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

万夀盛典初集卷十九

典礼五【养老二】

二十六日癸卯

命二十七日赐八旗老人宴於

畅春园正门前复

谕户部等衙门会议恩赏从优具奏

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总管户部等衙门遵

旨会议八旗六十五岁以上未及七十岁及不能来者俱不议外其能来七十岁以上老人妇人各赏布四疋八十岁以上老人妇人各赏布五疋九十岁以上老人妇人各赏布六疋缮摺具奏奉

旨这所议老人年老妇人恩赏殊为太轻其革职官员兵丁俱系年幼时行间効命中伤得功牌出力最久之人今皆年老矣伊等子孙亦有为官者年至九十者亦不多带至朕前筵宴赏赐如何以布赏之九十

岁以上者人各赏银二十两八十岁以上者各赏银十五两七十岁以上者各赏银十两六十五岁以上者不在赏内亦着各赏银一两其不能来者俱赏给一半九十岁以上者各赏银十两八十岁以上者各赏银七两七十岁以上者各赏银五两着将银两数目算明再奏

二十七日甲辰礼部等衙门引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六十五岁以上老人大学士以下闲散人等以上至

畅春园正门前东西向列坐东坐西向内大臣和硕额驸【臣】尚之隆内大臣公舅舅【臣】佟国维领侍卫内大臣公【臣】海金领侍卫内大臣侯【臣】巴浑特大学士【臣】温逹【臣】萧永藻户部尚书【臣】穆和伦礼部尚书【臣】赫硕色刑部尚书【臣】哈山吏部侍郎【臣】傅绅户部侍郎【臣】塔进泰兵部侍郎【臣】巴顔柱理藩院侍郎【臣】诺木齐代副都御史【臣】舒兰大理寺卿【臣】孟世泰仪度额真【臣】佛保【臣】赛音敞都统【臣】善丹【臣】马尔赛【臣】朱玛喇【臣】敖三宁古塔将军【臣】孟俄洛护军统领【臣】腾额忒副都统【臣】毛奇他特【臣】石如璧【臣】偏图【臣】萨尔禅【臣】道服色闲散大臣伯【臣】四格【臣】图拉等一百余人次列耆老二千余人西坐东向原任领侍卫内大臣公【臣】阿尔泰原任尚书【臣】马尔汉【臣】凯音布【臣】安布禄【臣】范承勲【臣】阿山【臣】郭世隆原任总督【臣】石文晟【臣】喻成龙原任侍郎【臣】常书【臣】敦多礼【臣】巴锡【臣】戴都里【臣】多奇【臣】牛黑纳【臣】奴黑【臣】卾奇【臣】杨舒原任总漕【臣】马世济原任廵抚【臣】王国昌【臣】刘光美【臣】许嗣兴原任学士【臣】瓦尔逹【臣】黄茂原任都统【臣】图世希【臣】鲁白合【臣】车纳福【臣】查拉克兎【臣】齐式【臣】班第原任护军统领【臣】洪海【臣】苏黑原任副都统【臣】禅布【臣】安图【臣】艾有仕【臣】黄象坤等三百余人次列耆老二千余人有司陈设几席簠簋之仪膳羞燔炙之品如二十五日礼饬毖有加

