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吴安国传

吴安国字镇柳,处州人。他是太学进士,累官升任考功郎官。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金国,逢金人背弃盟约,把他拘留胁迫他服从,吴安国毅然正色说:“我的头可以得,我的气节不可以强夺,只知道为帝王的事业竭诚而死,皇帝的使命怎么敢侮辱?”金人不敢冒犯他,遣他返回。后来知袁州,去世。

猜你喜欢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脱脱
  ●卷二·刘一清
  路史卷二十四·罗泌
  卷之二百六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零六·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狎邪鬼·李定夷
  第十卷 光绪(下) 宣统·缪荃孙
  三三 军机大臣奏检出《永乐大典》目录及全书各十本呈进片·佚名
  卷四十七·佚名
  辛弃疾传·脱脱
  第十节 刑 制·吕思勉
  中华民国解·章太炎
  元年·佚名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清照·唐圭璋

      清照,号易安居士,“全”已见。   新荷叶   薄露初零,长宵共、永昼分停。绕水楼台,高耸万丈蓬瀛。芝兰为寿,相辉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净,捧觞别有娉婷。   鹤瘦松青,精神与、秋月争明。德行文章,素驰日下声名。东山

  • 薛燧·唐圭璋

      燧字子新,号独庵,与林洪同时。   南乡子   柳色锁重楼。楼上轻寒不满钩。堆径落约深半指,悠悠。飞絮帘栊几许愁。   逐日望归舟。暖藕全宽玉臂韝。待得君来春去也,休休。未老鸳鸯早白头。

  • 李甲·唐圭璋

      甲字景元,华亭(今江苏松江)人。善画翎毛。宋诗纪事补遗卷三十一云:李景元,元符中,武康令。   望云涯引   秋容江上,岸花老,蘋洲白。露湿蒹葭,浦屿渐增寒色。闲渔唱晚,鹜雁惊飞处,映远碛。数点轻帆,送天际归客。   凤台

  • 第二十四回 轻薄子色胆包天 端庄女舌辩无双·萧晶玉

    却说孙氏见蜂儿去远,用手指着说:“该该!今日可完了姑娘的威风了!”梁氏说:“青侄女,你摔倒他就是了,不该拉着腿子那们一阵拉,我只怕拉坏了他,可怎幺好?”孙氏说:“拉掉了那娼妇的腿才好呢,留着他作什幺?”王氏说:“

  • ●小令(下卷)·王九思

    朝天子 醉太平 寄生草 醋葫芦 落梅风 塞鸿秋 满庭芳 驻马厅(南) 山坡羊(南) 黄莺儿(南) 一封书(南) 驻云飞(南) 傍妆台(南) 黄蔷薇 一半儿

  • 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林徽因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来哀悼你的死;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那样笨,那样慢,啊,弟弟不要伤心,那是——你自己也明了——这沉默的光荣是你。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

  • 卷四百五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五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八十九 王守仁 山中立秋日偶书 风吹蝉声乱林卧惊新秋山池静澄碧暑气亦巳收青峰出白云突兀成琼楼袒裼坐溪石对之心悠悠倏忽无定态变化不可求浩然发长

  • 卷之三十二·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五月。丙午。谕军机大臣等。刘长佑奏、密陈滇省洋务情形等语。云南五金并产。据有矿山之利。自宜设法开采。至<闲>练劲军。择要扼扎。亦有备无患之计。均着刘长佑随时体察情形。奏明办理。用副委任

  •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公元前386年,齐国世卿田和取代了姜姓国君,成为齐国的新主,从此齐国就由姜姓国变为田姓国。田氏先祖最早来到齐国的是田完(即陈完),他的谥号是敬仲,因名本篇为《田敬仲完世家》,简称《田

  • 卷二十五·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五乐六<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五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五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五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

  • 士虞礼第十四·佚名

    士虞礼。特豕馈食,侧亨于庙门外之右,东面。鱼腊爨亚之,北上。饎爨在东壁,西面。设洗于西阶西南,水在洗西,篚在东。尊于室中北墉下,当户,两甒醴、酒,酒在东。无禁,幂用絺布,加勺,南枋。素几,苇席,在西序下。  苴刌

  • 序·史伯璿

    始愚既述管窥于四书亦欲以是施于他常所读之书而未果也因循老矣多病之余精力耗而目力昏矣精力耗则向之得于师友者莫之记忆非一日矣目力昏则向之得于方册者失于温理非一日矣废置荒弃一至于此自揆余龄于儒者之学必不能再

  • 第十九章 11·辜鸿铭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辜讲同一位学生(子夏)说:“在道德涉及的原则重点上,应当严格保持在界限之内;在小的问题上,可以允许使用个人判断。”

  • 诡使·韩非

    圣人之所以为治道者三:一曰“利”,二曰“威”,三曰“名”。夫利者,所以得民也;威者,所以行令也;名者,上下之所同道也。非此三者,虽有不急矣。今利非无有也,而民不化上;威非不存也,而下不听从;官非无法也,而治不当名。三者非不存也,而

  •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一(之上)·智俨

    终南山至相寺沙门智俨述此经本外国凡有十万偈。昔晋道人支法领。从于阗国得此三万六千偈。以晋义熙十四年岁次鹑火三月十日。于杨州谢司空寺。天竺禅师佛度跋陀罗手执梵文。译胡音为晋。沙门释法业亲从笔授。时吴郡内

  • 卷第一百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六世随录信州沙溪正因续崖羁禅师上堂。眼空宇宙。旁若无人。指天指地。称我独尊。当是时。天下

  • 目录·佚名

    大藏一览目录第一卷先王品因地品示生品出家品成道品度生品入灭品常住品原道品教兴品优劣品究竟品释疑品证验品托胎品五蕴品烦恼品第二卷三归品十善品布施品第三卷持戒品忍辱品精进品禅定品般若品第四卷方便品造像品事

  • 台湾对外关系史料·佚名

    台湾对外关系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