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

云林集十卷附录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元贡奎撰奎字仲章宣城人官集贤直学士追封广陵郡侯諡文靖李黼爲之状马祖常奉勅撰碑皆天下重望也所着有云林小稿聼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集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凡百二十卷明永乐间徵入秘府家无副本遂絶不传惟云林小稿宋濓所序者尚存其曾孙兰家洪熙中福州陈嵦复序而传之宏治闲其裔孙元礼复采诸书所载奎诗及遗文二篇附益成编是爲今本奎诗格在虞杨范揭之闲爲元人巨擘王士祯居易录论其境地未能深造殆专以神韵求之欤吴澄跋其文稿称其温然粹然得典雅之体视求工好奇而卒不工不奇者相去万万惜今不可得见矣卷末增载见妇人偶兴二首鄙俚秽亵必委巷附会之说元礼不知而误收之其爲谬陋不止谢康乐集载东阳溪中赠答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六十七?集部二十?别集类二十)

书名:云林集

作者:贡奎(字仲章;号云林,文靖) (元) 撰  

部:集 类:别集类 属:金至元

参考资料:(《四库大辞典》)

六卷。《附录》一卷。元贡奎(1269—1329)撰。奎字仲章。宣城(今属安徽)人。官至集贤学士,追封广陵郡侯,谥文靖。所着有《云林小稿》、《听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集》、《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等。明永乐年间征入秘府,家无副本,绝而不传。唯《云林小稿》尚存。弘治间其裔孙元礼复采诸书所载奎诗及遗文二篇,即今本。有《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宣城贡氏刊本。另有明弘治三年(1490)天台范吉刊本(藏于北京图书馆),题为《贡文靖公云林诗集》。

贡奎云林小稿六卷【字仲章宣城人官直集贤学士奎他所着有听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集豫章稿上元新録南湖纪行皆逸不传】(四库全书?史部?目录类?经籍之属?千顷堂书目卷二十九)

贡奎字仲章宣城人为齐山书院山长时方议行郊祀礼奎讨定上之朝廷多采其说迁应奉翰林文字纂修成宗实録终集贤直学士諡文靖(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元贡奎仲章云林诗集境地未能深造歌行间工发端而窘於边幅视同时虞伯生范德机亦诸侯之附庸也有三山陈嵦序草庐吴澄书後凡六卷(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居易录卷一)

贡奎【字仲章赠广陵郡侯士濬之子广陵力学有节宋亡遂不复仕尝作义塾以待四方学者乡人甚尊敬之晩而生奎天性颖敏容仪端重十岁便能属文长益博综经史文章以父为师仕元为齐山书院山长朝廷方议行郊祀礼诸老大臣以奎识鉴清远论议详明乃推授太常奉礼郎兼检讨奎即讨论上之朝廷多采其说再迁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纂修成宗实録授江西路学提举敷明理性之学诸生皆竦听不懈累迁集贤直学士天历二年奉使还卒于家所着有云林小藁听雪斋记青山谩吟倦□□豫章藁上元新録南州纪行凡百二十卷】(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万姓统谱卷九十一)

贡奎【案奎字仲章父士濬赠广陵侯奎任池州路齐山书院山长擢应奉翰林文字泰定中拜集贤直学士後赠广陵郡侯谥文靖所着有云林小稿听雪斋记青山漫吟倦游集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凡百二十卷】(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宛陵羣英集卷一)

贡奎

【字仲章寜国宣城人以文学名家延佑至治间官京师为集贤直学士卒諡文靖 焯按元史载奎於其子师泰传中未详履历及别考家乘云奎幼名三郎和易端重始授池州齐山书院山长寻徵赴吏部至德六年擢太常奉礼郎迁国史院编修丁忧服除除江西儒学提举复入翰林为待制终直学士生平着作甚多俱散佚无存所传世者仅云林小稿而已】(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卷七十九)

集贤直学士贡公文靖公神道碑铭  (元)马祖常 撰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石田文集卷十一)

