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毛氏传卷十二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

二十有六年

春公伐戎

夏公至自伐戎

曹杀其大夫

不知何大夫亦不知何事见杀此与前戎侵曹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皆曹事而皆有阙误故左传无文而後人即当以史阙置不论者乃公谷谓曹伯为戎所杀大夫不伏节死义故嗣君即位而借衆诛之书曰曹杀盖嘉其非专杀也则在二十三年曹伯射姑卒明书于经至次年而戎侵曹此时未尝有见杀之君也自此年以後射姑之子即为僖公凡在位九年至三十二年而僖公始没则是射姑父子相继立国焉得别有一曹国父子一杀一立者此岂曹郭公耶

秋公会宋人齐人伐徐

徐即戎也春公伐戎而不服故此会两国大夫伐之费誓淮夷徐戎并兴书序称徐夷并兴以夷即是淮戎即是徐也前凡会戎盟戎俱是以戎该徐者胡氏谓戎与徐必合兵表里非是

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二十有七年

春公会杞伯姬于洮

杞伯姬庄公女杞成公夫人也是时杞惠公在位成尚未立必以事来会而以未归宁故不入国洮鲁境地左氏谓讯不越境非是

夏六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

据传陈郑服也是时陈郑无叛齐之事不当云服故杜氏解之谓二十二年陈乱而齐纳敬仲二十五年即郑文公之四年获成于楚皆有二心于齐故云则郑之不服在前二年郑文公事其云获成于楚一语见文十七年传郑子家与赵宣子书中之文而胡氏以郑之贰齐为前此郑伯指郑厉公言误矣且祗称郑而不及陈亦非是

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

据传如陈葬原仲非礼也原仲季友之旧也杜氏云原仲者陈大夫原氏而仲字者礼臣既卒不名故称字此亦直书其事而义自见者若其称公子友者与称公子庆父同史例如是非褒非贬而胡氏必谓公子是褒以友之越境而不见贬则以王朝大夫亦曾外聘其不贬季友所以深贬王朝也则列国弑君皆可援幽厉之事以邀免矣何兔爰雉罹如此

公谷谓季友私行所以避难以是时公子庆父公子牙皆庄公母弟通乎夫人以胁公季子治之不能坐视不可故避之盖预指三十二年弑逆事也但是时二叔弑逆尚未显见至季友酖杀叔牙而後子般之弑兴观其能酖叔牙立叔孙氏则非不能治并不得与国政者公羊说非也且惟季友为庄公母弟故为桓公大宗称宗卿庆父叔牙皆庶弟也若三桓皆母弟则庆父大宗也安得季氏自成季至康子终春秋之世皆宗卿乎

冬杞伯姬来

据传此归宁也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夫人归宁曰如某出曰归于某则此以礼书而胡氏曰不当来故书则前此伯姬归于?亦不当归故书乎礼三月致女则自二十五年六月伯姬归?至此已三年矣未有三年之久而尚不可以归宁者观春时伯姬来洮洮是鲁地而犹不入鲁致庄公往会之则必拘于礼而不敢来而至是始来乃又曰非礼则归宁之礼絶矣陋例有常礼不书一语此不可训他不具论如此二十五年夏六月日食此以鼓于社而用牲为非常礼故书则二十六年冬十二月日食未尝有鼓社用牲之非礼而亦书何也予说春秋一扫恶例非故屏之以为其说不验也通人当自解耳孔疏云出者谓犯七出而见絶者宣十六年郯伯姬来归是也若鲁之夫人无被出者文十八年夫人姜氏归于齐此非出而亦书归于某者以子死故去归而不反亦出之类故与出文并同

