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八回 掌上明珠方入手 天边破镜又重圆

却说镇国王此时尚未安歇,同公子双印父子二人在灯下观看古书,讲些旧典。只见安宁走进来,把方才之事回了一番。高公说:“把他二人带来!”

安宁答应,将二人带进,战战兢兢跪在面前。高公问道:“那一位是翰林公的如夫人?”

槐氏见问的安详,称呼又好,遂放下心来,答应到:“妾身便是。”

高公说:“云龙公子、琼花小姐而今何在?”

妇人见这一问,不能回答。邹婆接言道:“都被贼兵冲散了。”

高公道:“五松山被曹公子所杀者是你何人?卖入勾栏自刎者又是那个?”

二人大惊,一齐叩头道:“老爷,这些话我们全然不懂!”

高公冷笑道:“料你不肯实言,唤人来,着实掌嘴!”

防护兵答应向前,两个人伏侍一个,揪住头发,垫着膝盖,可喜他二人有缘相会,每日对吃对喝,今门对挨嘴巴。只听乒乒乓乓,只打得满口流红,牙齿乱掉。打到三十上下,忍耐不住,尽情实诉。高公命双印一句句都写在纸上,命把二人锁在后舱。因关系寇公父子体面,令梁氏看守,打发郑昆到那边船上如此回复。

苍头领命到了那船前舱门外,见那老院子连忙迎问,郑昆说:那两个妇人犯着事故,我家老爷要带他们上京请旨定罪。方才之事,与府上无涉,只管放心,明日一同开船走路。命我来不过问了令主人的姓氏,好备照会。”

院子刚要回答,只见一个丫环掀起竹帘,走出舱来,向郑昆问道:“这位老人家可是渔阳人氏,姓郑名昆么?苍头说:“正是。大姐何以知之?”

丫环说:“你那左腿有些残疾,是怎么又不瘸了?”

郑昆见问的有因,遂说:“我这残疾是吕祖金丹治好的,其话甚长,一时难以尽述。”

一言未毕,只听里面呼唤到:“你是郑昆?快来见我。”

苍头闻叫,掀起竹帘走进舱来,抬头一看,桌上放着灯烛,上面并坐两位夫人,俱是缟素衣妆,右边那一位明明是二夫人黎氏。老头儿瞥然一见,吃了一惊,往后退了两步,壮着胆子问道:“上面莫非二夫人么?是人是鬼?不要恐吓老奴。”

原来这果是黎素娘。自那年跟冯夫人回籍,姐妹抚养孤儿。那冯公子名宝印,十二岁中了秀才。当日冯知县与兵部员外岳老爷十分相契,二人指腹结亲定盟之后,岳员外升转京中,得了一位小姐。数年之中,升了工部侍郎,打听到冯知县已故,夫人回籍生子成人,遂寄书请亲家母同子上京相会。冯夫人因路远未即起行。近因岳老爷又时遣家丁执柬来请冯夫人,一则与公子加冠,二则就亲,因此合家上京。今日到了宝珠滩湾船,却不意有此奇遇。当下素娘见了郑昆,心中大恸,便把从前遇救之事说了一遍。又问道:“你如何得至此间?千岁想是在塞北么?”

原来高公被陷之事,冯夫人与宝印公子合家人等虽然知道,就是瞒着素娘一个。此时郑昆悲喜交集,叩拜了主母与冯夫人,说:“二夫人不消伤感,快些随老奴过去与老爷、公子相见。”

素娘忙拭泪问道:“那个公子?”

苍头说:“就是双印公子。”

素娘说:“他在那里?他还有么?”

苍头说:“这一时也说不清白,就请二姨随老奴过去,便知分晓了。”

当下冯夫人忙令丫环挽扶素娘同至大船。慌得苍头两步作一步跑进舱中,高公问道:“何事这样慌张?”

苍头说:“千岁、公子,万千之喜!二夫人来了!”

高公惊异道:“莫非素娘未死么?”

苍头说:“如此如此,被冯姨太太救去。方才会着。”

一言未尽,素娘掀帘,走进舱中。

抬头看见高千岁,这贤人心如刀搅一般同。叫声:“老爷苦死妾!”