天历二年十月朔旦集贤直学士贡公殁于家越五年为元统甲戌其子师谦来官京师以公之行治泣请于朝天子赠公翰林直学士太中大夫轻车都尉追封广陵郡侯諡曰文靖集贤臣颢又奉诏令臣考公族世里居官次蹟业之实赐师谦以刻于石以宠赉贡氏之家以劝朝着师谦知臣于其父宿有好也乃録翰林修撰臣李黼编缉之状授臣曰先臣之生其有所自立其流声美於人其可以传世而善後者孤不敢赞已维墓有碑实後嗣所以纪先人之德而饰其千百世子孙于无穷者今幸得以承圣天子明诏以请焉其足以称碑辞而无恧者公幸张之臣叙曰公姓贡氏讳奎字仲章其先大名蒲城县人七世祖祖文以武德大夫扈宋渡江繇锺陵徙居宣城之南湖因家焉曾王父大用王父应霆宋承节郎以公贵赠中顺大夫礼部侍郎上骑都尉追封广陵郡伯妣黄氏广陵郡君父士濬累赠亚中大夫秘书太监轻车都尉追封广陵郡侯甫冠以词赋试漕司中程明年黜於仪曹即自讼曰学之时其道未足以为已志已在於为人亦可谓谬用其心矣谬用其心虽有志於为人其能乎哉乃力自学行咏歌息偃以忘其年视世俗之好无足累心者独爱公甚於他子曰三郎和易端厚頴悟若过人者吾世有藴德发必在是儿也公年十岁辄能属文已有闻於人及壮读书并日夜忘寝食於经子史传无所不治於其章义辞句类数名制委曲纎妙无不究诣於文章辨议闳放儁伟不狃卑近必以古为归故出而名振江之南初被淛省檄为池州齐山书院山长於更谒选吏部时天下久平大臣常欲引海内儒学之士聚之馆阁所以长养其才而待上之用公亦欲以功名自显果於自立故不为非常苟易之节而清约才【一作宏】博之誉大夫士翕称之大德六年中书奏授公太常奉礼郎兼检讨上书言先王之制礼虽节文有经而本诚贵质惟不蔽於礼之文而得礼之意则可以对越而无慊不然烦为之节无益也朝廷多采其议九年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至大元年转应奉翰林文字阶将仕郎预修成庙实録丁秘书府君艰比京师至家毁瘠枵然言不能声太夫人见之曰尔嗣业於祖从事於朝少而学壮而仕父母曰是将大吾家隣曲曰是能华吾乡宗人朋友之望亦犹是也尔父不幸死丧不有中制耶脱有不讳非孝也始勉之粥食以自强啬延佑元年服阕起除承事郎江西等处儒学提举明年就官见刑械署庭胥旁午走系数人立吏持牍诣公署曰是学校吏报事愆期者公斥之曰金谷勾稽犴狴木索职有司事耳吾以天子命提举儒学教吾职也刑奚以为悉命释系以械属县官大书其坐之屏曰读书之中日有其益饮水之外他无所求与诸生讲说文义为师弟子揖让周旋日匡坐堂上人见其色和其容谨其言绎绎有理辄退而燕处闻其哦咏之音若程工督计者故士之屦恒满户外其及门者亦进不怠以止五年迁翰林待制预修仁庙实録书成特赐金帛有差至治元年谒告归里第与兄仲坚甫奉太夫人以居敛气下声昆弟相顾白首怡然乡人皆乐与从之游至於覊旅游客其归之者无不厌其意公於接之虽勤未尝见懈色於资之衣食给物虽频未尝有所吝惜太夫人病竟夕立床笫前闻太夫人咳息之出辄倚气喘戚若以身代然者泰定元年太夫人卒三年复起公为翰林待制进承直郎四年秋七月拜集贤直学士奉训大夫秩从三品天历元年文宗即皇帝位冬十月上亲祝香币命公往祠北岳淮济南镇二年春还自会稽涉吴中以疾归卧於家至十月朔谓其侄师文曰吾梦夜赋诗有云竹树萧萧夹泉石又云九转丹成生羽翼不祥奈何语竟溘然以殁公有智识度量人不见其崖涘凡再与乡试文衡一为廷对读卷官所取士多知名于时其所第甲乙人咸服其平允其为天子代祠之使者再其摄大礼使侍天子祼太室者一皆肃恭灵神虔致上意为使而不疚於货贿不烦於有司摄官而竣事无违礼是皆公行之微而世亦不能及也然公负有为之志不得尽见於事於势利之会又不求机以投合取显以其故终於馆阁文艺之职而人之被其泽者盖尠呜呼此人之所以为公惜公之所以为公者如此而臣以此悼公者也公一时之与交者若清河元明善东平王士熙四明袁桷巴西邓文原长沙文矩悉当世豪杰声名之士若臣者亦公之所厚故於公之碑得以尽臣之言焉而非私也公以殁之明年正月八日庚申葬宣城县射亭乡生田里之原享年六十有一母夫人李氏追封广陵郡夫人配张氏封宁国郡夫人追赠广陵郡太夫人子男二人师谦从仕郎集贤院照磨师泰由胄子试中程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辟署江淛省椽曹女一人适阮垕孙男三人高山奴吴山奴莱山奴孙女六人其所着曰云林小藁曰听雪斋曰青山漫吟曰倦游集曰豫章藁曰上元新録曰南州纪行凡百有廿卷晚年粹撷诸礼书为一家言未就而卒今师谦师泰皆孝弟纯笃缉学以世其家加之以磨砻灌养之功而不止其所至方未艾也论次终始作为铭章岂特以荣贡氏以慰其子孙以劝以侈以贻其乡里哉将以昭圣天子褒优儒臣之意以垂盛世之鸿懿也谨再拜稽首为铭以献曰贡氏来北肇自武德荩其终威【一作徙自锺陵又作胤其终藏未详孰是】光被南国有善自身乃开承节继述绵绵其承有变秘书有子以文起仕奋迹太常旋书帝制有嶷其容志眠万里大骋瑰辞综纬经史始来玉壶腾声其驾惟长左右惟同在亚在侧惟僚相颂叹讶公夷坦坦弗矜愈下铨核再试士曰予归读卷廷中帝曰予依淮济吴越四周所覆公马騑騑持币奔走神钦公虔蕃祉以茂式久在序侍从之班告疾归止几佚于闲竹木以居南湖之山公出公休乡人■〈口顔〉■〈口顔〉廪余者粟与党及隣屋藏有书遗其後人素领丹颐隤焉以怡言咲在耳乃哭于帷维公德善殁不见其穷维公所着传不见其终有嘉二子且用未极其从维俭于厥躬永也其鸿刻铭墓宫竖江之东有万子孙绍美于公

