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八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八目録

兰竹类

题宋徽宗画竹【明李本】

题徽宗墨竹【明杨旦二首】

题金显宗墨竹【元王恽四首】

题金显宗墨竹【元柳贯】

题金显宗墨竹【元卢亘】

金太子允恭墨竹【元】刘【因】

金宣孝太子墨竹【元张翥】

谢李息斋惠墨竹【元贡奎】

题息斋墨竹图【元元明善】

题息斋墨竹【元柳贯】

息斋墨竹【元吴师道三首】

叶敬甫所得息斋墨竹为火燎其半【元吴师道】息斋双竹图【元王冕】

题息斋竹次韵【元贡性之】

题李则平宪副所藏息斋竹【元贡师泰】

题李息斋竹【元于立】

题李息斋竹【元熊梦祥】

题李息斋画竹一枝【元张天英】

高彦敬尚书墨竹【元僧大欣】

题高房山墨竹图【元邓文原】

高房山墨竹【元郑元佑】

题高房山墨竹【元成廷珪】

房山画竹【元顾英】

房山画竹【元马庸】

房山画竹【元周谷宾】

房山画竹【元杨维桢】

遵道竹枝【元张雨】

李遵道墨竹歌【明张羽】

题故友杨孟载所画竹【明张羽】

杨孟载画竹【明徐贲】

仲昭竹【明李时勉】

题仲昭竹【明聂大年】

题夏仲昭墨竹横卷【明李东阳】

题徐士元所藏夏太常竹【明周伦】

夏仲昭画竹【明顾璘】

题夏仲昭竹【明杨慎】

夏太常墨竹卷【明吴寛】

为杨应宁题夏太卿墨竹【明吴寛】

题夏太常墨竹【明王世贞】

题杨谕德所藏王孟端潇湘万竹图【明曾棨】王孟端竹长卷【明李东阳】

王孟端墨竹【明吴寛二首】

题王孟端赠赵定轩墨竹【明吴寛二首】

题王孟端画竹後【明王世贞】

乾明院观画【宋陆游】

马和之画卷【元邓文原】

奉题匏庵所藏画【明练子宁二首】

题文徵明画【明邵宝】

定公房小画【明顾璘二首】

题画【明董其昌】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八目録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八

兰竹类

题宋徽宗画竹       【明】李 本

宣和殿下碧琅玕月影风声岂耐寒一自江南栽老桧谁将消息报平安

题徽宗墨竹【二首      明】杨 旦

萧瑟烟梢满壁风宣和御记墨?中後来大有王孙草流落天涯一様工

沙漠从无玉万竿氷天雪窖太严寒枝枝埽出伤心画犹当江南梦里看

题金显宗墨竹【四首     元】王 恽

离离香粉淡争妍莫作荒寒景趣看絶似承华宫槛畔春风和露湿阑干

一枝苍雪映辽江满意春烟锁建章监国抚军仁孝在不应游艺较萧郎

笔艺初非羡显宗承华主鬯两冲容天教二十年隂赐护养风雷见箨龙

午牎翻尽显皇书问寝龙楼孝有余梦到承华栏槛底露梢烟叶尽扶疎

题金显宗墨竹       【元】柳 贯

海润星辉大定年生绡笔笔写苍烟若为梦里篔簹谷直到洋州雪筏边

题金显宗墨竹       【元】卢 亘

天人赋物如天工墨光洒竹囬天容千年劲玉寒不死清波照响悲吟龙烟凝草緑承华殿鬼冷秋霜月如练长毫写影竹不知子夜歌残空记面春云一散风吹尘茫茫海色翻靑鳞金仙泪痕愁汉月尚怜玉轴随时新梦跨茅龙上天去女娲补天天不语海绡画鸾生翠羽踏破银湾湿河鼔射龙江深春不度风色萧萧怨千古

