就要起义时,公主和她丈夫柴绍都在长安,高祖派人秘密通知他们前去。柴绍对公主说“:老大人要扫清天下灾难,我要去参加起义。我们一起去是不可能了,我一个人走又担心

  • 李光传·脱脱

    李光字泰发,越州上饶人。童年时不玩恶作剧,其父李高称赞说:“我的儿子是云间之鹤,将要使我家业兴旺。”父亲去世,他悲哀得像成人,有人送来财物,他都谢绝了。到下葬时,礼节非常合适。守丧期满,进入太学,考中崇宁五年进士。调任开

  • 卷之一百四  星槎勝覽前集(明)費信 撰·邓士龙

    (星槎勝覽,二卷,明費信撰。費信,字公曉,江蘇崑山人。永樂、宣德間隨鄭和通使西洋,著成此書。) 星槎勝覽前集 占城國 賓童龍國 靈山 崑崙山 交欄山 暹羅國 爪哇國 舊港 滿剌加國 九洲山 蘇門答剌國 花面國 龍牙犀角 龍涎嶼 翠

  • 第八章 8·辜鸿铭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辜讲孔子说:“在教育中,学习诗歌可以唤醒情感 ;学习艺术可以形成判断;学习音乐可以完成对性格的培养。”(华兹华斯说,诗歌可以:在成长中使想象力增强,赋予头脑感悟的力量,凭借诗歌可以迅速知晓,事

  • 春秋纂言卷二·吴澄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二      元 吳澄 撰桓公【名軌史記作允惠公之子隱公之弟母仲子夫人文姜在位十八年】元年【庚午桓王九年○蔡桓四年○曹桓四十六年○衛宣八年○晉哀七年○鄭莊三十三年○陳桓三十四年○

  • 幻化品第二十六·佚名

    若发志心而随喜,最上菩提不退行。三千须弥重无量,随喜善法重过彼。众生为求解脱法,一切随喜作福蕴。作佛功德法回施,当为世间尽诸苦。菩萨不著诸法空,了知无相无罣碍。内心亦不求觉智,是行最上波罗蜜。如虚空界无障碍,无所得

  • 序·知玄

    御制水忏序夫三昧水忏者。因唐悟达国师知玄。遇迦诺迦尊者。以三昧水为濯积世怨仇。知玄遂演大觉之旨。述为忏文。普利将来甚盛心也。其为福德莫可涯涘。所谓三昧者。正受之名也。不受诸受乃为正受。真空寂定此心不动

  • 刘随州集·刘长卿

    诗文别集。十一卷,其中诗十卷。唐刘长卿撰。《刘随州集》在宋代有两个版本系统:一为十卷,一为十一卷。《直斋书录解题》云:“诗九卷,末一卷杂著数篇而已。”又云:“建昌本十卷,别一卷为杂著。”宋椠十卷本,后世少见,

  • 藏书十约·叶德辉

    清叶德辉(1864—1927)著。有1911年湖南长沙家刻本,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系叶氏所撰三部文献论著之一。该书根据乾嘉后私家藏书的一般特点及其个人藏书实践撰成。此为叶氏专论藏书方法的著述,分购置、鉴别、装

  • 郁达夫诗全集·郁达夫

    余少日读郁诗,酷爱其“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一联。抚今思昔,差近念年矣。郁文诗学仲则,格调不甚高,寒语酸语,故作激烈语,集中比比有之。然诗味醇厚,良足动人。壬午岁,余得郁诗全编,发愿录其诗全编上网,以飨同好,逾一年

  • 郝经续后汉书·郝经

    九十卷。元郝经撰。经,《春秋外传》提要已著录。经精研三国史,有《三国志考证》一书,失传。经反对陈寿《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著三国史以蜀汉为正统,故称《续后汉书》。史料参酌陈寿书和裴注等三国史籍,重新编定。以陈寿书无

  • 菩萨戒本笺要·智旭

    亦称《菩萨戒本经笺要》。律学著述。清顺治八年(1651)智旭撰。一卷。系北凉昙无谶译《菩萨戒本经》的注释书。作者在书首科文中说:本书“大文为三:初归敬述意、二正列戒相、三结示宗趣。初及第三,皆结集家所安,二正列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