莒庆来逆叔姬

此以庄公之女而妻于莒大夫者其书来逆礼也礼惟天子不亲迎自诸侯大夫以至士庶无不亲迎者大夫不越境谓私交耳公羊谓不越境逆女非也若周礼天子嫁女于诸侯使同姓诸侯主之诸侯嫁女于大夫使同姓大夫主之其不书大夫主者此是略文其例与十一年王姬归于齐不书庄公为主正同而谷梁胡氏又以无大夫主非之则王姬归齐岂庄公未尝为主而得以书之鲁史之策乎总是以非常礼故书一例必求一非礼之事以诬之春秋真诬史矣至不称逆女但称叔姬者杜氏云卿为君逆称女自逆称女字亦是礼例

?伯来朝

?夏后氏後本公爵而称伯者杜氏云为时王所黜故也

公会齐侯于城濮

此谋讨卫也先是十九年传庄王嬖子子颓有宠及惠王即位蒍国边伯詹父子禽祝跪五大夫及士石速奉子颓伐王不克出奔温苏氏奉子颓奔卫卫师燕师伐周立子颓其明年郑厉公执燕仲父而奉王以归居于栎王与郑伯遂入成周取其宝器而还是时子颓享五大夫乐及徧舞郑伯乃见虢叔谋纳王又明年二十一年郑伯将王自圉门入虢叔自北门入杀王子颓及五大夫乱定而郑厉公卒是此王室大乱天王蒙尘者已及三年而齐桓兴伯并未能勤王讨叛出一旅之师旁观袖手洋洋不理然且伐戎伐我兵戈四出伯主安在此固罪大恶极不止搂牵讨伐为三王罪人已也至是年之冬王乃使召伯廖锡齐侯命命为二伯作九州之长且请伐卫以其立子颓而伐王故也桓然後作城濮之会而要公以谋之二伯当如是乎此亦书其事而义有在者若郑厉公事不经赴告不见于春秋故无从褒美而祗于忽突争国时历称郑伯以微示其意此亦春秋崇尚盖愆之一节也读春秋者能实体其事而无为浮说所惑则几矣城濮卫地名

二十有八年

春王正月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一本卫人下另作一节】

此齐桓奉王命讨卫而书齐人者桓虽在军而令大夫之无名者帅师则照例书人以奉命不尊也卫亦以大夫御齐而不知其名则亦照例书人所谓卿大夫帅师而不记其名与氏则书人也【说见隐元年】若传称齐桓数之以王命取赂而还此是实事而说左氏者遂谓讳取赂故称人则襄十一年晋侯伐郑受郑之赂告于诸侯曾不之讳而此讳之乎若公羊谓卫未有罪此误认上年同盟于幽中无卫侯因以卫侯不至为罪责故伐卫此驴头马嘴全然不知事实者若其谓春秋书例伐人者为客被伐者为主故书卫人及齐人则考之诸经皆然孔疏所云令狐河曲大棘彭衙长岸泓韩之属皆以主及客此是书例而胡氏以书卫及为贬卫则卫抗王命公然出战已属大罪何必借此字以贬之谬矣祗经文于此不书奉命且齐卫皆称人两相颉颃似乎重以齐桓为不足者据传王锡桓命时谘及伐卫未有成命则自不宜书奉命若卫之立子颓以伐王在庄十九年本卫惠公事今之卫侯乃卫惠之子懿公也自十九年至今二十八年十年之间伯主安在至长鲸已逝元恶考终而始以何有之师移及子姓万一桓数卫罪时卫人答曰先君之过君其问诸地下将若之何故此有文焉不止义也

夏四月丁未邾子琐卒【公羊作邾娄子】

秋荆伐郑公会齐人宋人救郑【谷梁公会下另作一节公羊宋人下有邾娄人三字】

据传楚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楚文王夫人息妫也】为馆于其宫侧而振万焉【万舞】夫人泣曰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备也今令尹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子元闻之曰妇人不忘袭雠我反忘之遂以车六百乘伐郑入自纯门及逵市县门不发楚言而出【郑人效楚言以示整暇】子元曰郑有人焉诸侯救郑楚师夜遁此公与齐宋俱无贬辞称人见前