金太子允?墨竹      【元】刘 因

黑龙江头气郁葱武元射龙江水中江声怒号久不泻破墨挥洒余神功天人与竹皆真龙墨竹以来凡马空人间只有墨君堂何曾梦到琼华宫瑶光楼前月如练倒影自有河山雄金源大定始全盛时以汉文当世宗兴陵为父明昌子乐事孰与东宫同文采不随焦土尽风节直与幽兰崇百年图籍有萧相一代英雄唯蔡公策书纷纷少顔色空山夜哭遗山翁我亦飘零感白髪哀歌对此吟双蓬秋声萧萧来晚风极目海角天无穷

金宣孝太子墨竹      【元】张 翥

沙海神光射天起中有蟠龙龙有子混同江声何处来卷作琳琅墨池水蜿蜒歘起鳞鬛张蜕骨立化千篔簹一朝侍臣抱髥泣鹤驾不归云路长百年梁苑陵谷变流落人间能几见明昌内府应秘藏小字亲题保成殿吁嗟帝子真天人此君亦作天人真君不见洋州老太守挥洒虽工无此神

谢李息斋惠墨竹      【元】贡 奎

湖州墨竹苏州诗李侯二美能兼之长安城中忽到眼坐我六月江南时幽人江南结林屋紫碧森森万竿玉淸风激昂此君语六月寒生不知暑只今见画思故乡博山日永凝清香人生万事真适意相对悠然希坐忘

题息斋墨竹图【并序     元】元明善

已酉秋玄卿道提举求赋墨竹诗走笔快书子昂仲宾见之当大笑其狂也

玄卿口哦子昂诗手持仲宾墨竹枝此诗此画真两奇似为玄卿写幽姿日光不下云扃暗元气歘忽寒人肌枫林青青少陵梦无乃泽畔逢湘累楚江小月晃初夜淇园苦雨秋竹迷二妃弹瑟泪如雨幽壑龙潜春欲飞天路迢遥独後来黑雨挟风山鬼啼老气盘空根彻泉地灵上欣玄冥悲摩挲老眼久知画恍然吾与造物移挥杯三叫我非狂墨渖翻江江竹辞

题息斋墨竹        【元】柳 贯

李侯笔下翠琅玕着处清风起昼寒茧纸兰亭谁絶识只将玉匣诧人看

息斋墨竹【三首       元】吴师道

长忆东阳旧使君秋风吟倚瘦休文石根数叶萧萧碧长伴幽人一壑云

碧鲜迎舞翠华临一日清风满禁林得士虽闻诸老荐报恩谁识此君心

彭城一派接洋州千载真传属蓟丘举世随风翻墨水凝神谁识与天游

叶敬甫所得息斋墨竹为火燎其半

【元】吴师道

李侯妙画夺天机回禄祝融将取之赖是清风满盘谷不令虐焰尽高枝

息斋双竹图        【元】王 冕

李侯画竹真是竹气韵不下湖州牧墨波翻倒徂徕山笔锋移出篔簹谷千竿万竿清影远百丈十丈意自足就中分取一两枝别是山隂潇洒族疎梢飒飒凤尾颤修干隐隐虯龙伏凭轩忽若秋风来坐使旁人脱尘俗我生爱竹太僻酷十载狂歌问淇澳归来不得翠琅玕听雨冷眠谿上緑而今已断那时想见景何曾动心目便欲为君真致之相对空牕慰幽独

题息斋竹次韵       【元】贡性之

忆昔舟泊湘江时青天皓月流素辉美人骑龙上天去游魂夜半招不归兴来一饮三百斛醉倒肯惜千金挥孤鸾随影秋水碧鹧鸪叫入苍云飞凉飇飒飒似鸣籁翠雾漠漠如张帏胷中气吐万菡萏笔底势走千明玑飇车揺揺渺何许疑是柱头丁令威风流云散世已远萧条遗墨人间稀眼前頫仰即千载底问谁亡复谁在我来见画如见人往事悠悠付深慨挂之高堂素壁中老气凛凛回长风狂歌起舞还自惜笑看白日行青空题李则平宪副所藏息斋竹  【元】贡师泰