诸皇子率诸皇孙及宗室子弟执爵授饮东西前後各十余行次第以徧顷之

上出御幄陞座衆耆老进前跪献

万夀觞

上命扶掖八十岁以上者至

御座前

亲赐酒一巵於时瑞霭絪緼惠风披拂太和翕聚懽若家人内大臣【臣】尚之隆等跪奏曰【臣】等生逢

圣世身受

殊恩如天之福惧不能胜未知何以仰荅高厚於万一

驾起还

宫随传

旨赐内大臣尚之隆等大学士温达等致仕尚书马尔

汉等袍?有差又

赐八旗耆老人等银两有差诸臣及耆老各谢

恩而退

是日宴赉八旗官员八十岁以上

镶黄旗满洲三品官邓光乾一人汉军原任知县蒲敏政等五人

正黄旗满洲六品官达巴纳等三人汉军五品章京孙应麟等二人

正白旗满洲原任护军统领苏黑等十九人汉军原任知县员养纯等二人

正红旗满洲原任侍郎敦多礼等八人蒙古佐领古穆一人

镶白旗满洲先锋校赛龙阿等五人蒙古骁骑校毛什喇一人

镶红旗满洲章京三泰等三人汉军原任员外郎陈怀德等二人

正蓝旗满洲原任拖沙喇哈番苏黑等八人蒙古原任护军校厄楞特等二人汉军雅鼐一人镶蓝旗满洲原任礼部侍郎戴都里等九人蒙古原任拖沙喇哈番厄尔色等三人

七十岁以上

镶黄旗满洲内大臣公舅舅佟国维等六人蒙古都统朱玛喇等六人汉军原任尚书范承勲等十七人

正黄旗满洲原任尚书凯音布等四十二人蒙古护军统领腾额忒等八人汉军原任副都统黄象坤等二十人

正白旗满洲原任尚书马尔汉等六十一人蒙古佐领梯第等三人汉军原任总督石文晟等十 六人

正红旗满洲原任都统查拉克兎等四十二人蒙古原任拖沙喇哈番满逹希等三人汉军步军校锺世孝等七人

镶白旗满洲都统图世希等五十二人蒙古护军校马巴朗等二人汉军大学士萧永藻等四人

镶红旗满洲大学士温达等四十一人蒙古原任拖沙喇哈番葛穆德等三人汉军大理寺卿孟世泰等十人

正蓝旗满洲原任学士瓦尔逹等五十人蒙古步军校特古思等二人汉军拜他拉布勒哈番郭函臣等十人

镶蓝旗满洲户部尚书穆和伦等五十五人蒙古原任护军参领查木素等六人汉军原任廵抚许嗣兴等五人

六十五岁以上

镶黄旗满洲宁古塔将军孟俄洛等六人蒙古原任佐领波第等七人汉军内大臣尚之隆等十人

正黄旗满洲内大臣侯巴浑特等三十人蒙古原任副都统艾有仕等五人汉军原任府丞李法祖等九人

正白旗满洲都统敖三等三十九人汉军佐领张国柱等十二人

正红旗满洲原任副都统安图等三十人蒙古拖沙喇哈番花色等二人汉军步军校王双全等六人

镶白旗满洲原任侍郎鄂奇等三十四人蒙古原任拖沙喇哈番莽鼐等二人汉军原任守备魏士英一人

镶红旗满洲头等侍卫朱常凤等六十九人蒙古步军校托泰等四人汉军原任总漕马世济等十人

正蓝旗满洲原任副都统禅布等六人蒙古拜他拉布勒哈番耨楞等四人汉军骁骑校朱国玺等六人

镶蓝旗满洲原任二等侍卫色克巴等二十六人蒙古理藩院侍郎诺木齐代等二人汉军步军校徐全周等七人

右各员内

赐内大臣和硕额驸尚之隆舅舅佟国维侯巴浑特大学士温达萧永藻尚书穆和伦哈山宁古塔将军孟俄洛原任尚书马尔汉凯音布范承勲原任都统查拉克兎煖?各一顶团龙縀袍挂各二件鞾韈各二双副都御史岳兰原任尚书安布禄原任侍郎敦多礼凉?各一顶团龙縀袍挂各二件鞾韈各二双原任护军统领洪海原任都统班第原任副都统黄象坤六品官达巴纳于地都袍挂各二件其余八十以上银各十五两七十以上银各十两六十五以上银各一两凡现任大臣官员与宴不与赏原任官员未与宴者领半赏

