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汪文节公泽民(宛陵遗稿)

泽民,字叔志,婺源人。以春秋登延佑戊午进士第,授承事郎、同知岳州路平江州事。历南安信州两总管府推官,丁母忧,服除,授平江路总管府推官。垂代自题春帖云:「及瓜当此日,行李似来时。」其清操可想也。调济宁路兖州知州。至正三年,召为国子司业。与修史,书成,迁集贤直学士,寻以礼部尚书致仕。居宣城,自号「堪老真逸」,与门生故人相往返,嬉游若忘世者。十五年,长枪贼起,攻宁国,城陷被执,大骂不屈,为诗云:「江城欲破竟何为,独有孤臣谨自持。骂贼肯教双膝屈,忠臣不顾一身危。」遂遇害,年七十。事闻,赠江浙行中书省左丞,追封谯国郡公,谥文节。所著有《春秋纂疏》行世,文节诗有《巢深》、《燕山》、《宛陵》三稿。今已散亡,存者仅见于《宛陵群英集》、《宛雅》二书。佳句如《送谷仲皋》云:「天开墨嶂孤云白,海涌春潮夜雪明。」《次顾仁甫》云:「花雨翻晴催社燕,柳烟笼晓待春莺。」《挽师炳仲》云:「初说衔觞蛇作祟,忽闻占谶鵩为妖。」《□王敬叔》云:「摩诘平生诗可画,无功晚节醉为乡。」造语俱极工稳,惜全篇不传。 

古诗二首 

首夏读康乐诗有感 

敬题范文正公所书伯夷颂卷尾 

翠微寺 

秋日同游敬亭得并字 

游黄山汪南山先生惠诗以病为辞次韵答谢 

紫山寺晚望山门 

题翠微寺 

寄浙西张廉访二首 

送陈公辅采石山长 

登黄山 

祥符寺追和文敬所壁间韵 

双头同心芍药出西城居民家 

四月九日新霁景气清淑偕宗英公仲自天都峰侧游汤泉道中偶成 

次杨侍郎辇下书事韵 

挽杨桂嵓 

金陵别友 

斋中见杏花残枝有感 

次友人春日见寄韵二首 

题崇果寺 

○古诗二首 

美人青云端,望之不得亲。赠我一端绮,珍重同南金。上有连理枝,间以双飞禽。裁衣以被服,报之绿绮琴。衣以结绸缪,琴以酬知音。文采岂不贵,尚絅思自珍。虽敝不忍弃,感子同一心。 

南山何崔嵬,丁丁伐嘉木。伐木将安施,饰此轮与毂。良材莫自致,弃置河水曲。党人偷且闲,不获有余粟。况无猎较功,大庖有余肉。彼美蓬庐士,薇藿不满腹。饥渴岂弗怀,徒食乃所恧。 

○首夏读康乐诗有感 

改序忻幽景,夏绿荫闲轩。慕谢阅篇翰,清心绝嚣烦。中有帆海作,采真遂孤鶱。既感鲁连志,亦着任公言。明哲古所尚,用舍道俱存。临川乃逃逸,恻怆不可论。 

○敬题范文正公所书伯夷颂卷尾 

青青首阳薇,皎皎孤竹子。求仁亦何怨,清风千万祀。昌黎述玄圣,雄文剧颂美。伟哉青社书,感激有深旨。列宿丽寒旻,群鸿戏秋水。李侯信卓荦,不惜百金市。分符守吴会,开缄授云耳。故物传卫公,遗璧归孔氏。一玩三叹息,当思继前轨。 

○翠微寺 

欲雨不雨天墨色,将崩未崩石偪侧。溪谷缘云已万盘,风雨欺人作三厄。客游已悭天不悭,雷电翕歘嘘晴暾。诸峰倒景互明灭,照耀金碧开山门。清都紫微逼象纬,旃林贝树罗山樊。十方下视沙界迥,佛骨不受炎歊袢。麻衣老师寂灭久,问法羞与山僧论。但余卓锡古泉水,念念欲洗尘眼昏。嗟予世网久踯躅,坐览古迹空盘桓。暮归却灭山下路,杳杳飞鸟投芳村。 

○秋日同游敬亭得并字 

湘中三年梦乡井,敬亭重游心目醒。双流夹镜一溪来,千仞齐云两峰并。丛祠秋报同奠桂,兰若晚酣催煮茗。晴岚暖翠约花时,往觅丹梯登绝顶。 

○游黄山汪南山先生惠诗以病为辞次韵答谢 

轩辕轻举同浮丘,黄山到今仙境留。攒峰排云三十六,势压地轴雄南州。玄乡倒景接虚旷,太空清气凭萧飕。恍疑万里运鹏翼,政似五月思貂裘。尝闻丹炉灵药在,宝光夜静干斗牛。我行虽云惬素尚,黄鹤不返令人愁。忆年弱冠披图经,白发荏苒四十秋。遐观奇绝勿轻去,山灵特为驱烟雾。吾宗诗翁期不来,天风吹落惊人语。何时同此采真游,尘缘誓将脱羁囚。人间万事一杯酒,鼠肝虫臂徒包羞。 