冬筑郿【公谷作微 谷梁注左传作麋今左亦作郿】

筑者城也是年大无麦禾而城筑者必有所备也此与襄十九年筑西郛例同郿鲁邑名据传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盖都有大小隐元年传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则都原分三等小即邑也邑而有都称者必其地有先君之庙然後称都但先君之庙世俱不解以为庙在朝左岂有下邑立宗庙者于是无学者妄疑是国之旧都与前代诸国所为都地如颍氏谓城漆以漆有邾之旧庙故称城类夫他国废庙今未必存且亦何得称先君之庙若春秋列国皆无迁徙惟卫自懿公後由朝歌迁睢阳楚自文王後由丹阳迁郢他未尝迁也况迁都则必迁庙未有都既迁而留庙与主在其地者然则何先君之庙曰此宗邑庙也国凡易一君则其君之弟立为大宗必祭所自出立一先君之庙于其邑谓之宗邑亦谓之宗庙凡一宗必有一庙如郑友立厉王庙季氏立桓公庙类此是必有者自後儒昧其制反以立庙为非礼如曰公庙之设于私家由三桓始而于是春秋之礼意亡矣予尝释大小宗备考其制已有成说而注左传者仍不能解故复着此善学者自知之耳

大无麦禾

麦熟于夏禾成在秋书于冬者杜氏云计食不足而後书也其不言饥者正义云以下文告籴故不饥也

臧孙辰告籴于齐

传云告籴礼也又鲁语云鲁饥臧文仲请如齐告籴或以自请为难文仲曰贤者急病而让夷居官者当事不避难在位者恤民之患遂以鬯圭与玉磬往且辞命亦甚善于是齐人归其玉而予之籴则此亦无可讥者若公谷谓一年饥不当告籴盖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无六年之畜曰急无三年之畜曰国非其国也未有一年即告籴者其说固是然夫子书法如造物然随时予夺恐未必全以盛王之礼绳叔世也况此书亦无贬例也臧孙辰字文仲鲁大夫臧僖伯曾孙

二十有九年

春新延廏【公谷作□】

廏者马舍也延廏名新则修旧之词传云凡马日中出入【春分出马秋分入马】然後修廏今周正春秋有至无分【改时月不改分至故至在春秋分在夏冬】日中未及安所用修则不时而已按周礼校人马四匹曰乘四乘曰皁三皁曰系六系曰廏六廏曰校校分左右是一校得良马千二百九十六匹而分左右则倍之又一良马备三驽马则又三倍之而总名之曰廏天子十二闲以六校分左右而倍之也诸侯六闲良马三闲驽马三闲也卿大夫四闲则良马一闲驽马三闲也凡此皆养之官者谓之国马若田赋之马则提封万乘马四万匹提封千乘马四千匹国马为车路之需兼备不虞如郑子国为盗所杀子产以车十七乘出讨贼类此不及赋之民间者若田赋之马则民养之而临期赋以为兵事之用各不同

夏郑人侵许

传例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

秋有蜚

蜚负矾也蝗属即诗所称草虫者通志云以其能害稼故春秋书之是也若公羊说谓臭恶虫南越盛暑所生则今所称臭虫者然不为灾矣左氏于此传特曰凡物不为灾不书据此则益信前秋有为有蠈之误而公谷妄释之也又蜚是兽名见山海经与此又不同

冬十有二月纪叔姬卒

叔姬者伯姬之媵也初书归纪继书归酅此又书卒岂贤姬哉亦曰伤纪耳盖自叔姬卒而纪与我絶矣

城诸及防

诸防皆鲁邑传云凡土功龙见而毕务戒事也言龙星角亢晨见东方则农务毕而可戒土功此夏九月也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言大火心星次角亢见则可备材木定星营室昏见正中则可栽板筑此夏十月也日至而毕言冬日南至则农务将兴而土功可已此夏十一月也今周十二月城邑正当夏十月则及时矣盖城为保障不固则败不修则坏此每岁当筑者故无讥焉

