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农歌集钞

戴昺

侍屏翁游屏山分得水字

携琴入空山,修竹翠相倚。一曲千古心,泠泠寄流水。拂云卧白石,冥搜契玄理。有时采薪人,歌声隔林起。

秋日过屏山庵

凄切抱叶蝉,问关栖树禽。入山本避喧,复爱聆此音。微飔动夕爽,薄云散秋阴。众籁阒以静,片月生东林。

逐疟鬼

咄哉疟鬼何冥愚,沉魄犹滞江流居。孰云胄出高阳氏,而乃不肖如此欤。为妖常闯秋令动,作威又窃炎官馀。今年恣睢逞暴虐,十户九室闻嗟吁。人生一岁一寒暑,自有大疟缠其躯。翻手为凉覆手暖,笑尔祸福才须臾。痴儿騃女或汝怖,那能吓我烈丈夫。汝不记少陵诗句有神语,子璋髑髅血模糊。昌黎遣逐更多术,灌毒炷艾挥灵符。今来古往共憎疾,奈何长恶终不渝。胡不学鲛人,细织冰绡制云裾,胡不从湘君,缓移桂棹搴芙蕖。乃甘卑渫贾众怨,厌禳唾骂无时无。尔来经旬瞰吾室,再三谢遣犹踟蹰。吾诗吾酒既不废,汝穷汝技将何如。大江秋色正潇洒,明月皎皎风疏疏。便须悟悔速归去,啸俦呼侣相嬉娱。夜阑吟彻欲就睡,灯花照眼团如珠。梦回病思砉然散,飒飒风籁生庭梧。

