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般若經第二分方便般若校勘說明

  一. 是編校歷三週.第一譯校.用鳩摩羅什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及西藏所譯般

  若二萬五千頌對勘譯文.第二類校.用奘譯大般若經初分三分及什譯大智度論

  對勘章段.第三刻校.用北宋南宋麗元明五刻對勘版本.          

  二. 譯校所用什譯本略稱秦本.西藏本略稱番本.二本品目開合同異之處.悉爲註

  出曰.以下秦本某品.番本卷第幾.品第幾.

  三. 譯校之文義歧異處.悉爲註出曰.秦本云云.番本云云.秦番結構與奘譯大般若

  三分相近.因又與三分合勘其同處.亦爲註出曰.與三分同.又因對校而見奘譯未

  善者.則加按語曰.今譯云云.

  四. 譯校之文義暢達處.悉爲註出曰.勘秦本意謂云云.勘番本意謂云云.

  五. 類校初分三分今特於廣略開合處注意.附註曰.以下初分卷第幾.某品第幾.三

  分某品第幾.或三分此處不分品.

  ********************

  六. 類校大智度論某段當經論某段.其對照處旁註論第幾卷第幾段.略號作(论觿)觿.

  七. 刻校以南宋刻爲主.用以對校餘刻文字.有理長者.皆從改正.附註曰.原作某.今

  依餘某刻改.其據餘刻刪補者.例同.

  八.是篇對校秦本及智論係用大正大藏經本.宋麗諸刻則依日本弘教正藏及大

  正大藏經附註.又番本係用北平經局刻本.c#es-rab-kyi pha-rol-tu phyin-pa ston%-

  phrag n~i-c#u-ln%a-ba.

  ********************

猜你喜欢
  佛说无畏陀罗尼经·佚名
  缁门警训卷第二·如卺
  解脱道论 第二卷·佚名
  贤愚经卷第十三·佚名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八·佚名
  卷第三十五·居顶
  法界安立图总目·佚名
  中国现时密宗复兴之趋势·太虚
  再刊华严略策序·澄观
  证契大乘经卷下(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佚名
  卷第十·佚名
  古农佛学答问卷二·范古农
  觉乎否乎可以觉矣·太虚
  决定藏论卷中·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二·徐紘

        (明)徐纮 撰    祭酒文毅李公言行录  杨廉    李时勉名懋字时勉以字行江西安福人进士歴任永乐正统间官至祭酒卒年七十七谥文毅先生少负大志勤于学问穷性命道徳之奥于书无所不读永乐间取进士第太宗皇

  • 第三八四分单同治七年三月十二日一二二一○--一·佚名

    淡水分府严,饬对保头役二人前往一皂一快交界处,接运解到硝磺署淡水分府严单仰对保头役朱忠、蔡照,立吊车户足数,前往一皂、一快交界处所,接运解到硝磺六十八担,沿途小心,车运过保,交接着落。仍取乡保长接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七 列传一百二十七·纪昀

    列传宋 【三十一】○宋三十一王尧臣孙抃 田况田锡 王禹偁张咏王尧臣孙抃田况田锡王禹偁张咏△王尧臣王尧臣字伯庸应天府虞城人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改秘书省著作郎 【案欧阳修撰尧臣墓志铭作著作佐郎】

  • 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上年秋季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上年秋季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五十年二月二十日户部为遵旨查议事。陕西司案呈,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准吏部咨称,会议得内阁抄出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和<珅>等奏称,所有四十九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一·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韩太保惟忠墓表李清臣公讳惟忠着籍真定为灵寿人忠宪公之曽祖今定州丞相之髙祖父也以忠宪公贵赠太保夫人张氏追封江国夫人太保之子讳处均亦赠太傅而丞相既贵又加赠为太师中书兼尚书令追封昌国公徙魏国又徙

  • 泰戈尔在我家做客——兼忆志摩·陆小曼

    &ldquo;回忆&rdquo;!这两个字早就在我脑子里失去了意义,□年前,我就将&ldquo;回忆&rdquo;丢在九霄云外去了!我不想回忆,不要回忆,不管以前所遭遇到的是甚么味儿,甜的也好,悲的也好,乐的也好,早就跟着志摩一块儿消失了,我脑子里早