三十年

春王正月

夏师次于成【左传无师字】

以大夫帅师而无名则但称师与他国称人例同是时齐师将降鄣我将救之故师次于成而止而不前谷梁所谓欲救鄣而未能是也然则鲁弱可知矣

秋七月齐人降鄣

降者胁之使附也不言鄣降于齐而曰降鄣者我有以降之也此书法也然则桓恶可知矣鄣附庸国名

八月癸亥葬纪叔姬

书葬者以我遣大夫会姬葬也其无諡者以媵故且无子也据此则前纪叔姬卒公羊说谓纪未灭时纪侯曾立叔姬为夫人谬矣

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非礼也说见前二十五年传

冬公及齐侯遇于鲁济

山戎为燕病齐桓谋伐之故来会鲁济者鲁之济也济界于齐鲁其在齐界者为齐济在鲁界者为鲁济

齐人伐山戎

山戎北狄与燕国近而阻燕职贡之入齐伐之宜也其称人者以桓不亲往遣大夫帅师所谓悬车束马以伐之者凡书事有例胡氏既谓书人必将卑师少而此又谓贬桓既谓春秋皆尊周攘夷而此又以攘夷为桓罪则无所适从矣燕齐接壤而山戎界于其间不必甚远若谓远即不伐则禹征三苗王季伐西落岂俱在肘腋间乎

三十有一年

春筑台于郎

筑台刺奢而又非其时故备书以见非义後仿此

夏四月薛伯卒

说见前

筑台于薛

此薛鲁地

六月齐侯来献戎捷

献捷者献俘获也伐不亲往而亲来献捷夸我也传曰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诸侯不相遗俘

秋筑台于秦

秦鲁地

冬不雨

三十有二年

春城小谷

传称城小谷为管仲也杜氏谓公感齐桓之德故为管仲城私邑其但称小谷不称齐者凡大都自以名通即不系国以其名为世共识也如吴灭州来晋灭下阳类谷梁注鲁邑谬矣小谷齐邑即济北谷城今东阿县地国策称齐王烹阿大夫可验

夏宋公齐侯遇于梁丘

据传齐侯为楚伐郑之故【在二十八年】请会诸侯谋报之时宋公请先见故首宋公梁丘据谷梁在曹邾之间

秋七月癸巳公子牙卒

据传庄公未娶哀姜时曾筑台而临党氏党氏者鲁大夫也见党氏女孟任美公欲从之而閟不得从乃以夫人言许之遂割臂而与公盟生子般焉及娶哀姜无子公欲立子般而未敢定至是公病问後于公子牙即叔牙庄公之庶弟公子庆父同母弟也时牙与庆父同淫于哀姜思重抑孟任遂曰庆父材言庆父可立也又问季友友者公同母弟也对曰臣以死奉般公曰向者牙曰庆父材季友乃假公命使牙待于鍼巫氏【鍼巫即钟巫钟鍼转音】使鍼季酖之曰饮此则有後于鲁国不然死且无後饮之归及逵泉而卒于是立叔孙氏为牙後则是叔牙以酖死而书曰卒者以罪不即着而既为立後并不以诛告故也