辛亥九日被檄视涝遂爽同官饮菊之约夜宿荒驿风雨达曙

孤负重阳菊,愁怀不肯宽。邮亭一夜雨,客枕五更寒。脚健从渠老,心低到处安。独行谁可语,时把古诗看。

纳凉即事

炎蒸欣傍晚,扫地坐宽凉。入竹风逾冷,生荷水亦香。蚁行缘食几,萤照落书床。听得农人语,今年稻穗长。

偕兄侍屏翁探梅屏山分得空字

踏破登山屐,来寻傍水丛。眼明千树底,春在数花中。格瘦诗难写,香寒酒易空。狂歌归秉烛,惊怪走儿童。

安居

安居元自好,春昼更迟迟。雪涌煎茶鼎,云生浴砚池。栽荷填废沼,移竹补疏篱。犹有闲光景,欹眠续旧诗。

次韵屏翁新秋

检点新秋事,天公赐已丰。秋床梧叶雨,晓袂竹林风。阅世心先老,伤时酒易中。谁将和战议,细与问元戎。

己亥十月晦大雷雨

舛运频年见,忧时百虑灰。入冬常苦雨,昨夜又轰雷。土烂麦难种,虫伤菜失栽。儿童不解事,喜报海棠开。

次韵屏翁冬日

晓起冲寒出,霜明日未昕。麦丰来岁本,梅漏早春机。水涸鱼深隐,蜜成蜂倦飞。静中参物理,一一见精微。

自武林还家道由剡中

一筇双不借,役役又东还。野渡浅深水,夕阳高下山。光阴虚我老,造物靳人闲。高躅思吾祖,鸣琴独闭关。

次韵君玉弟春事

海棠红未了,又近牡丹时。送日多忙事,酬春欠好诗。暖风催麦早,晴晷转花迟。不尽清游兴,重为上巳期。

次韵晚春二首

一襟尘欲满,刮眼得新诗。风絮遗春恨,烟花隔岁期。笋抽虫半蚀,樱熟鸟先窥。光景浑如此,心闲即好时。

田园深有趣,已分隐柴扃。老去情多感,春来梦少灵。游丝卷晴日,飞絮入空庭。预识今年好,啼鹃枕上听。

春晚即事

春郊农务急,野岸水痕高。蒲渚鸣姑恶,桑林啭伯劳。整栏扶芍药,搴网护樱桃。不改穷居乐,何妨见二毛。

次韵屏翁初夏会芳小集

一觞还一咏,竟日醉难成。坐石惊云湿,临池爱水平。密林宜午荫,啼鸟尚春声。更有樱桃约,明朝且愿晴。

夏初郊行

晴雨天难测,寒暄气未齐。连村多绿树,终日啭黄鹂。田水冲塍断,山云着地低。偶随农叟语,不觉遇桥西。

僻居

地僻尘嚣远,身闲趣味深。清池涵竹色,老树带藤阴。引鹤随闲步,招蝉伴醉吟。有时燃古鼎,隐几自观心。

亦龙弟覆篑累石作亭其阴屏翁名曰野亭索诗谩赋

高怀抗尘外,林杪着三间。绿绕村边树,青浮海上山。目穷天变化,心静地宽闲。鸥鸟知人乐,忘机亦往还。

秋晚

西风澄晓气,凝观惬幽情。草润蛩声滑,松凉鹤梦清。吟怀依水静,病思得秋轻。忽忆登高近,循篱看菊英。

郑安道终岁相聚临别以诗见贻次韵为谢

解把诗言别,那无计可留。梅花两心事,寒雁五更愁。我亦高悬榻,君须独卧楼。后回相忆处,莫返雪中舟。

夏曼卿作新楼扁曰潇湘片景来求拙画且索诗

有此一楼足,悠然万虑忘。拓开风月地,压断水云乡。四野留春色,千峰明夕阳。眼前无限景,何处认潇湘。

幽栖

幽栖颇喜隔嚣喧,无客柴门尽日关。汲水灌花私雨露,临池叠石幻溪山。四时有景常能好,一世无人放得闲。清坐小亭观众妙,数声黄鸟绿阴间。

此生

此生毕竟已蹉跎,有酒何妨醉且歌。人世尽缘愁得老,春花偏被雨相魔。草欺兰瘦能香否,杏笑梅残奈俗何。试上东楼看霁景,海山无数列青螺。

书房

书房清晓焚香坐,转觉幽栖趣味真。怪石一根云态度,早梅半树雪精神。池鱼自乐谁知我,林鸟相忘不避人。得丧由来天自定,莫将闲虑恼闲身。

移古梅植於贮清之侧已有生意喜而赋之

剥尽皮毛真实在,几年孤立小溪浔。人来人去谁青眼,花落花开自苦心。不是野夫同臭味,难教君子出山林。巡檐日日窥生意,一朵先春直万金。

再得古梅小而益怪首蒙屏翁品题因次韵

爱渠怪怪复奇奇,冒雪遥凭健步移。竹外池边栽恰好,山巅水际梦多时。百年死质馀生意,一片孤槎带好枝。寄语花神勤守护,品题莫负老仙诗。

观败棋者戏作

看人出着笑人低,及至当枰却自迷。角上仅全输了腹,东边才活丧於西。欲装劫去多难补,待算征来恰又提。天下未应无妙手,劝君莫爱墨狻猊。

闲居幽事

闲居幽事属田园,何必山林始避喧。足水早禾分母子,多年修竹见翁孙。欣然胜败无心弈,兀尔醉醒随意樽。昨夜一番雷雨过,绿波微涨曲池痕。

己亥九日屏翁约诸孙登高西屿阻风舟行不前遂会於吾家山海图之上酒边翁有诗留题因次韵

良辰乐事两相关,喜我楼台便往还。不用移舟过西屿,只消把酒对南山。风於破帽如相约,菊为新刍欲笑颜。留作千年佳话处,诗翁醉墨照楣间。

秋日独倚东楼

重阳过了秋逾爽,自豁楼窗眺晚西。野外倒涵天影动,海云平压雁行低。兴来频放深杯饮,吟到须还大字题。近喜书房添一宝,陶泓买得古端溪。

次韵屏翁壬寅九日再题小楼

佳节相过共举觞,为萸菊醉亦何妨。须知我辈襟怀事,不是时人酒肉狂。落雁影边寒水碧,归鸦啼处夕阳黄。诗翁樽俎风流在,老气横吞年少场。

初冬梅花偷放颇盛

清樽才了黄花债,又被梅花恼杀人。妆点南枝无数雪,探支东帝几分春。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於瘦处真。彻夜苦吟无好语,梦随双月步溪漘。

四月节景

茶歌才了又田歌,节物真成一鸟过。苍竹招风凉意足,碧梧留雨夜声多。瓜缘茅屋抽长蔓,藕过蔬畦出矮荷。最喜白鸥相狎久,对人自在浴清波。

次韵郑安道怀君玉弟游东嘉

好山好水东嘉郡,两月清游乐可知。远想池塘频梦汝,还当风雨对眠谁。别时菊蕊方宜酒,几日梅花已索诗。雁影参差霜正冷,寄言归计莫迟迟。

春事

春事关心常早起,爱看景物试凭栏。戏鱼池面微添绿,啼鸟枝头尚带寒。斩棘重樊新插柳,泉频灌自栽兰。年来剩有园林兴,每恨庐边地不宽。

赏茶

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绿阴天气闲庭院,卧听黄蜂报晚衙。

夜过监湖

推篷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

喜小儿学步

对周尚有六十日,举足已能三五移。世路只今巇险甚,须教步步着平夷。

夏昼小雨

小床蕲簟展琉璃,窗外新篁一尺围。正午云桥疏雨遇,冬青花上蜜蜂归。

里中小渔舟被差防江有感而赋

着身平地更多忧,一棹思为泛宅谋。昨夜西风边报急,防江也要钓鱼舟。

天台道上早行

箯舆轧轧过清溪,溪上梅花压水低。月影渐收天半晓,两山相对竹鸡啼。

五禽言

提葫芦,沽美酒,人世光阴春电走。一日得醉一日闲,绿鬓几曾俱白首。沽酒沽酒有酒沽,生前不饮真愚夫。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千山万水家乡路。今年又负故园花,来岁花开定归否。归去归去须早归,近日江湖非旧时。