满川风雨长篔簹吹作参差三凤凰箨粉已翻龙甲紫墨花还染羽毛苍春寒弱干当轩润日暮清隂入酒凉便欲截筒鸣嶰谷却愁弹瑟望潇湘

题李息斋竹        【元】于 立

蓟丘最爱山隂道个个人家好竹林夜半翠烟三万顷玉箫人倚凤凰鸣

题李息斋竹        【元】熊梦祥

蓟丘道人写潇洒烟寒兔冷石齿苍素娥剪翠云叶乱三十六陂春水香

题李息斋画竹一枝     【元】张天英

十年不见李青莲几度溪头共醉眠寂寞一枝江上影翛翛龙尾拂苍烟

高彦敬尚书墨竹      【元】僧大欣

西域高侯自爱山此君氷雪故相看苍梧帝子秋风泪翠袖佳人日暮寒妙处宁论铁钩锁深情莫报翠琅玕诛茅何处隂厓底静看梢头玉露漙

题高房山墨竹图      【元】邓文原

人才有我难忘物画到无心恰见工欲识高侯三昧手都缘意与此君同

高房山墨竹        【元】郑元佑

高侯胸中渭川之千亩家居房山未必有如何文章政事之暇日能为此君图不朽想当飞墨时苍龙投砚池山雨急洗琅玕节海月静照珊瑚枝自侯骑箕上天去浮世茫茫水东注千秋万古房山云载拜为侯赋墨君

题高房山墨竹       【元】成廷珪

黄花山主澹游翁写竹依稀篆籀工独有高侯知此趣一枝含碧动秋风

房山画竹         【元】顾 瑛

渴龙饮海海水寛铁网下截珊瑚寒道人醉卧叫寒玉金粉乱落松花坛

房山画竹         【元】马 庸

老龙吹笛海波寛一夜湘君白发寒只恐惊飞双铁影长留明月护天坛

房山画竹         【元】周谷宾

房山云涌砚坳寛铁火氷瓯涤笔寒海上仙人应拔宅却飞林影落诗坛

房山画竹         【元】杨维桢

高秋木落天宇寛洞庭潇湘生暮寒剑气横空月在地老蛟夜护仙都坛

遵道竹枝         【元】张 雨

篔簹谷口白云生云里琅玕万玉声惊破幽人春枕梦一牕斜月半梢横

李遵道墨竹歌       【明】张 羽

墨竹昉自何人始辋川石刻今余几後来萧悦稍出羣香山侍郎独称美洋州太守善写真长帽先生差可拟江南漫作金错刀枝叶?褷何足齿北方作者夸澹游房山继之妙莫比吴兴公子最擅名同时亦数蓟丘李蓟丘有嗣能传家笔势翩翩此其是一笔玉立无因依风露淋漓犹满纸想当涂洒发幽兴静对山僧北牎里江湖无人老成尽百艺荒凉今已矣展图三叹墨君堂秋声满座悲风起

题故友杨孟载所画竹    【明】张 羽

数叶萧萧浄俗尘人虽物故墨犹新故人清瘦原如竹见竹何殊见故人

杨孟载画竹        【明】徐 贯

江南看竹不为罕水郭山邨常种满东里千竿绕佛亭西邻万本连书馆密叶分隂小阁深斜枝度影虚帘短萧踈夜月翠羽凉揺曳南风鸟声暖嗟余好竹处处游径造岂减王猷诞湘江淇水无不到嶰谷柯亭亦尝欵人间音律性所好收作鸾笙与凤管或裁文箨制小冠时寻新笋供清馔朝行竹下暮仍往自谓竹缘终不断朅来并州苦寒地沙土扑面心烦懑宁无塞草共山花惟觉麄踈俗吾眼胸中尘气久已积对此汾河讵能澣君心饱有渭川思挥洒风烟意闲散封图远送邀我题措语苦澁顔何赧

