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孟子精义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精义卷六

宋 朱子 撰

滕文公章句下

陈代曰不见诸侯章

伊川曰较事大小其弊为枉尺直寻之病

杨曰孟子曰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人臣之事君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可也岂可枉已以求难必之功乎

或曰居今之世其去就之际不必一一中节欲其皆中节则道不得行矣曰何其不自重也枉巳者其能直人乎古之人宁道之不行而不轻其去就如孔孟虽在春秋战国之时其进必正终於不得行而死是矣顾今之世独不如战国之时乎使不恤其去就可以行道孔孟当先为之矣孔孟心怀匡君救世焉有不欲道之行哉 或曰以术行道而心正如何曰谓之君子岂有心不正者当论其所行之是否尔且以术行道未免枉已与其自枉不若不得行之愈也尹曰有枉尺而直寻之心则亦必至於枉寻而直尺矣趋利而不惮於枉安能直人而正国家哉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章

伊川曰广居正位大道一也所居者广所位者正所行者大天下至中至大之所 又曰广居正位大道一也不处小节即是广居

尹曰公孙衍张仪孟子以为妾妇之道为其不以义而事君也夫居正位而行大道不以利害动其心者岂仪衍之敢望哉

周霄问章

尹曰进不以义未有能行其道者也故君子难之不以其道而仕直钻穴之徒欤

彭更问章

尹曰志圣贤之志行圣贤之道而享圣贤之奉士之所无媿也非其道则何可以受如其道则何足为泰而世之人以利害贵贱之心度之何足以知圣贤也哉

万章问曰宋小国也章

尹曰为国者能自治而得民心则天下皆将归往之恨其往伐之不早也尚何强国之足畏哉苟不自治而以强弱之势言之是可畏而已矣

孟子谓戴不胜章

尹曰君子寡而小人衆未有能立者也而欲有益於其君难矣哉是以人君用贤必察之审而用之衆不然则是使孔顔盗跖相哄於前孔顔之不胜盗跖无可疑矣可不慎欤

公孙丑问曰不见诸侯何义章

杨曰段干木踰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皆已甚也孔子不为已甚者故阳货先不得不见然阳货瞷孔子之亡而馈蒸豚孔子亦瞷其亡而往拜之夫是之谓称扬子谓诎身以伸道非也

尹曰君子之所养以义苟非其义则利心也不可以不察

戴盈之曰什一章

谢曰明知义理有不可尚吝惜不肯舍去是不勇也与月攘一鸡何以异天下之逹道三仁知勇而已杨曰马周言事每事须开人主一线路终是不如魏徵之正如谏太宗避暑事亲之道甚善然又曰銮舆之出有日不可遽止愿示还期若事非是即从而止之何用如此此正孟子所谓月攘一鸡者岂是以尧舜望其君乎

尹曰去害改过如救焚溺犹恐其迟也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辨章

明道曰杨墨之害甚於申韩佛老之害甚於杨墨杨氏为我疑於仁墨氏兼爱疑於义申韩则浅陋易见故孟子只辟杨墨为其惑世之甚也佛老其言近理又非杨墨之比此所以害尤甚杨墨之害亦经孟子辟之所以廓如也

或问伊川曰退之读墨篇如何曰此篇意亦甚好但言不谨严便有不是处且孟子言墨子爱其兄之子犹隣之子墨子书中何尝有如此等言但孟子拔本塞源知其流必至於此大凡儒者学道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杨子本是学义墨子本是学仁但所学者稍偏故其流遂至於无父无君孟子欲正其本故推至此退之乐取人善之心可谓忠恕然持教不知谨严故失之至若言孔子尚同兼爱与墨子同则甚不可也後之学者又不及杨墨杨墨本学仁义後人乃不学仁义但杨墨之过被孟子指出後人无人指出故不见其过也 又曰大抵儒者?心正道不容有差其始甚微其终则不可救如师也过商也不及於圣人中道师只是过於厚些商只是不及些然而厚则渐至於兼爱不及则便至於为我其过不及同出於儒者其末遂至杨墨如杨墨亦未至於无父无君孟子推之便至於此盖其差必至於是也又曰杨子似出于子张墨子似出于子夏其中更有过不及岂是师商不学於圣人之门 又曰杨墨皆学仁义而流者也墨子似子张杨子似子夏 又曰不能克己则为杨氏为我不能复礼则为墨氏兼爱故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此之谓也 又曰邪说则终不能胜正道人有秉彝然亦恶乱人之心 又曰仲尼圣人其道大当定哀之时人莫不尊之後弟子各以其所学行异端遂起至孟子时不得不辨也

尹曰学者於是非之原毫厘有差则害流於生民祸及於後世故孟子辨邪说如是之严而自以为承三圣之功也当是时方且以好辨目之不亦异哉是以常人之心度圣贤之心也

匡章曰陈仲子章

尹曰君子之为君子者曰理曰义理义者心之正也充仲子之操岂所谓理义也哉

孟子精义卷六

 

猜你喜欢
  小雅·谷风之什·佚名
  襄公卷二十一(起二十五年,尽三十一年)·何休
  近思録集注附说·茅星来
  卷一三·邱濬
  卷四十一【起昭公元年尽元年】·杜预
  卷七十九·程公说
  春秋皇纲论目録·王晳
  第四章 25·辜鸿铭
  第三章 21·辜鸿铭
  卷九·俞汝言
  卷七十三·秦蕙田
  周书·秦誓·佚名
  解脫戒經〈出迦葉毗部〉·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玄奘
  佛说苦阴因事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一·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八十一榆类五言古榆          【明】吴 寛始我种三榆近在亭之左西日待隠蔽隂成客能坐七年长渐高宻叶巳交鎻生钱闻可食贫者当果蓏其一忽憔悴啮腹缘蚁蜾持斧欲伐之材未