泥滑滑,泥滑滑,客路迢迢雨不歇。我仆十步九步蹶,我马<马巤><马>如跛鳖泥滑泥滑君莫愁,秧烂麦损尤堪忧。

脱却破袴,脱却破袴,蚕熟缫成霜雪缕。小姑织绢未落机,县家火急催官赋。输了官赋无零落,破袴破袴还更着。

麦熟锻磨,麦熟锻磨,村南村北声相和。大男小女总欣欣,煮饼蒸糜任渠做。锻磨锻磨莫等闲,去年糠秕无得餐。

小畦

小畦寻丈许,凿壁置柴扉。雨后菜虫死,秋来花蝶稀。插篱新种菊,抱瓮已忘机。俗客忽相访,妨人洗布衣。

有感

浩浩海风劲,滔滔河水浑。古人皆去世,乔木自当门。族党诸孙盛,吾宗一线存。兴衰知有数,心事与谁论。

十日取野菊从酒

野径菊仍好,村垆酒亦嘉。未应今日蕊,便是背时花。心在家千里,身犹客九华。官程难久驻,风雨暮山斜。

山家小憩即景效药名体

柴门通草径,茅屋桂枝间。修竹连翘木,高松续断山。仰空青荫密,扫石绿花斑。傍涧牵牛饮,白头翁自闲。

从板桥买舟上青阳

卸马板桥西,扁舟逆上溪。水锼岩骨断,烟截树头齐。野鸭惊人起,村鸡上树啼。老农头雪白,犹自把锄犁。

抵池阳未入关泊於斋山数日因穷岩壑之胜山有翠微亭,杜牧之登高处

瘦策相扶上翠微,眼惊奇怪足忘疲。三十六洞犹昔者,四百馀年无牧之。涨水淼弥春雨后,远山重叠夕阳时。几多江北江南恨,问着沙鸥总不知。

秋暮出关即事

俗尘汩汩负清游,重出城来已暮秋。水洗柳根欹断岸,霜摧芦叶拥荒洲。乡音不到愁来雁,野性无拘羡去鸥。可惜一堤明月好,隔关难作夜深留。

归途过麻姑山

山行十里少人家,客子贪程怕日斜。倦坐松根需足力,轻风满面落藤花。

五松山太白祠堂太白读书之地,诗有“要回长舞袖,尽拂五松山”,即此山也

舣舟来访宝云寺,快上山头寻五松。捉月仙人呼不醒,一间老屋战西风。

归途过铜官山

山径崎岖落叶黄,青松疏处漏斜阳。鸣禽无数声相应,一阵微风野菊香。

猜你喜欢
  卷第八·黄彻
  第五十八回 掌上明珠方入手 天边破镜又重圆·萧晶玉
  第二折·郑廷玉
  四集目录九·乾隆
  二集卷三十九·乾隆
  卷276 ·佚名
  图下的老江·徐志摩
  给陆小曼——代序·徐志摩
  卷三百六十六·陈思
  原序·吴雯
  卷一百八十九·陈廷敬
  御选金诗卷九·康熙
  卷一·蔡正孙
  提要·文珦
  苏颋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十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十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鲁斋诗集王栢字会之金华人初号长啸后更号鲁斋受业何北山之门郡守蔡抗杨栋台守赵景纬相继聘丽泽上蔡两书院四方从学者日众咸亨十年卒赐諡文献有集赤松

  • 致吴景超等·闻一多

    景超,毓琇,毅夫,实秋诸位新知旧好:我在这海上飘浮的六国饭店里笼着,物质的供奉奢华极了,(这个公司底船比中国南京等号底船价贵多了,因为他的设备更讲究。)但是我的精神乃在莫大的压力之下。我初以为渡海的生涯定是很沉寂,幽雅,寥

  • 第二幕·田汉

    午后二时。刘振声之家,刘凤仙居室,锦帐低垂。〔刘振声之另一女弟子刘芸仙由右门轻轻登场,至榻前略掀帐子,唤刘凤仙起床。刘芸仙 姐姐,姐姐,起来呀。刘凤仙 (在床上闭着眼睛答应)唔。刘芸仙 起来呀,先生叫你起来吊嗓呀。刘凤

