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折

(外扮龙神领水卒上,诗云)羲皇八卦定乾坤。上帝还须辅弼臣。云雨风雷唯我用,独魁水底作龙神。吾神先考,所生七子:银脊广胜龙,铜脊沙龙,铁脊陀龙,九尾赤龙,撩牙火龙,镇世恶龙。吾乃第一金脊德胜龙是也。为吾神毗沙门战退九曜刀利山,三箭成功,奉天符牒,玉帝敕命,加吾神东海龙王之职。今有襄阳一人,乃是宠居士,此人将应有家财都要沉在东洋大海。吾神未得上帝敕令,不敢收留。巡海夜又,等庞居士来时,将那船只托住者。(正末领卜儿、灵兆、凤毛、行钱上,云)行钱,将那家中金银贯钞,奇珍异宝,都搬运在大船上不曾?(行钱云)爹,都搬运在船上了也。(正末云)婆婆,灵兆,凤毛,俺一家儿去那东海上沉舟去火。(诗云)世人重金宝,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同行科)(正末唱)

【越调】【斗鹌鹑】我弃了这千百顷家良田,便是把金枷来自解。我沉了这万余锭家私,便是把玉锁来顿开。玳瑁珊瑚,砗磲琥珀,你当初生处生,今日个可便来处来。(带云)我若无你呵,(唱)再不做那天北的这经商,我也再不做那江南的贾客。

【紫花儿序】我愁的是更筹漏箭,我怕的是暮鼓晨钟,我倦的是这紫陌黄埃。大刚来光阴迅速,怎教我不心意裁划,早早的安排。待把我这一寸心田无挂碍,大道的事着你世人不解。则愿的一帆西风,送上我那三岛蓬莱。

(云)婆婆,你看那海上的水,水上的船,船上的金银宝贝,有个比喻也。(卜儿云)喻将何比?(正末唱)

【天净沙】有如那花正开风卸风衰,有如那月初圆云暗云埋,跳不出这尘寰世界。我觑了委实痴呆,(带云)那船上的,那里是甚么金银宝贝?(唱)只当是装一船家兀那横祸非灾。

(云)婆婆,早来到海岸了也。(卜儿云)那船上装的都是金银宝贝,居士你也好大量哩。(正末唱)

【鬼三台】也非是我胸襟大,将金宝和船载,我只待跳出这尘寰得自在?(卜儿云)居士,你便老了,儿女每正后生哩。(正末唱)你道是白发叹吾侪,我道足今番畅快哉。趁着这风力软水横天地窄,帆力稳影吞雪浪开。这便是风送王勃,赴洪都的命彩。

(卜儿云)居士,你看那海岸上看俺沉舟的人,好不多也。(正末云)兀那君子每,我庞居士这个念头,比别人不同。(唱)

【紫花儿序】我不比那越范蠡驾扁舟游那五湖的这烟浪,我不比那晋石崇送穷船葬万顷波澜,我不比那汉张骞泛浮槎探九曜星台。(带云)你觑波,(唱)我则见水接着天泻混元一派,我则见天连着水可便无半点儿纤埃。我为甚喜笑盈腮,待着他水晶宫里龙王放一会儿解,这一场我直撑杀他鱼鳖和那虾蟹。觑了这万丈风涛,兀的不险似百尺楼台。

(卜儿云)居士,这会儿风浪越急了,你看那船越漂的高了也。(正末云)我自有个主意。行钱,将那大海船底下凿碗来大数十个窟笼,他必然沉了也。(行钱云)理会的。(做凿科,云)爹,这船底下都凿了窟笼也。(正末云)可怎生不沉?这会儿风也息,浪也平了,可怎生是好也呵?(唱)

【凭栏人】天际残霞几缕裁,水映天心有如那霞衬彩。恰才个船随着海岸开,抵多少烟波风送客。

(云)婆婆,这船只是不沉,也可怪哩。(唱)

【寨儿令】我则见雪浪涌似山排,可怎生又风恬水平云雾霭。难道是积羽沉舟,这金银呵反为轻载?心儿里好疑猜。

【幺篇】为甚么这番滚滚海藏里不沉埋?(云)这船怎生不沉?婆婆,我猜着了也。(唱)他本是个虚飘飘世上的浮财。我和你发虔心祷上苍,近岸口跪苍苔,(云)婆婆、灵兆、凤毛,都来拜者。(唱)拜、拜、拜,直拜到那月上的这海门开。

