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僧弘秀集卷六

宋 李龏 编

贯休六十一首

古意六首

一雨火云尽闭门心冥冥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佳人天一涯好鸟鸣嘤嘤我有双白璧不羡于虞卿我有径寸珠别是天地精玩之室生白潇洒身安轻只应天上人见我双眼明

其二

阳乌烁万物草木懐春恩茫茫尘土飞培拥名利根我本事蓑笠那知天子尊学为毛氏诗亦多直致言不慕蠕蠕类附势同崩奔惟寻桃李蹊去去长者门

其三

美人如游龙被服金鸳鸯手把古刀尺在彼白玉堂文章深掣曵珂佩呜玎珰好风吹桃花片片落银牀何当举羽翰逺逐朱鸟翔

其四

乾坤有清气散入诗人脾圣贤遗清风不在恶木枝千人万人中一人两人知忆在东溪日花开叶落时几拟以黄金铸作钟子期

其五

古交如真金百链色不囘今交如暴流倐忽生尘埃我愿君子气散为松栢栽我恐荆棘花只为小人开伤心复伤心吟上髙髙台

其六

莫轻白云白不与风雨防莫见守羊儿谓是初平軰人生非日月光辉岂长在一荣与一辱今古常相对不见于公门子孙好冠盖

行路难

君不见山高海深人不测古今往来转青碧浅近轻浮莫与交地卑只解生荆棘谁道黄金如粪土张耳陈余断消息行路难行路难君自防

其二

不防当初作天地刚有多般愚与智到头还用眞宰心何如上下皆清气大道防防不知处那堪顿得羲和辔义不义兮仁不仁拟学长生更容易负薪为炉复为火缘木求鱼应且止君不见烧金炼石古帝王鬼火荧荧白杨里

其三

君不见道傍废井生古木本是骄奢贵人屋几度美人照影来素绠银瓶濯纎玉云飞雨散今如此绣闼雕甍作荒谷沸渭笙歌君莫夸不应长是西家哭休説遗编行者几至竟终须合天理败他成此亦何功苏张终作多言鬼行路难行路难不在羊肠里

轻薄篇【二首】

绣林锦野春态相压谁家少年马蹄蹋蹋鬬鸡走狗夜不归一掷防却如花妾惟言不顚不狂其名不彰悲夫木落萧萧虫鸣唧唧不觉朱蔫脸红霜劫髩漆世途多事泣向秋日方今少壮不努力老大悲伤复何益

野田黄雀行

高树风多吹尔巢落蒿深叶暖宜尔依泊莫近鸮类蛛网亦恶饮野田之清水食野田之黄粟深花中睡土里浴如此即全胜啄太仓之谷而更穿人之屋

懐素上人草书歌

张顚顚后顚非顚直至懐素之顚始是顚师不谈经不坐禅筋力惟于草书妙顚狂却恐是神仙有神助兮神莫及铁石画兮墨须入金樽竹叶数斗余半饮半倾山衲湿醉来把笔猛如虎粉壁素屏不问主乱拏乱抹无规矩罗刹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对汉高祖势崩腾兮不可止天机暗转锋铓里闪电光中霹飞古栢身中旱龙死骇人心兮目眓【呼郁切】【香激切】顿人足兮神辟易乍如沙塲大战后断枪橛箭何狼籍又似深山怪石上古病松枝挂铁锡月兔笔天灶墨斜凿黄金侧剉玉瑚枝长大如束天马骄狞不可勒东却西南又北倒还起断复续忽如鄂公捉住单雄信秦王肩上搭着枣木槊懐素师若不是星辰降瑞即必是河岳孕灵固宜须冷笑逸少争得不心醉伯英天台古杉一千尺崖崩岸折何峥嵘或细微仙衣缝绽金线垂或妍媚桃花半红公子醉我恐山为墨兮海为水天为笔兮书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长恨与师不相识一见此书空叹息伊昔张谓任华叶季良数子赠歌岂虚饰所不足者浑未曾道着其神力石桥被烧却良玉不土蚀锥画沙兮印印泥世人世人莫得测知师雄名在世间明月清风有何极

献钱尚父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鳯翥势难收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劒霜寒十四州鼔角掲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春山行

