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徐俯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徐俯(?-1141)字师川,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以父禧死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司门郎中。靖康二年(1127)张邦昌僭位,遂致仕。高宗朝,起为右谏议大夫,赐进士出身,历翰林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寻奉祠归。绍兴九年,知信州,十一年卒。《宋史》有传。与曾几、吕本中游,列名《江西诗社宗派图》,为江西派诗人。词存十七首,见《乐府雅词》卷中。

●卜算子

徐俯

天生百种愁,挂斜阳树。

绿叶阴阴自得春,草满莺啼处。

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

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

徐俯词作鉴赏

此词写离愁,但能独辟蹊径,创造出一种刚健质朴的意境。

“天生百种愁”,词一开头,就将胸中万斛愁情,喷薄而出,这也是和花间委婉含蓄的抒情风格所不同的。愁本胸中,怎么会挂斜阳树呢?这句看似无理的话,实际上表达的是一种趋近极至的感情,亦有所本。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诗云:“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写他的心“西挂咸阳树”,全赖“狂风吹”三字作为动力。而徐俯词中的境界则相对静止,没有强烈的动词,写的是所思之人远山外,词人举目远望,唯见斜阳照处,烟雾迷茫,绿树青山,好似披挂着满树愁绪。词人触景生情,于是就产生这种形似无理、实却情深的语言。

“绿叶”二句承上语意,描写词人所见景物:树上绿叶,树下芳草,还有那飞舞其间的啼莺,都是当时的景致。由于词发端情绪激越,至此则略一顿挫,节奏上趋于舒缓和平稳。就词意而言,说的是先以愁人之眼观树,遂觉满树愁情,而今冷静观察,才知树自为树,人自为人。“自得春”三字,下得极妙。绿树芳草,欣欣向荣;黄莺当春,自鸣得意,与人邈不相涉,唯达其理者体其情也。这里虽宕开一笔,但却使词有了更深的意味。

下片开始具体写所愁的内容:“不见凌波步,空忆如簧语。”从这两句看,主人公怀念的是一位绝色佳人。“凌波步”,形容女子走路时步履轻盈的姿态,语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如簧语”,形容女子的声音美妙动听,有如音乐,语出《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但把原来的贬义改为褒义。此词,由于笔墨有限,不能对佳人之美作细致的描绘,往往只是拣最传神的地方点染几笔;这位佳人轻盈的步履、美妙的声音,一直萦回主人翁的胸臆。因被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遮断,佳人亿而不见,便产生难以排解的愁怨。这两句既与起首二句相映射,也逗引起结尾二句,为实写。

结尾两句“柳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是用借喻手法来写愁。徐俯这里是说,愁自外面向主体袭来,要借客体的力量把它挡住。他用山来构成重重叠叠的屏障,企图阻挡忧愁的侵袭;然而仍然阻挡不住,则愁之深重,更加可想而知了。愁的来路为何和山有关,盖因所思之人斜阳外、山那边,这里是照应开头。起首以树比愁,结尾以山遮愁,前后照应,浑然一体。这个借喻新奇工巧,历来为人所称道。

猜你喜欢
  韩准·唐圭璋
  李漳·唐圭璋
  卷十四·何汶
  作者题词·汤显祖
  北郭集卷五·许恕
  卷二十九·黄希
  对月(译诗)·徐志摩
  一首桃花·林徽因
  卷四十四·唐圭璋
  卷33 ·佚名
  卷一百七十七·曹学佺
  止斋集补钞·吴之振
  武仲清江集钞·吴之振
  御选元诗卷六十·康熙
  提要·陈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八·曾国藩

      杜工部五古下九十五首  杜鹃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有竹一顷馀,乔木上参天。杜鹃暮春至,哀哀叫其间。我见常再拜,重是古帝魂。  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瞋。仍

  • 卷二·吕诚

    ●钦定四库全书来鹤亭集卷二(元)吕诚 撰洪武辛亥南归重渡梅关二首去年窜逐下南溟万里归来髩已星望入西川天一发香炉长绕九江青其二归路篮舆鹤背青保昌东下过长亭今朝又向梅关度此是江南第一程舟中望庐山庐山昔在图中见

