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武陵春

(楚黄时泉许潮撰西湖孟英沈士俊评海阳长吉黄嘉惠、荩臣程羽文阅)

(〔正末扮桃源主人上〕问予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老夫秦朝人也,不幸时逢阳九,岁值龙蛇。东夷玄德,龙去鼎湖;西方美人,鹤归华表。弃礼义而尚首功,鲁连蹈海;堕名城以杀豪杰,李耳出关。故吾与一时高蹈之士,寻山访水,避地保身。全家隐处于桃源洞天。七百年来,未有知者。今当仲春天气,袅袅晴枝弱,关关幽鸟娇。白云联岭树,绿水满溪桥。群仙□有乘时来访者,不免唤出山童,分付一番。正是:花径不曾缘客扫,柴门今始为君开。山童何在?〔丑扮山童上〕山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山童在此。〔末〕山童,你在洞中,今已长大。你知我来历否?〔童〕不知道。〔末〕)

【北商调集贤宾】自寻真一入桃源水,伤往事可重追。试论他任刑名渭川流赤,穷土木阿殿飞。只弄得上蔡门兔犬酸心,望夷宫马鹿攒眉。鲍鱼车风动祖龙归,四海内干戈鼎沸。恁时节望天地一网罟,睹宇宙尽疮痍。

(当此时贤人君子,各自东逃西,全身远害去了。)

【逍遥乐】因此上冥鸿远举,鹰隼高飞。蛇龙偃息,虎豹栖迟,怕做了宗庙文牺。(当此五百生同时被坑,又堕名城、杀豪杰,后来酿成楚汉争锋。坏了多少英雄!)见了些处堂燕雀嬉嬉,栋将焚全不知几,只落得祸延林木,殃及池鱼,玉石俱灰!

【醋葫芦】恁时节我待要首阳山效采薇,烂柯洞观着棋,又只怕近崤函,临古道被人知。终南山那有个闲田地,五湖舟到有些闲是非。赤紧的把一个西陵侯,弄做个种瓜的。

(〔童〕因何寻到此间?〔末〕)

【前腔】躲离了三秦关,道路长。却来到五溪头,山水僻。耸层峦,联叠嶂,出云奇。(〔童〕这洞通何处?)〔末〕一壁厢通三湘,连九嶷。一壁厢盘三楚,望九溪。一壁厢跨百越,贯五岭,也不离这搭儿。

【梧叶儿】每日间黄犬声云中吠,白鸥群池内戏,紫蟹嫩赤鳞肥。四时有山林味,一生无城市迹,这两日鹤书驰,报道有群仙聚会。

【后庭花】你与我濯铛铛,烹紫芝。折松柴,煮白石。篘云液,充酒醴。炊胡麻,具饭食。好与我细收拾。石榻上白云扫去。启柴扉方竹支,剪藤萝当道枝。除花阴径上泥,拂渔矶石上衣。教苍鹤庭前舞,放白闲窗外啼。

【青歌儿】(呀!)整备下游山,游山杖屐。排列着赏春,赏春茶食。看今岁洞里桃花胜旧时,红得来光辉,白得来希奇。好一似越王宫里醉西施,无半点胭脂气。

【浪来里煞】你与我碧峰头割木蜜,翠岩中收石髓。剔蘼芜朴避使芳菲。趁而今,桃正开,春色方明媚。可急急将人鬼关,牢封闭。仙凡界,紧遮蔽。你是必休教落花风,吹入武陵溪。