重叠太古色蒙蒙花雨时好山行恐尽流水语相随黑壤生红术黄猿领白儿因思石桥日曾与道人期

咏吟

经天纬地物动必计天才尽日覔不得有时还自来眞风含素髪秋色入灵台吟向霜蟾下终须神鬼哀

送人赴举

两河兵火后西笑见吾曹海静三山出天空一鹤高赁居槐陟屋行卷雪埋袍他日如相见栽桃向海涛

老僧

独住无人处松龛岳色侵僧中九十腊云外一生心白髪垂不剃青眸笑转深犹能指孤月为我暂开襟

赠道士

阘茸复埃尘难亲复易亲皆疑有仙术问着却愁人秪是耽浮蚁曾云见泣麟相逢先合掌浑似有前因

苦热

松桂昼不动阳乌飞半天稻麻难结实砂石欲生烟毒气仍干扇高枝不立蝉旧山多贮雪归去是何年

赠隠者

千峰映碧湘眞隠此中藏饭不煮石吃眉应似雪长枫根支酒瓮鹤虱落琴牀虽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送僧归天台

天台四絶寺归去见师眞莫折枸杞叶令他拾得嗔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必若云中老他时得有隣

新蝉

寻常防不见花落树多苔忽向高枝发又从何处来风清声更掲月苦思弥哀多少求名者年年被尔催

秋寄李频使君

务简趣谁陪清吟共绿苔叶和秋蚁落僧带野风来留客朝尝酒忧民夜画灰终期冒风雪江上见宗雷

题简禅师院

机忘室亦空静与沃洲同惟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风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终继后传衣者还须立雪中

懐智体上人

把笔懐吾友庭莺百啭时惟应一处住方得不相思雪水淹门阃春雷折树枝平生无限事不独白云知

忆在山中时

忆在山中时丹桂花葳蕤红泉浸瑶草日夕生华滋箬屋开地炉翠墙挂藤衣防经竹牕边白猿三四枝东峰有老人眼碧头骨竒种薤煮白石防趣如婴儿月上来打门月落方始归授我微妙诀恬然无所为别来六七年只恐白日飞

春晚书山家主人壁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深山逢老僧

衲衣线麤心似月自把短锄锄榾柮青石溪边踏叶行数片云随两眉雪

边上作二首

山无绿兮水无清风既毒兮沙亦腥胡儿走马疾飞鸟聨翩射落云中声

其二

阵云忽向沙中起探得胡兵过辽水堪嗟防塞征戍儿未战已疑身是鬼

宿深村

行行一宿深村里鸡犬丰年閙如市黄昏见客合家喜月下取鱼戽塘水

书石壁禅居

赤旃檀塔六七级白菡萏花三四枝禅客相逢劝归去此心能有几人知

听僧弹琴

家近呉王古战城海风终日打樯声今朝乡思浑堆积琴上闻师大蟹行

再游东林寺三首

台殿参差耸瑞烟桂花飘雪水潺潺莫疑远去无消息七万余年始半年

其二

宣旧辇残云湿耶舍孤坟落照迟有个山僧倚松睡恐人来取白猿儿

其三

玉像珠龛香阵横锦霞多旁石墙生辟蛇行者今何在花里惟闻鸠鸟声

题兰江言上人院二首

一生只着一麻衣道业还期习彦威手把新诗説山梦石桥天柱雪霏霏

其二

只是危吟坐翠层门前岐路自崩腾青云名士时相访茶煮西峯瀑布冰

风琴

至境心为造化功一枝青竹四弦风寥寥双耳更深后如在缑山明月中

绣州张相公见访

徳符唐徳瑞通天曾叱防谀玉座前千袭防衣宫锦薄数牀御札主恩偏出师暂放萧何筯得罪惟撑范蠡船未报君恩终必报不妨金地礼青莲

秋夜曲

蟪蛄切切风骚骚芙蓉喷香蟾蜍高孤灯耿耿征妇劳更深扑落金错刀

湘江懐古

烟浪漾秋色高吟孰得隣一轮湘渚月万古独醒人岸湿穿花远云香祷庙频秪应谀佞者到此不伤神

寒思庐山贾生

山兄诗僻甚寒夜更何为觅句惟顽坐严霜打不知石膏粘木屐崖栗落冰池近见禅僧説生涯胜往时

雪夜寄友人

皓彩中宵合开门失所踪何年今夜意共子在孤峰气射灯花落光侵壁罅浓惟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钟

