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日本国志序

东方诸国足以自立、足以有为者,惟中国与日本而已。日本创国周秦之间,通使于汉,修贡于魏,而宾服于唐最久亦最亲。当唐盛时,日本虽自帝其国,然事大之礼益虔,喁喁向风,常选子弟入学,观摩取法,用能沾濡中国前圣人之化,人才文物盖彬彬焉,与高丽、新罗、百济诸国殊矣。唐季衰乱,日本聘使始绝,内变继作,驯至判为南北,裂为群侯。豪俊麋沸云扰,其迭起而执魁柄者,则有平氏、源氏、北条氏、足利氏、织田氏、丰臣氏、德川氏。七八百年之间国主高拱于上,强臣擅命于下,凡所谓国政民风、邦制朝章,往往与时变迁,纷纭糅杂,莫可究诘。中国自元祖误用降将,黩武丧师。有明中叶,内政不修,奸民冒倭人旗帜,群起为寇,遂使日本益藐视中国,颛颛独居东海中,芒不知华夏广远。一枭桀者流,辄欲冯陵我藩服,龋龅我疆圉,悯然自大,甚骜无道。中国拒之,亦务如坊制水,如垣御风,勿使稍有侵漏。由是两国虽同在一洲,情谊乖违,音问隔绝。

近世作者如松龛徐氏、默深魏氏,于西洋绝远之国尚能志其崖略,独于日本考证阙如。或稍述之而惝恍疏阔,竟不能稽其世系疆域,犹似古之所谓三神山者之可望不可至也。咸丰、同治以来,日本迫于外患,廊然更张,废群侯,尊一主,斥霸府,联邦交,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虽其改正朔、易服色,不免为天下讥笑,然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其创制立法亦颇炳焉可观,且与中国缔交遣使,睦谊渐敦,旧嫌尽释矣。自今以后,或因同壤而世为仇雠,有吴越相倾之势;或因同盟而互为唇齿,有吴蜀相援之形。时变递嬗,迁流靡定,惟势所适,未敢悬揣。然使稽其制而阙焉弗详,觇其政而懵然罔省,此究心时务闳览劬学之士所深耻也。

嘉应黄遵宪公度以著作才屡佐东西洋使职,光绪初年为出使日本参赞,始创《日本国志》一书,未卒业,适他调,旋谢事,闭门赓续成之。采书至二百余种,费日力至八九年,为类十二,为卷四十,都五十余万言。岁甲午,余蒇英法使事将东归,公度邮致其稿巴黎,属为之序,且日:"方今研史例而又谙外国情势者无逾先生,愿得一言以自壮。"余浏览一周,喏曰:此奇作也!数百年来鲜有为之者。自古史才难,而作志尤难。盖贯穿始末,鉴别去取,非可率尔为也。而况中东暌隔已久,纂辑于通使方始之际乎?公度可谓闳览劬学之士矣。速竣剞劂,以饷同志,不亦盛乎?他日者家置一编,验日本之兴衰,以卜公度之言之当否可也。

光绪二十年春三月钦差大臣出使英法义比四国二品顶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薛福成序于巴黎使馆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二·表第六·柯劭忞
  卷第二百七十六 後唐紀五·司马光
  卷四百八 元祐三年(戊辰,1088)·李焘
  御批歴伐通鉴辑览卷九十九·乾隆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六·佚名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十八·佚名
  提要·汪藻
  通志卷七十九上·郑樵
  卷一百八·张守节
  齐藏珍传·薛居正
  魏纪三 烈祖明皇帝上之下太和二年(戊申、228)·司马光
  卷四十三·雍正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司马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丁绍仪

    ○华长发词国初吾邑书家称孙、高、严、华,余少时见故家联匾,多四家书,乱後胥成灰炉矣。家有静安堂,字即孙书,今堂在,而匾已无有。孙名雄禾,字稚均,笔劲如铁,世推第一,以布衣终。高名世泰,字汇★,前明进士,曾官推学佥事,词均无传。严

  • 元诗选初集乙集目录·顾嗣立

    耶律中书令楚材(湛然居士集) 刘太保秉忠(藏春集) 刘尚书秉恕 郝信使经(陵川集) 许文正公衡(鲁斋集) 王学士恽(秋涧集) 程承旨巨夫(雪楼集) 吴文正公澄(草庐集) 吴参政当 元总管淮(金囦吟)

  • 卷三百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雪篷藁姚镛字希声一字敬庵号雪篷剡溪人嘉定间举进士为吉州判官以平寇论功不数年擢守章贡后因迕帅臣重贬衡阳自裒诗文题曰雪篷藁端平乙未自为序春日书