  • 卷一百九十一·列传第八十八·柯劭忞

      王构 士熙 土点 魏初 刘敏中 宋道 焦养直 杨桓 尚野 师简 李之绍 谢端 曹鉴   王构,字肯堂,东平人。父公渊,金末山东大乱,其三兄皆携妻孥南迁,公渊独愿守坟墓,不肯从。   构少以词赋入乡学,行台从事贾居贞一见器之

  • 跋一·沈云

    台湾郑氏始末六卷,家间亭孝廉所著书也。余以海岛洲屿,名目错杂相混,因取方舆纪要、水道提纲、一统志等书附注于下,以便省阅。有讹误者,即以己意辨之。戊戍(光绪二十四年)新秋,南江渔父沈垚。

  • 今献备遗卷三十七·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孙燧孙燧字徳成浙江余姚人弘治癸丑进士授刑部主事迁郎中谳狱江西疑狱不决者断决如流多平反以忤刘瑾连罚赎瑾诛迁陜西叅政累进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廵抚江西时逆濠横敛剥民王府人暴甚白昼市杀人夺人财产燧至首

  • 卷十三·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十三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十 汉臣 卢植 赵岐【孙宾硕】 谨案此卷传文全阙惟存议赞 议曰东汉儒者之盛几于三代而王室赖之安顺而下汉政始紊时则有袁安杨震冲质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 列传一百七十·纪昀

    列传宋 【七十四】○宋七十四李光许翰许景衡张悫张所陈禾蒋猷李光许翰许景衡张悫张所陈禾蒋猷△李光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人童穉不戏弄亲丧哀毁如成人有致赙者悉辞之及葬礼皆中节游太学登崇寍五年进士第调开化令有政声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八下·袁枢

    宋 袁枢 撰赫连据朔方晋安帝义熈三年 初魏王珪灭刘卫辰其子勃勃犇秦秦髙平公没奕干以女妻之勃勃魁岸羙容仪性辩慧秦王兴见而竒之与论军国大事宠遇逾于勲旧兴弟邕諌曰勃勃不可近也兴曰勃勃有济世之才吾方与之平天下

  • 杜之伟传·姚思廉

    杜之伟字子大,吴郡钱塘人。其家世代研习儒学,专门修治《三礼》。父亲杜规,为梁奉朝请,与光禄大夫济陽江革、都官尚书会稽孔休源友情深厚。之伟幼时精明敏捷,才智出众。七岁时,学习《尚书》,稍习《诗》、《礼》,粗通其学。十五

  • 熊朋来传·宋濂

    熊朋来字与可,豫章人。宋咸淳十年(1274),登进士第第四,授予从仕郎,宝庆府佥书判官厅公事,未上任而宋亡。世祖初得江南,尽力征求宋朝的遗老遗少,尤其重视进士,以亡宋宰相留梦炎为尚书,召咸淳十年状元王龙泽为江南行台监察御史。

  • 秦攻赵长平·佚名

    【提要】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聪明的人会识破他人的圈套,愚蠢的人掉进他人的圈套还不自知。出谋划策时,掌握对方的计谋始终是第一位的。 【原文】 秦攻赵长平,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

  • 晋纪二十七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下太元八年(癸未、383)·司马光

    晋纪二十七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癸未,公元383年) [1]春,正月,秦吕光发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为向导。 [1]春季,正月,前秦吕光发兵长安,以鄯善王休密驮、车师前部王弥作为向导。 [2]三月,丁巳,大赦。 [2]三月,丁巳(二十八

  • 卷八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八十三歌颂二十三【词臣十五】万寿诗【七言排律四十韵有序】翰  林 院 编  修【臣】李锺峩【臣】闻三多之祝愿首肇於封人五福之陈畴实衍於箕子稽长年於帝牒自大电绕枢以来考永命於王

  • 卷六七·邱濬

    △崇教化 ▲总论教化之道 《易临》之大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广大无疆限也)。 程颐曰:“物之相临与含容,无若水之在地,故泽上有地为临也。君子观亲临之象则教思无穷,亲临于民则有

  • 提要·金履祥

    【臣】等谨案大学疏义一卷元金履祥撰履祥字吉父兰谿人少师事同郡王栢后又从何基防故儒者谓其能得朱子之遗绪称为仁山先生仁山者履祥所居地也其事迹具元史儒林传初朱子既定大学章句复作或问以推明其义而改易次序补缀传

  •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佚名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摩诃萨及声闻眷属俱。亦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皆悉集会。尔时信相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有地狱饿鬼畜生奴婢。贫富贵贱种类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序·明佺

    大唐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窃以。真谛俗谛。藉文字而方显。正法像法。由护持而获存。所以得万劫流通四生利益。我大周天策金轮圣神皇帝陛下。道著恒劫。位邻上忍。乘本愿而下生。演大悲而广济。金轮腾转。化偃四

  • 卷第四·佚名

    弘赞法花传卷第四  蓝谷沙门慧详撰修观第四·陈南岳禅慧思·隋天台山释智顗·唐天台山释智璪释慧思。俗姓李氏。武津人也。少以慈恕。知名闾里。尝数梦梵僧劝令出俗。骇悟斯瑞。辞亲入道。所投之

  • 渊源道妙洞真继篇·佚名

    渊源道妙洞真继篇,原题「真元门生李景元集」。景元生平不详。据书中引述北宋朗然子(刘希岳)之语,盖出于两宋之际,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分三篇,皆有经有注,上中二篇言医家脏腑经络理论。以十二月建、十二辟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