是日宴赉八旗披甲闲散人等九十岁以上镶黄旗满洲硕吉辉等二人

正黄旗满洲孙朝福等二人

正白旗满洲花凤彩等二人

正红旗满洲哈世泰一人

镶白旗满洲灵印等二人汉军王国敬一人镶红旗满洲王逹等二人

以上各赏银二十两未与宴者领半赏

八十岁以上

镶黄旗满洲乌纳布等二十六人蒙古托克托和等二人汉军何豹等十二人

正黄旗满洲张进忠等三十一人汉军张起云等二十九人

正白旗满洲富哈纳等三十四人蒙古四儿等三人汉军张汝秀等三十二人

正红旗满洲赵之英等四十二人蒙古巴顔等三人汉军刘光表等七人

镶白旗满洲根泰等二十二人蒙古博恃罗等二人汉军李云元等十人

镶红旗满洲甘楚喀等二十八人蒙古桃色等五人汉军张福等十六人

正蓝旗满洲勒色礼等三十人蒙古里格等四人汉军张百禄等十二人

镶蓝旗满洲叶库纳等五十七人蒙古萨尔图等八人汉军孟猷粲等五人

以上各赏银十五两未与宴者领半赏

七十岁以上

镶黄旗满洲党大等二百十一人蒙古巴拜等四十一人汉军王成等六十二人

正黄旗满洲黑色等二百十九人蒙古党色等十六人汉军张义振等二百零一人

正白旗满洲光柱等一百八十五人蒙古造经等二十七人汉军董奇等一百七十八人正红旗满洲张治宇等二百零七人蒙古保柱等八人汉军陆登朝等二十四人

镶白旗满洲长夀等一百九十六人蒙古巴木布什等十八人汉军顾邦怀等五十五人镶红旗满洲吴大禅等一百七十五人蒙古柯士德等十二人汉军辛喜等七十三人

正蓝旗满洲沈阳等一百六十一人蒙古六儿等三十人汉军陈秉治等三十六人

镶蓝旗满洲费雅逹等三百五十三人蒙古哈希泰等三十人汉军金夀等三十七人

以上各赏银十两未与宴者领半赏

六十五岁以上

镶黄旗满洲二黑等四十人蒙古南超等二十八人汉军张魁等四十人

正黄旗满洲三奇等一百四十二人蒙古阿玉玺等七人汉军朱治国等一百五十四人正白旗满洲舒尔黑等一百四十九人蒙古歪拉海等九人汉军周文方等十三人

正红旗满洲多尔济等四十二人蒙古二哥等十一人汉军张进忠等二十四人

镶白旗满洲朝什喜等八十二人蒙古赶年儿等十三人汉军郭有功等四十八人

镶红旗满洲色勒等一百八十三人蒙古三兎等八人汉军罗奇生等二十六人

正蓝旗满洲哈赖等四十九人蒙古艾都等十五人汉军李大韩等四十二人

镶蓝旗满洲姑图气等八十七人蒙古阿穆呼朗等二人汉军周有夀等六十八人

以上各赏银一两

是日

命二十八日赐八旗年老妇人宴於

畅春园

皇太后宫门前

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总管吏部等衙门会议大臣官员之妻革职部院官员之妻革职官员兵丁执事人员闲散人等之妻七十岁以上年老妇人拟於二十八日赐宴缮摺具