贡集贤奎

奎字仲章宁国路宣城人自少以文学名檄为池州路齐山书院山长秩满授太常奉礼郎擢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编修延佑初迁江西等处儒学提举入为翰林待制至治初以母年垂九十谒告归益治园池莳花木筑亭曰爱日兄弟奉母游宴其间乡人荣之泰定中母忧服阕拜集贤直学士天历改元命代祠北岳济淮南镇其明年春还自会稽以疾归故里之南湖至秋疾愈十月朔旦蚤作谓犹子师文曰吾夜梦作诗有竹树萧萧夹泉石之句其末云九转丹成生羽翼是何祥也语巳泊然而逝年六十一赠翰林直学士追封广陵郡侯諡文靖仲章为文闳放儁傀不狃卑近大德中朝廷方议行郊祀礼诸大臣以仲章识鉴清远引置礼属多所讨论其在词林与元复初袁伯长邓善之马伯庸王继学虞伯生辈相唱和皆一时豪俊声名之士晩年萃撷诸礼书欲定为一家言而未竟所着诗文有云林小藁听雪斋纪青山漫吟倦游集豫章藁上元新録南州纪行凡百二十卷悉藏在秘府明弘治间曾孙吏部郎元礼编其所存者曰云林诗集刋行於世(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元诗选初集卷二十二)

挽贡仲章学士  (元)陆文圭 撰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墙东类稿卷十七)

才优如贡禹经行复精纯海内多知己江东尚有人林泉隐君子台阁古名臣九转丹成去青山宰木春【原注贡临终梦九转丹成生羽翼之句】

题贡仲章文藁後  (元)吴澄 撰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吴文正集卷五十六)