  • 王隱晉書卷四·汤球

      瑞異記 史通書志云。王隱後來加以瑞異。斯則自我作故。出乎胸臆。而諸書所引。則又有作石瑞記。或作名瑞記者。其瑞異分記云。不能定也。故除別錄引作石瑞記。及實見為石瑞記外。姑依晉書五行志前後錄出。以俟攷

  • ●卷 九·曾布

      元符三年正月戊辰朔,拜表於東上閤門,又拜牋於内東門。  己巳,出詣普照致祭。  庚午,忌。  辛未,宅引。是日,御藥劉友端傳宣三省、密院,罷初五日紫宸宴。上自十二月苦痰嗽、吐逆,既早膳,至晚必吐,又嘗宣諭以腰疼,便旋中

  • 卷第二百二十九·胡三省

    唐纪四十五〔起昭阳大渊献(癸亥)十一月,尽阏逢困敦(甲子)正月,不满一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四》建中四年〔(癸亥、七八三)〕1十一月,乙亥,以陇州为奉义军,擢皋为节度使。泚又使中使刘海广许皋凤翔节度使;皋斩之。〔史言韦皋以

  • 卷之二十四·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十二月。己卯。署盛京将军崇实等奏。派员保护。永陵明堂前土堤洎岸。报闻。摺包  ○署盛京工部侍郎岐元奏。盛京工部京察。请展缓。允之。摺包  ○库伦办事大臣志刚等。奏、变通额设备用马匹。

  • 金佗稡编卷二十·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二十宋 岳珂 撰吁天辨诬通叙臣闻天下之不可泯没者惟其理之正也藏於人心散於事情虽或晦而未彰抑而未扬暧昧而未白然是理之在人心自有隐然而不可厚诬者是故伸屈有时而不同荣辱既久而自判昔日之

  • 王轨传·李延寿

    王轨,太原祁地人。小名沙门。汉代司徒王允的后代,世代都是州郡的大族。几代在魏做官,被朝廷赐姓乌丸氏。他的父亲王光,少小就英雄威武,有将帅才能。多次立有战功。宇文泰对他十分信任,官位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平原

  • 魏学曾传·张廷玉

    魏学曾,字惟贯,陕西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中进士,授职户部主事,升郎中。有宦官为商人请求支取上万两粮草银。魏学曾坚持认为不可以,于是停止。不久,升为光禄少卿,又升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初年,当地少数民族大举进攻

  • 一六〇、孔丛子载孔子顺事迹辨·钱穆

    《史记孔子世家》:&ldquo;孔子后六世为子高穿,穿生子顺,尝为魏相。子顺生鲋,为陈涉博士,死陈下。&rdquo;后世有《孔丛子》,详记穿、顺、鲋三世行事。《孔丛》伪书,本可无辨。顾《朱子语类》谓:&ldquo;其书盖孔氏后人集先世遗

  • 魏王问张旄·佚名

    【提要】 说服他人,尤其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有权势者,必须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因为他们一般有心理优势,不会轻易采纳他人的建议。如果讲究说话策略,通过诱导,最后让对方自己说出我们想说的话,那么这就是向他人建议的较高境

  • 论语商卷下·周宗建

    明 周宗建 撰先进第先进章野人君子只从他外貎上摸拟先进一段质朴之意眞似个野人后进一防习之文眞似个君子此两语形容正可想见古今人不同意味夫子之意浑涵不露若着煞时言贬驳后进便失当时语气助我章非助我无不悦合

  • 卷十二·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十二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二十有六年春公伐戎夏公至自伐戎曹杀其大夫不知何大夫亦不知何事见杀此与前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皆曹事而皆有阙误故左传无文而後人即当以史阙置不论者乃公谷谓曹

  • 提要·朱祖义

    【臣】等谨案尚书句解十三卷元朱祖义撰祖义字子由庐陵人于诸经皆有句解今多散佚此书仅存元延祐中定经义取士之制尚书以古注疏及蔡沈集传为宗故王充耘书义矜式尚兼用孔传迨其末流病古注疏之繁而蔡传遂独立于学官业科举

  • 卷二十六·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二十六   明 湛若水 撰襄公【靈王九年】十年【晉悼十年齊靈十九年衛獻十四年蔡景二十九年鄭簡三年曹成十五年陳哀六年杞孝四年宋平十三年秦景十四年楚共二十八年吳壽夢二十三年】春公會晉

  • 卷第九十二·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五 【论】从此已下总是善财知识第一十住门中十知识第一妙峰山德云比丘主

  • 桐江续集·方回

    诗文别集。元方回著。三十六卷。乃方回元时罢官后所作。卷一至卷二八是诗,卷二九至卷三六为赋、说、引、序、记等文。据集中《虚谷桐江续集序》称为二十卷,而《千顷堂书目》则著为五十卷,今考集中诗文,知此集非一次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