扑到跟前恸泪倾。镇国王悲喜交集忙站起,向前来双手相挽不放松。目中掉下英雄泪,灯前细看认分明。只见他乌云素挽无妆束,称体罗衫一色青。玉面焦黄无血色,改变羞花闭月容。蛾眉不扫春山秀,泪眼长流秋水蒙。娇姿丰彩全消尽,体弱神疲似病形。高公一见心如醉,眼望着双印开言叫一声:“我儿,这就是你的生身母,快来拜见莫消停。”

这公子双膝跪倒,两手拉衣,泪流满面,叫声:“亲母吓!念孩儿懞懂无知,久违膝下,身在他乡数载,如同在梦中。”

黎素娘面对银灯,左瞧右看,拉着双印先瞧掌,看见了红纹印记“遇难成祥,永保遐龄”,这才双关子抱住叫了一声,顾死为娘,想死为娘!我的娇儿呵,你可真是我那双印子?是怎么那年中秋何人抱去,那里存身?是谁扶养你成丁?你父子何处相逢?几时见面?是真是幻,是醒是睡?儿呵,你是人是鬼?为娘的我到底是活着还是已死?今日里糊糊涂涂,奇奇怪怪,令人纳闷,叫我猜疑。莫不是思儿想子,心随意转,一片迷离在魂梦中?

这贤人,怀抱亲生,似醉如痴,恸断肝肠流血泪;那公子,倚身膝下,心如刀搅,嚎啕大恸吐悲声。老义仆与梁氏侍女安宁齐落泪,叹坏了舱门以外护送的兵丁与舵公。镇国王,左手拉妻,右手挽子,带泪含春忙解劝:“咱如今,骨肉重逢,奇灾已过,理宜欢喜少伤情。”

素娘拭泪挽公子,这小爷磕头尽礼把身平。

当下梁氏、安宁叩拜了主母,送来了丫环,院子也与老爷、公子、姨太太叩头道喜。高公、素娘归坐,素娘把双印唤至面前,拉着手儿,摸着头脸,一边落泪一边盘问他父子相认的缘由。高公遂把始末说了一遍。素娘如梦方觉,叹道:“人心难测,竟至于此!那任婆素来小意殷勤,常常提念恩德,不料竟作出这样事来!可敬那任守志喑哑发人,倒有此一副过人胆肝!”

高公道:“若非如此设心,焉得胎疾忽愈?”

素娘道:“他在那里?妾身必须拜他一拜才好。”

高公道:“就在那边船上,今日太晚,明日再请来相见罢。我与他已认了异姓叔侄,每日早晚叫孩儿过去问安,三餐都是与我共桌而食。”

素娘道:“正该如此。”

说话间,送来的院子、梅香告退回船,高公子每人赏了一两银子,叩谢去了。

这里夫妻母子重又谈心。提起梦鸾小姐之事,素娘又喜又惊,叹异非常,高公道:“别事慢说,最可恼者伏氏那个蠢才,这一回家,必要手刃此妇,方消吾恨!”

素娘说:“老爷不必埋怨别人,妾身当日不劝千岁续弦,焉有今日之事?”

高公仰面想一想,点头道:“是了,这是我命该如此了!未曾定他之先,你与我求的吕祖仙示,还记得么?”

素娘说:“妾身不大记意了。”

高公道:“我方才想起后两句来了,乃是‘河洲重见面,方是好鸳鸯,’彼时认作断弦重续,必获佳偶,谁知却应在你我今日水面重逢之事。”

素娘恍大悟道:“老爷不言,妾身也忘记了。当日失去孩儿之时,郑昆在福禄庵求得一卦的,乃是:‘莫讶风波恶,滩头获宝珠。团圆奸字引,重度喜何如?’彼时也只认作找回双印,重生欢喜。万猜不到是在今日。宝珠滩头得见千岁,又与孩儿相逢,岂非两重意外之喜么?‘奸字引’三个字直闷至今日方悟,若非这三个妇人作引,怎得有此一番奇逢巧遇?可见神签仙卜,是当敬信的。”

双印说:“果然,要不是他三人作引同行到京,爹爹与孩儿梦也不知母亲在对面船上。”

说话间,郑昆拿一包裹走进来,禀道:“这是王婆之物,冯姨太太说不义之财无处消放,着人送来,请千岁善处,开发了罢。”

高公命安宁明早拿至岸上,换些青蚨,散与逃难之人。安宁领命,提包退下。素娘道:“好个万恶贪妇,因谋家产,药死自己亲生,尚不悔悟!今又因财害命,却撞法网之内,岂不是报应?”