叔牙即僖叔为庆父同母弟左传谷梁注皆然惟公羊谓牙与庆父皆公同母弟则季友幼弟岂得作大宗称宗卿且得专置二兄于死地而不之顾乎予前于季友如陈传已略辨之特此传复有谓牙本母弟其不称弟系夫子所削则范甯曾驳云传例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盖以礼诸侯絶朞而臣诸父昆弟若称弟是申其私亲也宣十七年公弟叔肸卒此以贤叔肸而破例称弟反谓称弟是常例某所未详徐仲山日记每以季友酖叔牙为过急而胡氏极颂之谓周厚本支而庸旦仲黜蔡鲜义皆在此不无失实予尝谓此事赖公羊解之曰君亲无将将而诛焉其义遂定且公羊复有俄而矛弑械成语则或牙有弑之形而友始杀之左传略之也盖危疑之际不嫌急决友既以宗卿与闻国政而二公子之乱又事连宫闼苟非骤起制之则鲜有不蔓衍成势者故先诛叔牙以翦其羽而後庆父继乱可反掌定之此虽季友专决然亦见季之能善于勘乱故叔牙之酖先已诛贼则子般可不言弑闵公之薨既已讨贼则庆父之缢并可不必言卒此皆夫子书法一讳国恶而一即为季子讳使之无所歉于兄弟骨肉之间所谓隐而断刻而能全以其决也然则季子此事竟以周公诛管蔡当之则未必然然春秋则未尝不予之矣独子般之立尚可疑者当时既娶孟任又娶哀姜然姜自为嫡则般系诸子非世子也且诸子有长者僖公是也又有少长者闵公是也按周制立子之法隐元年公羊注曰礼适夫人无子立右媵右媵无子立左媵左媵无子立适侄娣适侄娣无子立右媵侄娣右媵侄娣无子立左媵侄娣质家亲亲先立娣文家尊尊先立侄此立法之最明确者盖立子先後视母贵贱春秋诸侯一娶九女则一适二媵各有侄娣合之为九故先适後媵先媵後侄娣次第秩然今闵公者少姜之子哀姜之娣所生也僖公者成风之子先娶之媵所生也毋论僖公长而般闵少年齿不伦即以母言之哀姜无子则孟任成风皆当是媵少姜则侄娣也立法先媵则当先僖而後般以成风先孟任也次及侄娣亦当先僖般而後闵以少姜侄娣也今以般为世子而又使闵先于僖不无贸乱予尝谓桓公是嫡隐公是庶以嫡可再娶仲子者再娶之嫡也【说见桓元年八年传】然而不通春秋如胡氏尚犹诟之谓仲子非嫡桓公非世子是谓三纲沦九法斁岂有哀姜嫡妃俨然未死僖当长庶不减隐公而季友奉子般杀二兄而春秋史官列国诸大夫以及夫子论定无异辞者故予以为桓是适般亦是适此非春秋之礼而周之礼也盖礼有始娶有再娶再娶予前已言之矣【见前十九年传】若始娶则隐元年传杜氏云元妃始适夫人也正义曰始者长也有始而非适孟任是也有适而非始哀姜是也而予则谓孟任亦适而非始其始而非适者成风也庄公始娶成风为媵生僖公矣然後见孟任而悦之娶为夫人则孟任适也非始也至二十四年因求好齐桓再娶齐女于是抑孟任而尊姜氏意当时礼法必又以氏族贵贱仪币隆杀分正次者故哀姜无子则宗卿终以孟任夫人原有适名遂毅然正名而立子般此固春秋所行与周礼相合者是以不立僖而立般以般适而僖媵也且立般而并不立闵以孟任虽降而不失为媵少姜虽适而止于侄娣侄娣不先媵也若闵之先僖则齐人立闵非友之意故友挟僖以奔陈而後乃立之然即以立法论既抑孟任为次妃成风不与孟任齿势必降等为次妃侄娣而少姜适侄娣宜先于二媵侄娣此又立法之不大远者世无周礼而诸大夫之至鲁者皆曰鲁秉周礼此非周礼之饩羊也乎若媵可始娶则僖公成公皆然按成公为宣公子宣元年始娶穆姜此见于经者然而宣二年宣公之孙成公之子衡即已为质于楚则宣未娶时不特成公已长即成公之子已可为质必在成童以後明矣此则谁氏所生者然则人君有元妃次妃下妃而皆可再娶亦皆可始娶晋平公娶少姜则再娶媵鲁庄宣娶僖成之母则先娶媵有始适即有始庶特其礼久亡不能备考耳