○紫山寺晚望山门 

胜绝瞿硎地,中藏六洞天。山门云引路,石室月通泉。鸟径莓苔涩,僧房紫翠连。曾闻地主说,怅望夕阳边。 

○题翠微寺 

堂上麻衣坐,阶前锡杖泉。人依碧霄近,寺与翠微连。山拥无尘地,云开宿雨天。明当临绝顶,禅榻借高眠。 

○寄浙西张廉访二首 

今代皇华使,张纲德业优。弓刀闲上将,旌节按诸侯。强御成擒虎,高才善解牛。遥怜浙江水,不向宛溪流。 

昔献明经策,因知侍御贤。陈蕃能解榻,文举乃忘年。花柳春城外,湖山玉节前。观风应有作,莫惜野人传。 

○送陈公辅采石山长 

矶伏金牛异,峰攒翠黛双。同游怀绝景,相望只邻邦。春鮆宜供酒,灵犀莫照江。此行应最乐,山水在书窗。 

○登黄山 

屹立四千仞,缘回八百盘。藤萝孤寺合,苔藓一碑残。风急龙髯断,云深鹤睡寒。兹山可招隐,吾亦挂吾冠。 

○祥符寺追和文敬所壁间韵 

苍山寒日近禺中,揭浅缘深足茧重。仙子未归辽海鹤,轩皇曾驭鼎湖龙。诗题古壁无人续,梦断钧天何处逢。欲问古侯应不识,空遗萧寺锁云峰。 

○双头同心芍药出西城居民家 【至元甲午。】 

双花窈窕照春深,尽日凭阑费苦吟。背面紫云分宝髻,合欢金缕结同心。歌残溱洧休相赠,瑞出扬州可重寻。共向东风承雨露,不辞玉砌与山林。 

○四月九日新霁景气清淑偕宗英公仲自天都峰侧游汤泉道中偶成 

天都敻出诸峰上,曙色岚开逸兴催。半壁暗泉吹冷雨,悬崖飞瀑吼晴雷。白云缥缈仙乡远,碧落高寒俗驾回。自笑生平爱清境,冥搜不厌历崔嵬。 

○次杨侍郎辇下书事韵 

曾看长安陌上花,万方人物仰皇家。龙门变化风雷夕,凤阙瞻依日月华。晓色宫槐连御柳,春声迭鼓带凝笳。闻君高咏燕山雪,细诵新章绚彩霞。 

○挽杨桂嵓 

门外空回长者车,草玄论字总何如?秋宾鸿雁传书后,岁在龙蛇入梦初。萱室东风留彩服,瓜庐夜雨忆春锄。山阳地下无穷恨,满目寒云泪洒裾。 

○金陵别友 

烟草六朝梦,莺花三月游。秦淮风雨夜,楚客别离愁。 

○斋中见杏花残枝有感 

杏花憔悴减臙脂,闭户春深笑不知。芳艳半开争共赏,何人还爱雨余枝。 

○次友人春日见寄韵二首 

簇簇霏霏委地红,阑干不解隔狂风。时人莫道寻芳晚,留得余春绿树中。 

清景行行一径苔,兰樽特为晚春开。绿阴青紫犹堪赏,昨日游人自不来。 

○题崇果寺 

十八岩前罗汉竹,百千洞里老龙泉。山僧约我重来日,花落花开五百年。 

猜你喜欢
  卷下·吴兢
  晁无咎词卷三·晁补之
  提要·王十朋
  卷七十三·陈思
  卷八十九·陈元龙
  卷三百一·陈廷敬
  卷一百八十·陈廷敬
  卷八百九十八·佚名
  卷二百七·佚名
  中兴间气集卷上·高仲武
  淳熙稿卷十五·赵蕃
  第二回 两地相思·蒲松龄
  石田诗选跋·沈周
  刘商诗鉴赏·佚名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法常·唐圭璋

      法常,俗姓薛氏,开封人。报恩首座。淳熙七年(1180)卒。   渔父词   此事楞严常露布。梅华雪月交光处。一笑寥寥空万古。风瓯语。迥然银汉横天宇。   蝶梦南华方栩栩。斑斑谁跨丰干虎。而今忘却来时路。江山暮。

  • 歴代诗话卷七十六·吴景旭

      癸集中之中  忌辰  存余堂诗话曰西涯五月七日泰陵忌辰诗云秘殿深严圣语温十年前是一乾坤孤臣林壑余生在帝里金汤旧业存舜殿南风难解愠汉陵西望欲销魂年年此日无穷恨风雨潇潇独闭门读之不能不使人掩卷流涕  

  • ●簷曝雜記續·赵翼

    ○欽賞三品職銜准重赴鹿鳴宴謝摺原任貴州貴西道臣趙翼、原任刑部郎中臣姚鼐為恭懇代為奏謝聖恩事。奉上諭:「本年庚午科鄉試,據廣厚奏『江蘇省原任貴州貴西道趙翼,現年八十四歲;安徽省原任刑部郎中姚鼐,現年八十歲,均係乾隆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三·佚名