奏奉

旨依议筵宴处朕亲指示

二十八日乙巳礼部等衙门引八旗满洲蒙古汉军七十岁以上年老妇人至

畅春园

皇太后宫门前东西向列坐顷之九十岁以上者召至宫内凡大臣之妻年不及九十亦酌量召至宫内赐坐

皇太后

皇上亲视赐宴分颁果饵食席八十岁以上者丹墀下

列坐七十岁以上者宫门外列坐

诸皇子率诸皇孙暨宗室子弟分视赐宴颁给果饵食席宴毕

赐召至

宫内年老妇人丰貂文绮素珠银两有差

是日八旗官员之妻进

宫内赐宴者共五十二人

九十岁以上共六人

正黄旗满洲原任侍卫乌尔佳齐之妻赖普氏等二人汉军原任游击李向日之妻刘氏等二人

正白旗满洲原任郎中噶哈之妻一人汉军原任副都统徐治通之妻毛氏一人

八十岁以上共十一人

镶黄旗满洲原任侍卫萨木哈之妻一人正黄旗满洲原任一等阿逹哈哈番逹哈泰之妻觉罗氏等二人

正白旗满洲原任杭州将军郭丕之妻等二人汉军原任阿逹哈哈番王美之妻秦氏一人正红旗满洲原任副都统莫逹之妻老氏一人镶红旗蒙古原任骁骑校石大逹之妻完顔氏一人

正蓝旗汉军原任总兵官吴万福之妻苏氏一人

镶蓝旗满洲原任副都统马齐之妻等二人七十岁以上共三十五人

镶黄旗满洲内大臣舅舅佟国维之妻等八人正黄旗满洲原任尚书哈雅尔图之妻那喇氏等九人

正白旗满洲原任都统瓦尔逹之妻等五人汉军原任精奇尼哈番曹希林之妻李氏一人正红旗满洲原任都统查拉克图之妻佛岳洛氏等六人

镶白旗满洲原任都统年哈之妻陈氏等二人镶红旗满洲原任护军参领苏敏之妻羊察氏一人

正蓝旗满洲侍郎布尔赛之妻等二人

镶蓝旗蒙古原任阿思哈尼哈番巴尔赛之妻一人

以上各

赐袍挂縀疋素珠等物有差

八旗披甲闲散之妻九十岁以上进

宫内赐宴者共二十八人

百岁以上一人

镶白旗满洲于二之妻富氏年一百三岁

赐银三十两素珠一盘宫纱手巾一条

九十岁以上共二十七人

镶黄旗满洲桑格之妻等四人蒙古克什兎之妻一人汉军杨成名之妻王氏一人

正黄旗满洲李大之妻贾氏等五人蒙古额布根之妻一人汉军刘应元之妻吕氏一人正白旗满洲布什图之妻一人蒙古雨沐之妻等二人

正红旗满洲哈世泰之妻吴氏一人

镶白旗满洲布尔泰之妻完顔氏等四人镶红旗满洲哈尔萨之妻金氏等二人汉军张忠之妻陈氏一人

正蓝旗满洲苏喇之妻一人汉军高文登之妻杨氏一人

镶蓝旗汉军龎起龙之妻一人

以上各

赐银二十两及素珠夀杖等物其九十以上年老妇人未与宴者八旗共三十一人各领半赏银十两

四月初二日己酉

命赏给八旗年老妇人银两有差

礼部仪制清吏司为知会事本年三月二十八日奉

旨今日年老妇人若照老人一体给赏伊等皆系妇人必致烦剧今召进殿内九十以上妇人及大臣之妻并朕识认者朕赏之其七十八十以上者筵宴毕令各囬本旗该旗都统等会同曾经会议大臣将来者与未来者逐一查明赏给务令均沾实惠赏过银两数目据实奏闻钦此相应知会八旗都统副都统等将二十八日筵宴过老妇人并不能赴宴老妇人逐一查明各具木牌填写岁数何项人妻伊子系何项人带往