仲昭竹【为韩侍       明御题】李时勉

渭川一千亩此地两三竿盛夏那知暑隆冬亦傲寒清隂连野外翠色上云端不是全高节如何耐久看

题仲昭竹         【明】聂大年

舍人老作郧阳守尚爱挥毫写竹枝絶似舣舟江水上鹧鸪啼断雨来时

题夏仲昭墨竹横卷【盖陈缉熙先明生故物也】李东阳

崐山夏老能笔耕开云种玉看峥嵘千条万叶入霄汉世间草木空有名来持琅玕叫阊阖坐使石燕无光晶北人赏竹如赏玉直以高价酬丹青衡开丈尺直踰咫不见枝梢见根柢恍疑湘浦推篷行飒雨惊飇过双耳九疑山高望不极影落洞庭清彻底灵籁时来天乐风钓竿不动珊瑚水珊瑚水冷鱼龙藏此翁一去魂茫茫江山有神故物在环佩无声凉夜长东吴老子图书散南国诸生思未忘重向玉堂修竹谱须将偃竹记篔簹题徐士元所藏夏太常竹   【明】周 伦

貌得高林数竿竹春雨淋漓饱新沃姢姢浄洗断埃尘彷佛蓝田迸苍玉挂壁悠然独坐看顿令六月生昼寒会贪余?遍寰宇忽遣烦郁成娱欢竹里参差一拳石相倚年年度朝夕氷霜不改岁寒心老去孤臣抱忠赤太常写此遗君家不是?常桃李花卭枝剪掷澄潭下回首风雷老龙化

夏仲昭画竹        【明】顾 璘

石濑??水风篁袅袅枝尘途贪见画草阁梦题诗枕簟横秋薄樽罍过月迟苍林殊可老朱绂果何为

题夏仲昭竹【寄陶      明良伯】杨 慎

太常胸次潇洒寛少年爱写生琅玕白头艺苑更入妙笔法远追王孟端两家名藻雄吴下品题未觉风流亚一纸能令百世传两竿不啻双金价人言画竹非画工草书结构将无同谁家高堂名宝绘徐熙花鸟迷青红玉人佳兴松江东寄图索赋随长风遥知把玩清香里正是相思明月中

夏太常墨竹卷【为杨郎    明中题】吴 寛

友石山人去不还派传墨竹在崑山长身迥出云烟外疎影平分水石间管列笙竿陈雅乐声囘环佩入清班此君此日常相见种处从今手可芟

为杨应宁题夏太卿墨竹   【明】吴 寛

舍人好画谁与俦子美诗里之刘侯凤池退食多清暇每抱缣楮从人求昨者开筵宴宾客四壁彷佛横沧洲酒酣指点到修竹数竿倒拂湘江秋清风翛翛刷翠羽孤凤欲下中堂游乃知夏卿妙笔墨奇态纵横才顷刻歘然令我走避之仰面分明堕崖石纷纷真赝不可知我意是竹皆堪诗试看北地苦难得此种数尺青垂垂舍人好画兼好奇明日南行过九疑扁舟夜静月初出想对楚人歌竹枝

题夏太常墨竹       【明】王世贞

先朝供奉去修文写竹高名祗尚闻笔笔枝头袅鸾凤家家障子锁烟云乾坤只合留清气丘壑端应貌此君解道夹池饶胜色不知原自免园分

题杨谕德所藏王孟端潇湘万竹图

【明】曾 棨

王郎画竹何神奇落笔便觉清风吹蛟龙怒奔雷雨泣沧溟倒卷云淋漓有时气酣索纸笔兔起鹘落谁能测纵横满眼金错刀四座隂森氷雪色九疑峯高靑入天洞庭水与三江连霓旗翠羽半明灭至今遥拂苍梧烟玉堂之居迥萧爽谁与此君同一赏关西美人襟抱清对此翛然絶尘想我亦平生爱竹流乘兴欲作潇湘游何时泛舟弄明月推篷却听江南秋

王孟端竹长卷       【明】李东阳

九龙山翁兴豪放手持蜿蜒青竹杖酒酣怒掷江中流化作一龙长数文一龙跃起一龙随倏忽羣龙骇奔浪穿沙触石连云雾头角森森各相向其间小者称箨龙鳞甲蜕尽风神同人道此翁善剧戏造化乃在指掌中君不见九龙山翁去何许九龙山上多风雨素壁空堂杖影寒夜半无人作龙语