  • 卷一百八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八十六韦应物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晩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

  • 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司马迁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

  • 载记第十三 苻坚上·房玄龄

    苻坚,字永固,一名文玉,雄之子也。祖洪,从石季龙徙邺,家于永贵里。其母苟氏尝游漳水,祈子于西门豹祠,其夜梦与神交,因而有孕,十二月而生坚焉。有神光自天烛其庭。背有赤文,隐起成字,曰“草付臣又土王咸阳。”臂垂过膝,目有紫光。洪

  • 第三十六回 正刑戮众恶骈诛 纵奸盗百官抗议·蔡东藩

      却说也先铁木儿欲拥着少女寻欢,面上忽被击一掌。这掌非少女所击,乃是这半老佳人,旁击过来的。当下恼了也先铁木儿,出外呼婢媪多人,将她母女褫去衣裳,赤条条的系住床上,覆以重衾。一面煨着炉炭,借御寒气,一面煮着春酒,狂饮

  • 第五章 复明运动(附钱氏家难)(七)·陈寅恪

    关于列朝诗集,凡涉及河东君者皆备述之,其涉及牧斋者则就修史复明两端之资料稍详言之。至于诗学诸主张,虽是牧斋著书要旨之一,但此点与河东君无甚关涉,故不能多所旁及,仅择录一二资料聊见梗概,庶免喧宾夺主之嫌。容希白庚君著

  • 慎独第十·佚名

    善者行之总,不可斯须离,可离非善也。人之须善,犹首之须冠,足之待履。首不加冠,是越类也;足不蹑履,是夷民也。争处显而修善,在隐而为非,是清旦冠履而昏夜倮跣也。荃荪孤植,不以岩隐而歇其芳;石泉潜流,不以涧幽而不清;人在暗密,岂以隐

  • 卷五·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五宋 高闶 撰桓公二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按长历正月甲申朔月内无甲戌而太岁乃在甲戌恐纂年者误加之或疑甲戌在去年冬十有二月而去年不书秋冬误着此月或疑此日下书陈佗杀太子事其简编脱

  • 卷九十六·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六庶人之孝爱亲左传赵宣子【盾】田于首山舍于翳桑【桑之多隂翳者】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遣之使尽之

  • 孟子卷六 ·朱熹

    宋 朱子 集注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告子曰性犹

  • 卷七·佚名

    △赞三昧相品第九尔时世尊,赞不空见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不空见。汝於往昔乃能供养无量无数诸佛世尊,於诸佛所种诸善根。具足修行诸波罗蜜。一切法中所作已办。而常为彼诸众生辈。作不请友为行大慈。成就正信诸众生故。

  • 卷六·佚名

    尔时宝吉祥菩萨。问大虚空藏菩萨言:仁者汝已净出世间道耶虚空藏菩萨言:善男子如是已净。复问言云何已净。答言我清净故已净。复问言云何我清净。答言世间清净故我清净。复问言云何世间清净。答言善男子色前际清净无去故

  • 志 行 自 述·太虚

    ──十三年春作──比年来藉国中学佛士夫之力,余于佛教所期兴革之事,直接间接,举办不一。然余志行之所在,将奉之以尽此一报身而为长劫修菩萨道之资粮者,恐尚有未喻。兹值海潮音第五年发刊之始,特为拈出,供海众之论究焉。昔仲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七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七卷辨护法等四种罪人不定义 论阐提断善根义 广辩诸佛非天非非天等事 辨三漏义 辨七漏义德王品之第二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至)是名不闻而闻案。僧亮曰。上说有为作因无常。涅槃从了

  • 卷第六·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六尊者世亲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分别根品第二之四如是已说不相应行。前言生相生所生时非离所余因缘和合。此中何法说为因缘。且因六种。何等为六。颂曰。能作及俱有  同类与相应遍行并异熟  

  • 梵志计水净经·佚名

    失译人各附东晋录,即中阿含水净梵志经

  • 大摩里支菩萨经·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天息灾译   佛在给孤独园,先为苾刍说菩萨名,及咒,次说种种护摩仪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