    天顺二年秋七月丙戍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门之神○丁亥命故燕山右卫指挥佥事金贵子广白定住子勇金吾左卫指挥佥事王胜子全金吾右卫指挥佥事孙斌子礼俱袭职济阳卫指挥佥事洪受子闰南京府军左卫指挥同知刘保子通金吾左

  • 卷之二十八·佚名

    成化二年闰三月壬申朔复广东顺德县知县钱溥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致仕从溥乞恩也○晓刻西方流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光自即位西北行至近浊○癸酉命宁塞营指挥使神英赴榆林城总领操军○总督南京粮储右都御史周瑄言南京军民饥馑兼

  • 卷之二百二十一·佚名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五月癸亥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甲子夏至祭地于方泽遣领侍卫内大臣公坡尔盆行礼  ○乙丑仁孝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议政大臣九卿遵上□日覆审原任吏部郎中陈汝弼一案拟陈汝弼立绞黄

  • 卷六十四·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六十四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六十一 吴臣 陶璜【父基 子威孙绥】 吾彦 滕修【子并】 陶璜字世英丹阳秣陵人也父基交州刺史孙皓时交趾太守孙諝贪暴为百姓患会察

  • 第十一册 天命四年七月·佚名

    第十一册 天命四年七月七月初八日,下书曰:“奉天承运英明汗谕曰:皇天祐我,授以基业。为国君者,唯恐有失天授之基业而兢兢业业固守之。汗委任之诸大臣等,自总额真以下,牛录章京以上,尔等应勤敏恪慎,殚心厥职,严守法度,严东

  • 通志卷一百八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女传第一后汉渤海鲍宣妻 太原王霸妻 广汉姜诗妻 沛国周郁妻 扶风曹世叔妻 河南乐羊子妻汉中陈文矩妻 孝女曹娥 吴许升妻 汝南袁隗妻 酒泉厐淯母 沛刘长乡妻 安定

  • 二五二 浙江巡抚三宝奏陈续获应毁各书及遵旨再行逐户购觅折(附清单一)·佚名

    二五二 浙江巡抚三宝奏陈续获应毁各书及遵旨再行逐户购觅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年三月十九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续行查缴应毁各书,恭折具奏事。窃照妄诞不经之书,实为人心风俗之害,必须销毁尽净,庶足以杜绝邪言。前经臣查

  • 绎史卷一百五十四下·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洪范五行传【下】汉书传曰聴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孼时则有豕旤时则有耳疴时则有黒眚黒祥惟火沴水聴之不聪是谓不谋言上偏聴不聪下情隔塞则不能谋虑利害失在严急故其

  • 卷七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七十九歌颂十九【词臣十一】万夀诗【七言律四首】翰 林  院 编  修【臣】彭廷训彩仗金鳌瑞霭笼衣冠拜舞万方同天阶丽景迎黄道斗柄祥光绕玉虹六叶尧蓂初应日五弦舜乐久歌风共欢垂拱昇

  • 卷48·陈邦瞻

    ○建中初政哲宗元符三年春正月,帝崩。皇太后向氏哭谓宰臣曰:“国家不幸,大行皇帝无嗣,事须早定。”章惇抗声曰:“在礼、律,当立母弟简王似。”太后曰:“老身无子,诸王皆神宗庶子,莫难如此分别。”惇复曰:“以长则申王佖当立。”

  • 五年·佚名

    (己酉)五年清雍正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午,下諭勸農于八道兩都。○以朴弼均、李宗白爲奉敎,趙尙行爲檢閱。1月5日○庚戌,宣惠廳啓:「國恤發靷後,下玄宮前,山陵朝夕祭奠封進生物,有分定各道,別單書入之例。今此王世子喪,依前例以

  • 清神第一·佚名

    形者,生之器也;心者,形之主也;神者,心之宝也。故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而心荡,心荡则形伤。将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神恬心清,则形无累矣;虚室生白,吉祥至矣。人不照于烁金而照于莹镜者

  • 春秋释例卷三·杜预

    灾异例第十三【案此篇永乐大典全阙】释例曰物者杂而言之则昆虫草木之类也大而言之则歳时日月星辰之谓也歳者水旱饥馑也时者寒暑风雨雷电雪霜也日月者薄食夜明也星辰者彗字霣错失其次也山崩地震者阳伏而不能出隂迫而不

  • 卷四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四十四杂记上丧冠条属以别吉凶三年之练冠亦条属右缝小功以下左缌冠缲缨大功以上散带朝服十五升去其半而缌加?锡也此言丧冠带衰之制也属犹着也右缝谓辟积向右也缲当为澡洗治也八十缕为一升

  • 全辽志·李辅

    区域志。明李辅修,马应龙等纂。李辅认为旧《辽东志》舛讹脱落甚多,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行重编,越六月而成书。六卷,图一卷。辅字近台,江西进贤人。嘉靖进士。官辽东巡抚。应龙,定辽卫(今辽宁辽阳)人。嘉靖举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