(〔童〕敢问仙翁,如何休教桃花入武陵溪中?〔末〕你不知道。这桃源洞,东北一条路,通洞庭潇湘。此是条阴路,惟真明仙侣可以往来。西南一条路,与武陵溪,只隔十里,源脉相通。惟赖石关隔绝。吾当时在崆峒山,与广成子求得封洞灵符,置于洞口石室。故两山连合,不能通路。今七百年来,无有世人到此。若仰起灵符,则石峡依然两开,去武陵咫尺耳!以此教你,莫遣桃花入武陵溪,恐被世人知此。〔童〕知道了。〔末〕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下〕〔童〕自入桃花洞,山空尽日闲。殷勤送流水,好去到人间。念小童不知甚么年间,被仙翁引进洞来。只知花开为春,叶落为秋,更不省世间人事。今幸仙翁说出封洞灵符,在桃花洞口石室中。未免瞒着仙翁,窃起灵符,看是甚么世界。行行去去,这是桃花洞口了。只见碧崚崚怪石撑空,翠阴阴古林蔽日。悬崖上松杉偃蹇,峻涧中萝薜纵横。常年里白鹤与玄猿唱和,镇日间黄鹂共紫燕绸缪。攀援过万仞苍崖,方才见百泉活水。这水珠错落玉联翩,穿花绕竹灌芝田。正是:一条界破青山色,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到石室中,真个一石函,不免用力掀开,将灵符仰起!〔童作惊科〕只听得响亮一声,两山开了!好一派流水,想此水便通武陵溪也。不免将吹落桃花,并已吃剩胡麻饭半瓢,尽付流水。我转回洞中,看可有人来到。青山叠叠水潺潺,水自悠悠山自闲。流出洞中才一尺,便分天上与人间。〔童下,生扮渔人上〕白鸥款款贴船飞,江上青山碧四围。青笠绿蓑蓬底坐,斜风细雨不须归。小人姓黄,名道真,武陵人也。自幼遇异人,道我有仙风道骨。因学仙经道录,吟得几句小诗,唱得几个道情。放浪形骸,不事生业,惟驾小舟,捕鱼江湖,友鱼虾而侣龟鳖。每遇山奇水异处所,无不留心寻访仙踪隐迹。今是二月花朝节,正桃花大放之时。不免驾小舟、具六物,往武陵溪游玩一遭则个。来到武陵溪,只见两岸桃花,一溪流水,真是好景也呵!且取短笛吹一歌以为乐。)

【茶歌声】溪上桃花夹岸开,溪中流水绕花来。两边花照东流水,好似佳人对镜台。

(往年曾到此溪,不似这番花开盛茂。不免再撑前进,又转一湾,桃花愈盛。)

【前腔】溪水清清桃正浓,桃花溪水两争雄。桃须让水三分绿,水却输桃一段红。

(〔作惊科〕如何不是前时景致了?再歌一曲。)

【前腔】桃花潭底水澄澄,桃花隈上山层层。一溪烟水无人到,满目云山何处登?

(我在溪上捕鱼二十余年,并无这条石路。远远望见乱花滚滚流下,内有一瓢,不免拾起来看。只见异香扑鼻,乃胡麻饭也。尝闻仙人纫木叶之衣,餐雕胡之饭。此间莫不有仙境乎?自幼逢郭璞,算我四十后,当遇仙人,敢是应在今日!且将渔舟拴系在此。沿流水进访一遭。云窟重重仅碍肩,丹崖石磴路玄玄。若无流水通消息,怎识人间别有天?呀!原来这般好田地。只见竹阴阴,鸟嘤嘤;花深深,树森森。田耕红雨野,屋结白云岑。真个是洞天福地。只望见绛桃墙下,翠竹篱边,卧着一只黄犬。不免唱歌一曲,使他得知。〔高歌科〕)