  • 朱百年传·李延寿

    朱百年是会稽山陰人。祖父朱凯之,是晋朝的左卫将军。父亲朱涛,作扬州主簿。百年从小就有高尚的情操。父死丧服期满后,带妻子孔氏进会稽南山,以砍柴伐竹为业。常把柴草放在路口,总被行人拿走,第二天又有柴草放在那儿,人们渐渐

  • 高勋传·脱脱

    高勋,字鼎臣,晋北平王信韬之子。生性通达聪慧。在晋国担任阁门使。会同九年(946),与杜重威一道前来投降。太宗入汴京,授四方馆使。喜好结纳权贵,服持职事勤劳,大臣们大多对他推奖美誉。天禄年间,任枢密使,总揽汉军事务。五年(

  • 庭闻录卷一·[清]刘健

    乞师逐寇南昌刘健述吴三桂字月所,先世由徽州至高邮,流寓辽东,因家焉。父骧;母祖氏,祖大寿之同怀也。三桂自少为边将,勇而敢战。尝逐一骑,射之,骑堕地佯死,三桂下马欲取其首,骑挥佩刀刃之。桂中鼻,血流被面;卒斩其首,携之归。总监高

  • 弇山堂别集卷九十·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中官考一余读范蔚宗所论譔寺人而叹其德之无极也夫竖人刁乱齐伊戾祸宋赵谈伯子延年之属即私而不及政弘恭石显及政而不及爵此犹其小者赵高挟始皇之余烈以祸储嫡僇将相置庸主于股掌而树之拉之位至丞相爵为

  • 卷三·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三圣孝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一月丙申上孝思哀痛饘粥不进诸王大臣等合词奏请节哀竝劝进饘粥上谕曰仰思皇考深恩不但诸王大臣哀慕无穷凡官员兵民均兹依恋况

  • 卷十二·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十二圣驾发曲阜晚驻跸于兖州府之西关谕大学士明珠曰周公古大圣人制礼作乐垂示万世今庙在曲阜应行致祭此系重大典礼尔衙门防同礼部翰林院详议来奏各该衙门议得道统之传上自尧舜逮于周孔我皇上备

  • 卷之三 天文训·高诱

    天文训上文者,象也。皆谓以谴告天先垂文象,日月五星及彗孛,一人,故曰天文。因以题篇。天坠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冯翼洞灟,无形之貌。洞读挺桐之桐,灟读以铁头斫地之镯也。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汉垠。

  • 绪论 二·林语堂

    一在孔子的名声远播西方之前,西方少数的批评家和学者,早已研究过老子,并对他推崇备至。其实,我敢说,在这些了解东方的学者中,致力于老子研究的,超过研究孔子的。由于老子《道德经》的篇幅少,才会成为中文书中外文译本最多的书

  • 卷十五·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五僖公【公名申庄公之子闵公之兄谥法小心畏忌曰僖】周【惠王十八年鲁僖公八年惠王崩子襄王立】郑【文公十四年鲁僖公三十二年文公卒子穆公兰立】齐【桓公二十七年鲁僖公十七年桓公卒寺人

  • 卷五·张洽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五宋 张洽 撰文公【名兴僖公之子夫人声姜所生諡法慈恵爱民曰文】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公羊有朔字】天王使叔服来防葬【传内史叔服 公羊传防葬礼也】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

  • 卷第十二(第二诵之六)·佚名

    十诵律卷第十二(第二诵之六)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九十波逸提之四佛在王舍城。尔时六群比丘。与助提婆达多比丘尼。共载一船调戏大笑。作粗恶语种种不清净业。是中有白衣在两岸上。见已共相谓言。汝等看是。为是妇

  • 玉管照神局·宋齐邱

    三卷。旧题南唐宋齐邱撰。宋齐邱,字超回,后改子嵩。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曾任殿直军判官、右司员外郎、同平章事等职,李璟封为楚国公。后获罪被废,自经而死。宋齐邱生当乱世,十分喜好术数,养星相卜占之士数十人,予以厚待。