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臣】等谨案宁极斋稿一巻宋陈深撰深字子微号清全平江人宋亡后弃举子业闭戸著书天歴中以能书荐逃匿不就所着有读易编读诗编今皆未见惟读春秋编刻于通志堂经解中其诗则仅有钞本流传而已此本前有顾嗣立名字二印葢即元百家诗选之所据巻末有题识曰陈清全先生诗稿藏于荻溪王宁逺氏泰昌改元八月十日张丑敬观丑以赏鉴书画称而不以收藏图籍着详其语意殆从真迹録出欤后附诗一巻别题曰宁极斋遗稿考元诗选深诗之后附刻其子植诗五首核之皆在此巻中嗣立称其遗稿若干首出于祝希哲手抄并録郑元祐所作墓铭于后必当日亲见墨迹故有是言但元诗选题曰慎独叟陈植而此本乃题宁极斋遗稿似乎深之外集殊为淆混今改题曰慎独叟遗稿以相区别深父子诗并舂容闲雅不失古风然核其体裁如出一手且深诗中多酬应仕宦之作与郑元祐所作植墓志称其以文行学术结知于士林时方承平巨室大家将私淑其子弟者必厚币延致云云大槩相符而与深之闭戸著书者颇不相合疑或皆为植诗而传写讹异误以为深然如挽褚伯秀诗又似乎是时植年尚幼别无显证姑存疑焉可矣乾隆四十六年十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费墀

猜你喜欢
  赵与仁·唐圭璋
  卷六·何汶
  ●第二十九出 诘词·孟称舜
  薛昂夫·隋树森
  鲜于枢·隋树森
  参寥子诗集卷十一·道潜
  月夜听琴·徐志摩
  卷三十二·孙默
  卷二百六十五·曹学佺
  卷五十四·高棅
  卷四·杨基
  卷一百三十五·陈廷敬
  巻一·童轩
  卷十六·施元之
  附录·贡奎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四十八·彭定求

        卷748_1 【春闺辞二首】李中   卷帘迟日暖,睡起思沈沈。辽海音尘远,春风旅馆深。   疏篁留鸟语,曲砌转花阴。寄语长征客,流年不易禁。   不得辽阳信,春心何以安。鸟啼窗树晓,梦断碧烟残。   绿鉴开还懒,红

  • 卷二百二十·彭定求

        卷220_1 【观打鱼歌】杜甫   绵州江水之东津,鲂鱼鱍鱍色胜银。渔人漾舟沈大网,   截江一拥数百鳞。众鱼常才尽却弃,赤鲤腾出如有神。   潜龙无声老蛟怒,回风飒飒吹沙尘。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

  • 丁亥五十首·许南英

    丁亥(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题颜汀如画蛱蝶探花图颜生写蝶夺神工,写到探花妙手空。笑尔头衔夸及第,温柔乡里也招风。王泳翔纳宠,戏作催妆诗贺之苜蓿凋残荳蔻鲜,春风二月嫁人天;痴男原不移痴志(即用泳翔『人笑者男痴,痴男志不移

  • 卷一百五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五十四萧颖士萧颖士字茂挺开元中对策第一补秘书正字奉使括遗书赵卫间淹久不报为有司劾免留客濮阳教授时号萧夫子召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怒其不下巳调广陵参军事史官韦述荐颖士自代召诣史

  • 卷二十·吴广成

      嘉三年、夏〈奢单〉都二年春正月,契丹使来报哀。  仪天皇太后崩也。  夏四月,西蕃捺罗部来投,纳之。  曩霄向时拒命,不敢深入关中,虑角厮罗为后患也。自讹庞专国,岁获赐遗,因思专制西蕃,会厮罗属下捺罗部阿作率

  • ●卷三十二·赵翼

    ○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初起兵时,问李善长平天下之策,善长曰:“汉高起布衣,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五年遂成帝业。公濠产,距沛不远,法汉

  • 将略类·佚名

    ○阿里玛国初有骁将阿里玛者,能自握其发,足悬于地,又能举盛京宝胜寺之石狮,重逾千斤。战功甚巨。入京后,所为多不法,世祖欲置于法,恐其难制。有巴图鲁占者,其勇亚于阿,因命其擒之。占至阿邸,故与之语,猝握其指,阿怒,以手拂占掷于庭

  • 卷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十九典礼五【养老二】二十六日癸卯命二十七日赐八旗老人宴於畅春园正门前复谕户部等衙门会议恩赏从优具奏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总管户部等衙门遵旨会

  • 卷三 庶人章第六·邢昺

    [疏]正义曰:庶者,众也,谓天下众人也。皇侃云:“不言众民者,兼包府史之属,通谓之庶人也。”严植之以为士有员位,人无限极,故士以下皆为庶人。“用天之道,(春生、夏长、秋敛、冬藏,举事顺时,此用天道也。)分地之利。(分别五土,视其高下

  • 教學第十一卷·朱熹

      1、濂溪先生曰:剛善爲義,爲直,爲斷,爲嚴毅,爲幹固。惡爲猛,爲隘,爲強梁。柔善爲慈,爲順,爲巽。惡爲懦弱,爲無斷,爲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故聖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而止矣。   2、伊川先

  • 卷一百二·陈祥道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一百二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一百二><經部,禮類,通禮

  • 日知荟说卷一·乾隆

    天有四徳以化生万物而元为长圣人有五常以财成辅相而仁为首非元则万物不得其生也非仁则万物不得其育也圣人之化成天下亦不过宅吾身于仁之中而即用此仁以仁天下耳非别有一仁以为用也惟其一仁之所流贯故能徧覆包涵运量万

  • 道院集要卷一·晁迥

    (宋)晁迥撰止用无生一切之事心能忍可令其不生斯最简要空无生中谁是烦恼谁是能治但以无生一方徧治一切又圆顿止观万事来千便视为空何用对治之法色即是空非色灭空事即是空非事过空临机对境常作此观勿以事干虑执以为实使窒

  • 卷第二十九·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九赞颂偈诗志公和尚大乘赞十首志公和尚十二时颂十二首志公和尚十四科颂归宗至真禅师颂一首香严袭灯大师颂十九首筠州洞山和尚颂一首潭州龙牙和尚颂一十八首玄沙宗一大师颂三首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序·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序华严大经者。乃毗卢遮那佛称法界量显现自性因果本妙庄严究竟圆顿总持法门也。文丰义富。事渺宗玄。要而收之。不出四法界而已。盖四法界者。一理法界。此界也。以真性法中本无生佛名言。岂有自他

  • 蕉庵诗话·魏元旷

    魏元旷的《蕉庵诗话》及其续编在民族意识领域总体以满汉民族关系探讨为中心,围绕社会鼎革导致的遗民思想与遗民意识内容,具体落脚在以下方面:称颂遗民节义,斥责临危易主、变节之人,记录变名、易服、复辟之故事,蕴归隐之

  •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少康

    全一卷。全称往生西方净土瑞应删传。唐代文谂、少康共编。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系集录东晋慧远至唐代中期四十八名愿生西方者之传记。本书之记述虽极简单,然为研究我国净土教不可或缺之书。我国往生传之撰述大约起自

  • 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宋代施护译于太平兴国五年(980)之后。又作如意摩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叙述佛陀对阿难宣说袪除雷电恐怖灾难之法,谓东西南北四方各有雷神,名为阿伽、设帝噜、哆钵啰、扫那摩你;若人知其住处之方位,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