【前腔】灼灼桃花短短墙,桃花墙下卧仙。愿得花间有人出,免令仙犬吠渔郎。

(〔末上〕池沼鸥相狎,阶厨鸟不猜。洞门深似海,那得外人来!〔唤山童问科〕〔童佯睡应不知科〕〔生作相见科〕〔未迎生入问科〕老夫荒山空寂,与世相绝久矣!客何缘辱贲于此?〔生〕小人自少慕仙,遂假渔舟,寻访高踪。今泛武陵溪,见桃花满水,胡麻半瓢。因溯求仙源,果得胜境。愿勿相讶。〔末〕动问客既是武陵人,今日之域中,是谁家之天下?〔生〕今是晋朝。〔末〕晋之天下,得之谁家?〔生〕晋得之魏,魏得之汉,汉得之秦。〔末作掉泪科〕噫!先世避秦之乱,举家来此隐处,已不知有汉矣!岂知汉又传魏,魏又传晋耶!〔生〕仙翁既是秦朝高士,何以不著其名?〔末〕老夫不幸生暴秦之世,坑儒焚典,堕名城,杀豪杰,任用李斯,专以刑名绊下。当时知名之士,尽遭诛戮。独吾与鲁两生,不扬其名,所以免祸难于当时,绝褒贬于后世。四皓诸公,虽同吾避世,惟不隐其名,故几不免。后来有许多是非。近有君山父老、青溪道士、山中人、太上隐者、沧浪渔父,皆不著名于世,同处于此。盖世有肥遁,有嘉遁,有吏遁。若吾辈,又所谓玄遁者也。〔生〕生虽不敏,愿得仙翁姓名出处,播扬人间,使青简不朽。〔末〕噫!若此,是祸老夫矣!而今天下沽名钓誉,籍山林以为廊庙之捷径,假泉石以为青紫之筌蹄,谋作山中卿相者滔滔矣!若一闻吾名,则斥吾为魑魅魍魉者有之。岂不大可戚哉!远远望见众仙来了。〔外扮君山父老上〕山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坐碧草。春至不知湘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吾乃君山父老也。闻桃源主人有客,特来见访。〔副末扮山中人上〕酒尽君莫沽,壶干我当发。城市多尘嚣,还山弄明月。〔小生扮木上隐者上〕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小外扮青溪道士上〕青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朱点《周易》。〔净扮沧浪渔父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濯我缨兮千古芬,濯吾足兮万里云。水兮水兮吾何分”。吾乃沧浪渔父是也。太上隐者、山中人、青溪道士、君山父老,约访桃源主人家客,不免同往。〔众相见科〕〔见桃源及渔客科〕〔外〕今幸武陵客在此,我每各把酒一杯。〔生〕动问仙翁姓名出处。〔外〕)

【水仙子】曾经三醉岳阳楼,红蓼滩头狎白鸥,人人笑我个烟波叟,月明时理钓钩,任芦花浅水悠悠。俺那里吴楚东南坼,乾坤昼夜浮。我乃是飘瓦虚舟。

(〔太上奉酒〕〔生问如前〕〔太上〕)

【前腔】我朝游北海暮苍梧,若问生年是太初,蟠桃曾见三三度,看桑田几遍枯。谁知他汉永秦促,日月双风扇,乾坤一火炉。我乃是炼不毁的顽。

(〔青溪把酒〕〔生问如前〕〔青溪〕)

【前腔】水帘岩外雨溟溟,点点泉声杂鸟声,床头常把《周易》枕,玩周公孔子情。一会间书草《黄庭》,不识城和市,无干利与名。我乃是怕应举的书生。

(〔沧浪把酒〕〔生问如前〕〔沧浪〕)

【前腔】我少年曾泛五湖舟,游遍三江并十洲,水山风月相知旧,把红尘梦一笔勾,哪知他赤县神州。每日间山色青如黛,江光翠逼眸。我乃是贩山水的行头。

(〔山中人举酒〕〔生问如前〕〔山中人〕)

【前腔】长安陌上稻花馨,流水桥边酒馆清,日斜归步青山影,醒又饮、醉又醒,那里管兔殒乌升。采黄花,烹香茗,舂白玉,煮宿羹。我乃是个醉不死的先生。

(〔山童进报科〕今有天台二仙姑,下云端来了!〔众出迎科〕〔扮二旦上〕吾姊妹自刘阮别后,洞天寂寂,流水潺潺,鸟啼花落,春色撩人。闻仙境桃花开盛,特来游赏,暂释永怀。〔末〕今有武陵人误入洞天,仙姑既牵情刘阮,此人可以传书,真天假良缘也!〔二旦喜请相见〕〔生作背念科〕芙蓉脂肉绿云鬟,罨画楼台青黛山。千树桃花万年药,不知何事忆人间?〔旦〕仙乡武陵,去天台几何?〔生〕武陵与天台,水陆相通。彼此客商不绝。〔旦〕吾姊妹自与刘晨、阮肇别后,仙凡路别,再不曾见一个世人。今幸逢君,欲托尺素,奉寄二郎。未知允否?〔生〕谨领。〔旦〕既然见允,借纸笔来。〔旦作写书科〕)