  • 卷十一·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十一许景先若耶春意越水正逶迤,艳阳三月时。中有婵娟子,含怨望佳期。鲜肤润玉泽,微眄动蛾眉。解佩遗中浦,折芳怀所思。彩色岂不重,(坏去土改王)艳难久滋。一歌江南曲,再使妾心悲。 【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七。

  • 原序·汪泽民

    诗所以咏情性而夲乎风教之盛衰其体固有古近之殊求之六义一也宛陵为江左大藩文风之盛盖乆矣世逺而辞不传宋太平兴国中少卿李公以文学显继而侍读梅公以诗名当世搜访所作皆仅余数篇侍读从子都官圣俞则尤大昭著者幸其集独

  • 卷四百九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九十九姚合题凤翔西郭新亭西郭尘埃外新亭制度奇地形当要处人力是闲时结构方殊絶高低更合宜栋梁清俸买松竹远山移佛【一作僧】寺幽难敌仙家景【一作境】可追【一作遗】良工慙巧尽上客恨逢

  • 御选明诗卷六十二·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六十二五言律诗十三陆彦章新桥暂泊徙倚新桥路征人感滞留月明前岛出风定众帆收华髪欺清镜黄花怯素秋平生求友志到此信悠悠毘陵道中喜见恵山一名九龙山名山随处好况复故园看绀宇蔵丹叶苍厓漾碧澜

  • 列传第三十六 臧盾弟厥 傅岐·姚思廉

    臧盾,字宣卿,东莞莒人。高祖焘,宋左光禄大夫。祖潭之,左民尚书。父未甄,博涉文史,有才干,少为外兄汝南周颙所知。宋末,起家为领军主簿,所奉即齐武帝。入齐,历太尉祭酒、尚书主客郎、建安、庐陵二王府记室、前军功曹史、通直郎、

  • 卷之四百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三百五十五·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十二月。癸卯朔。上诣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壬申皆如之。记注○谕内阁、现在军务未平。从征将士。冒镝冲锋。备尝艰苦。烽烟所至。民生不得安业。朕宵旰焦劳。时

  • 志卷第十一 高丽史五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地理二。○庆尙道在三韩为辰韩在三国为新罗及太祖幷新罗百济置东南道都部署使置司庆州。 成宗十四年分境内为十道以尙州所管为岭南道庆

  • 卷三十三 天祚播迁·李有棠

    道宗寿隆七年春正月甲戌,道宗崩,皇太孙即位,是为天祚皇帝。讳延禧,小字阿果。父顺宗,即昭怀太子也。母贞顺萧后。生六岁,封梁王,进燕国王、尚书令、大元帅。至是嗣立。二月壬辰朔,改元乾统,大赦。诏为耶律伊逊所诬陷者,复其官爵

  •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七·拜住

     杂令  上用甲至大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御史台奏:监察每文书里说有,「脱脱木儿驸马根底,与甲时分,柒伯副内,脱脱木儿驸马穿的甲已与了两副,八鲁剌等又与了壹副细甲。」么道。这勾当俺问那不问?奏呵,八鲁剌根底依您奏来的要罪过

  • 卷八·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八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王制其有中士下士者数各居其上之三分集说郑氏曰谓其为介若特行而并会也居犹当也此据大国而言大国之士为上次国之士为中小国之士为下士之数国皆二十七人各三分之上

  •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安乐世界。与大菩萨众。所谓观自在菩萨。得大势菩萨。除一切盖障菩萨。地藏菩萨。普

  •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法成

    沙门法成集将释此经。总以五门分别。一立所宗。二明归乘。三明归分。四辩归藏。第五解释。如是五义。依大小乘经及以诸论。今当略释。第一言立所宗者。世间宗见。虽有无量。以要言之。不出二种。一外。二内。彼外宗见

  • 僧宝正续传卷第七·祖琇

    隆兴府沙门 祖琇 撰德山木上座师出於木氏。因以名之。其远祖曰重。是为少昊之叔也(重见左传)。绝有德于民。帝嘉之。以为勾芒。使居于穷桑。爵青阳侯。自是子孙蕃衍。凡日月霜露。所至必与焉。唯穷发之北。与大瀛之

  • 明武宗宝训·费宏

    明武宗朱厚照语录汇编。费宏等编纂。嘉靖四年(1525)成书,与《明武宗实录》同进。十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二卷。凡四十一子目,前有明世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