(外扮天使上,云)兀那东海龙王,上帝敕令,将庞居士应有家财,都收入龙宫海藏者。(龙神云)得令!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作起波浪,翻了那些海船,将庞居士应有的家财,都与我收了者。(水卒云)理会的,都收了也。(龙神云)吾神索回玉帝的话去。(诗云)领水卒分开波浪,显神通现出本象。将庞居士应有家财,都收入龙宫海藏。(同水卒下)(正末唱)

【金蕉叶】我则听的霹雳响惊魂丧魄,唬的我四口儿无颜落色。我则见云偶斗空中乱摆,恰便似千百面征鼙乱凯。

【调笑令】我可便自来几曾该端的便几曾该,抵多少一夜西风透霎时间四野阴霾。

【秃厮儿】赤历历那电光掣一天家火块,吸力力雷霆震半壁崩崖。俺这里轻身向前将这海岸踹,(卜儿扯科,云)居士靠后些。(正末云)婆婆,你怕甚么?(唱)你还耽着鬼魂胎,哀哉。

(云)好大风也。(唱)

【圣药王】吹的我头怎抬,刮的我眼倦开,(云)龙王呵,你这般烦恼怎么?(唱)又不比入山推出白云来。渐的呵风力衰,忽的呵云乱摆。只要你沉了咱锦帆舟楫共资财,做的个一去不回来。

(卜儿云)居士。你将钱物都沉在海里了,俺四口儿如今回去,把甚么做盘缠那?(正末云)婆婆,我瞒着你多哩。我会一桩儿手艺。(卜儿云)你会那一桩儿手艺?(正末云)我会编笊篱,鹿门山外有一园竹子,着凤毛孩儿斫将来,我一日编十把笊篱,着灵兆孩儿货卖将来,可不够俺一家儿吃粥哩。(卜儿云)这的是大缸里打翻了油,沿路儿拾芝麻也。(正末唱)

【收尾】谁不知道庞居士误放了来生债,我则待姓名儿千年万载。你便积攒下高北斗杀身的钱,(云)婆婆、灵兆、凤毛,你回头试看波。(唱)可也填不满这东洋是汇海。(同下)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一十九·彭定求
  春秋诗话卷之四·劳孝舆
  卷一百八十三·徐世昌
  唐诗镜卷四十四·陆时雍
  提要·朱彝尊
  卷四百九十四·曹学佺
  卷四百九·曹学佺
  卷十一·佚名
  卷四百四十三·佚名
  卷一百三·佚名
  畦乐诗集·梁兰
  剧说卷六·焦循
  蒋兴祖女词作鉴赏·佚名
  西渡集附録·洪炎
  长杨赋译文·扬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四十二·彭定求

        卷442_1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白居易   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   卷442_2 【吴七郎中山人,待制班中,偶赠绝句】白居易   金马东门只日开,汉庭待诏重仙才。  

  • 卷二·刘克庄

      杨、刘诸人师李义山可也,又师唐彦谦。唐诗虽雕琢对偶,然求如一抔三尺之联,惜不多见。五言叙乱离云:“不见泥函谷,俄惊火建章。剪茅行殿湿,伐柏旧陵香。”语尤浑成,未甚破碎。若《西昆酬唱集》,对偶字面虽工,而佳

  • 提要·王十朋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三东坡诗集注        别集类二【宋】提要【臣】等谨案东坡诗集注三十二卷旧本题宋王十朋撰十朋有会稽三赋已着録是集前有赵夔序称分五十类此本实止二十九类盖有所合并十朋序题百

  •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四徐安贞徐安贞初名楚璧龙丘人应制举一岁三登甲科开元中为中书舍人集贤院学士帝属文多令视草终中书侍郎与李林甫同用事天宝後避罪衡山岳寺李邕识之因载北归行至长沙谓其守曰潇湘逢故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六·佚名