途中逢周朴

东西南北路相遇共兴哀世独无知己子从何处来菊衰芳草在程远宿烟开傥遇中兴主还应不用媒

休粮僧

不食更何求自由中自由身轻嫌衲重天旱为民愁应器谁将去生台蚁不游防须传此术相共老林丘

题择词律师院

律中麟角者高淡出尘埃芳草不曾触几生如此来壑风吹磬断杉露滴花开如结林中社伊予愿一陪

山居十首

休话喧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绿圃空阶云冉冉异禽佳草水潺潺无人为向羣儒道岩桂枝高更好攀

其二

谁是言休即便休高吟静坐碧峰头三间茅屋无人到十里松闗独自游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修心未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

其三

露滴红兰玉绕畦闲拖象屐到峯西但令心似莲花洁何必身将槁木齐古堑细烟红树老半岩残雪白猿啼虽然不是桃源洞春至桃花亦满溪

其四

岚嫩风轻似碧纱云楼金像隔烟霞葛苞玉粉生香垅菌簇银钉满浄槎举世只知嗟逝水无人微解悟空花可怜扰扰尘埃里双髩如丝事似麻

其五

心心心不住希夷石室巉岩白髪垂惜竹不除当路笋爱松留得碍人枝焚香开巻霞生砌卷箔防心月在池无限故人头已白不知今日复何之

其六

一庵瞑目在穹防菌枕松牀藓阵青乳鹿暗行柽径雪瀑泉微溅石楼经闲吟不觉过天井长啸还能动岳灵应恐无人知此意非凡非圣独醒醒

其七

五岳烟霞连不断三山洞穴去应通石牕欹枕疎疎雨水碓无人浩浩风童子念经深竹里猕猴拾虱夕阳中因嗟往事抛心力六七年来楚水东

其八

翠窦烟岩画不成桂华瀑沫杂芳馨拨霞扫雪和云母掘石移松得茯苓好鸟傍花窥玉磬嫩苔如水没金瓶从他人笑从他笑地覆天翻也只寜

其九

自古浮华能几几逝波终日去滔滔汉王废苑生秋草呉主荒宫入夜涛满屋黄金机不息一头白髪气犹高岂知物外金仙子甘露天香滴毳袍

其十

自休自了自安排常愿居山事偶谐僧采树衣临絶壑狖争山果落空堦闲担茶器缘青嶂静衲禅袍坐緑崖虚作新诗反招隠出来多与此心乖

春野作

闲步浅青平绿流水征车自速谁家挟弹少年拟打红衣啄木

寒江上望

荒岸烧未死白云痴不动极目无人行浪打取鱼笼

月夕

霜月夜徘徊楼中羌笛催晓风吹不尽江上落残梅

猜你喜欢
  林横舟·唐圭璋
  汪相如·唐圭璋
  周格非·唐圭璋
  卷十九·邵雍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三齣·张景
  第三折·刘君锡
  第四折·尚仲贤
  大鹤山人词话·郑文焯
  《杜工部诗话选》·杜甫
  卷十四·陈思
  卷四十·陈元龙
  卷七·陈元龙
  卷七十八·陈邦彦
  御选宋诗卷二十·康熙
  杨冠卿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九出 侦误·李渔

    〖三学士〗(老旦背包裹,同旦上)(旦)踏破弓鞋三寸底,(老旦)长途历尽岖崎。(旦)风霜易把朱颜改,(老旦)老鬓难禁雨雪催。(旦)母亲,我和你这等一个模样,去寻那富贵之人呵,愁失夫人封诰体。(老旦)我儿放心,他决不为你逃难而去,做了个忘情辈,不认妻

  • 巻十·黄大舆

    钦定四库全书梅苑卷十宋 黄大舆 编防绛唇           洪觉范流水泠泠断桥斜路梅枝亚雪花初下浑似江南画白璧青钱欲买应无价归来也风吹平野一防香随马又破蕚江梅逈然标格氷肌莹暗香疎影月涨银塘静折取一枝

  • 巻五·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籖卷五明 胡震亨 撰评彚一太宗文武间出首辟吟源宸藻概主丰丽观集中有诗斆庾信体宗向微防可窥然如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与风起云扬之歌同其雄盻自是帝者气象不侔【遯叟】唐初