王孟端墨竹【二首为     明贞伯题】吴 寛

九龙山下竹千竿尽属高人王孟端何处看来浑似此山堂疎影落漪澜

百年风致宛如新满地清隂庇後人金母桥头重问舍墨君堂上旧传神

题王孟端赠赵定轩墨竹【二首 明】吴 寛

凤凰池上掌丝纶余兴依然见墨痕戏写一枝何处赠吴门相见赵王孙

秋风欲动觉萧萧万木空怜叶自凋见说舍人高致好一枝惟许换吹箫

题王孟端画竹後      【明】王世贞

老可醉吸潇湘色吐出千枝万枝碧彭城才守诧墨派一扫枯篁一千尺孟端自是琅玕裔幅幅生绡露生气离褷残渖若有神或浓或淡皆天真後来太常非其伦自言远步湖州尘但恨无过梅道人声华积渐背时口遗蹟飘零落余手高阁如聆鸾凤鸣华堂瞥覩云烟走君不见黔宁假王金如山乞君片纸君仍悭野人手植三万个落日清流相对闲

乾明院观画        【宋】陆 游

唐年兰若占闲坊名画萧条半在亡簌簌踈篁常似雨隂隂古屋自生凉入门叠鼔初催讲唤马斜阳欲满廊显晦熟思真有数万金奇迹弃颓墙

马和之卷         【元】邓文原

回岚泂壑玉参差满地浓隂日影迟寂寂柴门云自合深深灌木鸟仍窥沧浪唱晚空天地緑绮?幽过竹篱岂是柴桑归去者时临清浅赋新诗

奉题匏庵所藏画【二首    明】练子宁

鹤羽翛翛弄月明篔簹谷里暮寒生凭谁截作参差玉吹出伶伦嶰谷声

百尺长松石上栽紫云深护碧崔嵬緑蓑坐钓磐陀石细雨斜风不肯囘

题文徵明画        【明】邵 宝

於画见书法萧然无滞情君看片石畔丛竹忽然生

定公房小画【二首      明】顾 璘

斲来东海骨长惹老龙争写作如来供犹含风雨声洗尽尘埃色湘江暮雨余谁将明月影留照草堂虚

题画           【明】董其昌

花竹蒙茸野水纡闲弹别鹤试游鱼经春自领湖山长可奉东皇咫尺书

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七十八

猜你喜欢
  徐介轩·唐圭璋
  牟子才·唐圭璋
  李久善·唐圭璋
  第二十八出 悟奸·李渔
  卷之四挽联·梁章钜
  江月松风集卷一·钱惟善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张景
  吕须贾大夫■〈言〈宀卒〉〉范叔·臧懋循
  卷二十四·仇兆鳌
  卷176 ·佚名
  卷四十九·陈起
  卷四百七十七·曹学佺
  卷五十六·陈邦彦
  御选宋诗卷四十八·康熙
  第一回 神仙大会·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侍讲溍(日损斋稿)·顾嗣立

    溍字晋卿,婺州义乌人。生而俊异,学为文,顷刻数百言。弱冠西游钱塘,得见遗老巨工宿学,益闻近世文献之详。还从隐者方韶父游,为歌诗相唱和,绝无仕进意。延佑开科登进士,授宁海丞。至顺初,以马祖常荐,入应奉翰林文字,转国子博士,出提

  • 西伯利亚·徐志摩

    西伯利亚:——我早年时想象 你不是受上天恩情的地域: 荒凉,严肃,不可比况的冷酷。 在冻雾里,在无边的雪地里, 有局促的生灵们,半像鬼,枯瘐, 黑面目,佝偻,默无声的工作。 在他们,这地面是寒冰的地狱, 天空不留一丝霞采的希冀, 更不问

  • 卷十四·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十四明 高棅 编五言古诗名家【下之二】韦应物【白乐天云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然后贵之 李肇国史补

  • 卷之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五十章 中西初期的交涉·吕思勉

    世界是无一息不变的,人,因其感觉迟钝,或虽有感觉而行为濡滞之故,非到外界变动,积微成著,使其感觉困难时,不肯加以理会,设法应付,正和我们住的屋子,非到除夕不肯加以扫除,以致尘埃堆积,扫除时不得不大费其力一样。这话,在第一章中,