八月癸亥公薨于路寝

路寝正寝也

冬十月己未子般卒

子者太子般其名也【见前传】其称卒以未成君也不言弑者讳国恶也礼君在称子君薨即位称公此称子亦以未成君之故此与後子卒子野卒例并同释例谓未葬称子此系在丧所称若踰年则虽在丧亦称公如文公成公皆先公未葬而经皆书公即位可验也若公羊谓既葬亦称子踰年称公则又一例矣据传庄公生子般及女公子以雩祭肄礼于梁氏而般与女弟观焉圉人荦者自墙外以慢言戏女公子子般怒使鞭荦公曰不如杀之是人有力能投身而盖于稷门之上至是公薨般已即位于党氏冬十月共仲【即庆父】使圉人荦就党氏贼【即杀】之成季【即季友諡】奔陈立闵公

公子庆父如齐

此共仲畏罪而出奔者时季子奔陈共仲恐季袭已而已又无备因以姜氏故适齐求援此情事之了然者胡氏向于庆父帅师伐於余丘时发一大议谓权奸簒弑未有不掌兵柄者至是不验乃又谓出入自如皆由其主兵自恣之故遂曲引康王之诰干戈虎贲扈跸器仗认作军伍责庆父擅兵夫庆父未尝以兵迎立闵也又未尝拥兵而逃也至闵公见弑庆父又奔莒则益穷窜之极旋且伏法而胡氏又谓庆父巨奸以七百里侯国革车千乘执三十年兵柄又复引汉故事谓丞相太尉先夺兵柄庆父根深自难猝制夫春秋出兵田赋徵而後用何曾有南北军府兵厢兵使外戚诸王掌之而一说不已又护一说曾不思杀叔牙使鍼季一人酖之缢庆父祗奚斯一人促之共仲出入未尝弄一兵季友行诛未尝袒一士也论事须以实季友再奔邾特以哀姜内主须少避耳及季自邾返而姜与庆父且抱头并窜矣儒者解经何可言不以实而洵口诞谩若此

狄伐邢

邢小国名

 

 

春秋毛氏传卷十二

<经部,春秋类,春秋毛氏传>

猜你喜欢
  箴石第三十一·桓宽
  大易篇第十四·张载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五·王顼龄
  卷十三·江永
  提要·张英
  卷之五十四·邵经邦
  刘恭冕后敍·刘宝楠
  法华举禅师·惠洪
  卷三十二·佚名
  解脫道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大智度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朱棣
  卷第十三·道宣
  中阿含经卷第十九·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八·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二出 摧落·叶宪祖

    〔生小生同上生〕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景荣。起见叶上霜。〔小生〕鵰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割伤。〔生〕飞卿。吾辈在此应试。自分可登上第。不意今早发榜。三人都落人后。怎幺样好。榜

  • 卷七·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七 唐 释贯休 撰 五言律诗三十一首 春山行 重叠太古色蒙蒙花雨时好峰行恐尽流水语相随黑壤生红术黄猿领白儿因思石桥月曾与故人期 送谏官南迁 危行危言者从天落海涯如斯为远客始是好男儿瘴杂

  • 五言巻二十·洪迈

      五言  端午侍宴        张说  甘露垂天酒芝盘捧御书含丹希蝘蜓灰骨慕蟾蜍  阳春曲  芣苡生前径含桃落小园春心自揺荡百舌更多言  估客乐  海客乘天风将船逺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舍利

  • 双溪集巻一·杭淮

    明 杭淮 撰五言古诗送同年余邦臣奉使过家使君承主恩平明适万里玉节青春深浓花照江水手持紫泥封当昼丽云绮羽旂引葳防青鸾跨仙子飘然从空来进此长坐履眉山郁嵯峨华风为君起送中舍徐徳章奉使过家朝出城东门送子还故乡

  •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刘昫

    ○元稹 庞严附 白居易 弟行简 敏中附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后魏昭成皇帝,稹十代祖也。兵部尚书、昌平公岩,六代祖也。曾祖延景,岐州参军。祖悱,南顿丞。父宽,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以稹贵,赠左仆射。 稹八岁丧父。其母郑夫