  • 卷三十四·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三十四嘉善曹庭栋编吾竹小藳毛珝字元白柯山人豪于诗有声端平闲吾竹小藁一卷宝祐六年荷泽李龏弁序云柯山元白诗人之秀者也通今达古蓍蔡后生采诗家得其一二如宝肆中犀璧混于螺贝惜其以文自晦不

  • 僭伪列传一·薛居正

    杨行密,庐州人。少孤贫,有膂力,日行三百里。唐中和之乱,天子幸蜀,郡将遣行密徒步奏事,如期而复。 《北梦琐言》:郑綮尝典杨行密为本州步奏官。 光启初,秦宗权扰淮右,频寇庐、寿,郡将募能致战擒贼者,计级赏之,行密以胆力应募,往必有

  • 卷二百九·列传第九十七·张廷玉

        杨最 冯恩 杨爵 周怡 刘魁 沈束 沈炼 杨继盛 杨允绳   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督逋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尚书李鐩劾之,有诏复往。最乃与巡按御史牛天麟极陈岁灾民困状

  • 卷之三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第二○谕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一六·佚名

    监理醮务、新竹县城隍,谕经理醮局各绅董等,饬各庄士庶人等随缘助施监理醮务,新竹县城隍为谕饬事。照得醮务,定于本月二十三日起,至二十九日完满。除先期晓示外,合行谕饬。为此谕,仰经理醮局各绅董等咸悉

  • 三十九、求友时代·包天笑

      我从二十一岁起,可称为我思想改变的开始。那正是甲午中日开战,我国战败以后,有些士子,都很愤激,而变法自强之说,一时蠭起。这些主张变法的知识份子,人家称之为维新党,我当时也很醉心于维新党,以为除非是这样,方足以救中国。

  • ●卷十三·钱谦益

    ○福建陈友定友定,姓陈氏,一名有定,字安国,福州福清县人,徙汀之清流。至正壬辰,寇起应募,署为巡检,累官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据守邵武、建宁、延平、福州、兴化、泉、漳、汀、潮诸路。洪武元年,被执,不屈,就诛。至正十二年壬辰,清流人

  • 陆仲亨传·张廷玉

    陆仲亨,濠州人。归附太祖,从征滁州,攻取大柳树诸寨。攻克和阳,击败元兵,赶跑青山群盗。从太祖渡江,攻取太平,平定集庆,跟从徐达攻下诸郡县,授予左翼统军元帅。从征陈友谅,功劳较大,晋升为骠骑卫指挥使。跟从常遇春讨伐赣州,降服熊

  • 卷十一·戴锡章

    西夏称天授礼法延祚八年春正月,遣使如契丹进鹘。契丹自西征败衄,山前后困敝殆甚。又女真、渤海,所在扰乱。元昊知其衰,常以兵掠其境。契丹主怒,欲起倾国兵讨之。元昊因以白鹘贡。(《辽史·兴宗本纪》)二月初,遣使如宋贺正旦。

  • 李馥荪·佚名

    李馥荪先生小传李先生名铭字馥荪浙江绍兴人早岁肄业于绍兴中学及杭州蕙兰中学旋东渡日本求学以期深造返国时适值辛亥鼎革先生被聘为浙江财政厅顾问未几改任浙江银行上海支行经理先生出其所学从事改组更名为浙江实业银

  • 春秋讲义原序·戴溪

    汉儒诵其师説曰为人君父者不可不通春秋为人臣子者不可不通春秋至哉言乎汉人颇识此意东宫藩邸命夫惇诲故老名儒师傅授以是学仲舒相江都贯公为河间博士东平中山长沙梁王之傅三传皆有师法而敏防之疏亷直之严素刚之望之尤

  • 卷十二·朱朝瑛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略记卷十二  明 朱朝瑛 撰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蔡人男女以辨楚使疆於江汝之间是楚欲迁蔡而蔡实未迁也故书围而已胡氏以为书围而称爵者恕楚之辞非也楚之书爵非予之也所

  • 卷九·方苞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官集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注卷九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秋官司寇第五寇害也刑之设以除民害天地之气春生秋杀故司寇为秋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

  • 《尸子·绰子》白话译文·尸佼

    原文:尧养无告,禹爱辜人,汤武及禽兽,此先王之所以安危而怀远也。圣人于大私之中也为无私,其於大好恶之中也为无好恶。舜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舜不歌禽兽而歌民。汤曰:朕身有罪,无及万方;万方有罪,朕身受之。汤不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