  • 皇王大纪卷二十一·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康王元年自帝太昊开明伦理后圣继作至于康王脩身齐家之法备矣于是集为十篇以垂后世统人伦曰天下之人莫不有家家之大至于王者极矣君臣父子夫妇谓之三纲夫妇父子君臣长幼朋友谓之五典又曰五常父子兄弟

  • 平定金川方略卷五·来保

    乾隆十三年正月乙未纪山奏言西南两路军营汉土官兵暨各色匠役运夫等不下五万余人每日约需米麫五百石口外运送军粮蛮夫不足供役万不得已添雇内地雅州天全芦山及成重保顺叙嘉等各府州人夫分运又有本人不敢亲往者出价雇人

  • 刘善明传·李延寿

    刘善明,是刘怀珍的族弟。父亲刘怀人,在宋朝做官为齐、北海二郡太守。元嘉末年,青州发生饥荒,人与人彼此相食。刘善明家里有积存的谷子,自己只吃稠粥,开仓救灾,乡民有很多获得了活命和救助,百姓们都把他家的田地称为续命田。刘

  • 仪制一·徐松

    垂拱殿视朝天头原批:按此门「垂拱」及下之「文德」而外,尚有讲武、崇政、崇德、延和、景德、长春、崇元、紫宸等视朝,盖举其大者,如汉建章、唐大明耳。今仍其旧,不为区分。【宋会要】国朝之制,垂拱殿受朝,先宰臣升殿奏事,次枢

  • 哀公(元年~十四年)·公羊高

    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鼷鼠食郊牛,改卜牛。夏四月辛巳,郊。秋,齐侯、卫侯伐晋。冬,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哀公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娄,取?东田及沂西

  • 卷五·郑玄

    ◎天官冢宰下(○陆曰:“本亦作天官冢宰下。”)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毒药,药之辛苦者,药之物恒多毒。《孟子》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瞑,眠见反,徐亡于反。眩,玄见反,徐音玄,刘音虎县反。不瘳,敕留反。)[疏]“医师

  • 卷三十八·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八宋 李明復 撰襄公程頤曰襄公名午成公子簡王十四年即位襄諡也因事有功曰襄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孫蔑會晉欒黶宋華元衛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圍宋彭城謝湜曰楚以兵入魚石于彭城魚石以

  • [第九品]法双论·佚名

    [第一]施设分总说分七八善是善法耶?善法是善耶?不善是不善法耶?不善法是不善耶?无记是无记法耶?无记法是无记耶?七九非善是非善法耶?非善法是非善耶?非不善是非不善法耶?非不善法是非不善耶?非无记是非无记法耶?非无记法是非无记耶

  • 小鸣稿·朱诚泳

    十卷。明朱诚泳撰。朱诚泳,号宾竹道人,明太祖五世孙。生年不详,弘治元年 (1488)袭封秦王。性孝友恭谨,尝铭冠服以自警,建正学书院,又旁建小学,择军校子弟之秀慧者延师教之,卒谥简。著有《小鸣稿》 十卷。此集为朱诚泳

  • 草书势·崔瑗

    一篇。书论。东汉崔瑗撰。瑗(77—142年),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省)人。官至济北相。工书,尤善章草。师承杜度,并称崔、杜。张芝曾学其笔法。是篇言草书(主要指章草)的产生及特点。

  • 御定执中成宪·佚名

    八卷。清爱新觉罗·胤祯敕撰。是书于雍正六年(1728)始撰,雍正十三年(1735)书成奏进,宣付武英殿校刊,乾隆三年(1738)完成,御制序文颁行。前四卷录尧以来至明孝宗之嘉言善政,后四卷为唐虞至明诸臣之论说,皆关于治国之道者。如

  • 闽游月记·华廷献

    二卷。明末清初人华廷献撰。华廷献字修伯,江苏无锡人,生卒年月未详。崇祯进士,曾官明福建沙县、归化知县。《闽游月记》记华廷献宦游福建乙酉(1645年)丙戌(1646年)两年间所闻见事。起自除补归化县赴闽,迄至逃归故里。首卷

  • 礼法华经仪式·知礼

    宋四明沙门知礼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