  • ●崇禎長編卷之十二·汪楫

      崇禎元年八月   ○崇禎元年八月   崇禎元年八月   己丑朔帝御殿受朝   林宗載陞太常寺卿   宣府總兵侯世祿言宣鎮兵備交弛戰卒單弱請于本鎮八萬之內選練一萬以資撻伐旨令與督撫道臣會議行旌進士張

  • 江总传·李延寿

    江总字总持,七岁而成为孤儿,住在他的外公家。幼年聪明敏捷,具有淳厚的性情。大舅吴平侯萧劢在当时名气很大,对他特别钟爱,对他说:“你神采英拔,以后出名,当会在我以上。”长大后,刻苦学习,富有文采。在梁朝做官担任尚书殿中郎。

  • 于烈传·李延寿

    于洛拔的长子于烈,精于箭术,不爱说话,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年轻时任羽林中郎,屡升至侍中、殿中尚书。当时孝文帝年幼,文明皇后临朝听政,于烈和元丕、陆睿又、李冲等都被赐予金策,答应他们有罪也免死。晋爵洛阳侯,转卫尉卿

  • 崔彦进传·脱脱

    崔彦进,大名人。为人纯朴有胆略,擅长骑射。后汉乾..年间,隶属于周太祖军中。广顺初年(951),补任卫士。世宗镇守澶渊时,命令他率领禁兵跟随。显德初年(955),任控鹤指挥使。跟从世宗攻打南唐,因战功升任散员都虞候。跟随世宗平

  • 六、孔子自齐返鲁考·钱穆

    孔子居齐年数,《世家》不详。后人或谓七年,或谓一年。七年之说,《历聘纪年》主之,狄子奇《孔子编年》辨之,云:&ldquo;《历聘纪年》盖误读《史记 世家》而云然。《世家》云:孔子遂行,反乎鲁。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乾侯。年四

  • 一·钱穆

    中国文化绵历五干年。皇古难考。兹述中国教育制度,姑从西周开始。因西周已有《诗》《书》可考,决非无证不信。然距今亦已三千年。此三千年来,即教育制度一项,亦已递有变革。当即就其变革,略为分期,自西周迄孔子为第一期。此

  • 82.跋扈将军梁冀·林汉达

    东汉王朝从汉和帝起,即位的皇帝大多是小孩子,最小的是只生下一百多天的婴孩。皇帝年幼,照例由太后临朝执政,太后又把政权交给她的娘家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外戚专权的局面。有的皇帝死后没儿子,太后、外戚就从皇族里找一个孩

  • 仪礼商卷二·万斯太

    鄞县万斯大撰觐礼第十尝读周官大宗伯春朝夏宗秋觐冬遇之文疑诸侯之见天子一也何因时而异其名再读曲礼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更疑臣之见君必北面东面西面者何以行拜稽之礼

  •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八·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第一帙    三藏法师玄奘译  从第一尽八十卷。  第一卷  筹量(上宙留反郑注礼记云筹算也顾野王云筹策所以计算也史记曰借前箸以筹之也说文从竹寿声下略张反考

  • 鼻奈耶卷第四·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僧残法之二媒嫁戒佛游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比丘名迦留鹿园子(母字)于中止住。广有知识。国王大臣长者梵志所求衣食卧具病瘦医药。时大有长者妇女。便作是念。此迦留比丘广有知识。国王大

  • 周易洗心·任启运

    九卷,清任启运著。卷首备列各图,自宋朱熹至清李光地等所作各图都予采入,并以己意推广。主张读《易》应先观图象。但又不尽从图象生解, 对经义的解释,多发前人所未发,时有精义。文句异同,多从马融、郑玄、王弼、王肃本

  • 虎啸龙吟·朱贞木

    《虎啸龙吟》,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朱贞木所作武侠小说,江浙交界,浩渺太湖,汊港繁歧,崖峰秀拔。明朝忠臣烈士据湖依山,把三万顷水乡建成了反清复明基地,由「陆地神仙」游一瓢道人之三徒弟黄九龙统领。明末高僧百拙上人

  • 不空罥索咒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等译,即《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之第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