畅春园可也

是日赏八旗八十岁以上官员之妻

镶黄旗蒙古一人汉军四人

正黄旗满洲二十人蒙古八人汉军十五人正白旗满洲三十一人蒙古一人汉军十人正红旗满洲二十五人蒙古三人汉军三人镶白旗满洲十九人蒙古一人汉军四人镶红旗满洲十九人汉军七人

正蓝旗满洲十四人蒙古一人汉军三人镶蓝旗满洲十六人蒙古三人

披甲闲散之妻

镶黄旗满洲一百十三人蒙古十人汉军十一人

正黄旗满洲七十六人蒙古六人汉军六十一人

正白旗满洲八十人蒙古八人汉军六十五人正红旗满洲六十七人蒙古七人汉军十人镶白旗满洲二十一人蒙古六人汉军十七人镶红旗满洲九十人蒙古十一人汉军二十九人

正蓝旗满洲四十人蒙古九人汉军十八人镶蓝旗满洲一百二十二人蒙古三人汉军十四人

以上各赏银十五两未与宴者领半赏

七十岁以上官员之妻

镶黄旗满洲二人蒙古二十一人汉军三十九人

正黄旗满洲一百二十三人蒙古六人汉军四十三人

正白旗满洲一百二人蒙古十二人汉军四十九人

正红旗满洲一百十八人蒙古十九人汉军十七人

镶白旗满洲一百五十三人蒙古八人汉军十八人

镶红旗满洲十七人蒙古十五人汉军三十一人

正蓝旗满洲一百三人蒙古十七人汉军三十三人

镶蓝旗满洲一百九人蒙古九人汉军二人披甲闲散之妻

镶黄旗满洲四百九十三人蒙古八十二人汉军一百四十七人

正黄旗满洲三百五十五人蒙古四十一人汉军三百五十八人

正白旗满洲三百九十八人蒙古六十五人汉军二百八十五人

正红旗满洲二百九十七人蒙古二十六人汉军五十五人

镶白旗满洲一百二十人蒙古三十九人汉军九十一人

镶红旗满洲二百九十三人蒙古三十八人汉军一百四人

正蓝旗满洲二百七十六人蒙古六十六人汉军五十七人

镶蓝旗满洲五百八十二人蒙古六十人汉军六十一人

以上各赏银十两未与宴者领半赏

五月二十二日戊戍

命副都统佛济保赫逹户部侍郎嗒进泰礼部侍郎冯忠通政使刘相分赏内扎萨克喀尔喀等五路蒙古老人银两有差

先是康熙五十一年五月二十七日行在理藩院奉

旨查丙扎萨克喀尔喀厄鲁特归化城察哈尔老人先有查民人老人之例这次亦照此例查不必急速或伊等有已来者或有探信来者即将印文交与带去着各固山照此岁以上查明保来将此文交与扎萨克元旦来朝之人亲身带来其不来之扎萨克即着协理台吉带来

康熙五十二年五月初四日户部等衙门谨

题为钦奉

恩诏事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奉

恩诏内开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兵丁及内扎萨克喀尔喀等蒙古年七十八十九十以上者分别赏赉至百岁者题明给与建坊银两钦此钦遵该臣等会议得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内七十八十九十以上者

皇上洪恩俱各已经赏赐银两毋庸议外至百岁者各该旗确查移咨礼部题明在户部支给建坊银两至扎萨克喀尔喀等蒙古七十以上者五千九百二十二名八十以上者六百二十五名九十以上者三十名共六千五百七十七名酌量七十以上者各给银四两八十以上者各给银六两九十以上者各给银八两赏给一百零四岁格龙一名行文礼部题明将建坊银两亦在户部支给此赏扎萨克作为两路喀尔喀所住遥远作为三路此赏系

皇上万夀大庆洪恩每路或????副都统或????侍郎一员户部章京一员理藩院章京一员将所赏银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八两户部库内支取带去会同该属扎萨克等逐一查明赏给伊等本身此放赏去大人官员周行各旗给与驿马俟

命下之日将应差八旗满洲蒙古副都统部院衙门侍郎开列职名具题可也本月初六日奉

旨依议

五月十九日户部谨

题为钦奉

恩诏事先经臣部等部会议得将内扎萨克喀尔喀等蒙古七十八十九十以上者共六千五百七十七名酌量赏给伊等银两此遣往赏给将内扎萨克等作为二路喀尔喀等所住遥远作为三路每路或派副都统或派侍郎一员户部章京一员理藩院章京一员将所赏给银共二万七千六百七十八两在户部库内支取带去会同该属扎萨克等逐一查明赏给伊等本身