【黄莺儿】提笔翠眉低,问容光,减旧时。仙凡路隔浑无计。青鸾既稀,黄犬又迷,桃花几度随流水,寄郎知。王孙别后洞口草萋萋。

〔小旦写书科〕

【前腔】提笔泪沾衣,忆相逢,春正迟。碧纱洞里乾坤异。缘有限期,情无了时,休忘惆怅溪边意,阮郎归。洞天春寂花落鸟声悲!

(〔二旦〕书已写毕,千乞传示刘阮,珍重人间。俟五百年后,再结良缘。多谢桃源主人,吾姊妹亦告别了。风凄凄兮雨霏霏,云为裳兮雾为衣。来随碧海群凫下,去作青天双鹤归。〔生〕呀,仙姑化鹤去了!我留恋此间,已七日矣!家中何处寻访?亦告回罢。〔末〕客既不肯久留,我等同送出洞口。行行去去,此间便是洞口了。将酒过来,送别一钟。〔末〕)

【皂罗袍】把酒送君听告,这不是鬼域妖巢。仙门不许老僧敲,玄关那得凡人到。蟠桃花异,银河水遥;洞房春永,壶天日高,叮咛莫使人知道。

〔生酬拜科〕

【前腔】深感得仙翁指教,幸今朝奇遇松乔。羡仙踪一似鹤腾霄,觉浮生只类萤栖草。一声长啸,鸾吟凤娇;数声短笛,山高月小,叮咛莫闭重来道。

(〔众〕洞里春晴花正开,看花山洞几时回。殷勤好去武陵客,莫引世人相逐来。〔众下〕〔生行数步回首大惊科〕呀!只听响亮一声,只见水回青嶂合,云渡绿溪阴。古藤蔓衍,峻石崚赠。向日洞门,不复见了。罢罢!天色晚矣。且归去,再来寻访。)

送出桃源日已曛,落花流水两氤氲。

回头失却来时路,万叠青山空白云。

猜你喜欢
  卷四十四·董康
  卷七·陈肇兴
  曹文贞公诗集卷十·曹伯启
  东观集卷二·魏野
  猛虎·徐志摩
  词集·秋瑾
  四集卷五十一·乾隆
  御定千叟宴诗巻二·康熙
  卷一·方回
  卷四百六十七·陈廷敬
  致吴景超梁实秋·闻一多
  陪张燕公登南楼·张说
  第十六场·田汉
  董颖词作鉴赏·佚名
  蜕庵集卷四·张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镇·唐圭璋

      镇字子山,号方叔,温州乐清县人。政和四年(1114)生。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通判隆兴府。   贺新郎   翠葆摇新竹。正榴花、枝头叶底,鬥红争绿。谁在纱窗停针线,闲理竹西旧曲。又还是、兰汤新浴。手弄合欢双彩索,笑偎人

  • 张才翁·唐圭璋

      才翁尝仕临邛秋官。   雨中花   万缕青青,初眠官柳,向人犹未成阴。据雕鞍马上,拥鼻微吟。远宦情怀谁问,空嗟壮志销沉。正好花时节,山城留滞、忍负归心。   别离万里,飘蓬无定,谁念会合难凭。相聚里,休辞金盏,酒浅还

  • 卷三百六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杜防花类【山石榴 踯躅 谢豹花同】五言古咏山榴         【梁】沈 约灵园同佳称幽山有奇质停采久弥鲜含华岂期实长愿微名隠无使孤株出七言古【附长短句】山石榴

  • 卷之五百十九·佚名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秋七月。癸未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内记  ○诣颐年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内记  ○奉皇太后幸颐和园驻跸。内记  ○外务部奏。日本议员伊泽修二、进呈各种书