高公道:“这件事全是循环至埋。那王婆开设勾栏,损人利己,神天霞怒,故假手于槐氏、郑婆以诛之,父借王婆以除郑、槐二人。循环现报,毫发不爽,深可为戒。”

次日早起,高公与素娘、公子望空焚香,先叩谢了天地,后又在吕祖位前叩头礼拜。原来高公敬吕祖甚诚,虽在患难,未曾一日少慢。写个纸位,恭恭敬敬,随处供起,早晚亲身焚香礼拜。这里边又引起一段旧话:前者高公在监之日,虽不焚香,早晚也是望空叩拜两次。禁子在旁笑道:“吕祖既有灵验,就不该叫老爷遭此奇祸了!”

高公摇头道:“你这话说的差了,人何不作高一层设想,若非大仙暗佑,焉知其祸不更甚于此?”

禁子点头叹服。这是前话。

且说当下高公夫妻母子次日请了任守志过来,两下相见,彼此说不尽的感恩念义,言不了的往事前言。高公又同素娘、公子到冯夫人船上去拜谢认亲。冯夫人与宝印公子也来回拜。曹元帅闻得此信,带同众将,驾了小舟,抬着酒筵,庆贺道喜,欢呼畅饮。停住三日,这才开船走路。

镇国王灾星已满难已退,今日里子遇妻逢返故国。虽然喜庆多欢悦,就只是牵挂姣生女梦鸾。将他那书字时时常观看,返复观瞧心内酸。公子一旁侍立躬身劝,说道是:“天伦且请把心宽。儿等去见曹元帅,到京中公同合本奏朝端。协助提兵征塞北,帮助着姐姐成功不费难。”

素娘点头说:“很好,我儿所说理当然。”

且不言平南人马回兵的事,再表那扫北佳人高梦鸾。调动大兵朝前进,州县官一路迎接把元帅参。这日兵至幽燕地,佳人下令把营安。元帅升帐居中坐,众将行参列两边。吩咐中军执令箭,传进了四员州县地方官。佳人当面亲吩咐,每处要白板木柜整一千,下造双输如车样,限给三天都要完。如若误限交不到,军法斩首不容宽。领令官如飞去造白营木柜,高小姐歇马三天都造完。拽至大营来交令,验看明白整四千。遂即起营与人马,连日直奔雁门关。这日正然朝前走,只见那报事监旗跑马前。要知小姐平番事,接连下卷叙前言。

猜你喜欢
  谭菀醍醐原序·杨慎
  胡祗遹·隋树森
  宁南诗草胡序·连横
  御定曲谱卷十一·王奕清
  花儿开过了·闻一多
  四集卷九十六·乾隆
  竹坡词巻三·周紫芝
  卷一百二十九·冯惟讷
  卷二百六十·陈思
  卷一·郭元釪
  卷五十一·陈廷敬
  卷三百四十五·佚名
  御选明诗卷一百八·康熙
  巻七·宋绪
  五集 四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和岘·唐圭璋

      岘字晦仁,开封浚仪(今开封)人,后唐长兴四年(933)生。父凝,晋宰相,花间集词人。岘十六登朝为著作郎。建隆初,太常博士。太平兴国二年(977),为京东转运使,坐事削籍。端拱元年(988),主客郎中,判太常寺兼礼仪院事。是年卒,年五十六。开

  • 明诗平论二集卷一·朱隗

    五古一邹廸光一首陈继儒九首王思任十首薛 冈三首葛一龙三首马之骏一首李流芳七首曹学佺一首钱谦益七首范景文一首吴鼎芳二首沈德符二首△邹廸光善卷大水洞○善卷大水洞奔流亿万丈。发自铜官脉。潜从地底至。出与石鬬

  • ●蚁术诗选卷之四·邵亨贞

    元云间邵复孺着 明新都汪 稷校 七言古风 昭君出塞图 松居图歌为会稽陈元茂赋 画梅行会稽王元章惠以墨梅且题其上依题酬之 玩古行武川唐允文蓄古图画碑刻金玉彝鼎及诸器物一室中名之曰玩古斋 桃源图歌 荅唐元度惠草堂

  • 本纪第七 东昏侯·萧子显

    东昏侯宝卷,字智藏,高宗第二子也。本名明贤,高宗辅政后改焉。建武元年,立为皇太子。永泰元年七月,己酉,高宗崩,太子即位。八月,丁巳,诏雍州将士与虏战死者,复除有差。又诏辨括选序,访搜贫屈。庚申,镇北将军晋安王宝义进号征北大将