理到气昌意精辞逹如星灿云烂如风行水流文之上也初不待倔强其言蹇濇其句怪僻其字隐晦其义而後工且奇噫兹事微矣名於宋者五而已亦惟难哉仲章江南之英与吾善之伯长俱掌撰述於朝各能以文自见蔚乎其交荫炳乎其争辉予有望焉予来京仲章将有上京之役示予新作数十温然粹然得典雅之体视求工好奇而卒不工不奇者相去万万也读之竟喜之深书此而归其袠夫上有所规下有所逮正有所本旁有所参韩柳氏自陈其所得甚悉暇日善之伯长切磋究之又必有以起予也

夀贡仲章  (元)袁桷 撰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清容居士集卷三十九)

月晕虹蜺蔼南漪之五色春浮花柳揆东作之平分孕彼玉人瑞兹宝运伏惟某官池塘逸兴金石流波悬弧表四方之心远游结驷落笔拟千古之作长啸弹冠爱东方之偷桃专北门而视草盖将旬五日而後返抑亦一千岁以来归桷善颂莫陈雅游屡接沈香亭北行催芍药之词白玉堂前愧伴梅花之直薄仪侑祝副頴凟清

贡仲章学士挽诗  (元)吴师道 撰

(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金至元?礼部集卷七)

邓来相继厌人间公又云亡我涕澘文采顿消南国士仪形空想北门班百年乡梦应先觉万里祠官竟不还怅望箫笳动哀曲湖风吹浪雪堆山

书贡仲章文槀後  吴澂

理到气昌意精辞达如星灿云烂如风行水流文之上也初不待倔强其言蹇澁其句怪僻其字隐晦其义而後工且奇噫兹事微矣名于唐者二名于宋者五而已亦惟艰哉仲章江南之英与吾邓善之袁伯长俱掌撰述于朝各能以文自见蔚乎其交荫炳乎其争辉予有望焉予来京仲章将有上京之役示予新作数十温然粹然得典雅之体视求工好奇而卒不工不善者相去万万也读之竟喜之深书此而归其袠夫上有所规下有所违正有所本旁有所参韩柳氏自陈其所得甚悉暇日善之伯长切磋究之又必有以起予也(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元文类卷三十九)

贡文靖公【奎】字仲章宣城人以省檄入仕历官集贤直学士谥文靖(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新安文献志?先贤事畧下)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彭定求
  徐□·唐圭璋
  ◆南湖先生贡性之(南湖集)·顾嗣立
  ◆云林先生倪瓒(清閟阁稿)·顾嗣立
  二集卷六·乾隆
  卷四·赖良
  古乐府巻六·左克明
  中州集巻九·元好问
  卷一百四·陈思
  卷三十五·朱彝尊
  卷二十二·李蓘
  卷二百五十二·陈廷敬
  卷五百九十二·佚名
  卷二百七·佚名
  外篇(下)·叶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岳珂·唐圭璋

      珂字肃之,号亦斋、倦翁、东几,岳飞之孙。淳熙十年(1183)生。历管内劝农使,知嘉兴。嘉定十五年(1222),朝奉郎、守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二年(1226)。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端平元年(1234)卒,年五十二。有棠湖诗稿、愧郯

  • 卷三十·陈廷敬

    目  录 十二调六十九体,一百二字西平乐七体又名西平乐慢 山亭宴一体 望春回一体 水龙吟二十五体又名丰年瑞、鼓笛慢、龙吟曲、小楼连苑、庄椿岁 斗百草二体 石州慢六体又名柳色黄、石州引

  • 第三折·佚名

    (正末扮急脚上,开)小人姓李名能,□州人氏。生前时曾跟磁州崔相公,相公死之后为神,封为府君,取小人做个急脚鬼。今日蒙神旨,差送孝子张屠孩儿还家。我相公的圣佑与做勾当的灵报。(诗曰)守分休贪不义财,命中合有自然来。若将巧

  • ●慶芝堂詩集卷十七·戴亨

    瀋陽戴亨通乾撰 五言絕句詩 ◆五言絕句詩◆ 古意 子夜歌 四聲曲 秋夜旅情 都門晚眺 對月口占 秋夜 石橋 板橋真武廟 谷口茶棚庵 渡灤河 撫寧道中 磵底花 榆關遇雨 出關聞雁 翡翠花 野茶花 口占贈李復堂 山