命下之日将应差八旗满洲蒙古副都统部院衙门侍郎侍郎等品级堂官开列职名具题等因於康熙五十二年五月初四日题本月初六日奉

旨依议钦此钦遵应将内扎萨克喀尔喀等五路应差副都统侍郎等品级堂官职名开列谨题伏乞

钦点大臣五员此派出大人官员等赏赉事竣各将赏

给钱粮人数奏

闻可也本月二十二日奉

旨赏给内扎萨克喀尔喀等五路蒙古老人着佛济保赫逹塔进泰冯忠刘相去余依议

康熙五十三年四月初一日西路喀尔喀地方放赏副都统佛济保东路喀尔喀地方放赏副都统赫逹中路喀尔喀地方放赏侍郎塔进泰科尔沁等旗放赏侍郎冯忠乌朱穆秦等旗放赏通政使刘相等奏为钦奉

恩诏赏给五路蒙古老人银两事【臣】等到喀尔喀科尔沁乌朱穆秦等处所赏衆扎萨克中有一百四岁格龙一人九十以上男女三十五人八十以上男女六百三十二人七十以上男女五千八百五十一人共赏银二万七千五百零六两所赏之处扎萨克王等各率领老少俯伏叩头奏称

圣主因万夀大庆蒙特遣大臣至此赏赐自古所未有

也臣民年老无用均沾

圣恩不能图报惟愿

皇上万夀无疆共祝於天将年老臣民之夀上增圣夀求为转奏谢

恩谨此奏

闻本日奉

旨知道了

万夀盛典初集卷十九

猜你喜欢
  二主妃子传第四·陈寿
  卷三百二十四 元豐五年(壬戌,1082)·李焘
  卷四十一·黄以周
  后汉孝章皇帝纪下卷第十二·袁宏
  卷第二百七十四·胡三省
  ●卷上·李岳瑞
  第七十卷 儒林 二·缪荃孙
  提要·吴师道
  志卷第十四 高丽史六十·郑麟趾
  谭嗣同传·梁启超
  ·设义塾约·丁曰健
  圣宗本纪·脱脱
  陈灌传·张廷玉
  卷一百六十三·雍正
  四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258 ·佚名

    梅尧臣 吴冲卿学士以王平甫言淮甸会予久未至冲卿与平甫作诗见寄答之 老马力尽道路长,岂若壮骥思腾骧。 项穷临流叹不逝,燕骨埋没庸可伤。 我今六十趋南北,饥肠不足面黧黑。 少年心志一点无,千里区区

  • 樵云独唱巻一·叶颙

    (元)叶颙 撰○古诗玩月天阔海波平飞空一镜明乌栖烟树冷蟾浴石潭清素魄流金液孀娥舞玉京周旋云鬓乱缥缈羽衣轻短世人空老长生药未成桂林秋万顷茅屋夜三更芳砌铺氷雪疎帘扬水晶穿窓微弄色当戸寂无声屡动袁宏兴狂呼庾亮名

  • 家铉翁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家铉翁(1213-?)号则堂,眉山(今属四川)人。以荫补官,累官知常州,迁浙东提点刑狱,入为大理少卿。咸淳八年(1272),权知绍兴府、浙东安抚提举司事。德祐初,权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迁户部侍郎,权侍右侍郎,兼枢密都承旨

  • 卷三·乐雷发

    钦定四库全书雪矶丛稿卷三     宋 乐雷发 撰律诗谒李梅亭力拔鲸牙气贯虹玉堂归只守文穷世无真魏扶吾道人以乾淳望此翁大地精灵藏笔下国家命脉寄山中緼袍羸驷崇仁路正拟登门听击蒙代送徐侍郎赴召大厦谁堪任栋

  • 第三章 司马迁与班固之史学·金毓黻

    吾国史学,萌芽于孔子、左丘明,而大成于司马迁、班固。故继孔子、左丘明之后,而述司马迁及班固。司马迁,字子长,龙门阳夏人也。汉武帝时,嗣其父谈而为太史令,职掌文史星历,故得紬金匱石室之书而作《史记》。晚年官尚书令,尊崇任