  • 卷之三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十二·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十二元 胡一桂 撰宋南朝起自西晋之乱东晋元帝渡江国於江左於是南北分据其接东晋之统者为宋齐梁陈而谓之南朝其据有中原僭窃尊号者则为元魏【起东晋孝武时】为西魏东魏【皆起梁武帝时】为北齐

  • 上党王元天穆传·李延寿

    元平的弟弟长生,任游击将军,死去以后,到孝庄帝时,因他儿子天穆显贵,被追赠司空。  天穆性情温和忠厚,仪容俊美,善射而且很有名气。六镇作乱时,尚书令李崇、广阳王深北上讨伐,天穆为太尉出行慰问各军,路过秀容时,见到了尔朱荣,两

  • 牌示南巡日期·佚名

    为晓谕事:照得本镇定于十月□日自郡起程,前往南路一带巡查地方营伍及考阅官兵技艺,查验仓库、钱粮、军装、器械、马匹、银两等项,合行遣牌知。为此,牌仰沿途经过营汛庄社人等知悉:凡官兵各守汛地,不许远离迎送。本镇所带随从

  • 卷九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九十八明 俞汝楫 编隆典备考诰勑文武官诰命制洪武六年诏定文武官诰命制度礼部尚书牛谅侍讲学士宋濂等曰前代仕於朝者必有封赠施恩之典既封赠则必给以诰命所以上荣其祖考下及其子孙也卿等宜稽

  • 第五十一卦 震 震为雷 震上震下·佚名

    震:亨。 震来萀萀,笑言哑哑。 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彖曰:震,亨。 震来萀萀,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 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身。 初九:震来萀萀,后笑言哑哑,吉。象曰

  • 卷一百二十·陈祥道

    大磬【後長二律尺八寸博九寸厚二寸弦者兩頭相望者也兩弦之間三尺三寸七分半前長三律二尺七寸博六厚三寸】【先儒曰磬立秋之音禹貢泗濱浮磬蓋以土少而水多故其聲和潤也秦刻嶧山以頌曰刻此樂石顔師古曰嶧山近泗水秦取泗

  • 卷四·叶梦得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考卷四宋 叶梦得 撰隐公古者谓人君即位之始年不曰一年而曰元年岁之始月不曰一月而曰正月自尧舜以来见之矣元年之称见于伊训正月之称见于舜典非春秋创爲之文也盖君天下之道必慎其始一者数而已圣人不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五·自融

    密庵杰禅师禅师名咸杰。号密庵。其先福州世族也。姓郑氏。母梦庐山皓鬓头陀入室而生。生之夕。境内皆闻天乐。不知何祥。其亲亦秘之。师幼颖悟。气宇深沉。事亲以孝闻。亲有贤行。勖之远游。遂得度受具。不结侣。不备

  • 第八十七則 雲門藥病相治·胡兰成

    第八十七則雲門藥病相治舉:雲門禪師示眾云:藥病相治,盡大地是藥,哪個是自己?碧巖錄裏有好幾則是引用佛經的,但皆別出新意,與原文的主題不對。佛經原文是:「文殊菩薩一日命善財童子去採藥,云:不是藥者採將來。善財遍採,無不是藥。

  •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三下·远门净柱

    明支提山嗣祖沙门 净柱 辑临济宗南岳下二十二世高峰妙禅师法嗣杭州天目中峰明本禅师杭之钱塘孙氏子。母梦无门开禅师持灯笼至家遂生。神仪挺秀具大人相。离襁褓便趺坐。能言便歌赞梵呗。参高峰於死关。昼夜精勤。困

  • 御定分类字锦·佚名

    六十四卷。康熙六十一年官撰。清圣祖康熙皇帝御定。本书采集古籍中成语,裁为骈偶,分类编辑而成的。每类之中,以二字,三字,四字为顺序。每条之下,又详引原书。类书全用对句的形式,始于隋朝杜公瞻的《编珠》。但《编珠》在《隋

  • 太平经圣君秘旨·佚名

    太平经圣君秘旨,原题「传上相青童君」,青童君乃神仙之名。据近人王明考证,此书当系唐末闾丘方远从《太平经》中辑出。北宋贾善翔《犹龙传》卷四称:「《太平秘旨》一卷,上相青童君受,言守一之法」,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

  • 续一切经音义·希麟

    凡十卷。辽·燕京崇仁寺希麟集。又称希麟音义。收于大正藏第五十四册。本书系继唐代慧琳之一切经音义,将开元入藏以后,新译经典一一○部中之难字梵语等,附加音义略解,并正其讹字,为慧琳音义之补充。依作者之自序可知,本书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