  • 卷六十一·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六十一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 张骞汉中人也【师古曰陈夀益部耆旧传云骞汉中成固人也○宋祁曰也字疑可删】建元

  • 完颜元宜传·脱脱

    完颜元宜,原名阿列,另有一名叫移特辇,本姓耶律氏。他的父亲是耶律慎思,在天辅七年(1123),宗望追赶辽国君主到了天德的时候,慎思前来投降,并说西夏国派军队迎接辽国君主,就要渡过河去。宗望下书信给西夏人,讲清祸福利害,西夏人才

  •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司马迁

    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正义】:汉书云“其父郑季,河东平阳人,以县吏给事平阳侯之家”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索隐卫,姓也。媪,妇人老少通称。汉书曰与主家僮卫媪通。案:既云家僮,故非老。或者媪是老称,

  • 卷四十七典礼四·冯煦

    印信凡文武官印信、关防、图记、条记有更建应改铸者,因模糊应换铸者,均详请巡抚题请,由部奏明铸造颁发。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奉上谕:嗣后除贺本外,均改"题"为"奏"。定制:凡印官有更建则给以新印,而废其故,敝亦如之。印成,付仪制司

  • 四十年·佚名

    (甲午)四十年清康熙五十三年 春正月1月30日○壬申,判中樞府事尹拯卒。壽八十六。訃聞,上下敎曰:「尹判府事,養德山林,夙負重望,寡昧之尊信,士林之矜式,爲如何哉?逮登台司,敦召愈懇,只緣誠淺,莫回遐心,觖然思想,未嘗少弛。何意一疾沈綿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林语堂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语译善于做将帅的人,不会显出凶猛的样子;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发怒;善于克敌的人,不用和敌人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反处于众人之

  • 书传卷十一·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旅獒第七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召公也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底贡厥獒西方之国有以獒为贡者旅陈也春秋传曰庭实旅百犬四尺曰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王慎徳四夷咸宾无有逺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

  • 卷一百二十·佚名

    △广博仙人会第四十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无斗战城恒河岸上。时有无量诸比丘众尊者阿难。摩诃迦叶。舍利弗。薄拘罗。离婆多。阿若憍陈如等。所作已办离诸尘染。诸漏已尽不复退转。禅诵经行无暂懈息。或如群雁游止寂静。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一·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四卷 慧琳  入楞伽经十卷 玄应  大乘入楞伽经七卷 慧琳  菩萨神通境界经三卷  大萨遮尼乾子经七卷 慧琳  密严经三卷 慧琳  后译密严经三卷 慧琳  首

  • 古今源流至论·林駉

    前集十卷,后集十卷,续集十卷,别集十卷。前、后、续集为宋林駧 (生卒年不详) 撰。林駧字德颂,宁德 (今属福建省)人。别集宋黄履翁 (生卒年不详)撰。黄履翁字吉父,生平籍贯均不详,可能也是闽人。从宋神宗开始改诗赋取士为以策

  • 庸斋集·赵汝腾

    诗文别集。南宋赵汝腾(?—1261)撰。六卷。汝腾字茂实,号庸斋,福州(今属福建)人。宝庆进士,历迁籍田令,召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终官翰林学士承旨。此集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收诗凡二百二十一

  • 元阳子金液集·元阳子

    元阳子金液集,原题元阳子撰。元阳子疑即唐末道士羊参微。南宋《秘目》着录作「元阳子金液歌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真部方法类。书中集录金液还丹诗三十一首,咏颂外丹,诗皆有注。其说以《道德经》、《参同契》为

  • 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佚名

    《正一法文传都功版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篇系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言传授都功版文之盟信科仪。所谓「都功版文」,实即正一道士受任或迁升二十四治职官之任命书,以朱

  • 西游真诠·陈士斌

    小说评点本。清陈士斌评点。 一百回。有回评和眉批。卷首有康熙三十五年 (1696)尤侗《西游真诠序》,称评者用“三教圣 人之书”“解《西游记》”,揭示其基本精神。间有 评语指出小说“粗看极其荒唐,细味实在至理” (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