  • 卷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三 宋 陆游 撰 饭三折舗舗在乱山中 平生爱山每自叹举世但觉山可玩皇天怜之足其愿着在荒山更何怨南穷闽粤西蜀汉马蹏几历天下半山横水掩路欲断崔嵬可陟流可乱春风桃李方漫漫飞栈凌空又奇观

  •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六十七·柯劭忞

      许衡 师敬 刘因 吴澄 当   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生有异禀,与群儿嬉,即立进退周旋之节,群儿莫敢犯。年七、八岁,受学于塾师,凡三易师,所授书辄不忘。其师辞于父母曰:“此儿颖悟非常,他日必有过人者,吾非其师也。”有道

  • 第四十六回 清君侧入都大掠 遭兵变拥驾争归·蔡东藩

      却说汉主承祐,走入赵村,背后忽有刀刺入,立时倒毙。看官道是何人所刺?原来就是茶酒使郭允明。他见后面追兵大至,还道是邺都将士,因欲弑主报功,恶狠狠的下此毒手。不料追兵近前,仔细一望,并非邺军,乃仍是汉主承祐的亲兵,前来

  • 卷十六·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十六 【起癸未宋孝宗隆兴元年尽己酉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凡二十七年 【癸未】孝宗皇帝隆兴元年【金大定三年】春正月置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六·佚名

    正统六年二月戊辰朔命狭西按察司副使陈斌协赞延安绥德军务先是镇守狭西右副都御史陈镒奏延安等处先有按察副使周廉兼理边务官军畏法莫敢轻犯近者廉缘事去官止存都指挥王祯在彼督守事多专制人情稔熟以致指挥郑宣等大肆

  • 列传卷第十五 高丽史一百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琴仪。○琴仪字节之初名克仪本奉化县人后赐籍金浦三韩功臣容式之后体貌奇爽器度雄伟少力学善属文屡举不第出监淸道务刚直不挠民目为铁太守。

  • 卷五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五十九礼部十六房屋器用等第诸司职掌一凡官员盖造房屋并不许歇山转角重檐重栱绘画藻井其楼房不系重檐之例听从自便公侯前厅七间或五间两厦九架造中堂七间九架後

  • 十一年·佚名

    (戊寅)十一年大明萬曆六年春正月1月2日○甲寅,忠淸監司馳啓:「庇仁呈,去十一月二十八日爲始,大風大雪,至十二月初二日,海水洶湧如鳴,海邊生魚生蛤等物,自大洋隨潮水浮來,海岸沙際平衍處堆積,介介連絡,或全死或未死,村民男女負戴絡繹

  • 第20章·老子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1)?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2)!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3)。我独泊兮,其未兆(4)。沌沌兮(5),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6)。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

  • 第8章·老子

    【原文】上善若水(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2),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4)。夫唯不争,故无尤(5)。【题解】这一章,老子进一步阐述“以柔克刚”、“不争无尤

  • 卷四百四十四·佚名

    △第二分成办品第四十八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为大事故出现世间。为不可思议事故出现世间。为不可称量事故出现世间。为无数量事故出现世间。为无等等事故出现世间。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

  • 甲三 依教奉行分·太虚

      甲三 依教奉行分  嘱累品第十三   此经全部三大分,第一教起因缘分──序分,第二圣教正说分──正宗分,已经讲完了,今讲此第三依教奉行分,即是流通分。嘱累者,嘱托以此事而烦累彼的意义,如法华文句云:“嘱是佛所付嘱

  • 兰室秘藏·李杲

    《兰室秘藏》,三卷,元·李杲撰,刊于公元1276年(元朝至元十三年)。书名“兰室”,取《素问·灵兰秘典论》“藏灵兰之室”一语,表示所载方论有珍藏的价值。全书分二十一门,包括内、外、妇、儿临床各科。卷上,共六门,首列饮食劳倦、

  • 火车上的威风·老舍

    独幕话剧。副题作“改编旧作《马裤先生》”。初载1979年《剧本》2月号。收入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老舍剧作全集》第3卷。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2卷。剧本写马先生在某列火车发车前短短一段时间里对茶房颐指气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