      康熙二十年月正丁巳,大将军贝子彰泰等亲帅师剿贼。彰泰等疏言:提督桑额等报伪留守将军及三伪将至普安,率其众三千人欲据盘江。臣随遣安顺府驻防署前锋统领萨克察巴图鲁等率每佐领兵三名有奇,令固守铁索桥诸处。上谕:广

  • 卷八十四上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四上上  元 郝经 撰 録第二上上 历象 太极隂阳 天地 六天 仪象 晷影 黄赤道 象数之学尚矣太极之一奇一耦而生数两仪之一隂一阳

  • 提要·袁韶

    臣等谨案钱塘先贤传赞一巻撰韶字彦纯庆元人淳熙十三年进士授呉江丞厯叅知政事赠太师越国公事迹具宋史本传韶尝知临安府请于朝建许由以下三十九人之祠而各为之传赞事在寳庆丙戌至景定五年甲子而祠毁至正二年有吕渊者复

  • 皇甫晖传·欧阳修

    皇甫晖,魏州人。做过魏军卒,戍守瓦桥关,戍满当归,留在贝州屯田。当时,唐庄宗已经失政,天下人心散乱。晖为人勇猛且无赖,夜间在军中赌博,输了,就和徒弟策谋叛乱,劫持都将杨仁晟说“:唐能够灭梁而得天下的原因,是因为先得到魏拥有了

  •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佚名

    【提要】 这又是一篇大多数中国人都熟悉的名篇。文章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在于此文不仅在论辩上是经典,而且其在文学史上也是经典。文章描写人物非常传神、性格鲜明,叙述故事对仗工整、辞藻华丽,文采飞扬、正义凛然、气势磅

  • 兵一三·徐松

    捕贼三此条后原有「捕贼」二字,为《大典》原有标目,因《辑稿》已立有标题,今删。三:原作「下」,今改与前两卷编号统一。【宋会要】高宗建炎元年七月二日,诏差御营使司都统制王渊、统制官张俊讨陈州叛兵杜用,都巡检使刘光世讨

  • 春秋辨义卷四·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桓公二已夘○桓王十八年十年○齐僖二十九晋缗三卫宣十七蔡桓十三郑庄四十二曹桓五十五卒陈厉五杞靖二宋庄八秦出子二楚武三十九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终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秋公防卫侯于桃丘弗遇杜氏曰卫宣公

  • 第二章 6·辜鸿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辜讲上面提到的贵族(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姓仲孙,名彘)在父亲死后,来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想想当你生病时候,父母是那么心急如焚,那么你就知道应该对他们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 卷九十九·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九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七昭公十四年考异足利本传国人弗顺欲立着丘公之弟庚与与作舆嘉万同注放此谨按宋板永懐堂正德同崇祯本注张彊也彊作强宋板永懐堂同 末薄也

  • 续高僧传卷第第二十一上·道宣

      习禅六(本传十三人 附见一人)   唐邓州宁国寺释惠祥传一。   京师大庄严寺释昙伦传二。   蒲州仁寿寺释普明传三。   蒲州柏梯寺释昙献传四。   秦州永宁寺释无碍传五。   江州东林寺释道暀传六。

  • 佛说穰麌梨童女经·佚名

    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菩萨摩诃萨。及诸天龙药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皆来集会。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

  • 西汉文纪·梅鼎祚

    二十四卷。明梅鼎祚编。明冯惟讷曾辑陈、隋以前之诗以成《古诗纪》一百五十六卷;梅鼎祚仿其意而辑陈、隋以前之文,编为 《文纪》,此为其一。此编则一以 《史记》、《汉书》为主,而杂采他书附益之。所据根本,较诸子杂言犹

  • 法帖释文考异·顾从义

    十卷。明顾从义编撰。顾从义,字汝和,上海人。嘉靖中,授中书舍人,直文华殿。隆庆初,以预修国史成,升大理寺评事。此书乃《淳化阁帖》的释文。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辨其伪谬,析其异同。依阁帖原本的次序,编辑成十卷。自己动手缮写

  • 心目论·吴筠

    心目论,唐道士吴筠撰,原书收于吴筠《宗玄先生文集》卷中。《正统道藏》本又分出单为一篇,收入太玄部。本篇假设心目辨论,论述「动神者心,乱心者目」。谓人目光外驰,受物色诱惑,致使心乱神劳形弊。炼养形神者应守静契无,「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