  • 兵一一·徐松

    捕贼【宋会要】讼公事,仍旧却隶县司,委令、尉勾当。其一万户以上县,差弓手五十人;七千户以上,四十人;五千户以上,三十人;三千户以上,二十五人;二千户以上,二十人;一千户以上,一十五人;不满千户,一十人。合要节级,即以旧镇司节级充。其

  • 第三章 育婴院·梁启超

     (慈幼院同。自三岁至五岁入焉,如不设慈幼院,则总归于育婴院可也)  一、凡婴儿断乳后,产母出院,即移送入此院。  一、此院看护者皆女子,以男子心粗性动而少有耐性,不若女子之静细慈和而有耐性也,其名曰保。凡女保皆由

  • 君子有三变·孔子

    【原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①,即②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注释】 ①俨然:庄重。②即:接近。 【译文】 子夏说:“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非常庄重,接近后却感到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又觉得很严厉。” 【

  • 第七章 22·辜鸿铭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 其如予何?”辜讲有一次孔子遭到敌人(桓魋)对他人身的极大威胁,有人听到孔子说:“既然老天赐予我道德和智慧的力量于一身,那人对我又能怎么样呢?”

  • 卷十三·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十三宋 李明復 撰莊公九年春齊人殺無知謝湜曰殺於齊故不地齊人討其逆而殺之故不書爵胡安國曰殺無知者雍廪也而曰齊人者討賊之詞也弑君之賊人人之所惡夫人之所得討故稱人人者衆詞也無知不稱君

  • 卷三十七·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三十七   宋 王与之 撰世妇每宫卿二人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女府二人女史二人奚十有六人愚案世妇在天官者是内命妇即二十七世妇之数在春官者是外命妇乃在朝六卿之妻或谓以卿为世妇非也既以妇

  • 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卷第七·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決擇分中得品第三之二   云何建立現觀.略有十種.謂法現觀.義現觀.真現觀.後現觀.[一]寶現觀.不行現觀.究竟現   觀.聲聞現觀.獨覺現觀.菩薩現觀。何等法現觀.謂於諸

  • 佛说大乘观想曼拏罗净诸恶趣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释迦佛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二合)尾咄(半音一)萨哩嚩(二合引)嚩啰拏尾输驮你(引)母吽(引)发吒(半音二)  金刚大佛顶真言曰。  唵(引)萨哩嚩

  • 卷第六·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三之二如是已说大善地法。大烦恼法地名大烦恼地。此中若法大烦恼地所有名大烦恼地法。谓法恒于染污心有彼法是何。颂曰。痴逸怠不信  惛掉恒唯染论

  • 湖·川端康成

    《湖》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晚年创作的中篇小说,《湖》连载于《新潮》1954年1-12月号。该小说主角银平是个有跟踪貌美女性癖好的中年男子,通俗的说,也就是现在人们眼中的那些喜欢尾行漂亮姑娘的痴汉。书中写了银平的三次尾

  • 为治一得编·何耿绳

    余自壬午释褐后先后为宰者十馀年凡有关于吏治诸书公馀之暇常时披览藉资考镜每就知交丐其所著如禀牍示谕各条不拘一格但有裨于出洽确为良法简而易行者即择录存弆行箧往往通变见诸施行日久裒集成帙因刊刻以公同好末附旧

  • 兰言述略·袁世俊

    四卷。清袁世俊撰,卷首为“艺兰总说”。内分花晶、花性、种类,培养、名贵、杂说,纪事等项,记述兰花的品名,技艺和事典。其中纪事项下,记载道光后植兰名家事迹,情况尤详,为其他记兰之书所不及。世俊字忆江,江苏苏州人。据文献记

  • 风尘四杰·王度庐

    民国初年,北京天桥恶霸崔大爷霸占了贫家美貌女子胡丽仙。胡的父亲双镖太岁及其徒弟刘宝成成将崔打伤,在一女伶和崔的外室的协助下,终于救出丽仙。作品中的正面人物敢作敢为,舍己为人,故称之为“风尘四杰”。故都风貌、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